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底,鐘穎老師(
愛智者書窩 )出版了《故事裡的心理學》,而在2022年初,他又為我們帶來了《傳說裡的心理學》!鐘老師繼續以清晰易懂的文筆,把富含榮格心理學的觀點揉合至多個中國及臺灣的傳說異誌裡頭,讓一套書三大冊讀起來不會費力,反而讓人享受其中!
之前,我以精神分析的觀點提供了《湯姆的午夜花園》及《地海巫師》的一種解讀(連結放文末),今天我同樣針對書中的一個故事作一點詮釋(其實只是為讀者劃個重點),好繼續跟鐘穎老師以知識、精神與心靈的成長,會友,道謝。
第一冊的主題是「變形與狐仙」,我發現當中十二個傳說裡,唯獨有一個是取自日本的,它立即引起我的興趣。這裡先簡介一下《今昔物語集》的〈僧人化馬〉──
很久以前,有三個求道的僧人在旅程中迷路,在深谷與入夜所散發的恐懼中,他們只好到一位怪異老和尚的房子裡暫住。沒想到,老和尚和他的法師把當中的兩位僧人變成馬,剩下的一位在黑暗中默默祈禱,奇怪的是,他沒被處決。僧人在老和尚和法師入睡後趁機逃跑,先後來到兩位女性(老和尚的女兒)的家中求救,並得到她們的協助,最終逃離山谷,在天亮時回到熟悉的路上。僧人把告訴世人,他也在回京路上替兩位犧牲掉的同伴修行,種下善根。
永守信念,才能面對黑暗 〈僧人化馬〉從「三」這個數字開始,榮格認為「三」是一種原始的神聖組數,這暗示了這趟求道之旅與「個體化」有關,而「個體化之旅」無疑是孤獨的──鐘穎強調了為何三人中只剩下一人,因為面對老和尚(內心的陰影與魔障),人們必須勇敢反抗、或至少依賴某些信念而隱住自我。前兩位僧人失敗了,而剩下的那位則在恐懼中保住信仰,唸起佛號,才免於被黑暗吞噬。
雖然幫助僧人脫困的是老和尚的兩位女兒,但鐘穎認為她們仍代表一種考驗,因為單身的姊姊獨守閨房、妹妹則和一個怪人於僧人眼前交歡,如果僧人一個把持不住這些內在女性(阿尼瑪 anima)的誘騙,求道之旅就會 game over!所以榮格說過,穿越情結(這邊可能是恐懼)與陰影(以老和尚代表)後,真正的考驗是與內在的對立面相遇(男/女性心中的另一性別)。可以說,僧人耐住了誘惑,守住了信念,才能克服潛意識的幻境,走上自己的個體化之旅 。
這讓我想起在天主教的靈修生活中,許多聖人的書籍總是強調要以對神的信心來穿越「心靈的暗夜」,或是在靜觀祈禱中,魔鬼會以各種可怕的異象(各種性器與性交的肉體)來迫使人放棄靈修之路。這時候,人們能做的除了「棄絕」,更多的只是「守望」,耐心的「等待」,依仗對神聖與超越的信念,來度過一切 。
我想這就是為何鐘老師的座右銘會是「理解黑暗,心存光明 」,這是一句十分東方式的表達,好對個體化之旅作出必備又簡潔的忠告。我自己的表達也類似,但相對比較複雜,也帶著精神分析的味道(原句是取自精神分析師Adam Phillips的話):
「唯有陶醉於自身善的可能,才可能為惡的觀念找到用途」。
但不論東西方,說的仍是同一回事:永守信念,才能面對黑暗。
〈僧人化馬〉的結語寫道:「即使是一心求道,也不能過於盲目,選擇完全陌生的地方。」鐘穎老師認為這句話說得不正確。由於在求道(個體化)路上,必然會遇見陌生的人與事與地,這也代表人們無法安於對安全感的依賴(如團體與伙伴),因此為了成長,人們終究得放下舊有的安全堡壘,走上對自我而言陌生的路途。
在這裡,我嘗試提出不同的見解。首先是,如果〈僧人化馬〉故事的背後都在表達一種榮格心理學所說的個體化之旅的考驗及面對的方法,那結語也應當如此看待。我會把「過於盲目」及「完全陌生的地方」視為「完全著迷與走向潛意識世界」而放棄了意識自我。榮格就說過,他不要我們認同原型、放棄自我,卻要帶著意識去屠龍、把潛意識碎片整合至人格中。
所以,我想結語的告誡其實仍是榮格式的,即不要盲目於集體潛意識的內容、拋棄了意識的自我──在個體化之旅的最陌生處,仍要選擇保留一點熟悉的事物。
不過就上述的詮釋問題,我不認為是鐘穎老師的疏忽,因為他強調的是「勇敢面對陌生與黑暗」的層面。另一方面,要用簡單幾句話去說明清楚個體化之旅的心理狀態和準備,本身就爆困難的(下文繼續說明)。
不要錯的,也不要對的方法 以青少年為例,正在踏上個體化(英雄)之旅的他們,有一個特點就是「他們不接受錯誤的解決方法」,卻同時「他們不想要你告訴他們正確的解決方法」。精神分析師 Winnicott 說:「他們尋求即時的治療,同時也拒絕一個接一個的痊癒 」,這個弔詭的狀態,我相信有不少人曾經驗過。
事實上,成年人(那些從青少年風暴中走過來的人)很清楚,如果當年自己能接受一點妥協與某人的建議,也許他們的路會走得順暢和平穩許多。這代表他們不必走上完全陌生的路,跌個重傷,卻能夠從文化與父母身上承襲一些重要的方法與價值。
但問題是,帶著某種理想主義的「準英雄們」不想作任何妥協,他們放棄舊有的一切,痛苦地掙扎,拼命要找到一種唯獨屬於自己的認同, Winnicott 稱之為「不會在戰爭中失敗的認同」。
我認為要通過這麼激烈的方式才得到的「唯獨屬於自己的認同/不會在戰爭中失敗的認同」,若是能達到,就真的太好了,它標示了個體化所可能的成就,是真正的英雄出少年!
但是,對絕大部份的人來說,這會是在磨難中墮落的路途,因為他們內在還沒有足夠承載自己高飛的核心力量。直到某一天,他們來到中年,以為終於安安穩穩要如此過下半輩子了,卻又突然落得消沉,陷入(其實內含一次失敗的英雄之旅)中年的危機。
因此,在個體化之旅中,保有意識自我(不完全投入神秘事物)、依賴父母或團體或伙伴(如《地海巫師》的主角格得,在開闊海面對黑影時,有著好朋友費蕖的同行陪伴)、承襲一些傳統的價值,反而是常道,是榮格建議的做法。
只不過,這個「教你怎樣走」的做法本身常常違反了某些準英雄們的情感需求──他們不要錯的、也不想聽對的──才使得對個體化之旅的忠告與背包,怎樣準備好像仍是不足夠、有偏差、沒擊中核心、那樣說很對卻又怎樣都錯!我認為〈僧人化馬〉的結語,也有著這種弔詭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