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4|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小誌開箱】No.1(上)「自學就像放風箏,翱翔之後,終究得慢慢收線」一封給自學生的信

「自學就像野外求生,是一個充滿可能性但同時不確定性的冒險。」
「自學像水一樣,有很自由的時候,也有很不自由的時候。」
「我覺得自學像是在大海裡游泳,可以自由選擇想看的風景、想捕捉的精彩,也可以什麼都不要,單純地悠遊放鬆和享受。奇妙的是,不論選擇什麼,最後都能走出獨特又滿意的路。」
第一期《因為我們年輕》WAY小誌主題是「自學像什麼?」,刊物內透過十位曾經自學或正在自學的青少年,以及三位自學家庭的家長,分享他們在自學這段旅途中的享受!距離第一期出刊過了兩年,讓我們來回顧第一期的精彩開箱吧!

《因為我們年輕》WAY小誌創刊號的封面主題為「自學像什麼?」,邀請許多自學生用物品、食物、情境等特別的比喻來形容這陪伴他們許久的兩個字——「自學」。
往往身旁的人聽到我自我介紹是自學生時,總是看似有好多想說的、想問的,但又不知道從何問起,最後就會蹦出「蛤?什麼是自學?」但自學兩個字,並不是能在短短幾分鐘就和別人解釋清楚的專有名詞;是不一樣的學習形式、是複雜的申請書,同時也是無法被定義的奇幻旅程。
每位自學生對自學有截然不同的認識,而我們不想只從一個人的角度為你介紹自學,因此,本期的「自學像什麼」,將大家有創意的回答拼湊成一面「牆」,你可以從這裡認識自學。但除了那一句「像什麼」,我們還有很多想說的,所以,這篇文章(將分成上下兩篇)將會精選出兩個小編也特別有感的答案,然後,多說一點。
「自學就像是放一支風箏,在起初緩緩上升,放的又高又遠,有無限的可能性。但終究得慢慢收線,歸納種種經驗,找到自己的初心、目標,期待下一階段的探險,成就更進步的自己。」
自學很自由,可以有很多的探索,很多的嘗試,比起體制內學生,我們更有時間去探索,到處嘗試。
國小國中階段,那是一段非常寶貴的過程,開始對學習產生極大的好奇心,並且現實也允許你去實踐。沒有太多的規則限制,沒有進度追著,就是享受在學習中。
而高中,則是一個容易經歷迷茫的時期,自學生也會有迷茫嗎?至少我所認識的自學生,多少都會有一點懷疑自己的時候。
許多人對自學的印象,就是自由、體制外、追求自己想追求的生活,但,我們終究是需要「收心」的。這個收心不是指「不能繼續自由」,而是需要換種方式。小時候,你可以什麼都碰,什麼都嘗試,但對於高中自學生,我們一樣需要設想「未來」。不論有沒有要讀大學,不論未來有什麼樣的想法和選擇,我們都需要為自己的未來負責。
在過去的自由中,我們嘗試了很多,摸索了很多,可能找到那個你真正喜愛的事物了,那就要開始「收線」,可能還沒找到,那也要開始「收線」,縮小範圍。
有些人很幸運,一下子就找到了,然後開始「收線」。但這個過程並非那麼容易,需要取捨,需要放棄一些自由。會懷疑自己,到底有沒有選錯,也會懷疑,我真的夠格嗎?但即使有這麼多的不安與不自信,那個促使你繼續下去,還能保持快樂的原因就是——熱情。或許真的不是做得最好的,但你夠愛它,而過程中,我很快樂很滿足。這樣的意念,非常非常重要,而當你真的喜歡一件事的時候,這樣的意念自然而然就會出現了。
有一些人,自稱沒那麼幸運,好像到了高中還是找不到自己喜歡的事物。很多都喜歡,都很好,接觸很多不同的領域,這有時是壞事,有時也是好事阿。每個人都要收線,但沒有人規定何時收線,只是體制告訴我們大學要選科系,出社會要找工作而已。如果每個都喜歡,就找一個來鑽研一下,如果它不是那個真正適合我的,至少我知道了,然後再往下一個領域。如果最後試了好幾個都錯了,請相信我,絕對沒有浪費時間,那些在嘗試過程中所學的,不只是知識與經驗,還是認識自己的過程。這段時間看似不像前者一下子收線成功,但其實這個縮小範圍的動作,就是在「收線」。
自學就像放風箏,在飛向自由的天空後,終究得慢慢收線。
對了,不要忘了,收線過後,不是結束,是進步到下一個階段的自己歐。
(未完待續)

撰文:NJ、編輯:J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