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章
在開始之前
這篇文章不會試圖販售任何英文課程或教材,單純作為個人心得與經驗分享,在文末也會附上幾個相當不錯的自學資源。另外,我不是語言學或語言教育專家,文章中大部份理論幫是個人練習後所得,如果你覺得符合邏輯,那就試試看吧。
幾個常見的討論
為什麼學英文要練腔調?可以溝通就好了啊
這裡要分成幾個部份來談,腔調與溝通成效。
有些人會特別練習美國腔或英國腔,這純粹是個人偏好,沒有對錯,但如果你追求的是「道地」美國腔或英國腔,那可能就有點奇怪了。因為美國那麼大,英國那麼大,每個地區都會有自己的腔調與習慣,光是小小的台灣都可以孕育那麼多腔調了,要區分誰是最「道地」或「正統」實在不必要,而你的腔調會隨著你聽的內容而有所不同。
至於溝通成效的部份,有許多不願意花時間在練習腔調上的人總說,「為什麼要特別練腔調?語言不是可以溝通就好了嗎?」。這個論述的出發點是對的,但舉個極端反例,假如我的腔調很爛很爛,輕重音搞錯,該快的地方拖拍,該停頓的地方含糊不清,你覺得這樣真的能達到溝通目的嗎?
如果你還不能認同「腔調會影響溝通成效」,可以聽聽下面馬克祖克柏的演講,記得不要偷看中文字幕,看你是不是聽懂他在說什麼。
別誤會,我個人還是很佩服祖克柏的,他只用了短短幾年的時間就達到這個水準,非常不容易,但佩服和拿來當反例是兩回事。
到這裡,我們可能已經達成共識,越接近母語使用者的腔調,所達到的溝通成效越高,因此,模仿Native Speaker的腔調是必要的。然而,這個議題也不該無限上綱,我們總該有個標準判斷是否該繼續練腔調吧?我的答案是,去和外國人聊天,如果大部份外國人都能聽懂你的語句,那就夠了。
聽不懂可能是因為不會唸
在台灣,我們習慣用「聽、說、讀、寫」來細分語言能力,而這四個能力指標的順序不免造成一些誤會,讓人覺得一定要先聽懂了才能說。事實上,我認同這四個能力的先後順序,但我認為這個進程主要是針對嬰幼兒,當他們還不會講話時,每天聽身旁的人說話,聽著聽著,他們會開始模仿聽到的聲音,即使還不了解語言的意涵,但他們開始說。
有些人提倡觀察嬰幼兒學習語言的模式,並套用在成年人身上,認為這是最接近人類本能的語言學習法。在我看來,雙方的情況完全不同。嬰兒的記憶力超強,所以能記憶許多聲音,但他們發音的肌肉發育還不完全,所以只能牙牙學語,無法精確發出每個聲音,加上他們不識字、不會寫,所以「聽說讀寫」是最適合他們的學習進程。成年人的情況完全相反,我們的記憶力開始衰退,已經可以流利的使用母語,可以說、可以讀、可以寫,在這樣的條件下採用嬰兒模式的學習法,我認為並不合理。
回到標題所述,「聽不懂」跟「不會唸」兩者之間的關聯,我們先來看兩段影片。再一次,請嘗試不要看字幕,看自己是不是能聽懂。
這兩段影片都是國外的幼兒節目,裡面沒有艱深的單字,但你是不是也發覺,有些字明明很簡單,你會唸,也知道意思,但就是聽不出來?像是第一個影片中,出現多次的發語詞"There were"和"So they",這種開頭的字本身不是重點,因此母語人士經常會輕聲、連聲帶過,在不熟悉的情況下就會聽不懂。我把這個現象歸因於腔調問題,可以是高低音、強弱音或是連音。
當我們平常以錯的方式發音時,耳朵也會聽到自己說話的聲音,在沒有特別練習的情況下,我們會以為這個字就該這樣唸,導致了上述「聽不懂」的問題發生。
如何改善?我認為最好的方法是先挑出聽不懂的語句,看字幕,然後跟著唸。
中文與英文的本質差異
1) 使用的肌肉群不一樣
這件事非常好理解,但非常少人會意識到,並且在這個基礎上刻意練習。就像籃球、排球、足球等各種運動用到的肌肉都不完全相同,如果你平常只打籃球,當你某天改成打排球時,可能感覺到某些動作不靈活,隔天甚至會有肌肉酸痛的情形發生,因為這些肌肉平常沒用到!
