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無聲勝有聲—聲音療癒與自我紓壓

2019/03/18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聽覺,是人類所有知覺中,第一個開啟、也是最後一個結束的感官。懷胎時,我們用耳朵聽到母親的心跳,也聽到這個世界第一種愛;臨終前,我們用耳朵聽見親人的呼喊,也聽見這個世界最後一種愛。如果說,眼睛是靈魂之窗,那耳朵,勢必就是靈魂之門。
壓力與身體
黃庭監「三日不讀書則面目可憎」的勸言下,從國中開始「壓力」便不知不覺地成為了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與壓力共存亡了這麼多個日子,你可知道它怎麼影響著我們的心情跟健康?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壓力的來源大致上可分成外在跟內在,外在來源包括生活瑣事(如搞丟學生證、違停被開罰單)造成的煩躁,以及大型生活事件(如喪親、分手)造成的改變或創傷;內在來源則是當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自己的慾望相互衝突所造成的困擾,例如當薪水有限但想買的東西太多時,就會產生壓力。當我們長期處在壓力的狀態下,身體會經歷三個過程。第一階段,警覺期,也就是剛接收到壓力刺激時,生理機能會因受到打擊或者驚嚇而下降,為了應付壓力刺激,身體會開始對壓力進行緊急反應,調度身體資源;第二階段,抵抗期,身體會高度動員可使用的資源(如脂肪),焦慮的程度暫時下降,身體開始適應壓力源;第三階段,衰竭期,身體高度動員後開始產生副作用,消化系統、免疫系統等等都開始衰竭,最終導致崩潰死亡。由此可知,適當的壓力激勵我們成長,但過度過時過量的壓力,卻很容易造成個體的崩潰。
聲音療癒的原理
相信大家對於「共振」都不陌生。從物理學上做解釋,共振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物體的振動頻率相同,當一個物體開始振動,會引起其他物體一起振動的現象。人體70%以上是由水組成的,甚至骨頭、骨髓的25%也是水。當外界的音頻與我們體內的水達到共振時,人體的內臟、器官、生理機能、乃至情緒,都會受到影響。聲音療癒領域的權威-強納森高曼將人體視為一個交響樂團,每個器官、骨頭、生理系統都有他自己的振動頻率,只要身體的一部分振動不和諧,身體就會出狀況。聲音療癒主要就是透過生理、心理兩個途徑來達到療癒的效果。在生理反應上,透過適當地調整或選擇聲音的頻率,讓聲波與體內的器官達到和諧的共振現象,使失衡部位的振動頻率逐漸恢復到平衡狀態,直接影響人體的心律、呼吸、或者腦波。在心理反應上,和諧的聲音能刺激大腦皮質興奮,改善個體的情緒、振奮精神,有助於消除心理壓力所造成的緊張、焦慮、憂鬱等狀態。
生活中的聲音療癒
在北藝大與學生工作的經驗中,許多學生會因課業壓力、作品進度而失眠。在討論失眠的事發過程中,經常發現學生會透過「聽歌」來助眠,但大多數學生也反映,聽歌不但無助於入睡,反而讓精神更亢奮。從聲音療癒的觀點作解釋,之所以不稱作「音樂」治療,正是因為有旋律的音樂經過不同人的解讀,可能會有不同的情緒。有旋律的音樂,就像素描畫,在欣賞畫家想要傳達的意境時,難免會注意到繪畫的技巧、比例。沒旋律的聲音,就像抽象畫,重視感覺和意境,而非技巧。能產生療癒效果的聲音不一定好聽,聲音有時候不是給耳朵聽的,而是給身體聽的。聲音的悅耳與否,是主觀的判斷;但聲音的頻率,則是客觀的科學測量。所以能引起身體部位共鳴的聲音,是因為其頻率相似,而非好聽。
至於什麼樣的「聲音」最能達到療癒的效果呢?答案出乎意料的是我們大地之母給予我們的資源-大自然的聲音。(1)蟲鳴鳥叫聲:從祖先的經驗中得知,如果聽到鳥鳴聲,代表沒有暴風雨、沒有敵人。因此在我們的基模中,會將鳥鳴聲視為安全的象徵,讓人放鬆。(2)海浪聲:海浪的聲波頻率大約是12赫茲,這個頻率正好與人類平靜的腦波(alpha波)頻率近似。因此當雙耳聆聽海浪聲時,我們的腦波會與浪潮聲產生共振,進而達到穩定身心狀態的效果。除此之外,人造的器具如「西藏頌缽」也能達到療癒的效果。頌缽通常是由喜馬拉雅山區隕石所煉取而成的七種貴金屬為原料製作而成,用於聲音療癒的頌缽都是經過專業的測音儀器測試過,測試到它對應人體的哪一個臟器和脈輪的振動頻率。
隨著近期「白噪音」的話題火熱,愈來愈多人開始接觸聲音療癒。對於生活在鋼鐵叢林裡的都會人,或許很難得有機會可以接觸到這些大自然的聲音。透過APP(如無印良品出品的MUJI to Relax)或者自製錄音檔案,讓這些資源隨時隨處可以取得。只要戴上耳機,整個城市都是你的舒壓館!
吳.聊
吳.聊
親愛的朋友你好 我是諮商心理師吳政勳 生命總有幾道裂縫 但正因那些缺口 我們抬頭才能看見光 願鍵盤下的隻字片語 走過雲端漫漫長路 仍然保有我關心的溫度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