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虎年漫遊城市的獵人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走在街上,偶爾我們會與在此生存的貓族們不期而遇,究竟牠們是從何而來? 和我們這些人族有甚麼關係呢? 作家朱天心老師觀察自家屋內及屋外、街頭與巷尾的貓族,書寫牠們和她共享生活的故事,於2005年出版了散文集《獵人們》。如今這本書已經由人氣漫畫家阮光民老師的改編,2021年由目宿媒體出版,以另一種視覺圖像的媒材方式呈現給讀者們。2022年虎年這群「獵人們」則是以文學展覽形式,在臺灣文學基地登場,你還不來看嗎?
臺灣文學基地《漫遊城市的獵人們》展期 2022/1/26~6/26
2022年是農曆的虎年,或許是一個認識貓科動物的契機,「獵人們」是作家朱天心的著作,更已被視為她筆下這些「貓族」的代稱。
2012年在當時還位於頂溪捷運站後方的小小書房,是我第一次聽到天心老師的演講,那一次的講座還邀請到來自香港的謝曉陽老師,後來曉陽老師在2019年出版了《馴化與慾望:人和動物關係的暗黑史》,書名超連結的是龍緣之老師經營的粉專《動保龍捲風》,在2021年底專訪曉陽老師的YT連結,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多多瀏覽。
2012/9/29 小小書房《談香港,臺灣兩地動物保護》講座
那也是我第一次聽到有人以「人族」與「貓族」來代稱人類與貓,聽著天心老師的演講,我的內心非常地震撼,不只深深地感受到語言的力量,還有文學作家看待生命的細膩與溫柔。
摘錄《獵人們》「辛亥貓」文字內容
《獵人們》的書封,有著「寫給不喜歡貓和不瞭解貓的人」,當在觀察流浪貓超過十年,經歷TNR、送養、死別、終養後的我來說,我想這更是一本寫給同樣愛貓的人。當初讀的感受跟現在讀起來,我想除了現在的情感共鳴度上,又更加地強烈,還有讀出更多字裡行間的情感,以及欣賞著文字裡的生命之美。2021年漫畫家阮光民老師改編了《獵人們》,由目宿媒體出版發行,身為粉絲的我,在得知的第一時間,便趕快上網預購。
感謝目宿媒體協助宣傳教師研習資訊
很幸運的是,去年受到臺北市復興高中的邀請,籌劃了一系列的動物議題教師研習,我在第二場研習「是寵物還是同伴動物」,便融合自身紀錄南海學園的貓族長達13年之久的經驗,以及朱天心老師《獵人們》的故事,分享貓生百態及背後的生命議題,而經由阮光民老師改編的《獵人們》漫畫,我想更是在學校推廣動物議題教育時,非常合宜的教材。
如今,看到《獵人們》以展覽形式在臺灣文學基地呈現,真的是馬上吸引我的目光,初二就帶著全家去朝聖致敬。
《漫遊城市的獵人們》展場一隅
另外要推薦的是,2021年因為《獵人們》的漫畫版發行,網路上現在還有許多朱天心老師跟阮光民老師被採訪的節目,我會建議大家看完這個展覽後,可以再去聽專訪,或許可以對這群「獵人們」,有更加多一點的了解,進而去關心臺灣的流浪貓議題。所以,這篇文章是希望能夠補充一些展覽以外的資訊,當然也想整理出一些和自己和《獵人們》的故事,就沒有很仔細地把所有照片放上來。
或許,這就是我跟文學對話的方式吧 !
《漫遊城市的獵人們》展場一隅
非常推薦大家來現場看展覽,場內有非常多的巧思,還有許多呈現的文字,都值得一讀再讀,反覆回味。
《漫遊城市的獵人們》展場一隅
最後,不說不快的一件事,就是展場裡展示的書,有八成以上我都有買,應該找機會來拍個大合照才對 XD 考慮這個年後,應該來辦個貓書趴,展示一下臺灣在不同動物保護意識階段的貓書,讓文學與社會脈絡來個更加深刻的對話與連結。
《漫遊城市的獵人們》展場一隅
粉絲模式的自拍合照
這個沙龍是筆者從都市生態紀錄者的視角,關懷生活中的動物議題而來。有時呈現在南海學園追貓十年的知、行、思;有時記錄自己實地踏查動物議題的心得;有時紀錄演講或教學省思。總而言之,這個沙龍嘗試拉近讀者與動物間的距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當你走到電影票上的位置,發現等下要看的紀錄片,拍攝該片的導演就坐在你後方時,那真是一個難以言喻的驚喜。感謝看見 齊柏林基金會的邀請,讓我可以與基金會同仁及志工們,一同在2021年12月4日19:00齊聚信義威秀,觀看梁皆得導演,累積廿多年所拍攝的《尋找神話之鳥》紀錄片。
2021年臺北市復興高中的跨校共備的動物議題系列研習,在10月16日圓滿落幕,感謝線上超過70位來自不同縣市,遍及各年齡層及各領域的教師們,共同參與。
身為你的家人, 我會面帶微笑地說謝謝, 但我若有尾巴, 可能已經瘋狂地 左右搖擺......
