瀨戶內國際藝術祭。重擊心臟的聲音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重擊心臟的聲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心臟音資料館

據說嬰孩貼在媽媽(大人)胸口睡覺會有安全感,是因為聽到了心跳的聲音,有重回母親子宮的熟悉。

初看到瀨戶內海藝術祭手冊介紹心臟音資料館覺得好浪漫,這麼多人的心跳聲音被集結在這裡,好像無形中就和這麼多人有了連結。那年藝術祭的參觀計畫,自然把交通便利的心臟音資料館放在其中。

從高松乘著渡船到豐島,心臟音資料館離港口不是這麼遙遠,緩慢步行穿過島上的住家與放置在路旁的漁具,不一會就看到了八幡神社的鳥居,海也越來越近了。順著作品指標走去,箭頭指引著人們踏上白色的沙灘,心臟音資料館就在沙灘另一頭,隱藏在樹叢中。心臟音資料館是法國藝術家Christian Boltanski 收集來自世界各地人們心跳聲的保存資料館。Christian Boltanski 從2008年就開始進行這項聲音採集計畫,希望藉由錄下人們的心跳聲來留住人類曾經存在於這個世界的「曾經」。

穿過沙灘,資料館隱身在樹叢裡,木製的平房不若島上的住家有著歲月的痕跡,不過看得出面積不大。進了屋,穿過接待區,打開厚重的大門,展場就在眼前展開,約莫兩米寬的長廊,幽暗,兩側的牆上掛著什麼。踏進長廊,傳說中的心跳聲音放大了1000倍吧,在耳邊響起,長廊盡頭的一盞鎢絲燈也隨著心跳聲音節律忽明忽亮。咚咚,咚咚……,被低音喇叭播送出來的心跳聲好沈重,這是哪個年代,哪個國家的哪個人的心跳呢?咚咚,咚咚,咚咚……

過了一會,明顯地換了個人的心跳,output的音量還是一樣大,但顯而易「聽」的,心跳的頻率不一樣了,咚.咚,咚.咚,咚.咚……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中間有 1/3 拍若有似無的停頓。接下來下一組心跳聲好狂放好快速,再接下來的一組心跳聲在咚咚,咚咚中間有好多雜音,規律已不復見,咚咚(咚),咚(咚)咚⋯⋯。我忽然間恐慌了起來,好重好重,這些聲音好重,黑暗盡頭不規律的光亮閃爍像是黑暗中的魔法火焰,像在魅惑些什麼、攫取些什麼。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這邊請加上村上的重音號),心臟音持續來襲,我只覺得頭暈想吐,落荒逃出資料館。

我原先以為的浪漫居然如此深刻厚重,如此赤裸激烈,令我無法喘息。在他人的心臟音中,這麼近距離體驗他人生命的根源,而在心臟重低音的傳送中,好似伸出了什麼隱形的絲線,悄悄地爬上你的心臟,收緊、深入,似乎會將你和心臟音合而為一。

情感也遭受重擊。

木屋外,八月的陽光好刺眼,那天的海浪聲很溫柔,沙~沙~沙~輕撫著沙灘。在屋外喘口氣,定了定神,剛剛的黑暗與重擊彷彿從來沒有存在過似的。天空好藍,沙灘好美,浪聲溫柔,我慢慢在瀨戶內海的環繞中恢復。

