你喜歡聽人家的故事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小時候是綜藝節目全盛時期,身為電視兒童的我,對於幾點要看什麼都安排的好好的,而對於談話性節目有好感,大概就是因為康熙來了,主持人喜歡聽奇特的故事,所以會挖掘來賓比較特別的價值觀。
長大後,對於別人的親身體驗,成功歷程或是致力於傳達什麼理念,都充滿好奇,也都因為這一個一個故事裡一點一滴的新觀念,建構了現在的我;從電視兒童轉成youber兒童也看了不少訪談節目,但真的覺得有大開眼界且因為這段訪談而對來賓有好感的會是曾之喬 chiaochiaotzeng的youtube頻道,而且會到處推給朋友看,想要跟他們分享好多的心有戚戚焉。
我覺得這個節目很輕鬆、沒有壓力,喬喬就是真的在跟朋友聊天,只是剛好有攝影機架著,那些訪談的來賓,在講自己的故事時其實都閃閃發亮,我也從中獲得好多力量,雖然訪談有歡笑有淚水,有祝福有心疼,有好多好多情緒,但我真的會很期待下一位來賓和聽到新的故事:)

如果你喜歡聽有戲劇張力的冒險故事,我會推薦艾莉絲這集
原本以為只是一位年輕少女追夢喜歡表演而變成女團成員,但她的人設真的跌破我的眼鏡,如果你想聽省錢的故事可以點他 (HAAA)。
還有好多也有不同力量的故事,可以去翻翻這本故事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剛出社會時,遇到不知道圖檔解析度要好一點才能印刷或是圖片放在word裡給你的客戶,都會覺得你怎麼這麼扯,會以為這些是常識,因為在學校身邊的人都跟設計有關,所以以為這個世界都應該知道,但出社會後過了幾年,就會開始用同理心看待這些事。 那是你的習以為常,並不是我的。 因為每天接觸的都是我們的專業相關事務
前一陣子金曲獎頒獎典禮,珊妮老師頒發製作人獎項的引言,雖然是講製作人的角色,但我覺得也很像設計師的工作。 學會做好一切不喜歡的事情, 才能讓你更喜歡自己正在做的每一件事。 by 陳珊妮
在疫情前有一陣子對心理相關的事很有興趣,很想去接觸體驗,然後社群就推播了一個催眠工作坊的體驗課程給我,看了一下距離家裡不算遠,而且是工作坊比起一開始直接一對一感覺比較安心一點,於是就報名了,但是因為疫情關係所以一延再延,總算在前幾天成功開課了。 一進教室有一位學員和老師,地上共擺了六張和式躺椅,放完
社會、職場好多部分都是「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剛出社會的新鮮人最好騙了,只用社會新鮮人的公司最邪惡了,我最近發現那間公司害我要為自己的好傻好天真而付出一些回不去了的代價,同期已離職的前同事們也都是離職後有下一份工作才知道前公司有多壞。
今年因為疫情爆發,三級警戒的情況下,我的生活步調也跟著放慢許多,把之前買了但沒時間沒心思開啟的線上課程一一打開完課,也買了一些新的課程聽聽不同的設計老師怎麼講設計的不同領域(甚至買了跟設計或行銷無關的整理師課程),設計雖然只有兩個字,但可以細分好多好多,就算是平面設計也有好多課可以選擇,比如說:品牌
公司組織龐大的話,除了花時間做自己專業技能的事,還會花時間在跑流程和平行溝通上面,完成一個任務真的需要好多人的協助,比如說百人員工的零售百貨業,若我們要辦一個活動,真的有好多溝通的事要做,這邊來分享一下內部我所知道的部分。
剛出社會時,遇到不知道圖檔解析度要好一點才能印刷或是圖片放在word裡給你的客戶,都會覺得你怎麼這麼扯,會以為這些是常識,因為在學校身邊的人都跟設計有關,所以以為這個世界都應該知道,但出社會後過了幾年,就會開始用同理心看待這些事。 那是你的習以為常,並不是我的。 因為每天接觸的都是我們的專業相關事務