當我們學習一項新的運動時,不只要用大腦理解、記憶,也要讓肌肉記憶,並熟悉新的動作。這也是為什麼練英文時,不能只在腦中默唸,因為這樣完全沒有訓練到嘴部肌肉!(真希望學生時期就有人這樣跟我解釋啊)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像是德文有小舌音,西班牙文有大舌音,也就是俗稱的彈舌。由於中文裡面沒有以上兩個音,所以很多人不知道如何發音,就算知道原理也不一定做得到。當然,我們還是可以透過練習來學會這些發音方式。
事實上,在美式英語中也有彈舌音,只是很少被提起。具體內容我們看看老炮兒馬思瑞怎麼說!(以下這段影片非常實用,建議全部看完)
2) 方塊字與音節字的差別
中文是方塊字,英文則是由字母組成,每個單字又會切分成多個音節,導致這兩個語言在發音上會產上相當大的差別。
① 語速
在語言學中,有一個指標叫作「訊息密度」,代表在同樣時間、同樣語速下,不同語言所能傳達的訊息量。由於中文是方塊字,通常只要一到兩個字就能就能表達一個完整的詞,訊息密度高;相反地,英文與西班牙文是音節字,一個單詞可能就會有三至四個音節,訊息密度低。
語言的訊息密度會進一步影響語速。概觀來說,訊息密度低的語言平均語速較快,因為使用者要用很多個音才能把句子講完;訊息密度高的語言平均語速則較慢。
延伸前面肌肉群的概念,對中文使用者來說,我們的肌肉不習慣英文的平均語速,所以當我們用英文表達時,偶爾會感到嘴巴和舌頭有抽筋的感覺,除了不習慣外,也代表肌肉強度不足。
如果你想體會極端版的英文語速,可以跟著Eninem rap看看。
② 輕重音
由於中文是方塊字,沒有音節的差別,所以在口語表達時,理論上每一個字都要分開且明確發音,也就是所謂的字正腔圓。(雖然我們在日常溝通時,還是經常將字糊在一起啦。)
反觀英文,有許多音節或字母在實際講話時是不發音的,這是許多人認為英文發音規則不好學的原因。像是Investment中間的t即是輕音帶過;Development中間的p則不發音。如果把這些音清楚發出來的話,嗯,就是俗稱的台式英語。
3) 連音與輕音
在音節的層級中,有些音會發輕音,有些完全不發音;而在單字的層級中,則有連音和輕音,這也是英文和中文一個相當大的不同。只要習慣連音與輕音的發音方法,你的英文聽起來會更像Native Speaker。
單字層級的連音和輕音,常見於定冠詞、不定冠詞或連接詞上。簡單來說,這些字在文法上有存在之必要,但根本不是句子中的重點,就算拿掉可能也不影響溝通,因此,這些字經常會以連音或輕音處理。
連音常見於美式英文,像是In spite of,在實際說話時會更接近In spitof。
輕音常見的則是the,重音時唸「了」,輕音時變成輕聲的「哩」。
輕音用到更誇張的情況,也就是直接省略,像是What are you doing,實際美國人的講法可能會更像是Wha you doen,are直接不見了。這點可能又會依據地區、腔調不同而有所差異。
4) 音調、韻律感與聲音表情
前面講了音節及單詞層級,接下來講的是語句層級的輕重音。
英文的音調只有輕音、重音兩種,中文包含輕聲則有五種,這個差異影響了聲音的韻律感及聲音表情。
英文只有輕重音兩種音,可以藉由增加高低與強弱的方式表達情緒,表達高興時的音調以上揚為主,表達難過時則以低沉為主。這些輕重音、高低音與音量強弱的表達方式,不只可以應用在語句層級,也可以用在單字與音節層級。這也是許多人講英文時不夠道地的原因,因為我們不習慣這種說話方式,沒能把情緒加進語句中,導致每一句話平平淡淡。
在中文裡面,預設的音調高達五種,每一個方塊字都對應到其中一個音,不會因為情緒變化而在音調上有太大的起伏。我們不會在高興時,把每一個四聲的字都唸成二聲;也不會在哀傷時,把每一個二聲的字唸成一聲。
總結來說,如果以音樂作為比喻,英文像是管弦樂,悠揚起伏,但是沒有明顯的拍點。中文像是搖滾樂,方塊字營造出清楚的節奏感,即使語速再快,也會有「顆粒感」。沒錯,就是彈鋼琴講求的顆粒感。
看到這裡,如果你還是覺得有點難理解,沒關係,我們換個方式。
如果你想要模仿外國人說中文,你會怎麼做?把音調弄亂,對吧!把四聲的變二聲,二聲的變三聲,總之亂搞就對了!而為什麼外國人學中文時會遇到這樣的困難?因為外國人的出廠設定不一樣。
舉例來說,「我的中文不好」,以外國人的口音來說,可能會變成「窩得中吻不好」。你只要記得這個原理,並下次練英文時,故意用這種方式把音調弄亂試試看,因為老外們就是這樣說話的!
