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資料】簡明西方電影史(十二~十三)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十二、政治電影的誕生

時間

1970s-1980s

背景

  1. 1960年代末,世界經濟蕭條再起,失業率不斷攀升,社會問題日益增加,政府與財團或集團的勾結傳聞不斷,引發眾怒。
  2. 經濟、政治、社會問題懸而未決,世界各地反政府聲浪不斷,工人與學生紛紛走上街頭;在法國有1968年的五月風暴,在美國有反越戰運動,在義大利則充滿反黑手黨的社會氛圍。此時的青年人開始積極關注社會議題,努力對現實生活的困境做出改善。
  3. 由於現實問題不斷,1950年代盛極一時的非理性主義逐漸沒落,取而代之的是講求客觀、理性、嚴謹的結構主義,人們對於內心世界的探索不再感興趣。
  4. 法國和義大利的左派思想興起,導致許多工人和學生以罷工罷課行動抗議政府,極左思想主義和無政府主義也傾巢而出,創造了許多值得探討的政治議題。
  5. 新現實主義、新浪潮運動奠定大量新興電影美學和語言,再加上更早之前的格里菲斯、蒙太奇運動等,使得此時期的電影美學趨於成熟穩定,進而出現綜合各大流派的電影美學展現。

導火線

1969年,法國導演柯斯塔‧加夫拉斯(1933-)改編1960年代中期的希臘政治事件,拍攝首部政治電影典範《大風暴》,將紀實與虛構劇情完美結合,透過偵探片式的解謎情節,含蓄地指責政府的無能與荒謬,且首次公開聲明「取材自真人真事」的創作來源。

過程

法國──紅色五月風暴
  1. 加夫拉斯多次改編真人真事的政治事件,如揭穿布拉格審訊真相的《招供》(1970),接露美國中情局在烏拉圭的顛覆事件《戒嚴令》(1973),還原法國維新政府與納粹政權聯手謀殺法國地下工作者的《特殊法庭》(1975),又於1982年拍攝美國干涉智利內政的《失蹤》,獲得坎城影展金棕櫚獎。
  2. 高達在新浪潮運動後,曾於1967年拍攝《中國姑娘》,展現反資本、反美帝的情結,藉以對抗好萊塢電影;在1968年五月風暴之後,高達正式宣告自己與資產階級的決裂,並組成「維爾托夫小組」,與許多知名導演如亞倫‧雷奈,共同製作許多以大量照片、圖片、字幕組成的宣傳片,直到1970年由於車禍受傷後,他才宣布從此不問政治。
義大利──黑手黨猖獗的反動
  1. 艾利歐·派特立(1929-1982)原為報社記者,之後開始進行獨立製片,於1970年拍攝《對一個不容懷疑的公民的調查》,揭露司法黑暗和法西斯政權的醜惡,同時對資產階級進行批判,獲得了金棕櫚獎和奧斯卡獎,成為義大利政治電影的首部典範;1971年,拍攝《通往天堂的勞動階級》,從中暗諷部分極左派和工人階級的幼稚思想,引起當時社會的極大爭議。
  2. 費里尼在1979年時曾拍攝《樂隊排練》,影片內容明諷法西斯政權的醜惡,卻也暗諷極左派思想的無政府主義,表明了自身的右派立場。
  3. 弗朗西斯科·羅西(1922-2015)曾參與過非理性主義電影的拍攝,並深受新現實主義的影響,並在1972年拍攝《馬蒂事件》,將紀實性戲劇結構發揮極致,又善用布萊希特的間離效果,將「馬蒂之死」貫穿全劇,設下一個沒有解答的懸念,充分展現深刻的思想性,也同時創造了全新的藝術形式,獲得當年的坎城影展金棕櫚獎。
  4. 達米亞諾‧達米亞尼(1922-2013)於1970年拍攝《警察局長的自白》,將正反兩派的對決形塑成功,卻又透過社會黑幕的干預,從中揭露黑手黨的內幕,極具批判性;1971年拍攝《偵查結束,忘掉吧》,深刻批判了官、匪、商集於一身的司法體制與政府機關。
  5. 尚有許多知名導演如安東尼奧尼,加入拍攝政治電影的行列,並在影片中融合新現實主義的精神,以及巴爾札克的批判現實主義,將人物的內心世界與社會現況深刻結合,造就了極高的思想價值與藝術價值,成為義大利戰後電影運動的第二波高峰,對世界電影再次產生巨大影響。
美國──反越戰運動
  1. 由於歐洲電影運動風起雲湧,加上政治議題的不斷發酵,好萊塢電影老闆看準了這種結合社會性、藝術性與娛樂性的題材,於是大力支持新導演拍攝此類深具社會批判性的電影。
  2. 法蘭西斯‧福特‧柯波拉(1939-)在1972年拍攝代表作《教父》,將美國社會的神祕高雅,以及黑手黨世界的陰險詭詐,透過高超的藝術手法表現,並賦予了黑社會人物性格的多面向,成功獲得極高的票房與評論界的讚賞;1974年拍攝《對話》,對社會環境造成的隱私問題進行深刻剖析;1979年拍攝顛峰之作《現代啟示錄》,將越戰的黑暗和戰爭的末日感呈現出來,讓越戰主題的深刻性、尖銳性和諷刺性,完整體現出來,不但成為美國政治電影的最高傑作,更引發日後一連串拍攝越戰主題的電影熱潮。

