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篇產品文,寫個自己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是我的第一篇關於產品的文章,應該不會是最後一篇,過去一年的洗禮之後,一直想要開始寫,卻又擔心經驗不夠,不過想想如果自己的心理都不能坦然面對了。那怎麼用澄澈的心來面對用戶哩!
其實走產品路走到現在, 如果有人說他(她)喜歡做產品,那我懷疑他不是腦袋壞了,要不就是一個Jr的產品人,還在不用跨部門溝通、資源調度、團隊釐清的架構下過活。
不過反思自己為什麼還充滿熱情的走在產品路上,即使每天面對老闆的diss、團隊的需求無度、細心分析的功能結果用戶根本不甩你,在這些情形下,為什麼還是能夠堅持不懈的走在產品路上呢?
可能因為是喜歡探索、喜歡挑戰的人格特質,再加上習慣拆解、分析事情的本質,所以即使老闆機歪,但是他的戰略思維或是微觀體感夠強,我就只能乖乖被電;團隊裡面更貼近用戶的成員,可以條理、委婉的說出你的這個架構可能不太適合(心中崩潰,那個架構花了不少時間想),我馬上低頭認錯,越能把用戶行為條理地說明,讓需求具體化呈現,這在用戶體驗上可以更有幫助,自己也只好往更好的情況臣服。
但產品人這條路真的很難走,我們必須要把自己的生命力不斷的往外延伸,去探索更多的可能,然後通常,你有強大的生命力可能也伴隨著強大的自戀,而產品人必須要在這些自戀被打碎的同時,快速重組,然後繼續延伸生命力。我們不斷的向前,然後被重擊,接著反省為什麼會被重擊,接著往下一個階段邁進,然後再被重擊。
說實在,我不相信脾氣好的人會是好的產品經理。因為產品人是一種生命力的展現,而脾氣好我認為是一定程度上的壓抑生命力。連自己的生命力都不能感受和延展了,我們怎麼去感受和延伸用戶的感覺與想像呢?
一年多前,從待了一年半的A公司離開,那時候覺得自己一年多來規劃了很多產品,產品也有很多人用,於是自信滿滿、信心爆棚。結果離開了公司之後才發現世界很大,原來的A公司是一個極為強大的老闆創出來的幼幼園,老闆的戰略思維不斷在多年間創造新的商業模式,底下的員工不需要有戰略思維,也能夠活得開心、自在。我覺得這足以名列我心中的商業不可思議其一了,即使我看了、聽了數十家以上的商業概論,我仍然覺得A公司這樣真的非常屌。
於是A公司的老闆的優秀在我的自信上生了根…馬的,這根本不是一件好事啊啊啊啊!!!因為那是老闆的優秀,我以為我是產品經理,結果我發現我是一個專案經理,我只是拿著Axure在畫一畫wireframe,連user journey、user flow都還不知道怎麼畫、怎麼做,我就以為我自己很優秀了…
先來給我迎頭痛擊的B新創公司,首先是一個真正的設計獅,而且是有公主病的設計獅,先簡稱她公主獅吧!她號稱資深,但其實也只是在大公司做了五年而已,然後只是坐等著PM給wireframe,給了wireframe後又說這個數字怎麼沒有限制位數,你這wireframe怎麼那麼醜。那你user長怎樣,你不會去做人物誌喔?那你的用戶流程呢?說實在真的超級靠邀,但那時候對於產品的運作方式,其實還是一知半解,也不知道怎麼反擊她,只好狂吃悶棍(攤手)。
啊,不過順帶一提,那時候wireframe真的很低能,因為還不知道用簡單的框架線來描繪要的樣子或流程即可,那時候還用各種截圖放在Axure上,這樣的呈現真的超級智障!
