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風雲-曹爽:青年大將軍的革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大將軍。
兩漢三國,最位高權重的官職。

從衛青開始,奠定了「外戚大將軍」的傳統。
你還真別說,就連曹操也是個外戚大將軍。

中國傳說,自夏朝大禹起,開啟了君主世襲制。

都不說考古,光在文字記錄上,這就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
原始部落是民主的。
眾多部落推舉共主,則是類似代議制度。

一個人,一個部族,能夠成為管理者,必然需要受到被管理者的支持。
就連動物也是這樣的,不然辛巴是咬個玉璽來說我是獅子王嗎?

但人類是複雜的。

渡過了最原始的「強者為尊」,人類發明了很多「拉幫結夥」的方法,來變得強大。
大禹的兒子,也是透過一番征戰,才獲得了共主的地位。

而孫子要繼承的時候,又遭遇到了失敗。

這時候,他的弟兄們出來挺他。
也就是所謂「宗室力量」的覺醒。

夏后氏團結在一起,把權柄穩固在自己宗族之內,私相授受。
才真正開啟了世襲王朝。

這個在《史記》中相當純粹的世襲王朝,後來就被再次興起的代議制部落聯盟打倒了。

殷商人一面借用夏朝的世襲制,一面又以代議制控制帝王。
超先進的有沒有。

周代,春秋戰國,不外如是。

然而,家族的概念開始產生變化。
配偶,是家庭的一部分。

配偶的家族,也要成為家族的一部分。

嫁了一個有錢有勢的老公,想把財富跟權勢維持下去的人,自然會出現。
春秋戰國,母系的勢力,開始干涉管理者的繼承權。

最簡單而明顯的例子,就是西周的滅亡。
母系的勢力,後來被稱之為「外戚」。

對比宗室內親囉。

外戚對於統治權來說,嗯,從西周末開始,就是個「毒」。
但這個「毒」也有一個好處,就是不會去斷絕世襲。

甚而且之,當繼承人面對同宗兄弟之間的爭奪,世上還真是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

宗室一邊要借重外戚的力量,一邊又要防備外戚的奪權。
這樣的大戲,就這麼演啊演的貫穿了兩漢。

最主要便表現在大將軍一職上。

曹丕,代漢之魏的第一任皇帝,非常明智的不再重用外戚。
而是任命了同姓宗室為大將軍。

這不是曹丕特別聰明,基本上當時的潮流就是如此。

劉備劉禪,以至孫權,都不會再讓外戚當此大位。
原因很簡單,在這個戰亂之世,支撐他們稱王稱帝的力量,跟外戚的關係不大。

三國君主,全都不是過去朝廷核心的權貴。
每逢亂世,就是階級翻轉的時候。

從一開始支持著曹操起兵上大位的「那些人」,都被曹魏以宗室之禮待之。
當我們把脈絡梳理下來,你會發現曹丕確實有「超世之意識」。

孫權雖然任命江東四大家之陸遜為上大將軍,可沒有這般禮遇。

曹丕太清楚,維持著一個政權的是什麼。
一直到他的兒子曹叡過世前,魏朝的四個「正位」大將軍,有夏侯惇、曹仁、曹真,以及司馬懿。

但也就在曹叡最後重病之時,他撤掉了正在遼東征戰的司馬懿大將軍之位。
改立燕王曹宇。

從曹叡寢宮傳出的詔書,命大將軍曹宇,夏侯獻,曹肇,秦朗,曹爽合共五人輔政。
這五個,全是曹魏「宗室」。

燕王曹宇,是曹操的兒子,跟曹操最疼愛的曹沖為同母所出。
年紀估計只比曹叡大了不到十歲,雖是叔父,但兩人少年共處,情同手足。

曹宇在曹丕時代,曾經被貶過爵,曹叡即位才改封燕王。
曹魏最後一任皇帝曹奐,也就是他的兒子。

夏侯獻身世不明,從《三國志》中看,不會是夏侯惇跟夏侯淵的世系。
在其他史書中薄有記載,陳壽卻只在《劉放傳》提起這個輔政職責……