結果

  1. 將電影史上的美學運動逐步結合,既考慮到觀眾的觀賞心理,又不忽略創作者的創作意圖;既保有紀實性的特色,又適當運用心理分析手法。
  2. 將人物的內在世界擴大到社會的外在世界,並講究情節設計過的有機結構,卻又能在結尾處適時留白,引發觀眾思考。
  3. 影片不限制總體上的虛構,但講求細節上的真實,充分吸收了西方電影發展多年後的精華,並影響了日後的現代電影。
  4. 偵探片、犯罪片的發展困境得到紓解,好萊塢電影終有走向具社會性、批判性的出路,讓政治電影得以成為1970年代後的主流電影類型。

影響

  1. 政治電影深受西方世界的觀眾喜愛,並與其他的類型電影不斷交融結合,創作出內容更具意義、形式上更具突破的電影。
  2. 部分法西斯主義者藉由政治電影宣揚理念和觀點,藉以歌頌戰爭罪犯、竄改歷史真相等,走出一條飽受批評的歧路。

十三、蘇俄新電影的發展

時間

1950s-1990s

背景

  1. 1920年代,艾森斯坦、普多夫金等大師創造了蘇聯電影的黃金時期,而隨著有聲電影的時代來臨,蘇聯於1930年代也誕生出了一些優秀作品;但之後在政府推行與社會氛圍的影響下,社會主義思想逐漸介入創作,導致電影世界中充斥著理想和僵化,並在二戰前夕進入低迷期。
  2.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蘇聯遭受戰火摧殘,數千萬人的犧牲帶給蘇聯社會巨大的創傷,藝術家們於是深陷「無衝突論」之中,竭盡所能地迴避現實世界的不幸,表現對理想世界的想像,此舉導致1940年代的電影充滿了說教意味,且題材狹隘,藝術形式上也難有突破,人物亦只有共性而無個性;另外,此時期出現不少史詩片,藉以歌頌史達林政權,或有傳遞美好理想而迴避現實的影片,至於優秀的藝術電影,雖有卻也非常稀少。

近因

  1. 1956年,蘇聯政府開始對於「個人崇拜」和「無衝突論」進行批判,許多新一代的藝術家紛紛跳脫舊有觀念,試圖去表達現實生活中真正的矛盾與衝突。
  2. 新一代藝術家試圖對蘇聯電影進行革新,並吸取了19世紀俄羅斯文學中的人道主義精神,開始以富有人性的角度來批判戰爭,揭開生活的陰暗面。
  3.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陰影依然存在,藝術家們開始把目光從英雄人物轉移到平民百姓身上,並對人與戰爭、命運或其他複雜因素的關係,進行深刻的思考。

