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職場讀書人選書】從小說的複眼 看見我們假裝看不見的現實—《複眼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其實自然並不殘酷。至少沒有對人類特別殘酷。自然也不反撲,因為沒有意志的東西是不會『反撲』的。自然只是在做它應該做的事而已(後略)⋯⋯」

不論是災難類或「反烏托邦」主題,這類的作品之所以迷人,除了通常具有壯闊、巨觀的場面外,那種建立在已知事實基礎之上,卻明確知道這些事情發生機率極低的「安全感」,或許也是重要的因素。就如同玩遊戲一般,是一種體驗,卻不需要因此承擔損失什麼的風險。然而,《複眼人》卻是一本完全不同的作品,其中依舊虛實交錯,但實的卻是災難的部分。


在談論自然與人類的小說中 鑲嵌的「瓦憂瓦憂」寶石

如果說《苦雨之地》是關於語言與溝通、《單車失竊記》是關於台灣歷史與本土產業興衰、《天橋上的魔術師》是關於老台北人的魔幻記憶,那《複眼人》這部由一篇關於垃圾島撞擊台灣的長篇小說,與訴說追蝶人回憶的短篇小說構成的作品,所談的或許可歸類成科學、人類及自然間的衝突。儘管精湛的自然書寫、口吻輕柔卻隱含一點抑鬱的特色依舊,但在長篇作品中由吳明益創造的「瓦憂瓦憂」這顆寶石,卻讓《複眼人》顯得更加與眾不同。

瓦憂瓦憂人相信世界就是海,而卡邦(瓦憂瓦憂語中「神」的意思)創造了這個島給他們,就像在一個大水盆裡放了個小小的空蚌殼。瓦憂瓦憂島會隨著潮汐在海裡四處飄移,海就是瓦憂瓦憂人的食物來源。但有些種類是卡邦所化身的,比方說被稱為「阿薩摩」的一種黑白色交雜的魚,便是卡邦派來隨時窺探、試探瓦憂瓦憂人的,因此被瓦憂瓦憂人歸納為不能吃的種類。

一個因為貪婪而受難的民族,有著自己的語言、神話、信仰,及各種無法想像的風俗,縱使在其他作品中也有魔幻的劇情,但瓦憂瓦憂卻是少見,完全虛構的存在。而因為這個特別的民族,也讓書中的台灣島民有了另一個比較的對象,除了使常見的「原住民—平地人」、「自然—開發」光譜變得更為複雜,也藉由三者(平地人、原住民及瓦憂瓦憂)間的交會,在這本探討環境的作品中,創造了更多層次與衝突點。

當然,書名既然是「複眼人」,複眼人的角色想必吃重,除了貫穿於兩作品外,它全知全能,卻又自外於世界之外,可說是神、自然的化身,卻似乎又只是個旁觀者。相當於《天橋上的魔術師》中的「魔術師」,作者賦予它在小說中關鍵的身份,卻又難以說明它具體是什麼,而這也正好緊扣著整本作品對於人類與科學求知的反思。

Why? Why? Why?

(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
I think you land people waste a lot of time asking yourselves why

(我認為你們這些岸上的人浪費了大把時間在問自己為什麼)

                              —〈海上鋼琴師,1998〉


因為求知而進步 人類卻也因此失去自我

在電影《海上鋼琴師》中,在船上長大的1900不懂為什麼岸上的人總喜歡追根究底,反而錯過了享受的機會;對於筆者而言,《複眼人》中似乎也呼應著這樣的說法,在探討人類造成生態浩劫的同時,作者似乎也質疑著人類總是想要「解釋」各種現象,卻在過程中遺失了對自然的崇敬,甚至想要藉由創造科學、經濟等工具,證明自己握有主導權,最後迷失於其中,直到災難發生才了解自我的渺小,並且引來反噬。

「複眼人」如其名,它的眼睛就如同無數個小窗口,讓望進去的人們能夠看見世界的百態,而《複眼人》這本作品或許也是一個類似的存在,只是藉由小說中的情節,讀者同時能夠看見的是正在發生的現在、虛構卻近似於過去的民族,與很有可能在未來出現的災難,另外還有一些空白的部分,則是讀完這本書後,我們又會如何的各種選擇當中,繼續接下來的人生。