春秋之義,內大惡諱,小惡不書。

夏侯獻犯過什麼大錯嗎?
我們先往下看。

曹肇是曹休的兒子,長年在宮中禁軍任職。
「有當世才度」,亦不失為一時之選。

秦朗,是秦宜祿的兒子。
這個聲名不顯的秦宜祿,是呂布部將。

他的老婆杜氏是個美人,關羽曾經請曹操賜給自己。
但美麗人妻,孟德從來不會讓。

曹操收了杜氏,也養了這個拖油瓶秦朗。
秦朗雖然很得曹操疼愛,但畢竟沒有繼承權。

而他的年紀,也跟曹丕曹植以下的曹家小朋友們比較接近。
秦朗在曹家兄弟之間,很吃得開。

曹丕肯定是不喜歡他,但也沒他皮條。
曹叡就把他徵召來當內官了。

秦朗親近皇帝,但沒什麼建樹。
還好打仗打得不差,跟鮮卑一戰也算有功。

曹爽,則是曹真的兒子。
曹叡還在東宮的時候,就跟曹爽交情很好。

不過,曹叡只當了一天的東宮太子。
除非曹丕在還沒封曹叡當太子前,就讓曹叡居於東宮。

曹叡時代的曹爽,基本上跟曹肇差不了多少。

選擇這五個人,就表示曹叡打算把權力收束在宗室之內。
他肯定在怕。

怕啥呢?

我們常說,曹叡跟曹丕就是太短命了。
但這對父子加曹操,夯不啷噹也活了差不多八十年。

什麼意思?
意思是,當曹叡將逝之時,曹操時代就出生的,出名的臣子,也都差不多走到了人生的盡頭。

是的,曹叡太短命了。
他來不及完成世代交替,而是在世代交替中殞命。

曹魏正在大換血。
託付老臣,行將就木。

司馬懿也好,劉放孫資也罷。
這些老人沒有未來。

同樣是不可靠的年輕人,為什麼不選自己的親人呢?

曹叡合情合理的選擇了青年宗室團。
但近二十年來大權在握的劉放孫資,心裡就不痛快了。

如果不認識這兩個不是君主的「孫劉」,可以看一下【魏晉風雲-中書執政】

當曹叡病重時,司馬懿還在遼東征戰返國途中。
而孫劉兩老,就費盡心思想要除青年,置入老臣。

沒有比司馬懿更適合的老臣了:前任輔政,戰功彪炳。

孫劉想辦法支開了曹宇等人,但只有曹爽不動。
曹爽,是曹叡身邊的護衛官。

不管是哪一個朝代,皇帝過世永遠夾雜著謎團。
曹叡光是立顧命大臣就一堆版本了。

在明帝紀裡頭,特別強調了曹叡最信任司馬懿,不只要年僅八歲的曹芳認好司馬懿,更忍死相待。
在劉放傳中,曹叡一開始根本沒有打算把司馬懿排進顧命大臣,是劉放孫資的建議。
郭頒世語不只有相同的敘述,更寫了一篇精彩的故事……特別重要的是,郭頒的寫法,其實曹爽也不在初始名單中。

剛開始曹叡只選定了大將軍曹宇,夏侯獻,曹肇三人。
獻肇得知後有點得意忘形,暗示放資看你們還能囂張多久。
放資連忙去找曹叡,建議他召司馬懿回來。

司馬懿也算機靈,快馬趕回京師。而曹肇等人本來要離開了,收到訊息也連忙回轉。
終究是司馬懿先到一步,放資更關閉宮門,不讓曹肇等入內。
一夜之後,風雲變色。

劉放孫資是沒有權力關閉宮門的,漢末曾經幹過這件事的人,是虎賁中郎將袁術。
而這個時候有資格的人,正是武衛將軍曹爽。

劉放為了讓計策能行,在曹叡問說,誰能搭配平衡司馬懿的時候,推薦了站在一旁的曹爽。
曹爽壓根沒想到事情會鬧到自己頭上來,嚇得滿頭大汗。
劉放悄悄走到曹爽身邊,偷偷跟曹爽說:「放心,沒事,我們挺你到底。」

就這樣,劉放孫資與曹爽司馬懿完成了奪權大計。

不過老裴提醒大家,事情的結果雖然相同,但世語的遺命安排跟陳壽所寫是有出入的。
就只是個編按,老裴並沒有說他覺得哪邊的細節正確。

事實上,老裴還找了漢晉春秋。

按漢晉春秋的說法,曹叡病重的時候,就像曹操有夏侯惇陪著,陪著曹叡的也是他最信任的大將軍曹宇。
有一天曹宇離開禁宮找曹肇談事情,只剩武衛將軍曹爽隨侍在側。
劉放孫資認為機不可失,趕快去找曹叡,用激將法逼他更換顧命大臣。
這個版本則是首推曹爽,司馬懿輔之。