另外,我看完以下哥倫布的影片後,突然靈機一動,既然英文那麼像管弦樂,那我努力拖泥帶水,讓每個字與字之間都有延長、連接的感覺,可能會更像Native Speaker?實際的練習方式有點難精確表達,但我認為這個方式真的有用!
中文的音調特性也展現在詩文或是歌詞創作上,尤其是歌詞,由於必須與音樂結合,因此,一首節奏輕快的歌,如果出現大量四聲的韻腳,可能會造成聽者有詞曲不搭的感覺;相反地,一首節拍較重的音律,如果出現大量二聲的韻腳,則會有種「飄掉」的感覺。舉例來說,像是蕭敬騰的〈王妃〉,1:01的「夜太美」,但因為這句的歌詞的旋律是由低音一路飆高,所以「太」的音聽起來會像「台」,夜太美反而有點像是野台妹。
或是1:49,城裡的月光,把夢著涼。
語言與文化、民族性的關係
很多人說,美國人講話非常直接,我推測,因為英文使用者的情緒會表現在音調上,高興就高興,生氣就生氣,不會有欲拒還迎、欲擒故縱的事發生;相對地,中文和本身就是個含蓄的語言,和民族性相符合。
如果你會說台語,你可能知道,中文的五個聲調還不夠嚇人,因為台語的聲調有八個!可能也是這個原因,使得許多外國人聽到台語時,常覺得好複雜好難懂,但這也造就了台語歌有另一種韻律感,似乎可以吟唱出更深邃、更具層次的情感,「婉轉」在這裡應該會是個滿貼切的形容詞。
如我在開頭所說,我不是語言學的專家,因此,到底是語言影響文化,還是文化影響語言,或根本是誤打誤撞的巧合,我無從得知,也沒有仔細求證,但作為學習過程中偶得的有趣想法,我認為還是值得一提的。
結論
整體來說,中文是方塊字,粒粒分明;英文則是字母組成的字,有音節的差別,只要試著將每一個單字之間的聲音延長、連結,像是綿延的管弦樂一樣,聽起來會更像外國人。
在這樣的架構底下,英文有音節層級、單字層級和語句層級可以做輕重、高低、強弱、快慢的變化,因此只需兩個音調就可以表達足夠的訊息;而中文只有單字與語句層級,因此需要五個聲調才足以傳達訊息及情緒。
在以上各種差異下,會衍生出中文和英文不同的發音發式,只要你能了解這個邏輯,就能抓到把英文說得更像老外的訣竅。
另外,我偶爾會朗讀英文文章並錄音,唸完後回頭檢視哪個部份可以再改進,幾次後總結出了一些心得:我的發音太重太用力,很多字明明輕輕帶過即可,但我會不自覺的加強力道,我發現很多台灣人也有這個問題;其次,氣音太多,尤其錄音時,嚓嚓的聲音很明顯,不確定在日常溝通時會不會造成誤解,但我改善後,整體聽起來好滿多的。
推薦資源
平常會練英文的人一定都知道VoiceTube,我就不多贅述。VoiceTube中有一個很棒的功能是「口語挑戰 Today's Pronunciation Challenge」,你可以直接在網頁上模仿影片的發音並錄音,超級實用。
這個連結是台大外語系的史嘉琳教授所開的課,這裡也附上史教授在TEDx的演講,她的中文標準到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