過程

蘇聯新浪潮(1950s-1970s)
  1. 格里戈里·丘赫萊伊(1921-2001)在1956年根據小說改編拍攝《第41》,將戰爭作為背景,把關注焦點放在男女主角的愛情與命運,並細膩地對電影展開詩性的敘述和抒情,反映了時代的矛盾、複雜,為這部史詩片添上相當濃厚的人道關懷色彩,成為蘇聯新浪潮的首部電影;1959年拍攝《士兵之歌》,以散文結構的電影敘事方式,將敘事角度提升到哲學思考領域,讓觀眾從中思考戰爭與人的關係。
  2. 米哈伊爾·卡拉托佐夫(1903-1973)在1957年拍攝《雁南飛》,影片中充滿豐富的隱喻性,並且不正面描寫戰爭殘酷,反而從主角的內心世界之矛盾中反射出來,轟動國際影壇,並獲得坎城影展金棕櫚獎。
  3. 謝爾蓋·邦達爾丘克(1920-1994)在1959年拍攝《一個人的遭遇》,透過獨白式的敘事手法,以及獨特的蒙太奇、嶄新的仰俯拍鏡頭,表現出創新的藝術形式;此外,本片也非常善用聲音設計,將法西斯式的勞役生活,拖入了永無止盡的煎熬與痛苦之中。
  4.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1932-1986)在1962年拍攝了改編自小說的代表作《伊凡的少年時代》,電影在伊凡的現實與夢境中不斷交叉來回,且透過隱喻性的畫面,將戰爭對於人的摧殘,以及死亡和黑暗的意象,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此外,由於本片清晰表達出創作者的人道關懷角度,頗具「作者論」色彩,引發了國際影壇的極高關注。他在日後尚有多部電影陸續獲獎,且對長鏡頭的運用和探索達到了詩化的高度,更將蒙太奇效果表現在單一鏡頭之中,開拓電影形式美的境界,頗受西方評論家的推崇。

衰弱

亞歷山大‧阿斯柯爾道夫(1932-2018)於1967年拍攝改編小說的《女政委》,將女政委從軍人到母親、從剛正到柔順的心境轉折,細膩感人地呈現出來;然而,本片不但在拍攝期間就被下令停拍,即使劇組竭力完成拍攝,拷貝版本也遭到剪輯,影片素材甚至被焚毀,最後更直接遭到禁演;直到1988年,本片才得以上映。儘管日後《女政委》在國際影壇上獲得多項大獎,但當時影片遭受禁演的命運,卻也標示著蘇聯新浪潮的結束。

中興

第三代戰爭片(1970s-1980s)
  1. 1972年,蘇聯政府重新調整電影政策,社會的壓抑氛圍再次獲得解放,導致1970年代的蘇聯電影進入新的階段。其中,在戰爭題材上,電影創作者開始注意到道德領域和精神世界的探索,於是重新加入英雄主義色彩,將之與人道主義進行結合。
  2. 1972年的《這裡的黎明靜悄悄》是此時期的代表作,影片中從五個女士兵的角度出發,既表現出英雄主義和愛國主義,也透露著人道關懷精神,同時歌頌了英雄氣概,以及揭示戰爭的殘酷;此外,本片也透過彩色與黑白的鮮明對比,揭示戰爭前後的生活差異,充滿了詩性的處理。
  3. 此外,尚有《只有老兵去戰鬥》(1973)、《受傷的小鳥》(1977)等片,都對於愛國主義和人道主義進行深刻思考,並將充滿詩性的電影語言發揮極致,表露出人們面對戰爭時的情感流動。

