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月的另一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月的另一面》李維史陀 著
十年前在某一間誠品買的書,幾乎是看到書名就心動,月的另一面,隱藏而尚待揭露的部分,未知並非黑暗,只是光還沒照射進來,純粹是雙眼缺乏辨識的能力,而非被視物的無價值。作者意在提醒他所在的西方世界(文明)不要只從埃及、希臘、羅馬這套已然清楚的歷史脈絡去思考歷史發展的面向,如果從另一個隱蔽面切入,就會顯現出它的關鍵性。

人類學、李維史陀、日本,光是這三個關鍵字就足夠我腦充血,封面又是我喜歡的,沒有任何理由抗拒它(無需折扣或贈品)。偏偏吸引我的關鍵字大概就像克漏字填空考古題庫一樣厚,導致我經常充到刹不住停損點,乃至需要剁手的程度——買書不難,難的是把它看完。

有個弔詭的地方,我老是想不透,譬如說現在貓咪看著我,我很愛牠也自以為了解牠,但我不會為了牠去買貓咪學,我不想別人告訴我,貓是什麼。可是,我卻很愛看和人類學或心理學有關的書,難道是因為我始終不懂人類,不懂人心,還是不懂我自己,所以才需要《憂鬱的熱帶》讓自己陷入陌異的莽原裡憂鬱,在月的另一面迷路,才能稍稍確認,人,到底是什麼?
照理說人會受到新穎未知的東西吸引,想去探索了解,可原來不是這樣的,人傾向不斷重複自己,在熟悉的地方繞圈子。塔羅牌的零號愚者往往是在生命的轉折處懸崖邊才會跨出去,舒適圈的逗留並非怠惰,那是一種怡然自得的安然,做人不就是追求這個——趨吉避凶,安身立命,而這種詞彙造就出的世界,必然與航海開拓的精神不同,可你一旦浮現這種斷然的劃分,思考便擱淺了(人的腦迴路可能比蘇伊士運河更窄),所以經常需要挖土機,人類學家的手也許就是用來清運廢土的吧。
以上都是廢言(笑)。
「一個從外部觀察另一種文化的人,相對於他無可避免且殘缺不全的認知,以及可能產生理解上的明顯錯誤,他也許仍具有另一種價值。人類學家注定只能遠觀事物,無法細察它的細節。」

輪廓與樣貌的獨特性,必須拉開距離才能看見,文化的本質不能比較。李維史陀還讓人看見一種興奮雀躍的童玩之心,聲音、顏色、氣味、味道、質地,樣樣都引發他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他的日本旅程應該非常愉悅,對於所接觸的一切:博物館、神社、庭園,以及被安排晤見的各種工匠、繪師、樂師,既是想像的印證或悟改,也是新鮮燦爛的刺激。看到這裡突然覺得非常親切,人類學家也是一名觀光客呢,於是忍不住比擬起一次又一次將自己拋擲於日本神社寺院的經驗,無論讀過什麼,受了誰影響,去過多少次,終究是一個外邦人的視角,差別只在他調校的光圈使其能快速精準的掌握物態的外貌及其象徵,能指認殊異。
但我覺得有趣的並不是他看見的日本是什麼,而是他觀看的姿態,不斷提醒自己不要過度理想化,或可能被「異國風的錯覺意象」吸引而產生錯誤的臆想,他不只一次說自己實是一無所知的人,而整趟旅遊期間卻不斷被詢問:「您怎麼看待我們?您認為我們是什麼?」於是他得到了一個奇怪的印象——「彷彿我去日本不只是為了讓人們向我展示日本,讓我去看它,而且也是為了給日本人一次機會」。
有什麼理由可以懷疑它的身分和原創性呢?他問。

這段描述我們肯定十分熟悉,把日本去掉換成台灣,也就是我們有意無意間老是在做的事,而我們輕率的定義這是一種「國民外交」——你怎麼看待台灣?你喜歡台灣嗎?你覺得台灣的食物怎麼樣?你能接受臭豆腐嗎?你認為我們是一個國家嗎?(是以一個台灣的部落客上傳蛋炒飯影片被外國網友瘋傳,也能成為賺點閱率的新聞。)

有什麼理由讓我們得懷疑自己存在的合理性?

