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高,恐怕要洗腎

血糖高,恐怕要洗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根據統計,在台灣因為末期腎臟病而需要洗腎的患者中,有45%是因為糖尿病所引起。糖尿病與洗腎息息相關。

長期的高血糖會使腎臟的小血管和腎絲球受損,損壞腎功能,稱為糖尿病腎病變,也是糖尿病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初期可能沒有明顯症狀,但隨著疾病進展,腎臟受損越來越嚴重,可能會出現水腫、蛋白尿、高血壓和腎功能受損等症狀



腎絲球過濾率(eGFR)的顯示出腎臟的功能,正常的腎絲球過濾率為120 ml/min,如果腎絲球過濾率小於15 ml/min為末期腎臟衰竭。一般民眾因老化而導致腎功能下降的速度,每年約為0.8 ml/min;但因糖尿病腎病變而導致腎功能下降的速度.每年竟約有12 ml/min,因此與非糖尿病患者的腎功能退化相比較,糖尿病患者提早洗腎的機率高上許多。



腎臟主掌六大功能:

1. 調節水分、

2. 血壓、

3. 電解質平衡、

4. 酸鹼平衡、

5. 排除代謝廢物與外來化學物質、

6. 製造和分泌荷爾蒙 (紅血球生成素(EPO)、維他命D)。

在腎臟功能逐漸失去之後,便會出現水腫、貧血、酸血症、維他命D缺乏以及尿毒症等等症狀。


慢性腎臟病高危險族群:

包含糖尿病患者、高血壓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蛋白尿患者、痛風患者、65歲以上老年人、長期服用藥物患者、有腎臟病家族史、抽菸以及代謝症候群患者。其中我們國人有將近45%的洗腎患者是因糖尿病腎病變所造成。


中醫治療糖尿病

糖尿病的表現在於血中糖份濃度過高,其關鍵在於身體血糖對於胰島素的敏感與調控。撇除第一型的糖尿病為基因遺傳無法處裡外,但大部分人都是後天代謝失常的第二型糖尿病。

血糖高的人常有口乾、口渴、疲乏無力、體弱多汗、視物模糊及、神經病變、傷口恢復慢、皮膚搔癢等等,可透過中醫針灸、耳穴、中藥治療、頭皮針等改善併發症惡化。

穴道:

1. 承漿穴:

功效:糖尿病、面癱、口腔潰瘍、流涎、癲癇

2. 陰陵泉

功效:糖尿病、腎炎、泌尿道發炎、腹水、腸炎、黃疸


降糖顧腎茶包:

材料:丹參2克、天花粉 3克、山藥 5克、枸杞 5克

作法:將材料放入茶包,加熱水至 800ml,悶煮五分鐘後即可飲用。

功效:改善糖尿病口渴、疲倦、視力模糊。



臉書:林沛勳中醫師

IG: linpei2022

#林沛勳中醫師

#凱璿中醫

#鳳山凱璿中醫

#腎病

#糖尿病



avatar-img
林沛勳中醫師的沙龍
233會員
344內容數
中醫師衛教、疾病治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夏季高溫且多雨,這樣悶熱又潮濕的環境,是多種皮膚病的好發時期。 1. 汗疹、痱子 在夏季天氣悶熱易流汗,因此也容易使汗腺「阻塞發炎」,引起汗疹和痱子的發生。容易出現在前胸、後背、腋下、胯下、大腿等「不通風」的部位。輕微的程度會皮膚癢並起小紅疹,嚴重的程度會變成露珠般的腫塊,甚至會感到疼痛。要
高溫使人體生理負擔更高,科學家發現溫度與濕度增加,不但增加「憂鬱症」發作風險,也會增加精神病患的攻擊性行為。 在正常人群中,約有16%的人在夏季會發生「情緒中暑」,尤其當氣溫超過35℃,日照超過12小時,濕度高於80%時,焦慮情緒的比例會急劇上升。 「情緒中暑」醫學稱之「夏季情感障礙症候群」
經常吃甜食,容易使血糖與大腦情緒產生劇烈起伏,反而增加「憂鬱」風險,也會餵養腸道壞菌,而在腦腸軸造成進一步的氧化壓力,加深「疲倦」程度。 當空腹攝取高糖食物時,血糖會迅速「升高」,身體為了平衡血糖,立刻分泌「大量胰島素」。 血糖不但快速下降,有時甚至低於正常值,這時大腦感受到能量突然「大幅部下
夏季高溫且多雨,這樣悶熱又潮濕的環境,是多種皮膚病的好發時期。 1. 汗疹、痱子 在夏季天氣悶熱易流汗,因此也容易使汗腺「阻塞發炎」,引起汗疹和痱子的發生。容易出現在前胸、後背、腋下、胯下、大腿等「不通風」的部位。輕微的程度會皮膚癢並起小紅疹,嚴重的程度會變成露珠般的腫塊,甚至會感到疼痛。要
高溫使人體生理負擔更高,科學家發現溫度與濕度增加,不但增加「憂鬱症」發作風險,也會增加精神病患的攻擊性行為。 在正常人群中,約有16%的人在夏季會發生「情緒中暑」,尤其當氣溫超過35℃,日照超過12小時,濕度高於80%時,焦慮情緒的比例會急劇上升。 「情緒中暑」醫學稱之「夏季情感障礙症候群」
經常吃甜食,容易使血糖與大腦情緒產生劇烈起伏,反而增加「憂鬱」風險,也會餵養腸道壞菌,而在腦腸軸造成進一步的氧化壓力,加深「疲倦」程度。 當空腹攝取高糖食物時,血糖會迅速「升高」,身體為了平衡血糖,立刻分泌「大量胰島素」。 血糖不但快速下降,有時甚至低於正常值,這時大腦感受到能量突然「大幅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