誠品線上:https://reurl.cc/7eRWa5

金石堂網路書店:
https://reurl.cc/ZrXzKa

博客來:
https://reurl.cc/g0ZEVQ

讀冊生活:
https://reurl.cc/Ddm8zj

讀冊二手書:
https://reurl.cc/OpVeZD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喜歡看書、追劇、看電影跟聽音樂的社畜,感覺把那些作品記錄下來好像比較不浪費已經花費的時間,也希望能夠幫助讓好作品接觸到更多適合的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由〈經濟學人〉駐韓特派記者丹尼爾・圖德(Daniel Tudor) 深耕近十年所著的《韓國:撼動世界的嗆泡菜》,可說是一本關於韓國的百科全書,藉由外國人的視角,深刻頗析了這個新興科技強國的文化、歷史、社會及民族性等。儘管距離出版已過了快十年,卻依舊能夠從其中發現許多台灣主流社會所不知道的韓國面向。
以一場失敗的相親作為開頭,《生活是甜蜜》中的時間流,或許是所有作品中最耐人尋味的,雖然時間跨度超過十年,卻因為在結尾又回到了相親當天,讓這200多頁的內容,彷彿只是一個人在經歷某個事件後,在返家路途上的人生回顧。然而,和上述南柯一夢的感覺相反,和其他作品比起來,在實際閱讀時它反而會讓人快不起來。
「消費」已經成為資本主義大旗下,所有人的日常生活,但除了金錢、慾望,許多人或許都忽略了,現代有效率的廢棄物處理流程及專業人員,才是這一切得以運轉的重要動力。儘管在許多場合垃圾清運被視為是污穢的代名詞,但諷刺的是有了它的重要貢獻,人類生活才得以維持整潔、避免疾病孳生。
距離作家林奕含輕生,已過了4年,儘管一度沸沸揚揚,但經歷時間流逝、甚至是疫情的洗禮,關於那些補教界的黑暗齷齪之事,早已乏人問津。然而,要再度翻開《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仍舊需要鼓起非常大的勇氣,只因其中的傷痛是如此刻骨,而作者的文字又是如此殘忍且美麗。
以1867年「羅妹號事件」及後續發展的史料為主幹,《魁儡花》描述了台灣是如何在19世紀重新登上國際舞臺,並且在清國消極治理的情況下,弔詭地讓原住民成為了被國際承認的政治主體,與列強談判、立約的過程。
對於筆者而言,台灣本土桌遊彷彿橫空出世,若真的要思考過去玩過的桌遊,大概也只有「大富翁」,直到這本由桌遊收藏家完成的作品,出現在筆者的推薦購買列表上,才完全打破了這樣的迷思。
由〈經濟學人〉駐韓特派記者丹尼爾・圖德(Daniel Tudor) 深耕近十年所著的《韓國:撼動世界的嗆泡菜》,可說是一本關於韓國的百科全書,藉由外國人的視角,深刻頗析了這個新興科技強國的文化、歷史、社會及民族性等。儘管距離出版已過了快十年,卻依舊能夠從其中發現許多台灣主流社會所不知道的韓國面向。
以一場失敗的相親作為開頭,《生活是甜蜜》中的時間流,或許是所有作品中最耐人尋味的,雖然時間跨度超過十年,卻因為在結尾又回到了相親當天,讓這200多頁的內容,彷彿只是一個人在經歷某個事件後,在返家路途上的人生回顧。然而,和上述南柯一夢的感覺相反,和其他作品比起來,在實際閱讀時它反而會讓人快不起來。
「消費」已經成為資本主義大旗下,所有人的日常生活,但除了金錢、慾望,許多人或許都忽略了,現代有效率的廢棄物處理流程及專業人員,才是這一切得以運轉的重要動力。儘管在許多場合垃圾清運被視為是污穢的代名詞,但諷刺的是有了它的重要貢獻,人類生活才得以維持整潔、避免疾病孳生。
距離作家林奕含輕生,已過了4年,儘管一度沸沸揚揚,但經歷時間流逝、甚至是疫情的洗禮,關於那些補教界的黑暗齷齪之事,早已乏人問津。然而,要再度翻開《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仍舊需要鼓起非常大的勇氣,只因其中的傷痛是如此刻骨,而作者的文字又是如此殘忍且美麗。
以1867年「羅妹號事件」及後續發展的史料為主幹,《魁儡花》描述了台灣是如何在19世紀重新登上國際舞臺,並且在清國消極治理的情況下,弔詭地讓原住民成為了被國際承認的政治主體,與列強談判、立約的過程。
對於筆者而言,台灣本土桌遊彷彿橫空出世,若真的要思考過去玩過的桌遊,大概也只有「大富翁」,直到這本由桌遊收藏家完成的作品,出現在筆者的推薦購買列表上,才完全打破了這樣的迷思。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整本小說以「朱一貴事件」為劇情主軸,從起事前的行事風格來建立人物形象,接著才切入到事件本身。為了增強其中的「歷史」氛圍和真實性,作者參考了歷史文獻、縣志等史料,在兼顧文學性的同時,也企圖還原當時的人物樣貌。
Thumbnail
在這本作品當中他把台灣毒品議題切分成「海洋」、「城市」跟「網路」三個部分,企圖藉由台灣在亞太毒鏈的角色、各世代不同的毒品類型,還有針對成癮者的訪談,來建構名為「台灣毒品」的圖像。儘管毒品議題複雜,但藉由週刊般通俗的文字,加上多樣的人物故事,也讓這個主題相對平易近人一些。
Thumbnail
儘管打敗大魔王、完成冒險的劇情依舊,新的配角加入還是成功豐富了劇情,加上大量風趣可愛的元素,也讓《海洋奇緣2》成為一部充滿娛樂性的作品。