喔,當我使用「我們」這個詞彙其實也是危險的,它可能是一種誤認的集合體,我們,又是誰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9會員
98內容數
為了向朋友介紹盧恩符文,重新把過去幾年研究符文的心得和資料抓出來,東摘西錄放進大鍋匯炒,不知道會料理出什麼,到底是巫婆的黑水蟾蜍湯,還是藍仙子的神仙水?又或者,也許只是平凡的奶油玉米湯罷了。只是這樣默默累積也成為數十篇有點微妙的小短文,索性稱之「深夜的盧恩課」,分享給對北歐神話和盧恩符有興趣的朋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禾鷺鷥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樹之歌》大衛喬治.哈思克 2018年1月,購自小小書房。 如果要推薦閱讀書單,《樹之歌》大概永遠都會列在我的前十名,很長時間甚至是第一名的位置,我必須向樹懺悔,工作的關係用掉太多紙,成千上萬的樹變成了紙,做成了書,有變得比較偉大嗎?也許所有的偉大不如一棵樹,樹是生命之泉,宇宙的軸心。
我是在一本書店發現這本書的,單純被「摩滅」這兩個吸引。
《樹之歌》大衛喬治.哈思克 2018年1月,購自小小書房。 如果要推薦閱讀書單,《樹之歌》大概永遠都會列在我的前十名,很長時間甚至是第一名的位置,我必須向樹懺悔,工作的關係用掉太多紙,成千上萬的樹變成了紙,做成了書,有變得比較偉大嗎?也許所有的偉大不如一棵樹,樹是生命之泉,宇宙的軸心。
我是在一本書店發現這本書的,單純被「摩滅」這兩個吸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書名叫《月的另一面》,我真的依指示跑去另一面,從紙背看過來,從正反顛倒的印刷字體中瞧見李維史陀脫下人類學專業的眼鏡,不小心露出成名這麼多年以來,罕為人識,一臉天真浪爛漫,觀光客容易滿足的笑容。
Thumbnail
這陣子一直浮現月老到意識 因為很好奇月老的視界是什麼呢 查了一下還真的有 真的!真的太可愛了! 讓我想到, 每次要買東西回去祭拜家神時 都會禮貌上詢問一下家母 像朋友那樣吧. 基本上祂們吃的東西大部份, 像我們現實生活中愛吃得. 也不太喜歡我們花大錢 可以的話就選擇在初一十
昨天在視頻上,聽到台大歷史系教授的一句話,蠻有深意的。 他在批評讓世界看見台灣這件事,他的意思是,何必去管別人有沒有看見你,重點是我們有沒有去看這個世界!別人有千百種理由可以忽視你,畢竟主動權在他,但是我們有沒有資格去忽視任何人呢? 剛創業的時候,有些客戶的道德觀是我無法接受的,但是為了生意,還
Thumbnail
我真的不是理性腦,我懷疑我還待在子宮的那10個月應該就在讀詩。但我其實很想認真的閱讀,可是我被太多的雜務給分食了,我根本拿不回主導權吧。(啊懶就直接說沒人會笑的) 多年前你會在金石堂的網路書店購書,村上村樹,二月,扎西拉姆.多多,鄭愁予,...然後我跟著閱讀,就連看個書都需要伴讀的我真的好
Thumbnail
2016年認識了人類圖後,我在圖書館找到了相關書籍。認識了《愛自己,別無選擇》,受到提點後開始改變,在那段期間去貫徹《區分的科學》。並再次遇見新的書籍《自私的覺悟》。希望這些文字和理念能在讀者內心產生共鳴,並在生活中得以貫徹。
Thumbnail
今天把《國境之南.太陽之西》看完了,手邊的筆記紙寫了滿滿一堆,都是摘自書中的句子;那是很個人的東西,總覺得心裡一直被書中的某些部分像一根針地扎一下扎兩下
我是李新善,七年級生。一位人類圖講師及分析師。我從2015年接觸人類圖至今,曾至各級學校、中小企業演講,其中大獲好評的是我在講述人類圖如何應用在職能職涯、愛情生活。我並不是人類圖大師,僅僅是分享人生之中汲取的經驗,並且將我的人生座右銘置入其中:「懂得怎麼開始,就懂得怎麼前進。」
