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所定義的「替位式主觀視覺」(substitutional subjective-vision):
就是一種可以由遠端透過數位鏡頭去實踐的數位替身應用,且使這種替位式數位視覺可以在各個鏡頭設置點間自由地切換。
這種數位應用並不新奇,甚至是得自「中控室」的平台概念,但目前的想像則來自更多個實務技術的綜合想法。
國外博物館常會在展廳中為訪客安放座位,坐著細細的品,身心靈都能休息。或許這座位是作為解決博物館疲勞(museum fatigues)的必要,我則視之為佇足的必須,在喜歡的展廳中,坐下就能留下,留在框起自己與藝術品對話的空間中。
In conversations about museum planning and exhibit design, benches hardly make an appearance.
圖片來源:https://lucicreative.com/where-the-seats-have-no-name-in-defense-of-museum-benches/?fbclid=IwAR2iF-UGlZfspyV7rIm0o5c-kjHkQEL7ORZ6-WSg8BZ3oUf5pNkdaVa2gaE
確實,目前在許多展間的展布規劃時,於空間中絕少考慮到讓觀眾坐下的長凳。即使就像文中直接講明的:「Museum fatigue is real. 就是真有博物館疲勞啊!」
為了讓博物館人給這些座位一個正名,AAM在該文中指出四大重點:
Help Visitors Slow Down
Make Them Part of the Plan
Encourage Hanging Out~ the couches in museums
Know the Rules
必須說,能在喜歡的展件前佇足細品,是很享受的。這也是鑑藏之趣,能品鑑展玩自藏的藝術品確是至高樂趣。真偽辨別與審美賞析是眼力的比評,沒有勝負,卻是有高下的。藝術品都是極為昂貴的,每次難得的親炙或上手,都是學習掌眼品鑑、藝術賞析的實力檢視。對於鍾愛的藝術品,是花許多時間細審的,拿在手上、放在桌上、掛在展牆上,審視再三,看著、聽著、想著、記著、查著許多引以鑑別的細節資訊。
所以在藝術展間中,若有個能坐著懷想、拉開距離遠觀的座位,一定能讓心能閒適,且能輕緩入心。這講究的,是文風;所品審的,是雅趣。
要細審,就得佇足良久才行。
佇足不是停駐,而是種留步,佇足就是選擇,在眾裡尋他。
「替位式主觀視覺」的技術應用與想像,自然也是因為「藝術欣賞行為」而來的:
如果我可以在想念某件博物館精品而無法去看的時候,不論是否是在開放時間,或者是閉館時間,我只需從網路開啟連結,就可以透過現場鏡頭(一個或多個),在螢幕上看到作品。不論鏡頭前是否有其他觀眾經過,也不選zoom in/ out,在螢幕上宛如置身在展場的最佳位置與角度,可能是展櫃前、展台上方,甚或是作品前方的長凳上。待有空時,定會前去探探老友。
如前所述:
「替位式主觀視覺」(substitutional subjective-vision)就是一種可以由遠端透過數位鏡頭去實踐的數位替身應用,且使這種替位式數位視覺可以在各個鏡頭設置點間自由地切換。
先看示意圖,附圖分別是原始圖檔,與增補後的概念示意圖。之前在寫博物館疲勞(museum fatigue)時就用過此圖,當時是取其賞析名畫的怡然沈浸;另外也用以說明博物館應為觀眾提供休憩設施。就像林詠能教授就曾在【數位時代下的博物館觀眾研究】演講中指出,博物館疲勞指的是觀眾注意力、持續力降低的情形,例如展品在何種高度可讓大家在觀看時最為輕鬆,館方也應提供休憩的場地,像是多媒體設施,當產生博物館疲勞時,讓大家有個地方可以坐下來。
圖片來源:https://www.nationalgeographic.com.au/news/trending.aspx?p=2
而再以此照片修改為為本文概念的示意圖,就是取照片中那份賞畫時的恬適 。
試想,舒服地坐在自己喜歡的作品前(不論是畫作、雕塑、器物、攝影......),靜心地細細品味,那該會有多麼愜意呢?!