前一陣子金曲獎頒獎典禮,珊妮老師頒發製作人獎項的引言,雖然是講製作人的角色,但我覺得也很像設計師的工作。 學會做好一切不喜歡的事情, 才能讓你更喜歡自己正在做的每一件事。 by 陳珊妮
在疫情前有一陣子對心理相關的事很有興趣,很想去接觸體驗,然後社群就推播了一個催眠工作坊的體驗課程給我,看了一下距離家裡不算遠,而且是工作坊比起一開始直接一對一感覺比較安心一點,於是就報名了,但是因為疫情關係所以一延再延,總算在前幾天成功開課了。 一進教室有一位學員和老師,地上共擺了六張和式躺椅,放完
社會、職場好多部分都是「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剛出社會的新鮮人最好騙了,只用社會新鮮人的公司最邪惡了,我最近發現那間公司害我要為自己的好傻好天真而付出一些回不去了的代價,同期已離職的前同事們也都是離職後有下一份工作才知道前公司有多壞。
今年因為疫情爆發,三級警戒的情況下,我的生活步調也跟著放慢許多,把之前買了但沒時間沒心思開啟的線上課程一一打開完課,也買了一些新的課程聽聽不同的設計老師怎麼講設計的不同領域(甚至買了跟設計或行銷無關的整理師課程),設計雖然只有兩個字,但可以細分好多好多,就算是平面設計也有好多課可以選擇,比如說:品牌
公司組織龐大的話,除了花時間做自己專業技能的事,還會花時間在跑流程和平行溝通上面,完成一個任務真的需要好多人的協助,比如說百人員工的零售百貨業,若我們要辦一個活動,真的有好多溝通的事要做,這邊來分享一下內部我所知道的部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聆聽配音演員們的表演,對我在形塑小說裡的角色們時,得益良多。
Thumbnail
台灣Podcast市場迎來新熱潮,各式中文Podcast節目層出不窮,讓通勤變得更有趣!《青春愛消遣》以搞笑閒聊風格吸引聽眾,《馬克信箱》分享人生故事,《Dada阿姨說故事》溫馨動人。還有知名YouTuber呱吉的《呱吉電台》,觀察人生、訪談名人。這些節目帶給你豐富多樣的收聽體驗,快來一探究竟!
Thumbnail
我很喜歡聽別人說故事,也喜歡說故事給別人聽。因為不同的故事,總是讓我覺得我又過了另一個人生。聽故事的時後,我全神湩注。我享受對方講話中的喜、怒、哀、樂。在故事後,我會問他一些問題。瞭解她的思考邏輯。然後再慢慢講我的故事。
因為貓派主播 的關係,讓我想起小時候聽廣播的回憶。 主要是在小學中高年級聽的,那時候最常聽的是103.3中廣流行網和107.7漢聲廣播電台,在那個華語流行歌曲最盛的90年代。飛碟聯播網、KISS RADIO和港都電台等是更之後的了。 那時候音響裡面一定會放卡帶,隨時錄下喜歡歌手的訪談和歌曲,
我生於1960年代的台灣客家小鎮, 小時候的印象是只有老三台電視節目, 晚上祖父會偶而收看國劇, 看文戲因為演員唱慢板較耗時會睡著, 但演到打鬥精彩的武戲不覺著了迷就忍住睡意跟著看; 後來上了專科, 聽了收音機那時候很有名的魏龍豪吳兆南相聲二人搭擋, 其中有些國劇段子聽他倆一唱一和很有味道而且有趣
Thumbnail
根據自己的觀察,近年來台灣的電視節目似乎刮起一陣實境秀的旋風,用各種方式紀錄藝人們體驗生活的樣子。由於我本人特別喜歡收看紀實類的節目,所以還滿喜歡這樣的轉變的。
Thumbnail
我喜歡上閱讀的原因,要追溯到國小會識字之後。住在通霄阿公阿嬤家的時候,電視是專屬大人的,輪不到小孩用來看卡通。無聊久了,就去家中的老書櫃裡尋寶。記得我第一本看的小說是《封神榜》,最有印象的橋段是九尾狐貍化身妲己進宮,用美色控制紂王,使紂王荒廢國政,導致殷商亡國。許多中國民俗故事則是讀《漢聲中國童
