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分鐘的自我思辨斷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要如何帶領一群高中、五專、大學生,思辨「思辨」,是一件困難的事。然而,我今天要談的是,我自己。

啟程,

一個多月前,我接下了來自朋友的邀請,那時候沒有多做他想,但隨著時間一步步逼近,內心的惶恐與不安卻逐漸擴大。
「在都市長大的我,到底能帶給這群孩子們什麼?」
我不希望將這堂課程變成個人經歷的秀場,畢竟也沒有什麼好誇耀的;不想要再次突顯城鄉差距的窘況,因為這恐怕會讓自卑心態再複製而已。
在那個從高雄市區距離近百公里,一小時只有一班公車,單程約一百六十分鐘的淺山鄉鎮,是我未曾駐足過的陌生之地,對比著也許較幸運享受較多社會資本的我,甚至有些抗拒前往了,我到底有什麼資格來講述什麼呢。
車潮呼嘯而過的省道一號線,身旁圍繞的是高樓大廈,遠處瞧見寫著目的地的公車駛來,招手,門開,跨步向前。
一百六十分鐘的旅途,啟程。

,途中,

公車無情地在省道二十九號上奔馳著,沿途的景色逐漸轉為農田與矮房,在搖晃不定的客運上,我不斷思索著某個似乎沒有答案的問題。
「從『外面』來的我,到底能帶給這群孩子們什麼?」
那些深夜,身旁毫無章法地擺了一堆書,螢幕上顯示著無數篇資料,可是無力感依然交織,土法煉鋼備課的過程,只是再次體認到實地田野的必要,卻未想到更為重要的課題。
轉運站到了,一棟小小的建築物,原先客滿的座位瞬間空著又被上車的旅客取代。我看著一個個不同的臉孔,在那短短的數秒間,注視著他們的眼神、行囊、動作,突然有個相當深沉的感觸:我想起了Paulo Freire。
是的,課程已經準備好了,但一直以來,我總覺得自己是嘴巴說著受壓迫者教育學或處境化大道理,雙手做著卻像是他批判的囤積式教育,甚或更糟糕的,是解放獨白的宣傳/植入。
一站一站過,下了車,我再次踏上這片土地,還有點時間,我要來走走晃晃。

返程,再返,

掌聲過後,我微笑看著這群孩子們。心中已為自己打了分數,然後,是無盡的懷疑與檢討。我沒有辦法判定,甚至沒有辦法像過去很天真地,認為自己撒下了啟蒙的種子。
「老師!我們下個月再見喔!」
天色已暗,在公車亭等候倒數第二班公車的來到,帶著我去逛一圈夜市的同學離去時,他對著我說道。這之前,他充滿熱情地細數他對受到許多人的幫助的感謝、他所看見身旁的人所遭遇的困境,以及他想落葉歸根的圓夢圖像。
那刻,我才明瞭,自己才是那個收穫最多的。因著這趟旅程,我第一次踏出教會群體的舒適圈,我事隔多年再度以「老師」的角色現身,我對這塊土地的認識又多了一些...
我的夥伴YNing說,何不妨坦承自己就是認識有限的、帶有框架的人。她的這段話點醒了我,將我拉回到數年前大度山上某所小巧校園的課堂上,某位師培生帶著滿滿的自信和自製的講義,要來讓孩子們認識自己的家鄉,卻碰了一鼻子灰的場景。
不,是他們接納了從「外面」來的我、從都市來的我。互為主體,沒錯,Paulo Freire是這樣說的。
教師不再只是那個教導的人,在其與學生對話的過程中,教師本身也受到了教導;學生在接受教師教導的過程中,學生本身也在教導教師。教師與學生在共同成長的過程中同負責任。

保羅.弗雷勒(Paulo Freire),方永泉譯,2003,《受壓迫者教育學》(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臺北市:巨流,頁117。