跟郭頒世語不同的是,放資這次沒關宮門。
曹叡答應放資換人之後,曹肇趕了回來一哭二鬧三上吊,曹叡就說好啦不換了。
曹肇一走,放資又連忙去見曹叡,曹叡又說好。

劉放知道,曹叡已經三魂丟七魄,根本亂說一通,就要求他立詔書。
曹叡表示:好累喔我沒辦法寫字(快死了這個)。
劉放遂爬上曹叡的床……那個只是臥坐用的床,老爺吃葡萄的那種,不是睡覺的……抓起曹叡的手,開始散發他那漢室王孫獨有的文采。
詔書寫好,劉放立刻出去宣布:顧命大臣換人,你們幾個給我滾!

不管是郭頒世語還是漢晉春秋,又或是陳壽三國志。
雖然劇情不同,但你會發現大家的人物設定都是一樣的。

放資就專門演奸臣,而且擬詔一定是劉放這個作文大師的鍋。
曹肇永遠是負責吵嘴的原班人馬。
曹爽總是適逢其會。

但曹爽,絕對不是個廢物。

齊王曹芳一即位,曹爽就獲得了兩漢最高臣子特權「劒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
司馬懿第一時間是沒有這個特權的。

《三國志》隱藏了一些東西,但從兩漢傳統不難猜出:曹爽,跟曹叡人生最後的「明元郭皇后」搭上線了。
曹丕作為魏朝開國君主,跟外戚的關係非常差,也很著力打壓。

曹叡就沒那麼逼人,但也不至於給他們如同兩漢的尊崇。
可重點是,外戚依然是進入了禁軍體系。

曹叡的禁軍,司馬懿碰不著。
但一個個都是曹爽的老同袍,好兄弟。

曹爽需要夥伴來對抗老頭子們。郭皇后的阿叔堂哥們,也需要夥伴來重返榮耀。
在這個時候產生第一次的策略聯盟,再正常不過了。

皇帝的內親外戚,自春秋戰國以來,第一次站到一起了。
這就是曹爽的本事了。

曹爽,才是這個年代真正「頭低得下去,腰彎得下去」的男人。
大家要認為他是廢物,那就這麼認為吧。

曹爽為自己爭取了空間,得到了機會,締結了盟友。
然後,準備對付司馬懿跟孫劉。

曹爽先讓弟弟上了一表,說自己只是承托老爸的福,隨侍在曹叡身邊,而得到這樣的尊榮。
相比之下,司馬懿才是真正文武雙全,功在黨國的大功臣。
我們應該要給司馬懿更高的官位才是,大家說好不好啊!

建議官職:「太傅大司馬」。

不說你不知道厲害。
太傅是先秦三公之首,東漢亦曾復起。
大司馬是兩漢三公之首。

曹爽這一表「司馬懿好棒棒」,連劉放孫資都覺得沒有問題,立刻幫曹芳擬詔。
誰知道,曹爽又說,這總是大事,應該要舉行朝議討論。

論,有什麼不可論?

又是一個沒人料到,輿論的風向卻表示,東漢初年的大司馬,死亡率有點給他高,這個職務太不吉利了。
所以,「以太尉為太傅,持節統兵都督諸軍事如故。
看起來沒有任何影響,對吧?

東漢的傳統,是大將軍大司馬。

大將軍有五部營兵,大司馬這個官,其實就是太尉。
是四方軍的總監察官。

單純的太尉或大司馬,手上是沒有兵的。

而太傅的功能,則是代領尚書事。
也就是說,曹爽原本推薦司馬懿成為軍政雙霸天,結果最後司馬懿雖然官名改變,但實權不變?

