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15閱讀時間約 19 分鐘

數位轉譯:遇見林家花園與双融域的光影

近日前後受邀去參觀了兩場精彩的光影表演,這同時也是近兩年來密集地研究與體驗各式光影技術應用後,再能在兩個迥異的場域中親身感受此類投影技術的震撼。確實,很驚豔於台灣新媒體藝術創作與技術的滿滿能量,雖然從去年開始投入國外案例分析已經累積許多資料,加以近年已屢見不鮮的台灣光影(或泛指投影技術)藝術活動,其實已能預見未來在光影技術、設備、規模、創意上的提升。
最近受邀參觀的光影表演分別是:
  1. 2021年10月14日參加位於新北市板橋林家花園的《光映綺想曲:2021光影藝術展》 之開幕前KOL專場 (展期為:2021年10月15日—2022年01月01日)https://www.linfamily.ntpc.gov.tw/xceventsnews/cont?xsmsid=0G249617555861789607&sid=0L261443050587592982 
  2. 2021年11月13日參觀位於台北101的《双融域AMBI SPACE ONE》 之專家導覽專場(展期為:2021年11月09日—2021年11月14日) https://www.facebook.com/ambispaceone/
對於《光映綺想曲:2021光影藝術展》自然是有更多肯定與期待;而對於 《双融域AMBI SPACE ONE》除了肯定仍需更多觀察。畢竟因為前者是新北市政府特別於國定古蹟林本源園邸於108年點燈後,作為板橋府中古城街區改造與城市新美學啟動的第三次年度活動,且已定位了它的「特展形式」;而後者則是科文双融集團旗下的全台首創的全沉浸式數位展演場域,不僅投資超過1億元,且43台1.1萬流明投影設備、5G企業專網與邊緣運算技術、16支全頻喇叭搭配4支超低音喇叭的16.4聲道音景、以及伺服器運算能力、圖像擷取運算的智慧環控系統,已昭告著它就是「台灣5G+4K的沈浸光影專場」。

一、《光映綺想曲:2021光影藝術展》

《光映綺想曲:2021光影藝術展》在正式開幕後,特別是光雕秀場次(每周五、六,一天共4個場次15 分鐘的表演),以及在園邸各個展區的多元藝術展示,已經吸引了滿場的觀眾預約與前往。今年是在知名科技藝術藝評家邱誌勇教授所策展,更邀請了藝術家/製作團隊:葉廷皓、遊樂製品、Sonic Deadhorse(音樂創作與鄭各均VJ)共創這場《來青閣~流光轉意,源園譯新光雕秀》。但我認為這場光雕秀的精彩,就在於「林本源園邸來青閣」的現場。「來青閣」為昔日貴賓招待與下榻之處,能俯覽橫虹臥月的虹橋的百花競芳的定靜堂。而在光雕秀中,藝術團隊逕以「Lai Ching Go」稱之,確實能解構古意賦予新趣的巧思,我在現場看到就笑了出來。長度15分鐘的表演是項挑戰,任何在現場參觀體驗的觀眾都該為團隊的銳意經營予以掌聲喝采,這真的不容易。再加上以指場限地創作(site specific)的難度,使「來青閣」建築體既是成就藝術的舞台,也是考驗技術的魔頭。
此光影藝術展專場的《流光轉意,源園譯新》光雕秀所使用之映射(mapping)技術的魅力就來自於在「來青閣」建物上與現場環境中的光影、圖像、影像與聽覺之跨媒體與感官創作,讓林家園邸立時在古今交錯、時空疊合、虛實紛陳的超現實感中被重塑出具有沈浸體驗感的新空間意象。現在回想起來,仍會感受到視覺饗宴般的感官酣暢,看了場精彩的表演,特別是人就在林本源家接待貴賓的「來青閣」。而且更幸運的,我是在策展人邱誌勇教授的邀請下,在現場近距離欣賞由葉廷皓、遊戲製品(光雕秀)、編舞家王宇光協同三缺一劇團、以及Sonic Deadhouse(鄭各均)的光雕藝術、樂舞展演、和音樂演奏的開幕表演。