 Su-Hong
 構思於台灣.高雄.Lakuri
 書寫於台灣.高雄.灣仔內
 2021.10.30 23:37 完稿
avatar-img
47會員
82內容數
自我書寫的練習未曾斷過。微研究。御宅談。摘書摘。聞聖樂。論島嶼。還有,寫日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讀冊弘,寫日常 的其他內容
我還記得我老母低聲對我開玩笑「他們都雄中雄女的,啊你這麼小咖,也在跟人家申訴什麼」,我回應道「誰說只有雄中雄女才能提申訴(笑)」。
最後,我只有找到這張。那是好幾年前,她推著我內嬤去糖廠散步時的照片,我們幾個孫子們跟在後頭一起停下來等自強號通過。是的,她就像我兩位阿嬤的孫女般。
偌大的路口唯獨救護車再度催上油門,每個人都在凝聽那一高一低的警笛。
我還記得我老母低聲對我開玩笑「他們都雄中雄女的,啊你這麼小咖,也在跟人家申訴什麼」,我回應道「誰說只有雄中雄女才能提申訴(笑)」。
最後,我只有找到這張。那是好幾年前,她推著我內嬤去糖廠散步時的照片,我們幾個孫子們跟在後頭一起停下來等自強號通過。是的,她就像我兩位阿嬤的孫女般。
偌大的路口唯獨救護車再度催上油門,每個人都在凝聽那一高一低的警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根據今天的內容,我有一些問題。要怎麼跟爸媽「有效」溝通、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 還有一個很跳痛的,最近在上Coursea的免費課程,但我覺得實在是有點general。我在想要不要用skillshare,雖然很貴,可是感覺比較扎實。 我該如何取捨???????????????????
Thumbnail
有了摩托車之後,不再有地區性的設限。而工作的選擇性也多廣泛了點。 雖只有國中畢業學歷的我,但感恩父母給了我算聰慧的頭腦,感恩自己不想因學歷緣故,而鞭策自己精進求知、改變自己素質、提升能力的心態。 於是我的求職路線延伸到離家20到30分鐘的路程。 自從家鄉員林到台中跟著媽媽住約有半年吧!台中我也大致熟
在十六歲的時候,從基隆到新竹,就知道要遠離某些學校的學生,如今我六十歲了,這些學校還是八加九的聚集地!原來孔子的一以貫之是這樣解釋的,那有教無類是教的沒一個人類嗎? 公司有位員工,也是這樣的高中畢業的,家族有土地、有錢卻沒有小孩的教育方法。記得她來半年時,有次問我為什麼我跟朋友聊天的方式,是她從來
Thumbnail
劉富安離開學校後,坐上回家的公車,車上他靜靜地看著窗外的人來人往,腦海裡想著許多事情。很快地到了站點,劉富安下車後慢慢地走在無人的街道上。 「你……」劉富安眼睛看著前方,緩緩地開口問:「……不開導他們嗎?」 「開導?你對我是不是有什麼誤會?」正飄在劉富安頭頂的小問,聽到問話便以頭下腳上的姿勢說:
05/23/2014 這三天來,跑了台南,高雄,花蓮,享受台灣一日生活圈所帶來的便利。 受到一家外商企業的邀請,幫他們上英文課。 當然曾經當過講師,但都是企業內部的訓練,和工作上相關的。 但這個課程就不是和我工作相關的內容了。 所以,對我而言是個新的挑戰了。   四十歲前為生活而工作,
Thumbnail
繼上一篇介紹城鄉共學這個活動之後,在1/24(三)出發了! 若還不知道城鄉共學是什麼,請點連結~ 學員約25人,小導演5人,隨隊家長約10人,包下一節車廂,從桃園出發到玉里車站。在桃園車站,身為小導演的我們,工作已經開始。 大約4個多小時的車程,到達玉里。 在火車上,小學員們都很期待部落長什
Thumbnail