其他

  1. 1970年代之後,蘇聯社會的物質主義也日漸氾濫,導致精神世界面臨危機,許多電影創作者便開始探索道德世界,道德題材的相關電影也逐漸出現,而這些影片往往對主角投以深深的同情,並以幽默諷刺的手法揭露社會面貌。
  2. 埃爾達爾·樑贊諾夫(1927-2015)在1956年開始拍攝電影,並創造了大量的喜劇電影,其中又分純喜劇與悲喜劇,1977年拍攝《辦公室的故事》,在中國頗受歡迎;其電影內容往往是由小人物出發,並透過平庸瑣碎的日常事件,挖掘出社會底層的不堪和困擾,同時又以幽默手段針貶時事,帶有一種憂鬱色彩,頗具俄羅斯民族的獨特風情。
  3. 1970年代開始,許多文學名著紛紛被改編成電影,且關注著人類的終極意義,探討人的宿命和歸屬,具有極高的藝術性。

衰弱

  1. 1985年後,戈巴契夫上台,宣布禁演多部史達林時期的史詩片,並解禁許多過去被禁演的電影,讓許多犯罪電影、色情電影也紛紛出現;於此同時,國家卻也開始對電影業鬆綁,再加上社會與經濟出現動盪,許多電影製片變得急功近利,電影水平大幅下降。
  2. 為了導向票房市場,蘇聯電影出現劇烈變化,開始將性暴力、反人道主義、犯罪文化等腥羶色內容加入電影,導致電影內容品質不斷下滑。

結果

  1. 充滿厚重且悲憫的文化氣質,且因政治體制的轉變,將許多矛盾觀點融合成獨特的人道關懷角度,電影中往往透露著痛苦與思想的交互作用。
  2. 開創「詩電影」的出現,將戲劇性的場面減少,增加大量的抒情畫面,並將隱喻、象徵手法貫穿全片,攝影往往帶有相當主觀的情緒化處理。