Thumbnail
一直把貓咪視為人生導師的我,這類型的書怎麼讀都讀不膩,因為貓咪可以教導人類的事情實在太多,雖然坊間類似的書籍不少,不過內容也會因貓奴人類而異喔,對我來說,貓咪就和我們人類一樣,有著不一樣且獨特的個性,所以彼此碰撞出來的生活哲學也會大不相同。
Thumbnail
「語言是人類理性的一種形式,內含其邏輯,對此人們卻渾然不知」 —— 李維史陀
《穿越福爾摩沙1630-1930》一書構成的方式容易說明,主要以這三百年為限度,由法語撰寫關於台灣的見聞。經作者收集與挑選,撰寫者多半親自因緣際會走訪台灣,對當地的政治、風俗、社會、地理、政治、族群等紀錄觀察。另外是由本書作者的對於每篇文本的撰述者簡介,撰述者來台的時代與脈絡。最後,不短的〈後記〉,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書名叫《月的另一面》,我真的依指示跑去另一面,從紙背看過來,從正反顛倒的印刷字體中瞧見李維史陀脫下人類學專業的眼鏡,不小心露出成名這麼多年以來,罕為人識,一臉天真浪爛漫,觀光客容易滿足的笑容。
Thumbnail
這陣子一直浮現月老到意識 因為很好奇月老的視界是什麼呢 查了一下還真的有 真的!真的太可愛了! 讓我想到, 每次要買東西回去祭拜家神時 都會禮貌上詢問一下家母 像朋友那樣吧. 基本上祂們吃的東西大部份, 像我們現實生活中愛吃得. 也不太喜歡我們花大錢 可以的話就選擇在初一十
昨天在視頻上,聽到台大歷史系教授的一句話,蠻有深意的。 他在批評讓世界看見台灣這件事,他的意思是,何必去管別人有沒有看見你,重點是我們有沒有去看這個世界!別人有千百種理由可以忽視你,畢竟主動權在他,但是我們有沒有資格去忽視任何人呢? 剛創業的時候,有些客戶的道德觀是我無法接受的,但是為了生意,還
Thumbnail
我真的不是理性腦,我懷疑我還待在子宮的那10個月應該就在讀詩。但我其實很想認真的閱讀,可是我被太多的雜務給分食了,我根本拿不回主導權吧。(啊懶就直接說沒人會笑的) 多年前你會在金石堂的網路書店購書,村上村樹,二月,扎西拉姆.多多,鄭愁予,...然後我跟著閱讀,就連看個書都需要伴讀的我真的好
Thumbnail
2016年認識了人類圖後,我在圖書館找到了相關書籍。認識了《愛自己,別無選擇》,受到提點後開始改變,在那段期間去貫徹《區分的科學》。並再次遇見新的書籍《自私的覺悟》。希望這些文字和理念能在讀者內心產生共鳴,並在生活中得以貫徹。
Thumbnail
今天把《國境之南.太陽之西》看完了,手邊的筆記紙寫了滿滿一堆,都是摘自書中的句子;那是很個人的東西,總覺得心裡一直被書中的某些部分像一根針地扎一下扎兩下
我是李新善,七年級生。一位人類圖講師及分析師。我從2015年接觸人類圖至今,曾至各級學校、中小企業演講,其中大獲好評的是我在講述人類圖如何應用在職能職涯、愛情生活。我並不是人類圖大師,僅僅是分享人生之中汲取的經驗,並且將我的人生座右銘置入其中:「懂得怎麼開始,就懂得怎麼前進。」
Thumbnail
一直把貓咪視為人生導師的我,這類型的書怎麼讀都讀不膩,因為貓咪可以教導人類的事情實在太多,雖然坊間類似的書籍不少,不過內容也會因貓奴人類而異喔,對我來說,貓咪就和我們人類一樣,有著不一樣且獨特的個性,所以彼此碰撞出來的生活哲學也會大不相同。
Thumbnail
「語言是人類理性的一種形式,內含其邏輯,對此人們卻渾然不知」 —— 李維史陀
《穿越福爾摩沙1630-1930》一書構成的方式容易說明,主要以這三百年為限度,由法語撰寫關於台灣的見聞。經作者收集與挑選,撰寫者多半親自因緣際會走訪台灣,對當地的政治、風俗、社會、地理、政治、族群等紀錄觀察。另外是由本書作者的對於每篇文本的撰述者簡介,撰述者來台的時代與脈絡。最後,不短的〈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