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9|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世界變動如此之大,願你們自在活出自我⋯(2)

    機會成本/選擇

    我們每天都在做選擇,從早餐吃什麼?將來長大的職業?要住哪裡?要讀什麼學校等等.......但妳們知道嗎?這些選擇背後可能會牽動著妳們未來的人生方向,簡單地說,成長路上就是不斷地作決定,這些決定背後環環相扣。就拿大學選系,它可能決定了妳們將來的職業、工作內容,更進一步擴大至社交圈,甚至日後的伴侶。
    妳們要了解到選擇的背後都有機會成本的問題,選擇A勢必要放棄B,甚或C、D、E,沒有全拿的。如何選?我認為可以先從為何而選,也就是妳的目標、目的,哪種機會成本最小來衡量,沒有最好的,一切因人而異,近年流行一句話”選擇大於努力”並非否定努力不重要,而是聰明的選擇能讓妳用最有效率的方法達成妳所想要的成功,一樣是需要透過不間斷的學習努力,這兩者沒有衝突。
    因此,當你在面對選擇難題時,不妨拿出紙與筆,將所有選項的利弊得失列出來,及當中的機會成本,我想答案就會呼之欲出了!

    決策/避免偏誤

    延續上一個主題,選擇與決策字義解釋好像近似,但我又覺得在層次上有點不同,於是我把它列在不同篇,但觀念上是通用的。很多的實驗數據、專家都告訴你,人在做決策的時候都無可避免的逃離不了非理性的魔咒,所以我們該怎麼樣去避免?
    首先,最直接方法應是—減少錯誤的發生,如果考試要考出好的成績,我會告訴孩子們應該先避免粗心大意的錯,會的都要寫對。同理應用在作決策上,再者避免用直覺的方式做決定,人類大腦會依照你平常的行為模式下達相關指令,但如果今日遇到的是全新從未遭遇過的,或許該靜下來好好理性分析;至於如何理性分析,我同意查理蒙格所提倡的跨領域思考模式,把它當作是一種工具,遇到問題時,檢視可用哪些思維模式來解決。
    最後, 需了解自己的無知,所有知道的已知及知道的未知,已經不構成風險,最可怕是你所不知道不知道的事;唯有抱持著這樣的態度,才能盡量避免運用直覺性的判斷。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其實ㄧ直思索到底該如何敎育孩子,但也明白其實是要靠孩子自己去摸索思考的,而不是父母強行輸入一些自以為的道理他們就能明白的,於是我想到了小時候看了好幾本劉墉大師的書,主要是寫給他的小孩,所以這個想法就誕生了。而以這樣的方式作為首發,對於ㄧ個小白作者得失心也會較小。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妙卡說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