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學生對自身學習與教育的反思」自學與領航者 一個自學生的觀點(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自國中開始,我的總總蛻變,使我深刻感受到這所學校的價值,也看見了在這樣教育環境下許多同學的成長,我覺得「包容」是一個在尊重個體、接納不同的環境中,很可貴的產物。在這裡真的可以看見學生主體性的體現,這樣的教育視學生為學習與教育的主體,鼓勵學生成為自己,也因此讓許多人慢慢找到獨特的自我價值。
然而好景不常,就在這一年發生了一件大事:由於學校的經營團隊與部分家長的教育理念產生強烈的衝突,同時學校的運作方式(包含課程與收費)也受到質疑,因此有部分的家長到縣政府教育處陳請,認為學校的經營有不合法規之嫌。當時的教育處長態度比較保守,在他們調查之後,認為學校的運作確實有不合規定之處,而且情節重大。因此經教審會的審議,最後決定跟經營團隊在下學年解約。這代表學校經營權將會轉移,也直接表示這裡的一切,包含教育理念、教育模式、課程以及老師都會有巨變,會變成什麼樣子在當時無從得知,那時連我在內許多學生、家長和老師都十分慌忙且沮喪。我陷入了一個情緒漩渦在裡面不斷打轉。這件事非常複雜,要明確的論對錯很困難,所以我暫且不直接評論誰對誰錯。
對我來說,這所學校在校園內翻轉了主流教育的根本問題:「把學生學習的目的,定調為服膺於社會集體的認同」。因為當時我尚未接觸其他實驗教育,所以這所學校是我唯一信任的教育模式,因此我更加感到驚慌失措,難以接受自己唯一信任的學習環境可能會消失。我深感懷疑的是,許多人支持教育創新,但這是建立在不挑戰他們對教育根本認知的前提下,在我看來這種期待不碰根本問題的創新,不是在追求一個理想教育,更像是另一種形式的媚俗。因為不知之後情況會如何發展,許多學生與家長選擇先在下學年申請自學,我也是其中之一。(這是我申請自學的起因,但不是我決定自學的原因)。這件事發生之後,我陷入了一個低潮期,不再有多大的興趣投入學校的課程與活動,也不再有積極融入團體的動力。
然而多數人跟我正好相反,大家雖然都有很多複雜的情緒,許多老師與同學也努力用各種管道幫學校發聲,但過一段時間之後,許多人變得更加投入團體,投入在校內其他許多團體事務之中。很快的,我所在的這個團體變得特別忙碌,戲劇公演、大小的行動學習,一樣一樣的大活動接踵而來,那時我們幾乎每天都待到晚上九點多才回家,如果出去行動學習,更是二十四小時都和二三十人生活在一起。密集又繁重的團體學習超出了我當時的負荷,使我漸漸感到在團體中的不適,感覺自己的時間與空間幾乎都融合到團體中了。我不太喜歡這種超緊密的團體性,它使個人與團體的界線逐漸模糊,似乎團體就代表了個體。在這樣的情況下,個體需求與團體需求不停的衝突與碰撞,我承認這種衝突蠻多時候是件好事,它加速了個體的成長,也使人更懂得如何與他人互動,但我已經對這種衝突感到疲乏了。
一直到國二的學期末,學校的事終於算是圓滿落幕,原本學校的老師組成了一個新團隊,爭取繼續經營這所學校,在歷經艱苦的過程後,終於成功了,這表示學校原本的理念與教育模式不會有很大的轉變,因為這樣許多人選擇繼續留下來,然而我卻在國中最後一年毅然決然的選擇自學。我當時渴望離開團體,渴望離開被包覆在人群中的感覺。長期高密度的團體生活就像一群人在一艘大船上航行,往同個方向前進,而我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艘屬於自己的小船,在某個時刻許多人會選擇跳上大船,與目標相同的人航向同個地方,然而此刻我只想上我的小船,獨自在汪洋大海中,尋找自己心之所嚮。
在即將開始自學的那個暑假,我去參加了一個營隊,這算是我第一次和平均年齡比我大上許多的體制內同學一起上課、一起合作,聽他們分享他們對自己的學習以及體制內教育的看法,讓我萌生對了解不同教育體制的興趣,同時也改變了一些原先對體制內學生的印象。
自學之後,我開始參與大量的活動:例如講座、論壇、展覽、主題討論會、讀書會等。同時也開始在網路上關注很多新媒體、獨立媒體、NGO組織、社會企業以及青年組織。我尤其重視學生與青年組織這一塊,在他們身上我能感到共鳴、看見我們這個世代的共通點。除此之外我也開始非常關注各種時事和社會議題,從大量的議題討論,延伸至在這些現象背後的哲學問題。後來我也加入了一些學生團隊,跟夥伴發起了一些計劃與活動。在過程中,累積了廣泛的人脈,也認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他們身上,我看見這些不同背景、不同處境的年輕人共有的熱情,對世界的情懷、對問題的重視和對價值的堅持。這有別於主流言論市場倡導的以利益為選擇與行動基礎的價值觀。
自學使我認識了很多不同教育體制的學生,包含其他自學生、體制內學生以及其他實驗學校畢業的學生。許多人在他們的學習歷程中都經歷了非常艱苦的過程,不少人也受到傳統教育觀念「社會集體認同」的影響,有些人更被這個東西深深地傷害過,但不管怎樣,每個人都仍然努力堅持著,奔向心中追求之地。現實社會的集體力量拉鋸著人們,讓人被匯集在一起,由單一的價值把人帶往同一個方向,然而我始終認為人們應是自己的領航者,可以在屬於個人的船上,航往自己心之所嚮。
回顧我自學的一年多來,真的做了許多令我記憶猶新的事,比起在學校的時候,我擁有了更多元且廣泛的人際,也用自學的身份加入了不少理念相近的團體與組織。現在我有個人的學習與生活,也有許多志同道合的夥伴。我然仍在追尋著屬於自己的歸屬,同時也與一群人一起,為我們對世界的憧憬共同努力。