1931年在義大利 Florence (佛羅倫斯或稱翡冷翠) ,由生態學家召開的會議上,提出「世界動物日」的概念,希望能喚起人們對瀕危生物的關注,並訂在紀念12世紀義大利 Assisi (亞西西城) 天主教傳教士 Francesco (方濟各) 的宗教活動 (主保瞻禮日),也就是每年的10月4日。
提到動物議題時,你直覺會想到什麼呢? 是近期新聞上出現走私到臺灣的154隻品種貓? 人道移除的外來種綠鬣蜥? 某農場的動物秀? 還是探索頻道或國家地理頻道正在播放的動物紀錄片呢? 又或者是在你生活周遭的動物呢? 歡迎了解這次的研習講座喔 :)
如果現在有人問我,在目前的生命經驗裡,做過最有意義的事,是什麼? 我想,那會是慶幸在2009年,義無反顧地投入台北植物園的浪貓TNR行動。這篇文章是「南海の貓」專題的緣起,歡迎大家可以先瀏覽,多加了解這個專題的背景,再決定是否要支持喔! 謝謝
當你走到電影票上的位置,發現等下要看的紀錄片,拍攝該片的導演就坐在你後方時,那真是一個難以言喻的驚喜。感謝看見 齊柏林基金會的邀請,讓我可以與基金會同仁及志工們,一同在2021年12月4日19:00齊聚信義威秀,觀看梁皆得導演,累積廿多年所拍攝的《尋找神話之鳥》紀錄片。
2021年臺北市復興高中的跨校共備的動物議題系列研習,在10月16日圓滿落幕,感謝線上超過70位來自不同縣市,遍及各年齡層及各領域的教師們,共同參與。
身為你的家人, 我會面帶微笑地說謝謝, 但我若有尾巴, 可能已經瘋狂地 左右搖擺......
1931年在義大利 Florence (佛羅倫斯或稱翡冷翠) ,由生態學家召開的會議上,提出「世界動物日」的概念,希望能喚起人們對瀕危生物的關注,並訂在紀念12世紀義大利 Assisi (亞西西城) 天主教傳教士 Francesco (方濟各) 的宗教活動 (主保瞻禮日),也就是每年的10月4日。
提到動物議題時,你直覺會想到什麼呢? 是近期新聞上出現走私到臺灣的154隻品種貓? 人道移除的外來種綠鬣蜥? 某農場的動物秀? 還是探索頻道或國家地理頻道正在播放的動物紀錄片呢? 又或者是在你生活周遭的動物呢? 歡迎了解這次的研習講座喔 :)
如果現在有人問我,在目前的生命經驗裡,做過最有意義的事,是什麼? 我想,那會是慶幸在2009年,義無反顧地投入台北植物園的浪貓TNR行動。這篇文章是「南海の貓」專題的緣起,歡迎大家可以先瀏覽,多加了解這個專題的背景,再決定是否要支持喔! 謝謝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Deepseek 掀起AI革命,核心在於具爭議的模型蒸餾技術,可將大型AI模型濃縮成可在本地運行的小型模型,降低硬體需求,實現去中心化AI。 此技術挑戰傳統AI大廠商業模式,影響科技股與投資市場動向。 隨著技術成熟,各國將出現更多本地化AI,Deepseek 成為打開AI民主化大門的關鍵引爆點。
我問GPT我的人生使命是什麼,請他依照對我的理解和我的人類圖,他的答覆摘要如下: 「你的輪迴交叉(Left Angle Cross of Uncertainty) 代表你的生命方向與課題主要圍繞「不確定性、情緒波動、深刻的連結,以及尋找真理」。這不意味著你的人生將充滿混亂,而是你的道路本質上是流動且
Thumbnail
這兒有個貓的後腦勺。 -- 寫於 2022 年 1 月 12 日
Thumbnail
你被別人抱怨過自己做的工作要慢慢爬格子太慢了嗎?這種意境的爬格子,不用去想格子的英文是什麼,因為英文的邏輯根本用不到那個詞。那麼在英文的講法中到底是要爬什麼呢?本文帶你揭曉。
Thumbnail
去年愛米粒再版這套漫畫的時候有邀請我閱讀,當時也曾在心得文章中提到,十年前出版時我就入手第一跟第二集了,可說是我剛踏入貓奴世界的愛書之一。我一直沒有把後面故事補起來,這次藉由開團的契機,我第三度回味杉作與小黑以及小嘰嘰的生活。
Thumbnail
🌳現在的世界裡, 快節奏與科技主導了一切, 我們常常忽視自然界的細微美好, 與生命間的微妙連結。 🐱今天的《貓與小鳥》, 由館野鴻和他的弟子、細密畫家中野真實攜手創作, 不僅是視覺上的藝術品, 更是本深入探討生態共生與心靈成長的繪本。 🐱我們先來看看封面: 封
Thumbnail
