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集錦分享(2/7-2/11)~開啟你的自我正念領導之旅吧!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22.02.08
《正念領導力-有助於苦樂交融的人生》​
我們要學習正視痛苦、擁抱可能性的方法。​

所謂的可能性是指面對挑戰,甚至品味試煉,以及身處暴風雨之中還能處變不驚的態度。​

藉由提升覺知、改變思考模式,我們可以更有接納能力,甚至在逆境與混亂之中學會停下來欣賞人生的風景。​
2022.02.09
《聰明主管向部屬道歉時的「五角原則」》​
當真的發生錯誤時要勇敢承認、誠心誠意道歉,尊重客觀事實面對現況。有效的道歉能夠撫平對方收傷的心、修復雙方破裂的關係、治癒他人心理上的創傷,同時也能挽回自己的自尊,更是聰明主管的領導之道。​

兩種常見的錯誤方式:​
主管say:我對於那天的事感到很抱歉,不過那件事情其實也沒有那麼糟糕,只不過是….​
主管say:有關那天的事情真的很對不起你,不過我也不想發生那種事,都是因為…​

建議:不該試圖淡化錯誤、弱化因錯誤所帶來的影響,總是想要大而化小,甚至試圖透過推卸責任,讓自己也變成受害者。​

道歉是個技術,尤其是向部屬道歉更是不簡單。​

當管理者能夠在道歉時突破自身心理障礙,轉化從組織團隊角度的高度思維,就能洞悉全局、鳥瞰大局,讓危機成為團隊效能提升的關鍵轉機。
2022.02.10
《用開放的心去傾聽》​
傾聽做得好不好,決定了你在所有情況下的表現與回應。​
​對於領導者來說,傾聽力特別重要,因為建立共識、共同目標是關鍵,你需要透過覺察每個人的需求、渴望和強項,以培養互信。​

​領導者的工作是放眼大局、顧及全體利益,但這並非是一項獨立作業,畢竟個人的視野有限。​

真正的傾聽代表放下對錯的立場。想要做到,就必須展現自信與謙遜兩種矛盾特質。​

反向思考:​
Q:為什麼我們無法隨時做出適切的回應?​
Q:是什麼在阻止我們心存正念、保持當下?​

可能是...?​
我們沒有覺察到他人的狀況、事情的全貌​
我們動不動就批評他人、批評自己​
我們出於恐懼,沒有多加思考就做出慣性反應​
我們其實害怕改變,所以抗拒改變

​當你知道自己的回應愈來愈適切時,那就代表你已經從工作和人際關係裡培養出覺知、活力、好奇心、當下意識和完整性,讓正念自然的內化到生命和生活中了。
創新創業∥團隊領導∥溝通表達∥正念覺察∥人才發展
各類合作請聯繫
0916-899161
rake.wu666@gmail.com
Line@ID:@159vccss