社會作為由每個獨立個人匯集而成的群體,它應視每個在社會中的個體為自主的存在,因為個體受到尊重,不再被集體支配,因而有了更大的空間自我追求,在實踐自我的過程中與世界產生羈絆,且與他人建立連結,進而認同自己作為社會與世界的一份子,成己成人。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人,也共同作為社會的主體,因為互為主體,所以平等與尊重,因為與世界的羈絆、與他人的連結,而彼此共創、一同前行。
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或工具,生命的主人就是生命本身,存在的價值就是存在本身,人因為被視為主體而獲得生命的完整與自由,因此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自己與社會的領航者。
本文作者:曹立寬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本系列專題將從教育的現代化這個議題出發,一同來探究現代教育的發展過程,以及現代教育與文化對我們的深遠影響。 同時也希望藉由回顧歷史發展,我們能在歷史的舞台上找到一個以人為本的教育與文化願景,以人文關懷的視角重新思考我們如何共創一個更加自由、健康且開放的教育與社會環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記得兩年前,第一次看「學習的理由」這部教育紀錄片時,心中多種複雜的情緒交織在一起,充滿了感慨:「放棄夢想,難道就是長大?」這句標語深深繞印在我腦海中,它連結到我一直以來對於教育大環境的感受。後來我有幸認識了這部紀錄片的導演「楊逸帆」,嚴格來說,他算是我的學長。時隔一段時間,我在youtube上看到
高中裡,我有個朋友,她性格乖巧、成績優異、上課認真、課堂筆記精美,老師交代的作業總是熬夜也會完成,我就曾經問她:「除了讀書,有沒有其他喜歡做的事?」她想了一下,和我說:「好像沒有。」然後接著不諱言地直接說:「但我也不喜歡讀書,我只是喜歡考很高、被老師稱讚的感覺。」
回顧過去漫漫16年來的學習歷程,從公立小學、國中,一直到如今升上高中二年級,體制內的這條路我似乎走得平穩,依著所有師長家人的期待,從小到大都是他們最喜歡的乖乖牌學生,但其實只有我內心明白,自己從來就不只甘於平穩、庸庸碌碌地在上、下學間等待放學鐘聲響起,我想做一些更特別的事,成為自己喜歡的模樣,而不是
我記得兩年前,第一次看「學習的理由」這部教育紀錄片時,心中多種複雜的情緒交織在一起,充滿了感慨:「放棄夢想,難道就是長大?」這句標語深深繞印在我腦海中,它連結到我一直以來對於教育大環境的感受。後來我有幸認識了這部紀錄片的導演「楊逸帆」,嚴格來說,他算是我的學長。時隔一段時間,我在youtube上看到
高中裡,我有個朋友,她性格乖巧、成績優異、上課認真、課堂筆記精美,老師交代的作業總是熬夜也會完成,我就曾經問她:「除了讀書,有沒有其他喜歡做的事?」她想了一下,和我說:「好像沒有。」然後接著不諱言地直接說:「但我也不喜歡讀書,我只是喜歡考很高、被老師稱讚的感覺。」
回顧過去漫漫16年來的學習歷程,從公立小學、國中,一直到如今升上高中二年級,體制內的這條路我似乎走得平穩,依著所有師長家人的期待,從小到大都是他們最喜歡的乖乖牌學生,但其實只有我內心明白,自己從來就不只甘於平穩、庸庸碌碌地在上、下學間等待放學鐘聲響起,我想做一些更特別的事,成為自己喜歡的模樣,而不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活動邀請曾參與實驗教育的學生及家長分享他們的心路歷程。透過分享個人故事,讓大家瞭解自學與實驗教育的真實面貌,並激發對自學的興趣。參與者可自由設定標題,探討為何選擇實驗教育、學習資源的尋找、當前學習內容及未來規劃。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讓自學人的經歷透過文章與他人分享,並提升對自學的認識。
Thumbnail
你想申請自學卻無從下手嗎?沒關係由我這個在家自學生手把手教你(聽起來好像推銷喔XD),棕枝想申請自學我們需要來了解自學是什麼?又有何區別。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與高中同學重聚的故事,探討同學會的意義與自身在高中教育體制下的經歷。作者回顧了在升學主義影響下,成績與人際關係的矛盾,並反思了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文章中提到自我價值的體現不應僅限於學術成就,也應重視彼此的真誠和支持,讓人們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質與目的。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一個人生活哲學的文章,描述作者從小到大在家庭、宗教和社會中的感悟和轉變,表達了對於自在和獨立的追求。作者分享了從學校霸凌到軍中壓迫的經歷,以及對於人性看法的轉變,最後表達了在自在中找到的美好和意義。文章富有個人情感和思索,適合愛好心靈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越來越覺得「自主學習」這個說法很奇怪。 每一種學習都是「自主」的,因為學習者如果不願意,再怎麼強迫都學習不來的。而意願絕對都是「自主」的,自己決定的。 從瑟谷模式教育,到夏山學校,到蒙特梭利,在在都顯示教育(學習)的重點在於學習者跟教導者之間的信任關係。因為有信任關係,才有可能去聆聽對方想說什麼