不,司馬懿在征伐遼東之前,屬於西線總督軍,掛大將軍之名。
但現在,司馬懿成了太傅,留守洛陽。
成了一個空頭督導。

一切督曹爽。

是的,實際的兵權,歸於曹爽。
就連尚書政務,也由曹爽代領。

司馬懿就像另一個被架空的皇帝一樣。

作為一個能低頭可彎腰的男人,曹爽非常務實。
他深信只有掌握在手裡的,才是真權力。

表面上捧高司馬懿,曹爽更進一步,把禁軍將領大舉撤換為自己的弟弟們。
又加劉放孫資為左右光祿大夫--把這兩個老屁股,從中書省抽離了。

這是一場曹魏的青年革命。
滴血不流,完成了軍政轉移。

值得注意的是,曹爽並沒有「政變」的打算。
他仍是非常敬重老臣,司馬懿自不用說,曹爽甚至也對司馬懿的長子,敞開了禁軍之門。

魏朝承繼了曹叡時代的威望,又納用了司馬懿的節約養民之策。
東倭西域,北疆鮮卑無不來朝,就連南大寇孫權都在司馬懿的領軍下被擊退。

認真說起來,曹芳元服前的四年,根本就是魏朝最高峰的黃金年代。

但或許,壞就壞在司馬懿那個無法被動搖的「曹魏戰神」之名。
讓曹爽等人再次警覺到:老賊不死,甚至還沒有凋零。

曹芳八歲即位,十二歲就元服。
非常趕進度的原因,就是曹爽跟外戚集團要再次鞏固權力。

為曹芳立后。
后為甄氏,是郭氏外戚養女。

同時,曹爽大舉追封過去曹操身邊的重要武將,附加華歆王朗。
盡入曹操廟庭。

過去的,讓他們過去。

年輕人的時代要來。
年輕的曹爽,要消滅司馬懿也打不倒的蜀中反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57會員
910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從曹彰故事到司馬懿伐遼東,我們一直提到「田豫」這個人。 田豫足智多謀,能征善戰,但對於政治相當的不擅長。 他並沒有隱匿關於自己跟劉備有著好交情的事,是否也導致了他在曹魏的發展不順呢? 或許,我們可以看看同樣位於《魏書二十六》的另一個北疆大將,牽招。
從曹彰故事到司馬懿伐遼東,我們一直提到「田豫」這個人。 田豫足智多謀,能征善戰,但對於政治相當的不擅長。 他並沒有隱匿關於自己跟劉備有著好交情的事,是否也導致了他在曹魏的發展不順呢? 或許,我們可以看看同樣位於《魏書二十六》的另一個北疆大將,牽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是人們耳熟能詳的故事。大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君王,大禹是後人對他的尊稱。因治理洪水有功,舜禪讓帝位於他。他則將帝王傳給了他的兒子,將傳賢的禪讓制改為傳子的家天下。但一直有人懷疑大禹及夏朝只是傳說,並不真實存在。因為至今沒有發現夏朝的考古證據。如果夏朝和大禹不存在,那『三過家門而不入
Thumbnail
鄭厲公回國重新執政,懲治了祭仲的黨羽。公父定叔一看勢頭不對,就逃往衛國去⋯⋯
Thumbnail
在這裡要提前下一個定論: 曹操沒有的這個家族,他最後是擺不了這麼大的攤子的。 這個家族為曹操提供了大量忠誠的人才儲備。 第一代宗族大將中,曹仁、夏侯淵、夏侯惇、曹洪、曹純這都是各挑一攤的方面大員以及核心崗位上的幹部; 夏侯淵虎步關右,夏侯惇督導東部戰區,曹仁把守南大門,所有的重要軍區全是曹操
Thumbnail
終於要好好說說袁紹了。 更具體的說,要說說他老袁家了。 當時提到他老袁家,有一個非常天皇巨星的詞:「四世三公」。 啥叫「四世三公」呢? 他老袁家連著四輩,當到了三公(司徒、司空、太尉)這個位置的高官。 權力最重的國家決策和軍事任用這兩條大動脈雖然在皇權,外戚,太監這三個勢力手下,但讓整個帝
Thumbnail
在劉秀的權力改造後,雖然沒有絕對權威的「內朝官」了,但是在小皇帝不懂事,太后代為行使皇權的情況下,作為「太后皇權」的延伸,外戚自然而然的就會出現權重干政的現象。 89年竇憲打禿北匈奴的時候,和帝封了竇憲為大將軍,領大軍鎮涼州,然後外朝中大將軍的級別和待遇一躍變成了三公之上。 不過劉家的皇帝到了和