那伴隨點雲影像出現的蟲鳴聲,以及搭配Lai Ching Go!復古遊戲畫面出現的鄭各均VJ電音是迄今縈繞未絕的音景sound landscape,使我所熟悉的「來青閣」視覺地景在夜間幽暗中透過光雕與聲響去被建構出新的空間印象。如果不是三缺一劇團的現場表演,將光雕版「來青閣」建物給「後推」成舞台場景;若不是我刻意再移步到「開軒一笑」(戲台)後方,去取景拍攝的話,那段15分鐘光影表演所包覆的「來青閣」新戲台,就非我熟悉之「花柳香中,一片承平調雅頌」的閒緻,而是另外成就了「笙歌聲裡,四圍金碧擁樓台」的喧嘩。
邱誌勇的策展與葉廷皓、遊樂製品的創作該被聚焦在全數共「四段」光雕投影秀中,特別是用以刻畫著園邸從沈寂到重建的那段「新生」情節,那是屬於林家園邸與台灣文化資產保存的重要歷史段落。而團隊所完成的「新生」的光雕內容也已不是單純地將「來青閣」建物當作投影面的的組合式投影應用了,而是在時間脈絡中演繹著此歷史進程中建物重建之量體與空間變化的3D畫面劇情。從內容與技術來看,光是要解構建築體、理解文資脈絡、轉譯光雕設計就是項了不起的數位人文加值應用了,更何況要掌握精準且精彩的劇情演繹、現場觀賞的入戲設計、以及問題不大也真不小的流明不高的設備限制,那確實是讓看門道的人去致敬的了。
但該說《光映綺想》光影藝術展中的《流光轉意,源園譯新》光雕秀是場勉力而為的新媒體藝術展演嗎?其實非專業的觀眾看到的,還是場視覺衝擊豐沛的光雕影音表演,會提及「勉力」不過就是看到在優雅身段中那水面下「勤快奮進」的步伐。在心繫著推介這場好作品給愛好新媒體藝術展演的觀眾的同時,心疼的仍舊是參與此項展覽的幕後創作者與工作人員,辛苦了。也再提醒,為呈現林園古今芳華,透過四大段落之光雕劇情所演繹的15分鐘長的新媒體「林園美學」,真的不簡單。
就。是。很屌!
個人除了點雲與蟲鳴意象外,特別喜歡的是鄭各均VJ電音出場表演的段落,我坐在「開軒一笑」(戲台前)觀看他被罩在青閣全景投影之中成為聚光焦點時,想到他的位置正是昔日林家接待訪客坐看戲台表演的貴賓席,這樣的位置與角色互換是有趣的,但那區域永遠是整體活動的焦點,不論是昔日貴賓席或在今日主演區。那二樓的簾起簾落的設計也是我鍾意的橋段,因為簾起時,鄭大師的電音就同時宣洩而出。此外,一樓廳堂的大門開闔,也讓三缺一劇團的現場表演隨著劇情有了起落,特別是結尾那段,當表演者魚貫進入廳堂後,慢慢闔起的兩扇門就將由內往外射出的強光給收束回夜的黑。真是夠戲劇性的,也讓我想起日本知名的電音與光影藝術團隊~Cosmic Lab的作品《高野山根本大塔1200週年光影秀與佛教誦經(Koyasan 1200 year anniversary light show and Buddhist chanting》。當Cosmic Lab團隊以電音與光雕為此具有1200年歷史,且高達48.5公尺佛塔,再搭配現場多位法師誦念「南無大師遍照金剛」經時,絢麗奪目的投影效果使寶塔於夜間、在莊嚴誦經聲中顯得金碧輝煌,法器與佛像映像在塔身上更顯法力無邊。在光影秀的末段,塔身投影暫歇,塔門開啟且光線四溢,法師邊誦經邊魚貫地步入塔內,宛如人身浸入光芒之中,背光效果也使法師們在光域中仿若剪影,且就在塔門收合時,也將光線藏入塔寺內,十分具有戲劇效果。
