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08|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股股元宇宙,萬物NFT~跟風效應。

    以這個標題,來寫寫跟風效應,不論是產業面或投資投機面,當然,美化一點正面一點的講法,說是轉型,或者多角化經營
    由遠而近舉例:
    股股太陽能,萬物新能源。
    股股生技業,萬物可做藥。
    股股電動車,萬物供應鏈。
    不論台灣島內或全世界,佩服膜拜那些成功帶起風潮題材的人很正常,不論是現在的馬斯克或是尹衍樑和雪紅阿姨,甚至是茂迪益通最熱時成功脫身,獲利cash out的第一批人。
    對於第二批嗅到新題材產業勢起,利用自身規模或其他優勢,成功跟風及時拿到一波利益或市場份額的人,我個人也是給予高度評價。例如大陸那幾家新能源車廠利用大陸政策跟內需優勢攻下電動車市場份額。又或者台灣目前這些遊戲產業跟文創業,雖然殺雞取卵的做法,個人並不看好未來的長期發展,但他們成功的利用既有的知名IP(例如霹靂的素還真),及時的收割了一波極為甜美的股價利益也是事實,即便相關業務收入尚未得見。
    個人比較不置可否的是,在新題材或新領域已經漸成紅海,才開始說要轉型投入的公司,如果這家公司家大業大,只是拿些零用錢試圖走出新格局新模式,那就算最後失敗也無傷大雅,例如擅長對已成熟產業重新定義的蘋果公司。
    但如果這家公司本業已明顯衰退或面臨瓶頸,無法走出自己新的獲利模式,新領域新題材的投入又屬於第三批或更末波的跟風者,就要特別注意。
    簡單講,在益通茂迪太陽能概念風起雲湧的那幾年,只要有老牌電子業說要開始投資太陽能,我就會直接把這些公司移出自己的觀察標的之外。在浩鼎帶起一波生技業熱潮時,才跟風說也有要轉投資生技業的那些公司亦是。幾乎都可以直接劃去他們長期的投資價值,因為公司已沒有競爭力了,才會這樣抱住浮木,有啥熱門能抓的就抓;中短線投機這些公司的勝算也不大,因為市場的期望值主要都已經給了第一批第二批的公司了。
    那近幾年的電動車跟電動車供應鏈呢?
    電動車我只想提醒幾點,特斯拉已經佔去了多少世界市場份額?大陸那些新能源車廠藉大陸政策跟內需已先佔去多少大陸市場的份額跟先機?世界前幾大傳統車廠選擇自己研發生產或接受新代工模式的可能性熟高孰低?
    電動車供應鏈方面,除了關鍵電池相關的供應鍊以外,只需要思考一個問題,目前八成以上的所謂電動車供應鍊題材股,新增加了電動車的營收,相對少掉多少傳統車的營收?能兩面同時增加的公司並不多。
    那目前最火熱的元宇宙跟NFT題材呢?
    元宇宙雜談系列已談了不少,只再加一段提問,目前硬要掛上XX元宇宙炒股的這些跟風公司,到底真的知道元宇宙的意涵是啥嗎?
    跟著要炒NFT的這些公司,有幾家是真的有盤點過自己的產業或產品目前適合這個概念嗎?公司是否具備足夠的既有的、已廣為人知的IP資源去搶收割一波利益?還是最後會落得自導自演自抬價自己買單的鬧劇一場?
    結語:
    跟風跟的及時,利用自身優勢跟的好,就是成功轉型。
    跟風已經慢了數拍,卻又跟不出自身利基的差異性,但又每樣題材都想跟一下,沾一些掛個名,只會顯得公司未來已無發展性,最後流顯於外的就是黔驢技窮的窘況。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會一直存在的專題,只要我還有使用方格子這個平台,更新頻率不定,可能一週數篇,也可能幾個月一篇。 此專題以觀念文的整理為主。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