應林燃(創作小說家)姐姐的邀請,原本總是單打獨鬥的雪菲,這次決定和姐姐一同組團參加今年角川的比賽。 這原是個被我擱置許久的奇幻故事。 原本是書寫一段關於一隻性格傲嬌的橘貓遇上一個女生的日常愛情小故事,然則,這隻橘貓看起來外表雖然只是隻普通的橘貓,但牠的實際身份卻是神的後代、神的忠僕,具有神奇的魔
Thumbnail
2024台北國際書展結束,大家是否見到了久仰大名的作者、還是聽了講座如沐春風呢?不論大家的心願與期許為何,相信最後都「書圖同歸」。      選中《守護書的貓》原因很單純,因為有書、有貓、又是全新愛藏版,三位一體,能獲得出版社及讀者的青睞豈有放過的道理。
Thumbnail
不知從哪一年開始,貓書大舉霸榜,繪本類幾乎是有貓就大賣! 看看封面上無辜的貓臉,大大的眼睛,幾乎沒有人可以對貓說「不」。 究竟人和貓之間如何建立起這種既疏離又充滿愛的情感關係呢? 所以這一次的閱讀,非常具有目的性。 我先從號稱非常愛貓的日本開始…… 結果卻一發不可收拾的看了四本貓的歷史。
Thumbnail
臺灣青年的政治冷漠,或許是源自於生活中的忙碌,加班到深夜哪還有力氣關心什麼藍白和呢?臺灣人作為民主國家之子,更應該培養獨立思考判斷能力。媒體為奪眼球加油添醋,為金錢摒棄事實。老師作為孩子接觸的最前線,老師說的話甚至大於父母,實在不明白為何不斷地要孩子「聽話」。
Thumbnail
Deepseek 掀起AI革命,核心在於具爭議的模型蒸餾技術,可將大型AI模型濃縮成可在本地運行的小型模型,降低硬體需求,實現去中心化AI。 此技術挑戰傳統AI大廠商業模式,影響科技股與投資市場動向。 隨著技術成熟,各國將出現更多本地化AI,Deepseek 成為打開AI民主化大門的關鍵引爆點。
我問GPT我的人生使命是什麼,請他依照對我的理解和我的人類圖,他的答覆摘要如下: 「你的輪迴交叉(Left Angle Cross of Uncertainty) 代表你的生命方向與課題主要圍繞「不確定性、情緒波動、深刻的連結,以及尋找真理」。這不意味著你的人生將充滿混亂,而是你的道路本質上是流動且
Thumbnail
這兒有個貓的後腦勺。 -- 寫於 2022 年 1 月 12 日
Thumbnail
你被別人抱怨過自己做的工作要慢慢爬格子太慢了嗎?這種意境的爬格子,不用去想格子的英文是什麼,因為英文的邏輯根本用不到那個詞。那麼在英文的講法中到底是要爬什麼呢?本文帶你揭曉。
Thumbnail
去年愛米粒再版這套漫畫的時候有邀請我閱讀,當時也曾在心得文章中提到,十年前出版時我就入手第一跟第二集了,可說是我剛踏入貓奴世界的愛書之一。我一直沒有把後面故事補起來,這次藉由開團的契機,我第三度回味杉作與小黑以及小嘰嘰的生活。
Thumbnail
🌳現在的世界裡, 快節奏與科技主導了一切, 我們常常忽視自然界的細微美好, 與生命間的微妙連結。 🐱今天的《貓與小鳥》, 由館野鴻和他的弟子、細密畫家中野真實攜手創作, 不僅是視覺上的藝術品, 更是本深入探討生態共生與心靈成長的繪本。 🐱我們先來看看封面: 封
Thumbnail
應林燃(創作小說家)姐姐的邀請,原本總是單打獨鬥的雪菲,這次決定和姐姐一同組團參加今年角川的比賽。 這原是個被我擱置許久的奇幻故事。 原本是書寫一段關於一隻性格傲嬌的橘貓遇上一個女生的日常愛情小故事,然則,這隻橘貓看起來外表雖然只是隻普通的橘貓,但牠的實際身份卻是神的後代、神的忠僕,具有神奇的魔
Thumbnail
2024台北國際書展結束,大家是否見到了久仰大名的作者、還是聽了講座如沐春風呢?不論大家的心願與期許為何,相信最後都「書圖同歸」。      選中《守護書的貓》原因很單純,因為有書、有貓、又是全新愛藏版,三位一體,能獲得出版社及讀者的青睞豈有放過的道理。
Thumbnail
不知從哪一年開始,貓書大舉霸榜,繪本類幾乎是有貓就大賣! 看看封面上無辜的貓臉,大大的眼睛,幾乎沒有人可以對貓說「不」。 究竟人和貓之間如何建立起這種既疏離又充滿愛的情感關係呢? 所以這一次的閱讀,非常具有目的性。 我先從號稱非常愛貓的日本開始…… 結果卻一發不可收拾的看了四本貓的歷史。
Thumbnail
臺灣青年的政治冷漠,或許是源自於生活中的忙碌,加班到深夜哪還有力氣關心什麼藍白和呢?臺灣人作為民主國家之子,更應該培養獨立思考判斷能力。媒體為奪眼球加油添醋,為金錢摒棄事實。老師作為孩子接觸的最前線,老師說的話甚至大於父母,實在不明白為何不斷地要孩子「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