但這些非常專業的科技藝術跨域表演、電音、雷射、光雕等等設計,卻也掩飾掉投影設備的「不夠專業」,那種在視覺上的「淡」,在此妝點的不是雅緻,而是在「來青閣」光影表演中的出戲~啊!穿了,透了,如果影像再更清晰銳利些.....效果會更好的這種「思考出戲」。在具有文資保存需求與規定的建物上創作,自當有所約束限制,但是既採用投影這種無損式數位影像科技,在《流光轉意,源園譯新》確實看到了創作團隊奮力的讓光影藝術與文資建物和鳴,也提供了《光映綺想》光影藝術展企求的吸睛效果,但卻是個克服萬難且非常用力的3.0版。竟還能有辦法做到這樣的水準,但如果不是受限於投影設備的話。這或許就是此次新北市府團隊與策展團隊都很辛苦的原因。因此,希望大家在酣暢的數位享受之餘,記得回頭看看兩側各有三台上下陣列投影設備,也請不忘給予全體工作團隊掌聲。新北市政府每年辦理這類戶外光雕表演展覽,都需要很完善規劃與營運的行政配套,敢挑戰長展期本身((展期為:2021年10月15日—2022年01月01日)就是艱難任務的挑戰。若還能維持展演品質,且能讓觀眾驚豔不已,回味無窮,那真的匯聚多人專業,令人欽敬的總成。
另外,也請在15分鐘展演中,細心留意光影藝術團隊在建築上雕琢的細節,包括:那些對準建築外型與構件輪廓的線條勾勒、符合建物結構的圖像示意、搭配電音節奏的光影顫動以及演繹段落劇情的舞蹈演出。

二、《双融域AMBI SPACE ONE》

至於11月13日前往台北101五樓欣賞《双融域AMBI SPACE ONE》 則是另一種體驗。人抵達後,就先在入場前等候友人的到來,就看到該樓層早於2019年6月設置,由台北101聯手太極影音科技Digimax與奧圖碼投影打造,動用11台8,000流明且搭配短焦鏡頭投影機,規模為20公尺長3公尺《驚艷台灣展區》的右側正好就有投影縫合瑕疵的「接縫」殘痕,看來是主要是影像縫合出了問題。這正是長時間展演的光影藝術創作最需要解決的軟硬體「障礙」,因為即使台灣在光影技術與內容都能找到公司可以承接相關業務,但硬體品質與零件耗損,本來就是不可逆的殘酷議題。這也會是《双融域AMBI SPACE ONE》要面對的。
要談目前所見的《双融域AMBI SPACE ONE》成果以及個人的實際體驗,就必須聚焦在「沈浸」,特別是在此前在個人某篇臉書動態中針對此光影藝術應用所提出的重點是:「沈浸感immersion跟「抽離/轉移distraction」,也就是「設計者」vs.「使用者」的虛vs.實之攻防。且特別在參觀後據以補充該篇舊文的內容與結構,但所覺察重點仍聚焦於「experience」。該詞在此文譯作「經驗」與「體驗」,雖然其詞性上有:經歷、身受、或閱歷等等。在觀賞《双融域AMBI SPACE ONE》沉浸式科技展演平台後,若從「經驗」與「體驗」觀點去論述,就有以下的分析: 首先從「experience 經驗」去研析,「經驗」就是由親自實踐而來的知識與技能所積累而得到的內化思考和判斷去思考。在過往對於沈浸投影案例的理解,使較多的知識經驗會順勢主導反思與主宰覺察。也因此長約38公尺投影面對於長幅整圖、片幅組圖、單幅分圖等具象、虛擬、幾何等圖檔影片等等素材的成像若是在處理劇情場景演繹得面對的挑戰自然就會看在眼裡(接下來勢必能在接力演出的ABAO阿爆《聲.森不息》線上結合線下OMO演唱會與當代傳奇劇場《蕩寇誌之終極英雄》全沉浸體驗展的場景效果上看到答案);對於24台1.1萬流明投影創造的地面影像是很驚艷的,但目前所見的創作均專注於眼前視界,卻少見到經營在眼下視像,其實是朝向下30度角的視野在《AMBI SPACE ONE》空間中,是最具有沈浸包覆性的,也是最完整的全景沈浸視域;此外在現場作為一位觀眾時,能自由地選擇固定與移動的觀賞位置,但不論是已參與的公眾場或未及參加的專家場,當天的觀賞經驗是「差很多」,並非每個位置都有適當的觀賞品質,原因就在於「長條形空間」。
