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人買房和你想不一樣|房產資訊

有錢人買房和你想不一樣|房產資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對一般人來說買房是終身大事,不像投資者買賣房屋有無數次的經歷和經驗,一般民眾相對買房就像挑選另一半般的重視,用畢生的心力負擔購屋這件事,因此購屋所思考的會是考慮自己是否承擔得起為主要方向去做選擇,也相對忽略許多事。

大致上選擇購屋的方向不外乎--學區、生活機能、建材、建商品牌、交通便利性、除此之外一般人會考慮自己的負擔,甚至是主要考慮因素,再把其他加進來,而富有之人較會去考量的,除了金錢問題,其他所提就變主要選擇,若是成屋,管理也會成為考量因素,富人知道這些金錢外的因素都是構成,購買資產是否保值或升值的原因

有錢人對購屋這件事是否有別於一般人的思考呢?其實是有的,讓我們來看看富有之人對於購屋這件事和我們差別在哪兒!!

raw-image

第一 喜歡貸款買房

目前房屋市場是個低利率的情況,有錢人非常喜歡貸款買房,並且時間越長越好,能夠貸款的金額愈多越好,不是他們繳不起貸款,而是有錢人習慣運用金錢,對於一般人的觀念是買房後拼命賺錢,趕快把貸款清償完畢,深怕被銀行賺太多利息,然而有錢人的想法剛好相反,會盡量把現金變成資產,抗通膨和現金流運用

曼尼舉個例子:一般房貸利率在2%左右,從去年在各國爆發疫情後至今通膨漲幅躍昇至5%,通膨利率都大過貸款利率,貸款利率幾乎都是固定利率,如此算下來,通膨利率已經在稀釋貸款利率,對於有錢人來說,最好繼續通膨越有利,現有資金再做其他資產配置,因為如此為何有錢越有錢,一般人卻是拼命在賺現金,然後現金讓通膨稀釋,再讓銀行賺幾年的利息,最後口袋錢卻愈來越少。

raw-image

第二 時機點購屋

在去年疫情剛發生時,市場一片猜測,有人看漲當然也有人看跌,用現在的觀點回頭看,今年的房市成交量提高很多,相對有人拋售才會有人接手,雖然很多是預售屋或建設公司剛成屋,意味著二種心態的相對預測,在此時價格上就會有很多談判空間

有錢人在為自己置產的同時,就很會利用這樣的時機點,讓自己在價格上佔據優勢購置資產。而一般人會用需求來做為依據,不懂得利用這個時機優勢,不但未好好利用這優勢,反而被說服說現在房市成交量高,很多人看房成交是很快的,要求如果喜歡趕快簽約付訂,當還在猶豫的同時,下個買家被同樣的話術成交,因此早在疫情一開始時,這些有錢人早就看準做好準備,為自己購置第二或第三間房產了。

在基隆有位友人,因為店面租金快到期,想趕快為自己在物色屬於自己的店面,就是被這樣的話術匆匆決定,事後曼尼得知成交價是900萬,因為已經成交沒有再多說甚麼,其實應該可以再便宜50萬至少30萬,讓房仲簽斡旋金,去幫我們談又不用我們自己去談,談成何嘗不是件好事呢!

raw-image

第三 優質地段

為何會選擇優質地段,因為這可以節省時間,節省更多的時間休息或者更多的時間賺取更多的收入。再來是好地段有較大的增值空間,未來轉手速度也較快等等,而這些原因都考慮到可能的工作地點轉變,或者資產配置的變動,尤其是首次購屋的朋友們,大部分都會認定會住很久很久,這也沒錯,但另一個角度就是工作不會更換,家中不會有任何變動,比如結婚、有小孩,或者父母年紀大必須同住好照顧之種種因素…….,所以人生中的變化就會導致再買第二間或第三間房,沒法這麼做的就是以房換房,那脫手速度就要能夠銜接上才行。

有人會說好地段會比較貴,偏遠點較便宜,所以選擇較遠點的新成屋,孰不知好地段也有不錯的中古屋,只是一般人比較不懂得如何評估,千萬的房子賣9百萬才是便宜,賣1千1百萬這才是叫貴,價值和價格是二件事,我們常常會混為一談,最主要還是由自身可以承受負擔考量為出發點。雖然這並非錯誤,但金錢活用空間因此也被限制住了。

raw-image

第四 重視風水優質

在台灣這是普遍受重視的暗科學,很多人雖然不相信,然而有錢人還是會請這方面的老師來參觀一下,就算是不相信,滿足家人或心理因素佔大部份原因,居住的舒適度相對會比較高,很多年前確實有看過這樣的報告。

再來是風水好的房子增值空間大於其他屋況,價格會比較漂亮。曾經有遇到朋友是基督徒,當然對這方面都是不在意的,購買到低於市價的房子,認為有買到便宜,後續打探明白因為這房入門直通到底至陽台,銷售很久未能賣掉,雖然自己並不在意這些,但知道其實可以再用更低的價格入手,所以買房前也是可以在網路搜尋這方面的資訊,就算對這方面不在意,至少在價格上也是談判的空間,對於富人而言,更是買賣間的籌碼,心理因素還有好脫手、價格漂亮種種因素,這方面的考量反而重視。

avatar-img
曼條思尼の理財人生的沙龍
13會員
32內容數
擁有富人腦袋思維,並非要有富人的聰明才智,而是提升成為《富人等級能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預售屋很多人會認為低於市價或可以低於市價很多,這已經是老舊觀念 無論是自住或投資這都是大家都期望的事情,這在過往是有機會的,但由於現在的網路透明化,這樣的的機會也變少,讓我們就來聊聊這件事,並非不可能。 現在預售屋會有建商自行販售和代銷公司二個類型,多少會有一些出入,對於有意願購屋,現場可做詢問或
很多人認為預售屋會比較價格便宜,老一輩觀念延續,導致第一次購屋年輕人有此概念,雖然頭期款分期負擔較輕,便宜這件事就不一定了。 自住型重視生活機能和舒適度,投資型重視脫手容易度,再來是考慮稅務問題,價格還是排在後面,因此選擇適合的屋款很重要,不適合的住屋心裡總是疙瘩,大部分的人把重心放在價格上,所以
預售屋很多人會認為低於市價或可以低於市價很多,這已經是老舊觀念 無論是自住或投資這都是大家都期望的事情,這在過往是有機會的,但由於現在的網路透明化,這樣的的機會也變少,讓我們就來聊聊這件事,並非不可能。 現在預售屋會有建商自行販售和代銷公司二個類型,多少會有一些出入,對於有意願購屋,現場可做詢問或
很多人認為預售屋會比較價格便宜,老一輩觀念延續,導致第一次購屋年輕人有此概念,雖然頭期款分期負擔較輕,便宜這件事就不一定了。 自住型重視生活機能和舒適度,投資型重視脫手容易度,再來是考慮稅務問題,價格還是排在後面,因此選擇適合的屋款很重要,不適合的住屋心裡總是疙瘩,大部分的人把重心放在價格上,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