而那重重的撞擊音在記憶的深處,不曾散去。

2016,瀨戶內國際藝術祭

*心臟音資料館

交通:豐島唐櫃港步行約15分鐘可到。 由高松搭渡輪可至豐島,一日多班。

展覽:目前為常設展,門票520日幣,亦可以在館內錄製自己的心跳音,收錄費1,570日元,可獲得當場錄製的心臟音檔案CD。

avatar-img
解璇玫的沙龍
36會員
120內容數
小小的,美好的,日常滋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解璇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手感字。 也是到處可見。手感字有著不同的風味,有著童趣的、娟秀的、狂野的、古拙的、不明究理的,各式各樣。
最近的變電箱演化成什麼模樣了呢? 變電箱,本來是不起眼的玩意(喂),自從某年開始後,就大大吸引大家的目光了呢。 這個啊,很難下註腳呢 稀薄的記憶中曾出現過的有名家畫作,例如日本浮世繪....
各地都有的.....你家附近有嗎? 「可愛」得不得了的雕像,完全意味不明的雕像,極具「特色」的雕像,致敬好多作品的雕像。這是生活範圍可以到的一座,斑駁得讓人不忍卒睹,還有好多座是路上經過的,因為開車沒法照下來。另外,橋上裝飾的各式都很像蟑螂的昆蟲也是一絕,我有對朋友想要做謎之雕像的專輯。 大家
你喜歡強尼嗎? 哪一個強尼是我收集的第一個對象呢?我也忘了。 總之,大概就是有一天,電光火石的霎那,我將對某強尼的情有獨鍾化作影像留存在心底,之後,我就刻意在街上搜尋強尼的身影,有時候會是強妮。 拍強尼是個心跳不已的過程,通常遠遠看到強尼,我會特別走過去觀望,盤算著要不要拍,好不好偷拍...
一定要畫上植物的工作圍籬,究竟是什麼心情呢? 一直好奇個現象,為什麼工地圍籬ㄧ定是畫植物呢? 我曾經看過的有畫上大樹、小草、花,甚至還有蘋果樹,為什麼對於植物如此癡迷呢?恐龍也不錯啊,大象也很可愛,或是就直接畫個歐洲風宮殿不是很好?
什麼是台灣的味道呢? 台灣的味道,說不清楚也講不明白,在歷史上承自各方的文化,那種混合醞釀的成果,或許才是最台灣的吧。 阿姨紫和阿姨紅,以及阿姨花,很熟悉的台灣意味。
手感字。 也是到處可見。手感字有著不同的風味,有著童趣的、娟秀的、狂野的、古拙的、不明究理的,各式各樣。
最近的變電箱演化成什麼模樣了呢? 變電箱,本來是不起眼的玩意(喂),自從某年開始後,就大大吸引大家的目光了呢。 這個啊,很難下註腳呢 稀薄的記憶中曾出現過的有名家畫作,例如日本浮世繪....
各地都有的.....你家附近有嗎? 「可愛」得不得了的雕像,完全意味不明的雕像,極具「特色」的雕像,致敬好多作品的雕像。這是生活範圍可以到的一座,斑駁得讓人不忍卒睹,還有好多座是路上經過的,因為開車沒法照下來。另外,橋上裝飾的各式都很像蟑螂的昆蟲也是一絕,我有對朋友想要做謎之雕像的專輯。 大家
你喜歡強尼嗎? 哪一個強尼是我收集的第一個對象呢?我也忘了。 總之,大概就是有一天,電光火石的霎那,我將對某強尼的情有獨鍾化作影像留存在心底,之後,我就刻意在街上搜尋強尼的身影,有時候會是強妮。 拍強尼是個心跳不已的過程,通常遠遠看到強尼,我會特別走過去觀望,盤算著要不要拍,好不好偷拍...
一定要畫上植物的工作圍籬,究竟是什麼心情呢? 一直好奇個現象,為什麼工地圍籬ㄧ定是畫植物呢? 我曾經看過的有畫上大樹、小草、花,甚至還有蘋果樹,為什麼對於植物如此癡迷呢?恐龍也不錯啊,大象也很可愛,或是就直接畫個歐洲風宮殿不是很好?
什麼是台灣的味道呢? 台灣的味道,說不清楚也講不明白,在歷史上承自各方的文化,那種混合醞釀的成果,或許才是最台灣的吧。 阿姨紫和阿姨紅,以及阿姨花,很熟悉的台灣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