但後來也才知道,UX這個東西其實是一個模糊地帶,說實在UI能有一些UX探詢的概念和技巧,我覺得可以很大程度幫助到PM,而PM本身如果有UX的能力,在做產品時,搭配UI對於細節和架構的敏銳度,可以讓產品有蠻棒的效果。
然後那時候的主管,號稱自己是產品總監。其實他只是個RD,開發過幾個產品而已,就覺得自己是產品經理了…然後他不斷的跟我說產品思維三十講裡面的概念,說產品經理應該要怎樣怎樣(汗)。這邊我補充說明,梁寧是一個大神,她的三十講真的讓我受益良多,只是各位看官想想,如果有一個不懂產品的人拿著產品三十講來跟你講產品,嗯...知道那種感覺了吧。
那個主管是一個在大公司生存下來的的PM,不過這個PM是專案經理,不是產品經理,產品能力一定是沒有的,但政治功力一流。我自己在當時也因為不是厲害的產品人帶我而桀敖不馴(看起來也只是剛好"系後"),公主獅跟我的關係越來越糟,而"產品總監"打著好像要幫我,但是漂亮的將火力跟過錯都引導到我身上,後來公主獅直接抹黑我說某個功能不能做,然後說我沒要去找她溝通,我才發現…好吧,我有過錯和須要成長的地方,但是這個地方已經沒有改正和成長的餘地,也只好離職。
但是後來省思這一個B公司,其實在一開始就不應該進去,莫名其妙的商業構想,看似很美妙,但用簡單的數學算一算商業利潤或是一些MVP的概念釐清,就知道是一個不太可能的概念。而這樣的公司,不管給多高薪待著,其實都不會有未來,薪水是其次,但是對於一個菜逼八的產品人來說,一直待著其實是一種毒藥,很多時候看似是成長、有經驗,但其實只是侷限某個區塊,就類似很會說某一些稀有語言的人,感覺很屌,但是對於大部分的求職經驗其實是沒有多大幫助的…
不過在這個公司確實也從公主獅身上學到該如何把文件做好和能迭代文件的方式,從"產品總監"上學到該怎麼了解什麼是好的產品主管、什麼不是,從整個公司的戰略、策略面知道,什麼樣的新創公司不該進,什麼樣的環境要注意,什麼事情要更知道細節,不過這些有機會之後再談~
今天寫到這樣差不多,後續再寫一個奇妙的C公司D公司的事情~
avatar-img
0會員
1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品經理再往上晉升的道路是什麼?這篇是電商產品經理的自問自答,由自身來剖析成長之路,並綜合《俞軍產品方法論》的「產品經理的選拔與成長」章節,一起拆解晉升、成長、價值。
Thumbnail
寫作對產品經理來說有著重要的作用,不僅促進自我審視,還有助於邏輯思維和溝通技巧的培養。此外,透過寫作,產品經理可以與全球頂級的專業人士進行交流,提高自己的技能和保持競爭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在職場中遇到的挑戰和困境,以及如何通過與來自矽谷的資深產品VP的共事中學到的寶貴經驗。文章中詳細介紹了主管身上學到的經驗,如善用生活比喻、運用視覺策略、保持積極正面的態度等,及我如何跨領域思考,最終通過開放和學習的態度成為更優秀的產品設計師。
Thumbnail
近期在準備產品經理的職涯訪談,剛好把一些產品思維紀錄一下,包含對於產品工作的理解、產品規劃流程、和產品經理的自我反思,這篇不代表最正確的答案,僅代表個人在產品經理道路上的思維。
Thumbnail
產品經理做每個產品決策時,都不斷會被客戶、客戶經理、產品主管詢問各種為什麼,像是為什麼這樣設計?出發點是什麼?影響是什麼?因此這篇想記錄我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種產品問答,包含影響我哪些產品思維和框架。
Thumbnail
在上一篇討論中,我們從心態的四個方向出發,探討了科技對我們人生的影響。接下來,我們進入實戰篇,請矽谷新創工程師職涯與創業教練 Yi 姐分享她從新創到成為自由工作者的經歷,以及在產品開發的各種經驗是如何影響了她的生活,以及我們可以從中學習的策略。 技術與非技術、團隊內外部的有效溝通 「策略」在科技