再從「experience 體驗」觀之,「體驗」則是種實際參與活動的結果,在過程中親歷與反思實獲得認識和感受立即與直覺回饋。嚴格來說,受限於既有建築空間而成的長方條形的Cave式投影(前後左右地面包覆性投影空間,地面:長37.68公尺X寬9.76公尺;立面:高4.4公尺)展演空間,確實因為高度不足(4.4公尺高)以及穿透視野(一覽無遺)而造成此原應為包覆性全景的視域之上半部被截斷,而在此空間中去觀賞另一遠端投影空間時,形成類似「淺槽shallow sink」效應,且因非光雕借「面」(即建築構面,經常是投影在建築外觀創造新視覺,如前段介紹的《流光轉意,源園譯新》「來青閣」,或其他光雕表演所見的北門、總統府、東門城等建物)所以無法視之為既有建築結構體所致,而使投影牆面高度問題被過往得視覺經驗去放大,會不意地覺察到「殘斷」,特別是具象投影內容時,更會感覺像是看到截圖邊界般地明顯。
若由向內挖掘的是「經驗」與參與感受的是「體驗」,那唯有內外整合,才能創造虛擬的「沈浸」,也要滿足兩者才能避免知覺的「抽離/轉移」。
上面寫的太學術嗎?確實,但這是過去許多案例分析經驗的總整。感謝周琍敏總經理當天在百忙之中的陪同,很高興能直接請教許多問題。有部分的詢答資訊都已經整理到上面的分析中,沒說的是整場下來,個人觀影感受確實是入戲出戲間的交替。雖然這段時間開放的場次(含專家場次)都是為這個台灣第一座沈浸式展演場域在正式節目開演前的體驗,不能作為正式的觀察案例,但確實各段作品的穿插演出就看出其間製作水準的差異,也能辨別它們是否善用場地特色。或許幾何圖像、粒子特效、3D影像適合在此長方條形投影空間中作為投影內容,因為屬於非具像、局部特寫、變化快速、隨音樂律動的影像最能強化與刺激視覺感官,邱誌勇也曾在15分鐘的《流光轉意,源園譯新》光雕秀中VJ電音段落就以類似的影像設計去證明過這樣的效果。但此場域要作為多功能沈浸式展演場域,有能夠配合劇情敘事需求而呈現的全域影像就會是個必要的證明,但也會是個挑戰,其他的還包括我在前面「experience經驗/體驗」所提出的問題。
此外,國外內相關光影沈浸場域常參考觀摩的Culturespaces也曾針對這類展館提出「沈浸式藝術影音體驗~Art and Music Immersive Experience」 技術概念,也就是AMIEX。其官網上是這樣說明AM IEX的:
AMIEX®是獨特的沉浸式藝術展覽形式,以成千上萬的數位話知藝術作品圖像為內容,以期高畫質配合高解析度投影技術,根據音樂節奏進行動畫式呈現,以創造高度詩意的場景。由於展場建置高科技與高解析度投影機和音響系統,使AMIEX®展覽技術與概念能夠在所在場所完美呈現沈浸式體驗。
特別是Culturespaces AMIEX®是以策展團隊形式,很專業且慎重進行影音效果的整體規劃設計。且Culturespaces AMIEX的作品更都是以數位典藏檔案為基礎的數位影像創作與展示,也因此AMIEX團隊中有圖像設計師 Iconographer的編制。許多展覽也都使用公司授權的版權圖像,像是Bridgeman images這家專營文化、藝術、歷史數位圖像授權的公司,而且AMIEX團隊也跟外部不專業公司像是 Danny Rose Studio 團隊合作,才能共同創作出這些光影展(詳細資訊可以閱讀:施登騰/ 博物館科技系列:Van Gogh沈浸光影藝術展來了!!再談Culturespaces的AMIEX策展)。相信台灣的《双融域AMBI SPACE ONE》也能在文化部相關計畫與支援下,去整合數位典藏資料庫資源與數位藝術專業團隊。
最後,也把之前舊文針對兩個沈浸式投影技術與應用面向的觀察重點再轉載如下:
一、必要條件支援:
1. 空間:
