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無時無刻都在進行選擇,每個選擇都是你之所以是你的原因。在選擇之前,會有因;在選擇之後,會有果,這個從因到果的過程其實就是思考,而選擇就是你把思考的內容付諸實行的工具。
在做出選擇之前,將所有可能需要考慮的條件進行過篩與審視是很有必要的,因為每個條件都可能影響你的選擇方向。但僅僅考慮「因」並不足夠,還要考慮「果」,雖然果還沒有發生,一切都是未知,但是我們可以透過因去推導、猜測,從而知道哪些因會造成哪些果,考慮兩者才能做出最恰當的選擇。
當然很多時候即便考慮了很多,我們依然無法將選擇做到盡善盡美,箇中原因有很多,比如有我們不知道的條件、思考得不夠周全、不得不為的苦衷,還有很多很多,畢竟人無完人,因此有時會對自己的選擇感到後悔那也是無可厚非。
做出選擇之後這個決定就變成過去式了,再怎麼介意也於事無補,這時候能做的就只有記取教訓,以期將來遇到相似的處境時能協助自己做出更加完善且適合的選擇,後悔就讓它後悔,這本就是你要背負的後果之一。
而選擇是由「你」決定的,是你思考之後的產物,甚至可以說每個選擇都是「你」的一部分、你的意志,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並且別人也無法幫你做選擇,就算你讓別人替你做決定,但「你決定讓別人替你做決定」這件事本身就已經是你的選擇了,所以你的選擇,只有你能負責。
比如說。
你想當作家,你知道當作家會面臨什麼樣的困境但你還是想當,那不論後果如何你都要對自己負責,因為這是你的選擇;或者退而求其次,在工作之餘寫作,當個業餘作家,可能會因為寫作獲得放鬆,也可能因為忙碌無法寫作,這都是你必須面對的後果;但如果是別人叫你當作家你才當,遇到不如意或困難時你就想著「當初要是沒有聽他的話就好了」,試圖把責任推卸到對方身上,很抱歉,世界上沒有這麼好的事,誰叫你選擇讓別人選擇。
你參加活動,本就該了解活動的規則,那是你的權益,沒人能強迫你。你可以選擇詳讀規章,遇到問題時詢問或據理力爭,也可以選擇大略瀏覽甚至不讀,遇到問題時摸摸鼻子或無理取鬧,但無論如何,這些都是你做出的決定,與旁人無關,只能自己負責。
你是管理員,為了公信力,行事有一定的流程與規章,遇到有爭議的狀況,你可以選擇按流程走,給予最公平、公正、公開的仲裁,也可以選擇徇私舞弊,因為某些不可知的因素打破自己的行事規章。身為管理者,公平公正公開,有助於鞏固他人對你的信賴,這樣你的處事才有公信力;若不然,人人將感到自危,畢竟管理員自己打破了自己的規束,下一個不由分說被懲戒的說不定就是自己,管理員的威信將不復存。這也都是你的選擇,都是可想到的後果,選了就得負責、得承擔,後悔就後悔,但失去的東西依然已經失去。
與人吵架,你可以選擇發表自己的觀點,同意的人自然會同意,不同意的自然會不予置評;你也可以選擇以「為了你好」、「避免造成誤會」之類的偽善理由強硬地要求別人表達立場,好分清誰是敵誰是友。人生而自由,你想如何就如何,但別忘了,對方也是人,他也生而自由,你的決定不應也不該干涉到他的意志,任何後果都應自負。
與朋友之間有摩擦、造成誤會,你可以選擇冷靜後主動找對方說開,也可以轉頭就和其他人吐苦水,在私底下指指點點;可以交由公正的第三者介入調和,也可以發聲明說都是誤會,你沒有錯,佔據道德制高點。旁人無權決定你該怎麼做,但只要你做了、選了,那這個決定就會是你想法的具現,供人論斷。
人生的每一個選擇,都是你思考之後的產物,決定了你往後的人生,這些選擇由不得別人決定,只有你能掌握,也只有你能負責。說到底,旁人的觀點本就無關緊要,人到最後的最後還是得面對自己:你過得去自己心裡的那一關嗎?
能,就能;不能,就不能。
願各位此生能思考不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