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21|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The Rainmaker 造雨人」觀後

麥特戴蒙,飾演本片的菜鳥律師,在法庭上生澀的傻勁,總是讓我捏把冷汗。他接下了一個控訴保險公司的案子,唯利是圖的保險公司,用盡各種手段拒賠,使得罹患白血病的小孩,無法獲得理賠金進行骨髓移植,病情終發展至死亡。保險公司重金雇用老練的律師團隊,看似毫無招架之力的麥特戴蒙,卻以初出茅廬的正義感,奮而對抗不公的種種壓迫,出奇得到了勝利,如同各種英雄片一般。
開頭那個90年代破落小鎮的風情,搭配上對法律行業無奈的各種口白,明白的透露出律師這種行業的矛盾。美國制度下的律師人口爆炸,不得已之下,律師就好像尋找腐屍的禿鷹一般,穿梭在各種事故及案件現場,連主角自己都懷疑,我們在法學院裡學的,究竟是否在現實中有沒有任何一點用處?主角知道自己應該成為公平正義的捍衛者,卻被戲份很少的女主角,質問他是否會為毆妻當事人辯護,問得啞口無言。
而保險公司律師,就是用來襯托主角的對比,唯利是圖不擇手段,這就是很多人對律師的典型刻板印象,而也是主角所要質疑與對抗的。最後主角提到他可能離開律師業選擇教書,就是怕自己未來也成為像反派一般的庸俗律師,與當初捍衛公平正義想背道而馳。
一個法律人,究竟追求的是什麼東西,如果只是圖一溫飽沒有理想,難免會踏進大眾的刻板印象。但是高唱公平正義時,又應該如何實踐,如果你不是麥特戴蒙?多少人當初是懷著為國為民的理想,最後被磨耗成只求一口飯?也只能再次堅定信心,並祈求神的應許吧。人心是很容易腐壞的東西。
我將前往的異國,或許會給我更完美的答案。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