從國外案例來看,光以Culturespaces最小的【光之地堡 Bunker de Lumiere】來說就有1,150平方公尺(約348坪)地坪,以及3,350平方公尺(約1,014坪)投影面積。而teamLab在東京的【數位藝術館,御台場五彩城(Palette Town, Odaiba)】,佔地更達1萬平方公尺(約3,025坪)。而挑高均高,像位於南法的【光之採石場 Carrieres de Lumiere】牆面高度更達10-15公尺。
2. 設備:
teamLab【數位藝術館】用了470台Epson投影機,電腦500台;且以展出【Klimt】的【光之博物館Atelier de Lumieres】為例,就用了Barco 6,000流明投影機128+16台。台灣首座沈浸式展演平台【雙融域】也由台達電支援43台1.1萬流明投影機,其中24台是地面投影之用。
3. 圖像:
【The Van Gogh Show】所使用的是Bridgeman images這家專營文化、藝術、歷史數位圖像之授權公司的檔案,要創造這樣的放大的沈浸視覺,這些圖像是絕對必要的。像Google Arts and Culture的放大應用服務也使用了像是Madpixel專為數位典藏需求開發的Super Zoom技術。這次的【雙融域】5G投影的部分場次也用了許多的台灣數位圖像,期待還能有更為突出且密切的數位典藏資源的展出。
4. 技術:
用了數百台投影機就必須用到影像縫合技術image stitching,經查Culturespaces使用的是Modulo Pi system,是款相當先進的軟體(https://modulo-pi.com/)。 但更重要的,Culturespaces的成功更在於AMIEX(Art & Music Immersive Exhibition)技術與團隊。這是由藝術導演、圖像設計師、音樂編曲等等所組成專業影音團隊。這點非常重要!!
二、沈浸體驗論述:
1. 進戲:
「進戲」是陳永賢教授的用詞,是用以從藝術中的進戲觀念與脈絡出發,進而分析新媒體藝術以互動式創作呈現時所產生的創作思考和美學觀點。數位科技要創作的沈浸感,確實必須有這樣的觀念理論作為支持。
2. 閾界 :
「閾界」(liminality)則是戲劇與現實間的跨越/ 橫亙。好友 賴志婷 分享她從英國萊斯特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教授Rose Perry所說的:「『閾界』是人類學中象徵文明儀式進行中的中介地帶,將此概念挪移至美術館、博物館等場域,文物歷史跨度使時間感來到了虛與實的中介,因此在館內的經驗如同身歷一場『文明儀式』,一種僅有在博物館才能得到的體驗。」針對沈浸投影這樣的特殊展示之體驗,也適合以「閾界」提供論述概念。
3. 真實實境:
無論是以「沈浸式虛擬實境Immersive Virtual/Mixed Reallity」或「真實實境 Actual Reality」名之,或以「逼真 Verisimilitude / Truthlikeness」與「擬真 Simulation」技術為之,都致力於讓觀眾打破戲劇敘事形式中橫亙於觀眾與表演者/舞台之間的「第四面牆」,自我「存在/在場(Presence)」才穿越了「螢幕」進入數位技術營造的虛擬世界中,觀眾也才能夠以自身經驗去回溯經歷做判斷,並以實際體驗去建立感知體會。
4. 虛構實化:
也因此,我也推薦相關的新媒體展示設計公司如果要引用沈浸式投影技術,就要同步採用劇場式展場設計風格,讓知識、資訊、設計等「虛構想」能透過展示設計,在所營造的展覽空間中,環布動手體驗、動眼感受的展覽單元體,去但隱隱然地由虛構件(影像、音樂)去逐步逐件補實「完整敘事」。
以上分享!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