校園裡的下午最後一堂課的鈴響了起來,學校裡所有的學生都連忙背起書包向外走去。時不時還摻雜著車長的大喇叭聲,「20號往桃園中山路到中壢的車要開了!」趕著搭車的新生,急急忙忙地在各個遊覽車車前查看路線,深怕搭錯了車。
Thumbnail
我在今年抓住暑假將逝、開學即至的空隙,與女友從台北一路南下至高雄。這次旅程的起頭是一來自己已三年多沒復返這片土地,並很期盼能在這片海潮之地獲得新的感知,二來則是自己獲得了一張高美館《人類世-凝視.消逝中的地表》的免費入場票券,因此也順便做一個藝文觀展之旅。 而在客運上搭了將近五小時的車程,
根據今天的內容,我有一些問題。要怎麼跟爸媽「有效」溝通、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 還有一個很跳痛的,最近在上Coursea的免費課程,但我覺得實在是有點general。我在想要不要用skillshare,雖然很貴,可是感覺比較扎實。 我該如何取捨???????????????????
Thumbnail
有了摩托車之後,不再有地區性的設限。而工作的選擇性也多廣泛了點。 雖只有國中畢業學歷的我,但感恩父母給了我算聰慧的頭腦,感恩自己不想因學歷緣故,而鞭策自己精進求知、改變自己素質、提升能力的心態。 於是我的求職路線延伸到離家20到30分鐘的路程。 自從家鄉員林到台中跟著媽媽住約有半年吧!台中我也大致熟
在十六歲的時候,從基隆到新竹,就知道要遠離某些學校的學生,如今我六十歲了,這些學校還是八加九的聚集地!原來孔子的一以貫之是這樣解釋的,那有教無類是教的沒一個人類嗎? 公司有位員工,也是這樣的高中畢業的,家族有土地、有錢卻沒有小孩的教育方法。記得她來半年時,有次問我為什麼我跟朋友聊天的方式,是她從來
Thumbnail
劉富安離開學校後,坐上回家的公車,車上他靜靜地看著窗外的人來人往,腦海裡想著許多事情。很快地到了站點,劉富安下車後慢慢地走在無人的街道上。 「你……」劉富安眼睛看著前方,緩緩地開口問:「……不開導他們嗎?」 「開導?你對我是不是有什麼誤會?」正飄在劉富安頭頂的小問,聽到問話便以頭下腳上的姿勢說:
05/23/2014 這三天來,跑了台南,高雄,花蓮,享受台灣一日生活圈所帶來的便利。 受到一家外商企業的邀請,幫他們上英文課。 當然曾經當過講師,但都是企業內部的訓練,和工作上相關的。 但這個課程就不是和我工作相關的內容了。 所以,對我而言是個新的挑戰了。   四十歲前為生活而工作,
Thumbnail
繼上一篇介紹城鄉共學這個活動之後,在1/24(三)出發了! 若還不知道城鄉共學是什麼,請點連結~ 學員約25人,小導演5人,隨隊家長約10人,包下一節車廂,從桃園出發到玉里車站。在桃園車站,身為小導演的我們,工作已經開始。 大約4個多小時的車程,到達玉里。 在火車上,小學員們都很期待部落長什
Thumbnail
校園裡的下午最後一堂課的鈴響了起來,學校裡所有的學生都連忙背起書包向外走去。時不時還摻雜著車長的大喇叭聲,「20號往桃園中山路到中壢的車要開了!」趕著搭車的新生,急急忙忙地在各個遊覽車車前查看路線,深怕搭錯了車。
Thumbnail
我在今年抓住暑假將逝、開學即至的空隙,與女友從台北一路南下至高雄。這次旅程的起頭是一來自己已三年多沒復返這片土地,並很期盼能在這片海潮之地獲得新的感知,二來則是自己獲得了一張高美館《人類世-凝視.消逝中的地表》的免費入場票券,因此也順便做一個藝文觀展之旅。 而在客運上搭了將近五小時的車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