Thumbnail
傳統教育體系過於強調分數和學歷,缺乏自主學習和探索的機會,使大學生普遍對未來感到迷惘。 想跳脫迷惘,應尊重生命軌跡差異,培養多元學習習慣,才能在變遷快速的社會中找到定位。
Thumbnail
在這社會框架底下,我們到底活成了什麼模樣? 這場對話中與其說我在開導學生,倒不如說學生反應的問題其實幫助了我重新看見自。
Thumbnail
在學校環境中掙扎了一年,偶有老師肯定或是寫卷順利,那天,就能看到孩子開朗的笑容。可惜的是,那笑容總是很罕見,慢慢的就不見了。學習,怎麼會變成唯一肯定自己的方式,從提升自我變成評價自己的工具?不該是這樣的!
Thumbnail
關於「LBB 嚕嗶啵」…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帶著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想將我們眼中的一切與眾分享。 邀請大家與我們一同貼近世界,用各自的方式體會每一個相似與相反。
高中的社團活動對許多學生而言都是重要的人生經驗,我在使節團的經歷也充滿挑戰與成長。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我在使節團中所遇到的挫折,以及如何從中學習和成長。從高中生活中嘗試新的角色,到發現自己的興趣和價值觀。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活動邀請曾參與實驗教育的學生及家長分享他們的心路歷程。透過分享個人故事,讓大家瞭解自學與實驗教育的真實面貌,並激發對自學的興趣。參與者可自由設定標題,探討為何選擇實驗教育、學習資源的尋找、當前學習內容及未來規劃。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讓自學人的經歷透過文章與他人分享,並提升對自學的認識。
Thumbnail
你想申請自學卻無從下手嗎?沒關係由我這個在家自學生手把手教你(聽起來好像推銷喔XD),棕枝想申請自學我們需要來了解自學是什麼?又有何區別。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與高中同學重聚的故事,探討同學會的意義與自身在高中教育體制下的經歷。作者回顧了在升學主義影響下,成績與人際關係的矛盾,並反思了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文章中提到自我價值的體現不應僅限於學術成就,也應重視彼此的真誠和支持,讓人們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質與目的。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一個人生活哲學的文章,描述作者從小到大在家庭、宗教和社會中的感悟和轉變,表達了對於自在和獨立的追求。作者分享了從學校霸凌到軍中壓迫的經歷,以及對於人性看法的轉變,最後表達了在自在中找到的美好和意義。文章富有個人情感和思索,適合愛好心靈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越來越覺得「自主學習」這個說法很奇怪。 每一種學習都是「自主」的,因為學習者如果不願意,再怎麼強迫都學習不來的。而意願絕對都是「自主」的,自己決定的。 從瑟谷模式教育,到夏山學校,到蒙特梭利,在在都顯示教育(學習)的重點在於學習者跟教導者之間的信任關係。因為有信任關係,才有可能去聆聽對方想說什麼
Thumbnail
傳統教育體系過於強調分數和學歷,缺乏自主學習和探索的機會,使大學生普遍對未來感到迷惘。 想跳脫迷惘,應尊重生命軌跡差異,培養多元學習習慣,才能在變遷快速的社會中找到定位。
Thumbnail
在這社會框架底下,我們到底活成了什麼模樣? 這場對話中與其說我在開導學生,倒不如說學生反應的問題其實幫助了我重新看見自。
Thumbnail
在學校環境中掙扎了一年,偶有老師肯定或是寫卷順利,那天,就能看到孩子開朗的笑容。可惜的是,那笑容總是很罕見,慢慢的就不見了。學習,怎麼會變成唯一肯定自己的方式,從提升自我變成評價自己的工具?不該是這樣的!
Thumbnail
關於「LBB 嚕嗶啵」…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帶著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想將我們眼中的一切與眾分享。 邀請大家與我們一同貼近世界,用各自的方式體會每一個相似與相反。
高中的社團活動對許多學生而言都是重要的人生經驗,我在使節團的經歷也充滿挑戰與成長。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我在使節團中所遇到的挫折,以及如何從中學習和成長。從高中生活中嘗試新的角色,到發現自己的興趣和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