歡迎追蹤粉專
☆正念覺察的實踐生活
☆毅智創意發展顧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2022.02.01 害怕,是因為不想見到或無法面對自己的脆弱面 勇敢,卻是因為接受了自己的不完美與現實殘酷 你可以有任何理由放棄成功的機會 但如果你能給自己更多的藉口享受挑戰 不就離成功更進一步了嗎? 愛是一股強大動力,有助於採取行動或與他人互動。
真正面對了自己的害怕與對於未知的恐懼後,重新正向思考,整理思緒,確定方向,就勇往直前,能做的就是自律以及持續堅持對於成功的渴望,相信正往成功的路上前進中,唯有加速向前,才能盡快達成目標!
2022.02.01 害怕,是因為不想見到或無法面對自己的脆弱面 勇敢,卻是因為接受了自己的不完美與現實殘酷 你可以有任何理由放棄成功的機會 但如果你能給自己更多的藉口享受挑戰 不就離成功更進一步了嗎? 愛是一股強大動力,有助於採取行動或與他人互動。
真正面對了自己的害怕與對於未知的恐懼後,重新正向思考,整理思緒,確定方向,就勇往直前,能做的就是自律以及持續堅持對於成功的渴望,相信正往成功的路上前進中,唯有加速向前,才能盡快達成目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職場中,急於撇清責任可能讓主管對你失去信任。本文分享了當面臨錯誤時,應如何表現出當責的精神,並提供實用心態建議,讓你在困境中展現韌性。透過承認不足、積極尋求解決方法,反而能提升主管對你的評價。了解錯誤背後的本質與應對策略,讓錯誤成為學習和展現能力的機會。
心態的具現化, 就是你站著的地方, 看待事情的角度, 這個事情的想法叫做心態。 而調整心態, 先是移動自己的位置, 形成新的想法, 而後調整, 就是將舊有角度的想法, 做一個新的消化, 與接納新想法的一個過程。 例如: 自己被主管罵, 而且自己本身很努力, 所以覺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Thumbnail
“世上所有是非對錯、煩惱都是自己創造的,人幾乎能渡己…往往無法渡人” 改變一個人,這是癡心妄想!其實對方比較需要的是「聆聽」 —來自宇牛發佈於進擊的宇牛你會安慰人嗎? 會寫這篇‘’緣‘’自內心真心有感,也覺得這個~你會安慰人。亦也是我們人生中會碰到的一件事。 我除了擁抱,我最常說的話就是“
Thumbnail
基層主管是一個薪水還在線性成長,責任卻在指數成長的位置。從原本承接上級指示,變成同時承擔來自上層與基層的「期許/需求」,還要面對自己角色轉換的挑戰。硬著頭皮做,碰的是一鼻子灰。看管理書學,多半離實務操作有距離。 這堂開給主管的工作坊,讓學員帶著經驗來演練,恰恰彌補了學習與實務的落差。
Thumbnail
領導者的情緒對團隊氛圍有重大影響,自我覺察是關鍵。提高自我覺察能力,正向影響團隊士氣。 回應是自我覺察的關鍵,大腦的可塑性使得改變思考模式成為可能。高EQ領導力:「情緒就是大腦引導注意力的方式,管理注意力則是心靈控制情緒的方式。」自我覺察不僅領導者,每個人都應具備,能夠幫助人掌控情緒。
Thumbnail
文章裡講述如何處理事情和人的相關經歷。我將透過分享自己的成長心得,以及帶出管理和溝通的重要性,也提到了人際關係的處理要點。也分享經驗如何處理客人情緒,如何轉化他人負面情緒等。充滿教育性的文章,並存在很多實際的個案可供參考。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主管和部屬之間的關係,主管常常害怕犯錯,但其實錯誤是成長的機會。文章分享瞭如何勇於承認錯誤、誠實面對自己、提升專業和以身作則。通過這些觀念,主管可以避免強勢驅離團隊,並建立一個正向的工作文化。文章內容豐富,並且涉及工作環境中常見的問題。
Thumbnail
在職場遇到爭議時,作者底層邏輯提供了明確答案,即有最大損失的一方應該承認錯誤。避免堅持已錯的想法,而是要寬恕他人,承擔責任,開啟新可能。
Thumbnail
職場中,急於撇清責任可能讓主管對你失去信任。本文分享了當面臨錯誤時,應如何表現出當責的精神,並提供實用心態建議,讓你在困境中展現韌性。透過承認不足、積極尋求解決方法,反而能提升主管對你的評價。了解錯誤背後的本質與應對策略,讓錯誤成為學習和展現能力的機會。
心態的具現化, 就是你站著的地方, 看待事情的角度, 這個事情的想法叫做心態。 而調整心態, 先是移動自己的位置, 形成新的想法, 而後調整, 就是將舊有角度的想法, 做一個新的消化, 與接納新想法的一個過程。 例如: 自己被主管罵, 而且自己本身很努力, 所以覺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Thumbnail
“世上所有是非對錯、煩惱都是自己創造的,人幾乎能渡己…往往無法渡人” 改變一個人,這是癡心妄想!其實對方比較需要的是「聆聽」 —來自宇牛發佈於進擊的宇牛你會安慰人嗎? 會寫這篇‘’緣‘’自內心真心有感,也覺得這個~你會安慰人。亦也是我們人生中會碰到的一件事。 我除了擁抱,我最常說的話就是“
Thumbnail
基層主管是一個薪水還在線性成長,責任卻在指數成長的位置。從原本承接上級指示,變成同時承擔來自上層與基層的「期許/需求」,還要面對自己角色轉換的挑戰。硬著頭皮做,碰的是一鼻子灰。看管理書學,多半離實務操作有距離。 這堂開給主管的工作坊,讓學員帶著經驗來演練,恰恰彌補了學習與實務的落差。
Thumbnail
領導者的情緒對團隊氛圍有重大影響,自我覺察是關鍵。提高自我覺察能力,正向影響團隊士氣。 回應是自我覺察的關鍵,大腦的可塑性使得改變思考模式成為可能。高EQ領導力:「情緒就是大腦引導注意力的方式,管理注意力則是心靈控制情緒的方式。」自我覺察不僅領導者,每個人都應具備,能夠幫助人掌控情緒。
Thumbnail
文章裡講述如何處理事情和人的相關經歷。我將透過分享自己的成長心得,以及帶出管理和溝通的重要性,也提到了人際關係的處理要點。也分享經驗如何處理客人情緒,如何轉化他人負面情緒等。充滿教育性的文章,並存在很多實際的個案可供參考。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主管和部屬之間的關係,主管常常害怕犯錯,但其實錯誤是成長的機會。文章分享瞭如何勇於承認錯誤、誠實面對自己、提升專業和以身作則。通過這些觀念,主管可以避免強勢驅離團隊,並建立一個正向的工作文化。文章內容豐富,並且涉及工作環境中常見的問題。
Thumbnail
在職場遇到爭議時,作者底層邏輯提供了明確答案,即有最大損失的一方應該承認錯誤。避免堅持已錯的想法,而是要寬恕他人,承擔責任,開啟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