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很有趣,讓大家對語言學習做進一步思考的文章。
很多人都在學英文,但第二外語學習,很容易被母語 (第一語言) 影響,到底說英文有口音,有沒有關係,會不會造成不一樣的觀感呢?
其實不用說英文,我們說中文也是,每個人說話時都或多或少帶有一定的口音,特別是如果所說的語言並非母語,比方說英文。
無庸置疑的,英語是目前全世界使用最廣泛的語言之一,假如你要出國念書或工作,甚至在台灣工作,進修,都需要用英文交流。
我們常常能聽到各種各樣的口音,還記得校長在研究所上某一門課時,老師是國外大學的語言學博士畢業,但說英文還是有濃濃的中式口音,這些其實反映了我們成長過程中的語言環境,其實本來是不應該有什麼社會意義。
但現實生活中,人們可能會以口音來評判一個人,並有可能歧視那些講話帶外國口音的非英語母語者。
倫敦大學皇家霍洛威學院(Royal Holloway, University of London)最近有一個研究調查結果,該學院心理學講師西裏·勒瓦利(Shiri Lev-Ari)在英國學術分析網站「對話」撰文介紹調查結果和減少口音歧視的對策:
「如果銷售人員有外國口音,人們會覺得他們知識少,並且缺乏說服力。還有研究還顯示,人們不大可能推薦或提升有外國口音的人。」
「有趣的是,這種歧視與該外國口音是否被認為更可取沒有關係。」
【例如,同外國口音相比,聽到由英語母語者推銷咖啡店現金券,人們似乎更感興趣,無論那種外國口音是否是上面提到的人們更喜歡的法語口音,或是中文口音。】
偏見的部分原因似乎來自外國口音意味著說話者是「圈外人」這樣一種事實,即某人不屬於自己通常的交往圈子。人們總是喜歡自己圈裏的人,而不是圈外人。這一行為開始於嬰兒時期,它可能意味著某人是否熟悉以及是自己「社交群體」一部分的直接暗示。
你怎麼看這件事情呢?
而且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即使人們沒有偏見,但還是可能歧視非英語母語者。
這是因為人們在聽外國口音時感覺更難,其發音跟母語規範不同,包括那些我們並不討厭的口音。如果口音讓人難聽懂和消化的話,人們就不太容易相信其所表達的信息。
當你在工作中聽到印度的口語,或是不是英語系國家的口音,你是不是也會有這樣的感受呢? 就像你聽到一位越南的新住民說中文一樣,或是外傭努力的說著中文,但夾雜濃濃的東南亞腔調?
但其實研究也顯示,只要簡單地增加人們聽外國口音講話的頻度就能減少理解口音的難度和偏見。
因此,通過創造一種更多樣化的環境,讓講母語者和非母語者經常互動,就可以潛在地幫助抵消基於口音的無意識歧視。
此外,母語者與非母語者之間的接觸也能有助於減少偏見。
簡而言之,經過交流和適應,口音的隔閡是可以消除的,這些還可以促進多元化,但所有人都可以意識到,每個人都會有口音,我們連說母語,也會因為居住地的不同,也會有不同的口音 (比如高雄人的國語,和台中人的國語,和台北人的國語,就會有聽起來不同的地方)
最後,所有人都應該意識到的一個事實是,每個人都有口音,這種口音只不過是來自於成長的語言環境中的聲音而已。
口音不代表階級,也不代表能力與智力,也和我們所掌握的語言沒有關係。
你的想法呢?
以上內容節錄自BBC中文網的文章內容: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science-59554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