Thumbnail
藉由家人的口述、歷史資料的搜集,她重建了祖母與台灣礦業緊密交織的一生,並且為整個歷史進程留下了紀錄;儘管就像作者說的,這些文字並沒有辦法呈現出當時礦工們的完整情境,但至少它嘗試避免了作者的家庭中,甚至是整個社會的世代,在階級轉換的過程中所產生的經驗斷裂。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吳明益的小說《複眼人》的故事情節以及作者的寫作風格。文章中不但闡述了故事架構,也對小說中的角色和情節進行了分析和評論,最後歸納出了一些個人的觀點。
Thumbnail
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化社會,當65歲的年長者人數比例超過20%,也象徵著相關的照護、醫療等,已經成為不能夠再逃避的重要議題。然而,不論是國家政策、各種相關設施,甚至是這個社會上的其他人,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
  來自海外的科技在海水款動之下來到孤島,浪捲走沙灘上的微粒,像是為了未來收取訂金。而島嶼的居民彷彿被施以魔法一般,竟無師自通地學會如何操作儀器,隨著藏在裡頭的人形贓物被取出,人類將不復過往的樸實與傳統,相信所有問題的答案都可透過人形怪物獲得解答。   但彼方事物容易造成水土不服,不只是對物品或使
Thumbnail
  許多時候,我們也都想逃離。只是,我們終究無法完全離群索居。但所謂的「共生」,究竟又是什麼呢?
Thumbnail
終於有一部描繪臺灣近未來科幻小說!世界末日後,在「祖國」的庇蔭下,五篇在所謂「樂土」,這個彷彿烏托邦世界的故事,這些角色遵循著單一標準,在追求越高「樂值」才越幸福的社會努力往上爬,最後角色線互相交疊揭開了樂土世界的真相。何謂標準規範?何謂自由?時間軸全部串起來後,雞皮疙瘩。
Thumbnail
當你放棄了魚,你可以去到更自由美好的世界,不是因為你付出了努力,而是因為它們就跟毀滅和失去一樣,是天理循環的一部分,就像生是死的反面,成長與腐爛互相輪替。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整本小說以「朱一貴事件」為劇情主軸,從起事前的行事風格來建立人物形象,接著才切入到事件本身。為了增強其中的「歷史」氛圍和真實性,作者參考了歷史文獻、縣志等史料,在兼顧文學性的同時,也企圖還原當時的人物樣貌。
Thumbnail
在這本作品當中他把台灣毒品議題切分成「海洋」、「城市」跟「網路」三個部分,企圖藉由台灣在亞太毒鏈的角色、各世代不同的毒品類型,還有針對成癮者的訪談,來建構名為「台灣毒品」的圖像。儘管毒品議題複雜,但藉由週刊般通俗的文字,加上多樣的人物故事,也讓這個主題相對平易近人一些。
Thumbnail
儘管打敗大魔王、完成冒險的劇情依舊,新的配角加入還是成功豐富了劇情,加上大量風趣可愛的元素,也讓《海洋奇緣2》成為一部充滿娛樂性的作品。
Thumbnail
藉由家人的口述、歷史資料的搜集,她重建了祖母與台灣礦業緊密交織的一生,並且為整個歷史進程留下了紀錄;儘管就像作者說的,這些文字並沒有辦法呈現出當時礦工們的完整情境,但至少它嘗試避免了作者的家庭中,甚至是整個社會的世代,在階級轉換的過程中所產生的經驗斷裂。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吳明益的小說《複眼人》的故事情節以及作者的寫作風格。文章中不但闡述了故事架構,也對小說中的角色和情節進行了分析和評論,最後歸納出了一些個人的觀點。
Thumbnail
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化社會,當65歲的年長者人數比例超過20%,也象徵著相關的照護、醫療等,已經成為不能夠再逃避的重要議題。然而,不論是國家政策、各種相關設施,甚至是這個社會上的其他人,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
  來自海外的科技在海水款動之下來到孤島,浪捲走沙灘上的微粒,像是為了未來收取訂金。而島嶼的居民彷彿被施以魔法一般,竟無師自通地學會如何操作儀器,隨著藏在裡頭的人形贓物被取出,人類將不復過往的樸實與傳統,相信所有問題的答案都可透過人形怪物獲得解答。   但彼方事物容易造成水土不服,不只是對物品或使
Thumbnail
  許多時候,我們也都想逃離。只是,我們終究無法完全離群索居。但所謂的「共生」,究竟又是什麼呢?
Thumbnail
終於有一部描繪臺灣近未來科幻小說!世界末日後,在「祖國」的庇蔭下,五篇在所謂「樂土」,這個彷彿烏托邦世界的故事,這些角色遵循著單一標準,在追求越高「樂值」才越幸福的社會努力往上爬,最後角色線互相交疊揭開了樂土世界的真相。何謂標準規範?何謂自由?時間軸全部串起來後,雞皮疙瘩。
Thumbnail
當你放棄了魚,你可以去到更自由美好的世界,不是因為你付出了努力,而是因為它們就跟毀滅和失去一樣,是天理循環的一部分,就像生是死的反面,成長與腐爛互相輪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