Thumbnail
春秋早期,鄭國在中原地區有著霸主的地位,鄭國君主鄭莊公除了「狹天子以令諸侯」,在天子親征鄭國時,還公然出兵抵抗,發生了著名的「射王中肩」事件。
接上文,曹操討黃巾、破袁術等,隔年再征陶謙,不料,後方兗州卻搖搖欲墜…
三國志,魏書第一卷,啟程。 本篇是三國志-魏書第一卷-武帝紀,以紀為稱, 是因其子曹丕後篡漢,追封曹操為魏武帝,稱曹操為太祖。 本章不只考察三國志本志,也往上考察後漢書和漢書,以用於更加貼近史實。同時也考察相關人物的傳記,完整曹操的生平事蹟,並依照判斷使用裴松之的註解。 開始吧。
Thumbnail
我是大魏景陽郡主楚昀,父親是大魏名將鎮北王楚鈞,父親過世後長兄楚霆繼承王位;母親是先帝長姐長樂長公主,長姐是永寧郡主、現在鄰國大渝的皇后楚寧。 爹爹過世那年我八歲,我也弄不明白究竟發生了什麼。我快滿九歲時,宮裡來了消息,大表兄陛下要姐姐帶我一起回京。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是人們耳熟能詳的故事。大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君王,大禹是後人對他的尊稱。因治理洪水有功,舜禪讓帝位於他。他則將帝王傳給了他的兒子,將傳賢的禪讓制改為傳子的家天下。但一直有人懷疑大禹及夏朝只是傳說,並不真實存在。因為至今沒有發現夏朝的考古證據。如果夏朝和大禹不存在,那『三過家門而不入
Thumbnail
鄭厲公回國重新執政,懲治了祭仲的黨羽。公父定叔一看勢頭不對,就逃往衛國去⋯⋯
Thumbnail
在這裡要提前下一個定論: 曹操沒有的這個家族,他最後是擺不了這麼大的攤子的。 這個家族為曹操提供了大量忠誠的人才儲備。 第一代宗族大將中,曹仁、夏侯淵、夏侯惇、曹洪、曹純這都是各挑一攤的方面大員以及核心崗位上的幹部; 夏侯淵虎步關右,夏侯惇督導東部戰區,曹仁把守南大門,所有的重要軍區全是曹操
Thumbnail
終於要好好說說袁紹了。 更具體的說,要說說他老袁家了。 當時提到他老袁家,有一個非常天皇巨星的詞:「四世三公」。 啥叫「四世三公」呢? 他老袁家連著四輩,當到了三公(司徒、司空、太尉)這個位置的高官。 權力最重的國家決策和軍事任用這兩條大動脈雖然在皇權,外戚,太監這三個勢力手下,但讓整個帝
Thumbnail
在劉秀的權力改造後,雖然沒有絕對權威的「內朝官」了,但是在小皇帝不懂事,太后代為行使皇權的情況下,作為「太后皇權」的延伸,外戚自然而然的就會出現權重干政的現象。 89年竇憲打禿北匈奴的時候,和帝封了竇憲為大將軍,領大軍鎮涼州,然後外朝中大將軍的級別和待遇一躍變成了三公之上。 不過劉家的皇帝到了和
Thumbnail
春秋早期,鄭國在中原地區有著霸主的地位,鄭國君主鄭莊公除了「狹天子以令諸侯」,在天子親征鄭國時,還公然出兵抵抗,發生了著名的「射王中肩」事件。
接上文,曹操討黃巾、破袁術等,隔年再征陶謙,不料,後方兗州卻搖搖欲墜…
三國志,魏書第一卷,啟程。 本篇是三國志-魏書第一卷-武帝紀,以紀為稱, 是因其子曹丕後篡漢,追封曹操為魏武帝,稱曹操為太祖。 本章不只考察三國志本志,也往上考察後漢書和漢書,以用於更加貼近史實。同時也考察相關人物的傳記,完整曹操的生平事蹟,並依照判斷使用裴松之的註解。 開始吧。
Thumbnail
我是大魏景陽郡主楚昀,父親是大魏名將鎮北王楚鈞,父親過世後長兄楚霆繼承王位;母親是先帝長姐長樂長公主,長姐是永寧郡主、現在鄰國大渝的皇后楚寧。 爹爹過世那年我八歲,我也弄不明白究竟發生了什麼。我快滿九歲時,宮裡來了消息,大表兄陛下要姐姐帶我一起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