Thumbnail
小時候,老家阿嬤床頭擺著一台24小時播著賣藥電台的攜帶式"喇吉歐"(Radio),收音機裡主持人口沫橫飛介紹貴得要死的仙丹妙藥,穿插著旋律大同小異的台語情歌,構築出我腦中代表童年的聽覺印象。
Thumbnail
這是我很喜歡的電視劇 裡面的其中一首OST 大明的聲音很適合這首歌 給人很溫暖的感覺 前幾天在阿嬤家 阿嬤說了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Thumbnail
🌟收聽平台上這麼多檔節目,為什麼聽眾要選你的節目來聽?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聆聽配音演員們的表演,對我在形塑小說裡的角色們時,得益良多。
Thumbnail
台灣Podcast市場迎來新熱潮,各式中文Podcast節目層出不窮,讓通勤變得更有趣!《青春愛消遣》以搞笑閒聊風格吸引聽眾,《馬克信箱》分享人生故事,《Dada阿姨說故事》溫馨動人。還有知名YouTuber呱吉的《呱吉電台》,觀察人生、訪談名人。這些節目帶給你豐富多樣的收聽體驗,快來一探究竟!
Thumbnail
我很喜歡聽別人說故事,也喜歡說故事給別人聽。因為不同的故事,總是讓我覺得我又過了另一個人生。聽故事的時後,我全神湩注。我享受對方講話中的喜、怒、哀、樂。在故事後,我會問他一些問題。瞭解她的思考邏輯。然後再慢慢講我的故事。
因為貓派主播 的關係,讓我想起小時候聽廣播的回憶。 主要是在小學中高年級聽的,那時候最常聽的是103.3中廣流行網和107.7漢聲廣播電台,在那個華語流行歌曲最盛的90年代。飛碟聯播網、KISS RADIO和港都電台等是更之後的了。 那時候音響裡面一定會放卡帶,隨時錄下喜歡歌手的訪談和歌曲,
我生於1960年代的台灣客家小鎮, 小時候的印象是只有老三台電視節目, 晚上祖父會偶而收看國劇, 看文戲因為演員唱慢板較耗時會睡著, 但演到打鬥精彩的武戲不覺著了迷就忍住睡意跟著看; 後來上了專科, 聽了收音機那時候很有名的魏龍豪吳兆南相聲二人搭擋, 其中有些國劇段子聽他倆一唱一和很有味道而且有趣
Thumbnail
根據自己的觀察,近年來台灣的電視節目似乎刮起一陣實境秀的旋風,用各種方式紀錄藝人們體驗生活的樣子。由於我本人特別喜歡收看紀實類的節目,所以還滿喜歡這樣的轉變的。
Thumbnail
我喜歡上閱讀的原因,要追溯到國小會識字之後。住在通霄阿公阿嬤家的時候,電視是專屬大人的,輪不到小孩用來看卡通。無聊久了,就去家中的老書櫃裡尋寶。記得我第一本看的小說是《封神榜》,最有印象的橋段是九尾狐貍化身妲己進宮,用美色控制紂王,使紂王荒廢國政,導致殷商亡國。許多中國民俗故事則是讀《漢聲中國童
Thumbnail
小時候,老家阿嬤床頭擺著一台24小時播著賣藥電台的攜帶式"喇吉歐"(Radio),收音機裡主持人口沫橫飛介紹貴得要死的仙丹妙藥,穿插著旋律大同小異的台語情歌,構築出我腦中代表童年的聽覺印象。
Thumbnail
這是我很喜歡的電視劇 裡面的其中一首OST 大明的聲音很適合這首歌 給人很溫暖的感覺 前幾天在阿嬤家 阿嬤說了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Thumbnail
🌟收聽平台上這麼多檔節目,為什麼聽眾要選你的節目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