影響

  1. 1980年代末,俄羅斯電影逐漸失去國際影壇的關注,再加上好萊塢電影的突破,導致國內電影市場逐漸萎縮,許多俄羅斯人於是意識到自身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於是紛紛提出改革。
  2. 1995年,俄羅斯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電影政策,重新喚起電影創作者的自信;其中,尼基塔‧米哈爾科夫(1945-)在1998年拍攝的《西伯利亞的理髮師》在國內引起強烈反響,讓觀眾重新對民族電影產生興趣,也振興了俄羅斯電影。
avatar-img
109會員
363內容數
主要更新極短篇小說欄位,但不定期更新個人影評、電視電影編劇寫作技巧、提案技巧、其他電影知識......希望有需要的人可以參考、分享或收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觀影囈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美國電影 大衛·沃克·格里菲斯D. W. Griffith 卓別林Chaplin 巴斯特·基頓Buster Keaton 西席·地密爾Cecil Blount DeMille 法蘭克·卡普拉Frank Russell Capra 喬治·丘克George Cukor 霍華·霍克斯Howard Ha
西部片(The Western) 1. 主角是西部世界中,道德高貴的英雄。 2. 天生的神射手、騎馬技術一流。 3. 反派人物喜歡做生意,尤其是與土地、人民有所牴觸的生意,且不擇手段。 4. 小鎮、軍隊、女人是文明的依靠。 5. 主角在慾望和文明的兩難之中,必須做出抉擇。 6. 是用武力解
‧美國電影 大衛·沃克·格里菲斯D. W. Griffith 卓別林Chaplin 巴斯特·基頓Buster Keaton 西席·地密爾Cecil Blount DeMille 法蘭克·卡普拉Frank Russell Capra 喬治·丘克George Cukor 霍華·霍克斯Howard Ha
西部片(The Western) 1. 主角是西部世界中,道德高貴的英雄。 2. 天生的神射手、騎馬技術一流。 3. 反派人物喜歡做生意,尤其是與土地、人民有所牴觸的生意,且不擇手段。 4. 小鎮、軍隊、女人是文明的依靠。 5. 主角在慾望和文明的兩難之中,必須做出抉擇。 6. 是用武力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法西斯暴力的出現以及對法西斯暴力的反思向我們揭露了左派思想中現存的兩重危險性:由於「階級鬥爭的歷史」的思維方式,歷史中的各種不正義都成為了一種常態。人們對於法西斯式的暴力或各種在國家制度內的荒唐行為感到驚愕,但這種驚愕卻因為「歷史自動進步的進程」與必然勝利的信仰而未能轉化為一種知識與哲學的開端。
Thumbnail
【緣起】 面對光鮮亮麗的極右興起,有識人士感到憂心忡忡,整個世界似乎被極端主義「反體制」的漂亮口號所綁架,如美國民意過半的川普、俄國發動侵略戰爭的普丁、阿根廷瘋狂的哈維爾·米雷伊。 法國文化界超過800位人士,今天(六月23日)連署【反極右政府宣言】,刊登於法國〈世界報〉...
Thumbnail
2021年 TIDF「比紀錄片還陌生:紀錄片的原初」的單元中,引介了三位 1960 年代末至 70 年代初期,美國前衛電影運動中的導演,其中選擇賴瑞.高譚(Larry Gottheim, 1936-)早期的七部實驗片作播映。
Thumbnail
本文敘述在想在美國社會發動暴力革命失敗的激進左派 如何改發動對學院等機構的長征 利用看似中性的學術語言 以多元 平等 包容(DEI)的口號 將激進左派的意識形態 先占領了大學的人文社會科學科系 然後再把影響力延伸到大學的行政部門 讓整個大學變成激進左派 改變美國年輕一代意識形態工具的慘劇
Thumbnail
酷刑是什麼?什麼是政權壓迫?又會造成什麼樣的恐懼?沒有經歷過白色恐怖的我,認識這些字句的時候,往往是從文獻上的字句,或者現在展覽的影片以及書籍,才第三手知道的政治壓迫內容。《阿根廷正義審判》帶影廳的觀眾彷彿經歷阿根廷這場最重要的世紀審判,一窺轉型正義在法庭上的樣貌。
Thumbnail
講者:史惟筑(中央法文系助理教授、法國里昂第二大學文學與藝術博士) 時間:2021.6.15 1. 問題意識:當代電影如何思考電影?電影經驗?電影的意義是什麼? 2. 起源:一般電影史認為電影的起源是1895.12.28盧米埃兄弟在晚上9點的巴黎大咖啡廳放映付費的電影─火車進站
Thumbnail
法蘭克福學派的大將馬庫色到了美國之後,對美國“虛假”的民主和被技術官僚控制、壓迫的社會提出了什麽樣的批判和改變之道,他的理論如何影響了激進組織的暴力革命路線,暴力革命路線失敗後如何轉向朝組織發起長征,馬庫色的前妻又如何創造今出天肆虐美國的 DEI 教條的訓練、覺醒課程的前身?
