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好好過,取決於心頭過的好。
這是屬於男人們的下午茶食光。
他們,通常是坐在門口或騎樓,有時也因為桌椅不夠而必須擠在店裏,三三兩兩,或是七八位小群聚,每人面前都有一個咖啡杯,通常裝奶茶或咖啡,有的小碟子上裝著點心,共同的特色是臉上大都帶著笑,有一種滿足。
在街上來來回回觀察了兩個小時,有些不到二十坪的小店裡,竟然同時會並存將近10桌,人聲鼎沸又是嗨到高點。他們的語意有點難辨認,仔細一聽,腔調混雜著華語和東南亞語系的感覺,這裡很多人喜歡叫他
#緬甸街,或許有緬甸語和雲南話吧!
帶著好奇,特地點了食物坐在他們旁邊,有伯伯在回憶已故蔣老先生和宋小姐的故事,有大叔們邊滑手機邊抬槓,還有一群阿伯帶著自己的小擴音器,放著五零年代的音樂⋯⋯,一屁股坐到傍晚五六點才陸續散去。偷偷問闆娘,為什麼都是男人們在休息喝咖啡呢?她帶著諒解的微笑說:「哎呀!退休或放假閒下來就聊天,不然沒事做啦!」
這裡大概是台灣最具有南洋風情的地方,大約從70年代開始,聚集了很多緬甸華僑,揉合了原是異鄉人的思鄉情懷與相互扶助的情感,在經歷過40年的族群融合,漸漸展現出一種新的多元面貌。離
#南勢角 捷運站很近,卻離大部分的台灣人很遠。
這裡也有高CP值的南洋料理,代表大時代背景下的溫情。早期從緬甸來台的華僑,大多是飄零蓬斷、孑然一身,因中和附近有工廠提供大量工作機會,於是群聚於中和華新街,有餵飽肚子的需求,也有「給家鄉朋友吃的料理」的心情,不僅原料、手法、味道上,承襲熟悉的家鄉味,也以較低廉的價格,提供在當時相對困苦的同鄉。
新舊住民的來去,這裡成為多元文化的熔爐,造就精彩的異國風情,同時存在著緬甸、印度、雲南、越南,和港式料理。緬甸原本就是一個多元族群的社會,所以在華新街的下午,可以看到有一群人坐在許多飲食店的騎樓下,或許高談闊論,也許低頭沉思,就像在喝英式下午茶,他們所喝的奶茶屬於印度拉茶和泰式奶茶的南洋風味。
在服務上,沒有什麼嚴格的SOP,但卻能有耐心地跟客人做溝通、發自內心的對待客人,南洋料理的作工繁複,包含基礎香料、配菜的整理切絲、到主菜的料理,也非常勾動的嗅覺和味蕾。
選擇一家想要探險嚐鮮的店,或許是配著豌豆泥的印度烤餅,或許是椰奶咖哩薑黃飯,或許是一碗魚露洋蔥味濃烈的魚湯麵,也或許是融合南洋味港式燒臘料理,或是一杯濃濃的印度奶茶,除了就地品嚐,也可以來此逛雜貨店尋找少見的食材。再加上一些些的尊重和理解,跟當地人聊聊天,旅行就不只是吃美食。
頗有名氣的獨立書店
#燦爛時光,是東南亞主題書店,並發起「帶一本自己看不懂的書回台灣」運動,鼓勵眾人自東南亞帶回當地書籍,提供在台灣的移民工閱讀。書只借不賣,依原價付錢借出,還書時也會歸還原價。
書店以蒐集、借閱東南亞主題書籍為主,並舉辦東南亞相關藝文活動、提供東南亞語言學習場地。為了讓前後讀者透過書籍交流、感受彼此的心情,堅持讀者有權在白淨的書籍上畫線、畫記號、寫眉批、寫心得。這麼有溫度的書店,一定要到訪。
吃好吃飽,還有悠閒的的時光,人生就可以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