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光映綺想曲:2021光影藝術展》自然是有更多肯定與期待;而對於 《双融域AMBI SPACE ONE》除了肯定仍需更多觀察。畢竟因為前者是新北市政府特別於國定古蹟林本源園邸於108年點燈後,作為板橋府中古城街區改造與城市新美學啟動的第三次年度活動,且已定位了它的「特展形式」;而後者則是科文双融集團旗下的全台首創的全沉浸式數位展演場域,不僅投資超過1億元,且43台1.1萬流明投影設備、5G企業專網與邊緣運算技術、16支全頻喇叭搭配4支超低音喇叭的16.4聲道音景、以及伺服器運算能力、圖像擷取運算的智慧環控系統,已昭告著它就是「台灣5G+4K的沈浸光影專場」。
個人除了點雲與蟲鳴意象外,特別喜歡的是鄭各均VJ電音出場表演的段落,我坐在「開軒一笑」(戲台前)觀看他被罩在青閣全景投影之中成為聚光焦點時,想到他的位置正是昔日林家接待訪客坐看戲台表演的貴賓席,這樣的位置與角色互換是有趣的,但那區域永遠是整體活動的焦點,不論是昔日貴賓席或在今日主演區。那二樓的簾起簾落的設計也是我鍾意的橋段,因為簾起時,鄭大師的電音就同時宣洩而出。此外,一樓廳堂的大門開闔,也讓三缺一劇團的現場表演隨著劇情有了起落,特別是結尾那段,當表演者魚貫進入廳堂後,慢慢闔起的兩扇門就將由內往外射出的強光給收束回夜的黑。真是夠戲劇性的,也讓我想起日本知名的電音與光影藝術團隊~Cosmic Lab的作品《高野山根本大塔1200週年光影秀與佛教誦經(Koyasan 1200 year anniversary light show and Buddhist chanting》。當Cosmic Lab團隊以電音與光雕為此具有1200年歷史,且高達48.5公尺佛塔,再搭配現場多位法師誦念「南無大師遍照金剛」經時,絢麗奪目的投影效果使寶塔於夜間、在莊嚴誦經聲中顯得金碧輝煌,法器與佛像映像在塔身上更顯法力無邊。在光影秀的末段,塔身投影暫歇,塔門開啟且光線四溢,法師邊誦經邊魚貫地步入塔內,宛如人身浸入光芒之中,背光效果也使法師們在光域中仿若剪影,且就在塔門收合時,也將光線藏入塔寺內,十分具有戲劇效果。
至於11月13日前往台北101五樓欣賞《双融域AMBI SPACE ONE》 則是另一種體驗。人抵達後,就先在入場前等候友人的到來,就看到該樓層早於2019年6月設置,由台北101聯手太極影音科技Digimax與奧圖碼投影打造,動用11台8,000流明且搭配短焦鏡頭投影機,規模為20公尺長3公尺《驚艷台灣展區》的右側正好就有投影縫合瑕疵的「接縫」殘痕,看來是主要是影像縫合出了問題。這正是長時間展演的光影藝術創作最需要解決的軟硬體「障礙」,因為即使台灣在光影技術與內容都能找到公司可以承接相關業務,但硬體品質與零件耗損,本來就是不可逆的殘酷議題。這也會是《双融域AMBI SPACE ONE》要面對的。
要談目前所見的《双融域AMBI SPACE ONE》成果以及個人的實際體驗,就必須聚焦在「沈浸」,特別是在此前在個人某篇臉書動態中針對此光影藝術應用所提出的重點是:「沈浸感immersion跟「抽離/轉移distraction」,也就是「設計者」vs.「使用者」的虛vs.實之攻防。且特別在參觀後據以補充該篇舊文的內容與結構,但所覺察重點仍聚焦於「experience」。該詞在此文譯作「經驗」與「體驗」,雖然其詞性上有:經歷、身受、或閱歷等等。在觀賞《双融域AMBI SPACE ONE》沉浸式科技展演平台後,若從「經驗」與「體驗」觀點去論述,就有以下的分析: 首先從「experience 經驗」去研析,「經驗」就是由親自實踐而來的知識與技能所積累而得到的內化思考和判斷去思考。在過往對於沈浸投影案例的理解,使較多的知識經驗會順勢主導反思與主宰覺察。