如果還能在異地共時,超越時空限制地享受數位優勢去遠距欣賞,定能稍解無法到現場賞味的遺憾,不管是路途遠、間不容身、臨時的想念、休閉館、疫情不允許等等遺憾,只要將攝影機給設置好絕佳視野點、且24小時連結、有高解析影像(5G串流)、也提供VR視點、還是特選精品。
幾個案例證明此技術可行:
1. 遠距參與博物館現場展覽(案例:Chrome Web Lab: Making the Internet physical) :
這是個於2012年在倫敦科學博物館與Google Web Lab共同推出的實驗展覽,其展示手法與觀念即使在當今也都是很創新的,因為在館外甚至國外的訪客都可透過網路去操作體驗現場的互動裝置,像是音樂聲響裝置、大數據資料裝置、虛擬影像裝置,特別是【 Sketchbot】這款在自家或現場鏡頭前拍照上傳雲端,然後由展場中的「沙畫機器人」畫出肖像畫。就如其訴求的「transformed digital photos of visitors into sand drawings」。在此案例中,看到的是遠距參與博物館現場展覽的可能性。
Chrome Web Lab: Making the Internet physical 官網: https://www.tellart.com/projects/chrome-web-lab/
VIDEO
2. 5G即時錄播(案例:2020武大花季 5G+VR):
因應疫情嚴峻,但透過數位科技使每年期待賞花的民眾不致敗興,所以相當受到歡迎的武漢大學櫻花季,在2020年3月改為「雲」賞,謝絕到場參觀。5G數位廠商在武漢大學架設3路視角鎖定的櫻花大道,並以5G直播提供最完美的賞花角度,邀請民眾共同「雲」賞武大櫻花迎春開放。這技術在2019年就實現了,但在2020年更擴大辦理。
圖片來源:https://www.weibo.com/n/%E5%92%AA%E5%92%95%E8%A7%86%E9%A2%91
3. 24小時HD直播(案例:雪霸~武陵遊客中心):
目前有許多的風景區都會在網站上提供「即時影像」,用以提供即時天候、車況、花況等等即時訊息。確實就像一般的監視系統,但改以數位服務形式提供給訪客即時影像作為旅遊安排的參考。目前由【我的E政府~即時影像 台灣景點】所提供的即時HD直播的景點共有38處。且類似的做法也包括:「交通部阿里山國家風景區即時影像」、「台灣路況即時影像」等等。而在博物館相關單位則有【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針對海灣景色提供「線上觀賞」的服務(雖然針對特定景色提供多達16台/頻道的影像,但是解析度都不高),但性質比較像是在提供開放使用的「中控台」。
圖片來源:圖片來源:雪霸~武陵遊客中心即時影像網頁:http://www.gov.tw/taiwan/News2.aspx?n=0D10F947D8B69078&sms=E973CA37FE0178E0
4. 虛像參與的實像功能(案例:墨田水族館花園鰻的Face Time療癒):
在疫情期間,學校與公司都必須面對無法如常進行實境現場教學的困擾,教學活動與會議討論都必須面對「實境現場」與「數位網路」切換間之方式與成果的變化。當時,教育部強勢要求辦理各式規格與形式的遠距教學時,以本人與大學同事來說,教學設計其實是在「偏會議需求」的Zoom、MS Teams、FB Live Video、Google Meet、Line等軟體的「遠距教學」想像中迷航了。
而此案例中的東京墨田水族館的花園鰻在因疫情嚴峻而長期休館的狀況下,因過去習慣參觀人潮相伴的環境,有了很大的變化。而館中水族箱中的花園鰻竟因觀眾的消失,而變得不太喜歡露出沙面,使館方擔心其健康狀態。因此透過Face Time連線遠距觀眾,每次5組人,每次5分鐘,讓觀眾在螢幕上出現的「人臉」在特定時段中,與花園鰻們相伴。
此設計不僅解決了觀眾無法到館的遺憾,也藉此創造了數位參與的正面形式與效果。
圖片來源:https://www.kocpc.com.tw/archives/320655?fbclid=IwAR1t-jiyGFX_oqJ4FjfKeZ0xBX5JFnxnhKCzEl_tX-CDBF21wak1lxN9hs4
VIDEO
所以,既然有這些可供綜合想像的參考應用案例,確實不難理解以「替位式主觀視覺的技術應用與想像」為「遠端賞析」思考方向,設想「遠端用戶+即時網路+博物館展館+藝術展品」的「替位式應用組合」,讓肉眼/心眼連通在博物館與美術館內的藝術精品前不同頻道與鏡頭,整體概念與氛圍就會像此示意圖。
然而,下面幾個數位視訊科技的發展,也將會是使此概念更符合「藝術欣賞」之高標品質的必要條件,那就是:
5G 串流技術
高解析圖像技術
體積縮小但畫素更高的攝影軟硬體
相關全景式顯示器與行動載具的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