電影周處除三害的原型是1980~1990年代的台灣槍擊要犯,剛好呼應中國現在開始面對的經濟泡沫重演。 但是當時的台灣,省長民選、阿扁上任,雖然引入黑道治國,但同時處裡了政治轉型,從外來殖民政權的中國國民黨手中,變成台灣本土政治勢力崛起。鄭太吉當選屏東議長進入政壇,槍殺黑道友人被判刑槍決,然後李登輝
Thumbnail
(原文於2016年在《映畫手民》刊登) 早前筆者舉行了卡薩維蒂的《影子》放映會,選舉播放《影子》,是因為它或許對今天的我們有所啟發。 卡薩維蒂執導前的美國 美國獨立電影歷史悠久,在上世紀四十年代,隨著可攜式攝影機出現,美國獨立電影的數目明顯增加,當中最具象徵式的人物有瑪雅黛倫,拍攝了《午後的迷
《馬爾多羅之歌》不僅是上個世紀二零年代超現實主義者眼中被埋沒的經典,作為超現實主義運動的強大刺激,進而將洛特雷阿蒙(本名為伊齊多爾. 迪卡斯 )視為運動的「授精者」,甚至是一名先知。《馬爾多羅之歌》對日後文學依然有相當大的影響力,譬如寫《空間詩學》的巴榭拉(Gaston Bachelard),或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法西斯暴力的出現以及對法西斯暴力的反思向我們揭露了左派思想中現存的兩重危險性:由於「階級鬥爭的歷史」的思維方式,歷史中的各種不正義都成為了一種常態。人們對於法西斯式的暴力或各種在國家制度內的荒唐行為感到驚愕,但這種驚愕卻因為「歷史自動進步的進程」與必然勝利的信仰而未能轉化為一種知識與哲學的開端。
Thumbnail
【緣起】 面對光鮮亮麗的極右興起,有識人士感到憂心忡忡,整個世界似乎被極端主義「反體制」的漂亮口號所綁架,如美國民意過半的川普、俄國發動侵略戰爭的普丁、阿根廷瘋狂的哈維爾·米雷伊。 法國文化界超過800位人士,今天(六月23日)連署【反極右政府宣言】,刊登於法國〈世界報〉...
Thumbnail
2021年 TIDF「比紀錄片還陌生:紀錄片的原初」的單元中,引介了三位 1960 年代末至 70 年代初期,美國前衛電影運動中的導演,其中選擇賴瑞.高譚(Larry Gottheim, 1936-)早期的七部實驗片作播映。
Thumbnail
本文敘述在想在美國社會發動暴力革命失敗的激進左派 如何改發動對學院等機構的長征 利用看似中性的學術語言 以多元 平等 包容(DEI)的口號 將激進左派的意識形態 先占領了大學的人文社會科學科系 然後再把影響力延伸到大學的行政部門 讓整個大學變成激進左派 改變美國年輕一代意識形態工具的慘劇
Thumbnail
酷刑是什麼?什麼是政權壓迫?又會造成什麼樣的恐懼?沒有經歷過白色恐怖的我,認識這些字句的時候,往往是從文獻上的字句,或者現在展覽的影片以及書籍,才第三手知道的政治壓迫內容。《阿根廷正義審判》帶影廳的觀眾彷彿經歷阿根廷這場最重要的世紀審判,一窺轉型正義在法庭上的樣貌。
Thumbnail
講者:史惟筑(中央法文系助理教授、法國里昂第二大學文學與藝術博士) 時間:2021.6.15 1. 問題意識:當代電影如何思考電影?電影經驗?電影的意義是什麼? 2. 起源:一般電影史認為電影的起源是1895.12.28盧米埃兄弟在晚上9點的巴黎大咖啡廳放映付費的電影─火車進站
Thumbnail
法蘭克福學派的大將馬庫色到了美國之後,對美國“虛假”的民主和被技術官僚控制、壓迫的社會提出了什麽樣的批判和改變之道,他的理論如何影響了激進組織的暴力革命路線,暴力革命路線失敗後如何轉向朝組織發起長征,馬庫色的前妻又如何創造今出天肆虐美國的 DEI 教條的訓練、覺醒課程的前身?
電影周處除三害的原型是1980~1990年代的台灣槍擊要犯,剛好呼應中國現在開始面對的經濟泡沫重演。 但是當時的台灣,省長民選、阿扁上任,雖然引入黑道治國,但同時處裡了政治轉型,從外來殖民政權的中國國民黨手中,變成台灣本土政治勢力崛起。鄭太吉當選屏東議長進入政壇,槍殺黑道友人被判刑槍決,然後李登輝
Thumbnail
(原文於2016年在《映畫手民》刊登) 早前筆者舉行了卡薩維蒂的《影子》放映會,選舉播放《影子》,是因為它或許對今天的我們有所啟發。 卡薩維蒂執導前的美國 美國獨立電影歷史悠久,在上世紀四十年代,隨著可攜式攝影機出現,美國獨立電影的數目明顯增加,當中最具象徵式的人物有瑪雅黛倫,拍攝了《午後的迷
《馬爾多羅之歌》不僅是上個世紀二零年代超現實主義者眼中被埋沒的經典,作為超現實主義運動的強大刺激,進而將洛特雷阿蒙(本名為伊齊多爾. 迪卡斯 )視為運動的「授精者」,甚至是一名先知。《馬爾多羅之歌》對日後文學依然有相當大的影響力,譬如寫《空間詩學》的巴榭拉(Gaston Bachelard),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