也因此長約38公尺投影面對於長幅整圖、片幅組圖、單幅分圖等具象、虛擬、幾何等圖檔影片等等素材的成像若是在處理劇情場景演繹得面對的挑戰自然就會看在眼裡(接下來勢必能在接力演出的ABAO阿爆《聲.森不息》線上結合線下OMO演唱會與當代傳奇劇場《蕩寇誌之終極英雄》全沉浸體驗展的場景效果上看到答案);對於24台1.1萬流明投影創造的地面影像是很驚艷的,但目前所見的創作均專注於眼前視界,卻少見到經營在眼下視像,其實是朝向下30度角的視野在《AMBI SPACE ONE》空間中,是最具有沈浸包覆性的,也是最完整的全景沈浸視域;此外在現場作為一位觀眾時,能自由地選擇固定與移動的觀賞位置,但不論是已參與的公眾場或未及參加的專家場,當天的觀賞經驗是「差很多」,並非每個位置都有適當的觀賞品質,原因就在於「長條形空間」。
特別是Culturespaces AMIEX®是以策展團隊形式,很專業且慎重進行影音效果的整體規劃設計。且Culturespaces AMIEX的作品更都是以數位典藏檔案為基礎的數位影像創作與展示,也因此AMIEX團隊中有圖像設計師 Iconographer的編制。許多展覽也都使用公司授權的版權圖像,像是Bridgeman images這家專營文化、藝術、歷史數位圖像授權的公司,而且AMIEX團隊也跟外部不專業公司像是 Danny Rose Studio 團隊合作,才能共同創作出這些光影展(詳細資訊可以閱讀:施登騰/ 博物館科技系列:Van Gogh沈浸光影藝術展來了!!再談Culturespaces的AMIEX策展)。相信台灣的《双融域AMBI SPACE ONE》也能在文化部相關計畫與支援下,去整合數位典藏資料庫資源與數位藝術專業團隊。
最後,也把之前舊文針對兩個沈浸式投影技術與應用面向的觀察重點再轉載如下:
一、必要條件支援:
1. 空間:
從國外案例來看,光以Culturespaces最小的【光之地堡 Bunker de Lumiere】來說就有1,150平方公尺(約348坪)地坪,以及3,350平方公尺(約1,014坪)投影面積。而teamLab在東京的【數位藝術館,御台場五彩城(Palette Town, Odaiba)】,佔地更達1萬平方公尺(約3,025坪)。而挑高均高,像位於南法的【光之採石場 Carrieres de Lumiere】牆面高度更達10-15公尺。
2. 設備:
teamLab【數位藝術館】用了470台Epson投影機,電腦500台;且以展出【Klimt】的【光之博物館Atelier de Lumieres】為例,就用了Barco 6,000流明投影機128+16台。台灣首座沈浸式展演平台【雙融域】也由台達電支援43台1.1萬流明投影機,其中24台是地面投影之用。
3. 圖像:
【The Van Gogh Show】所使用的是Bridgeman images這家專營文化、藝術、歷史數位圖像之授權公司的檔案,要創造這樣的放大的沈浸視覺,這些圖像是絕對必要的。像Google Arts and Culture的放大應用服務也使用了像是Madpixel專為數位典藏需求開發的Super Zoom技術。這次的【雙融域】5G投影的部分場次也用了許多的台灣數位圖像,期待還能有更為突出且密切的數位典藏資源的展出。
4. 技術:
用了數百台投影機就必須用到影像縫合技術image stitching,經查Culturespaces使用的是Modulo Pi system,是款相當先進的軟體(https://modulo-pi.com/)。 但更重要的,Culturespaces的成功更在於AMIEX(Art & Music Immersive Exhibition)技術與團隊。這是由藝術導演、圖像設計師、音樂編曲等等所組成專業影音團隊。這點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