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17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糖尿病性白內障之中醫偕同治療

    急者治其標,緩者治其本,以詳細的辨證論治,調整體內水分不平衡的狀態,消除水晶體水腫問題。
    慎用補氣補陽藥物,將細胞代謝廢物,盡快排出
    在美國,糖尿病是終末期腎臟病(ESRD)、非創傷性下肢截肢及成人致盲的主要原因。臨床上,糖尿病性眼病多集中於視網膜病變與黃斑部水腫的探討,但血糖控制不穩定也會有水晶體的病變,在某些特定的病例,糖尿病性白內障甚至可以在幾天內成熟。
    糖尿病性白內障起因於較高血糖的情況下,水晶體上皮細胞與水晶體纖維內亦具有高糖分堆積,在使用降血糖藥物快速將血糖下降後,血清滲透度隨之下降,導致水分快速滲入水晶體內,造成急性的水晶體腫脹與混濁。另一方面,在血糖控制不良的患者身上,常見有眼睛曲光變動不一的情況。若血糖增加,則產生近視般的變化,血糖降低,則會有遠視的變化。但隨著血糖控制的穩定,可以減輕此種屈光缺陷的現象。
    這種因滲透度改變所引發的白內障,屬初發期與膨脹期居多,除依〈白內障,中醫如何看待?> 一文中的治法外,在矢數道明所著《臨床應用漢方處方解說》中認為,五苓散能夠將停滯於胃內及其他體管腔內、外的水分向血液中輸送,調整體內水分不平衡的狀態。故治療本病時,須重用五苓散的成份,以快速消除水晶體的水腫,這是針對水分不平衡的問題治療。
    另一方面,則是高糖分的問題,若已服用西藥控制血糖,僅能降低細胞外的高糖分;細胞內的高糖分會誘發醛糖還原酶(Aldose Reductase)將葡萄糖轉化為山梨醇,由於山梨醇極性強不易通過細胞膜,會堆積於細胞內,使細胞膜的通透性發生改變,並使細胞中Na+-K+-ATP酶活性下降,導致細胞代謝功能的損害。
    西醫目前對於糖尿病的研究除血糖控制外,也朝阻斷醛糖還原酶活化方向進行,由於眼睛和神經細胞等組織內醛糖還原酶的含量較高,糖尿病病人體內高血糖的環境,使這一通路很容易被打開,造成對這些組織的病理損害,如白內障、神經病變、腎臟病變、視網膜病變、動脈粥樣硬化等併發症。由微觀來看,能增加細胞活性的中藥,都可以消耗掉細胞內多餘的糖分,在辨證允許的條件下,治療方劑中可選用一些補氣、甚至補陽的藥物。而大黃除了通便之外,也可將細胞內的代謝廢物盡快排出。
    另外,若口服西藥對於血糖的控制不佳,不管使用的西藥屬增加胰島素分泌、降低肝糖釋出或減少腸胃道吸收的藥物,臨床上也常合併使用建瓴湯來降低血糖,或方劑中重用石膏。在《金匱要略》一書中對於消渴所用的方劑—白虎湯,即是以石膏為君藥。一些可以增加血管通透性的中藥,如:牡丹皮、赤芍、桑白皮等,也常用於方劑之中,用來增加中(西)藥的治療效果。
    參考書目:
    一、 矢數道明: 臨床應用漢方處方解說。大眾書局,2002:90-91。
    二、 林澤源、劉文駿: 眼科的診斷與治療,合記圖書出版社,1985:205-206。
    三、 Kanski: 臨床眼科學。藝軒圖書出版社,2001:165。
    四、 王魯奎: 糖尿病腎病發病機制探討及最新治療進展。基層醫學論壇,2018;22(7): 989-990。
    全文詳見台灣中醫網:http://www.tcm.tw/articleview.php?id=2651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