我是一名新手銷售員,由於天生內向,對於陌生顧客的開發常常都非常頭痛,因此業績常常是單元內最低的,為此整個單元裡的人也自然而然的不是很喜歡與我一起共事,甚至主管也烙下狠話,說要是這次再做不出成績就要炒我魷魚了。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科技公司打造成功產品背後的三大關鍵:策略制定、敏捷開發和數據分析。透過觀察市場需求、建立MVP測試、數據統計與分析,科技公司可以更好地執行產品策略,提高產品成功的機會。另外,也介紹了產品經理的角色與重要性,以及深入分析用戶需求和產品設計的方法。
Thumbnail
距離設計系研究所的畢業口試已經過了一年,到進入職場,回顧這段期間有不少的成長與體悟。 在經歷過一段認識自己的過程中,很感謝有前輩與朋友的多方討論,讓我很堅定地第一份工作就選擇 Product Manager 的方向。 在角色定位上從設計師移動到 PM,開始需要在使用者、商業、技術的圈圈中尋找平衡
在企業管理中,產品經理(Product Management)與專案經理(Project Management)這兩個角色雖然都被簡稱為「PM」,但實際上存在著相異之處與部分重疊。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品經理再往上晉升的道路是什麼?這篇是電商產品經理的自問自答,由自身來剖析成長之路,並綜合《俞軍產品方法論》的「產品經理的選拔與成長」章節,一起拆解晉升、成長、價值。
Thumbnail
寫作對產品經理來說有著重要的作用,不僅促進自我審視,還有助於邏輯思維和溝通技巧的培養。此外,透過寫作,產品經理可以與全球頂級的專業人士進行交流,提高自己的技能和保持競爭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在職場中遇到的挑戰和困境,以及如何通過與來自矽谷的資深產品VP的共事中學到的寶貴經驗。文章中詳細介紹了主管身上學到的經驗,如善用生活比喻、運用視覺策略、保持積極正面的態度等,及我如何跨領域思考,最終通過開放和學習的態度成為更優秀的產品設計師。
Thumbnail
近期在準備產品經理的職涯訪談,剛好把一些產品思維紀錄一下,包含對於產品工作的理解、產品規劃流程、和產品經理的自我反思,這篇不代表最正確的答案,僅代表個人在產品經理道路上的思維。
Thumbnail
產品經理做每個產品決策時,都不斷會被客戶、客戶經理、產品主管詢問各種為什麼,像是為什麼這樣設計?出發點是什麼?影響是什麼?因此這篇想記錄我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種產品問答,包含影響我哪些產品思維和框架。
Thumbnail
在上一篇討論中,我們從心態的四個方向出發,探討了科技對我們人生的影響。接下來,我們進入實戰篇,請矽谷新創工程師職涯與創業教練 Yi 姐分享她從新創到成為自由工作者的經歷,以及在產品開發的各種經驗是如何影響了她的生活,以及我們可以從中學習的策略。 技術與非技術、團隊內外部的有效溝通 「策略」在科技
我是一名新手銷售員,由於天生內向,對於陌生顧客的開發常常都非常頭痛,因此業績常常是單元內最低的,為此整個單元裡的人也自然而然的不是很喜歡與我一起共事,甚至主管也烙下狠話,說要是這次再做不出成績就要炒我魷魚了。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科技公司打造成功產品背後的三大關鍵:策略制定、敏捷開發和數據分析。透過觀察市場需求、建立MVP測試、數據統計與分析,科技公司可以更好地執行產品策略,提高產品成功的機會。另外,也介紹了產品經理的角色與重要性,以及深入分析用戶需求和產品設計的方法。
Thumbnail
距離設計系研究所的畢業口試已經過了一年,到進入職場,回顧這段期間有不少的成長與體悟。 在經歷過一段認識自己的過程中,很感謝有前輩與朋友的多方討論,讓我很堅定地第一份工作就選擇 Product Manager 的方向。 在角色定位上從設計師移動到 PM,開始需要在使用者、商業、技術的圈圈中尋找平衡
在企業管理中,產品經理(Product Management)與專案經理(Project Management)這兩個角色雖然都被簡稱為「PM」,但實際上存在著相異之處與部分重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