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年味傳承好味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甜點,好滋味》一道甜點,牽引出人類四百年來的生活史,藉由同一道黑莓鮮奶油甜點,在四個世紀、四個家庭裡,產出與調製甚至享用形式全然不同的記錄,文字很簡約、畫面很優美,卻具有無限深意,彷彿是一部人類生活科技發展史,從科技與思潮演進而產生不同的生活方式,所有家庭面貌以至人和土地及食物的連結,寫著食材從採集、種植、市集到超市;工具從木製、金屬到電動,鮮奶油準備時間從十五分鐘縮簡為十分鐘、五分鐘至兩分鐘;冷藏法從遠地山坡裡的冰窖到居宅地窖再轉成木製冰磚櫃,最後是現代冰箱,作法來源從家傳、食譜書刊到網路搜尋,生動地反映出整體分工模式數百年來的逐步成形。其中更耐人尋味的是人與人間關係的改變:比方家庭模式,三百年前與一百年前的七口之家、兩百年前的白人家庭+非裔僕傭母女、兩年前的單親父子家庭。掌廚者也由女性轉為男性。但無論如何改變,在所有家庭中都是和樂融融圍坐一起共餐,一幅美麗歡樂的畫面。是一本打開五感好好享受的好書。
剛過完年,大家都說愈來愈沒有年味了,原因真的很多吧。父親去世12年了,若要我說沒有年味的感覺正是家裡少了爸爸吧。前幾年除夕我們一家子都在餐廳輕鬆吃年夜飯,這2,3年就只有我和我母親,即使碰到她要洗腎也會先處理好所有食材,回家休息後再完成它,我一直在旁邊唸簡單就好,殊不知對她而言年夜飯是一個儀式,即使只有我們2人,她也要煮我愛吃的。
一直以來家裡準備年菜的都是以父親為主,從過年前一個多星期,父親就會在廚房中忙進忙出,小時候連香腸臘肉都是自己做根本不會買現成的,我們家有一道「粉蒸肉」只有過年時才吃得到,因為太費工,爸爸去世後就由媽媽來主廚這道菜,這些孫子輩的小朋友都愛,更惦念著這就是我們家的過年大菜,但這幾年母親的體力已大不如前,又就著便利性,索性一切從簡,但記憶中有爸爸的年味就是這道「粉蒸肉」的好味道。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5會員
194內容數
在繪本中尋找生命省思,決定50+後的人生悠遊於繪本中漫步呼吸,遇見更多美麗的人事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文亭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當你在安靜的時候,是不是總會想起某件事或某個人和自己曾經連結時的感動,生活節奏太快步調太急,每天就這麼地過去了,來不及感受更遑論細細品嚐,我們就這麼長大了,這麼快就要邁向人生下半場。
人生真的不需要汲汲營營向外追尋什麼,一切都是身外物,最終仍是自己一人,只是依附在外物之上,不會變得更幸福,唯有向內尋求,所以一定要好好欣賞自己愛自己。
詩中以注音符號,從ㄅ到ㄦ,敘寫一個女人、一個母親的一生,細膩的傳達了那些不曾多說的犧牲及成全,當中可見女性的溫柔與堅毅。
能夠同理的人總能散發溫暖的氣息令人想靠近,多理解感受再下判斷,成為他人的同伴,自己不也更強大了嗎?
是該想想「沒有」在自己的生活中,是一個什麼的存在呢?沒有了健康會更注意小心;沒有了頭銜可以做回自己;沒有了牽絆可以更自由;沒有了壓力可以輕鬆自在;沒有了財富就會簡單過日子……沒有也沒有比較差啊。
所有我們最愛的人事物,總有一天會離開。向親愛的人事物道別之後,我們將如何繼續前?
當你在安靜的時候,是不是總會想起某件事或某個人和自己曾經連結時的感動,生活節奏太快步調太急,每天就這麼地過去了,來不及感受更遑論細細品嚐,我們就這麼長大了,這麼快就要邁向人生下半場。
人生真的不需要汲汲營營向外追尋什麼,一切都是身外物,最終仍是自己一人,只是依附在外物之上,不會變得更幸福,唯有向內尋求,所以一定要好好欣賞自己愛自己。
詩中以注音符號,從ㄅ到ㄦ,敘寫一個女人、一個母親的一生,細膩的傳達了那些不曾多說的犧牲及成全,當中可見女性的溫柔與堅毅。
能夠同理的人總能散發溫暖的氣息令人想靠近,多理解感受再下判斷,成為他人的同伴,自己不也更強大了嗎?
是該想想「沒有」在自己的生活中,是一個什麼的存在呢?沒有了健康會更注意小心;沒有了頭銜可以做回自己;沒有了牽絆可以更自由;沒有了壓力可以輕鬆自在;沒有了財富就會簡單過日子……沒有也沒有比較差啊。
所有我們最愛的人事物,總有一天會離開。向親愛的人事物道別之後,我們將如何繼續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到了中年會發現,人不會那麼簡單就自立了。 走到這一步,就會被逼得不得不在體驗深度孤獨中重新審視各種各樣的『關係』, 這時候,早已忘到腦後的雙親,和雙親之間的關係, 會活生生地出現在腦海中。 這鮮明的體驗,可能會讓我們搞不清楚究竟是『回憶』還是『再現』? 或者甚至是此時此地的新生事物?」
Thumbnail
油飯的記憶 1. 小時候的生日油飯 我對油飯的記憶,始於童年爸爸的生日。奶奶總是早早起床忙碌,廚房裡瀰漫著糯米、香菇和醬油混合的香氣。每年這一天,奶奶都會煮一鍋特別的油飯,熱騰騰地端上桌,全家人圍坐在一起。 「奶奶,為什麼爸爸生日要吃油飯?」12歲的我靠在廚房門邊,眼巴巴地盯著鍋裡翻炒的糯米。
Thumbnail
《爸爸》是一部改編自2010年香港真實刑案的電影,劇情描繪了父親阮永年在失去妻女後,面對長子犯下大罪的心路歷程。透過非線性敘事和深刻的人物刻畫,影片探索了悲傷的接受過程以及家庭的破碎。儘管聚焦於悲劇,電影卻沒有將父親塑造成悲劇英雄,而是以真實而自然的方式揭示了父親內心的掙扎與無奈。
Thumbnail
節日將近,寫寫和「父親」與父系親族們相關的童年回憶。 話題延伸,這陣子才讀(居然!)三毛《哭泣的駱駝》,深有觸動......
Thumbnail
隨著生成式 AI 逐漸進入消費、企業端等生活面向,人形機器人的未來也備受關注,究竟這項技術將如何改變人類生活、何時普及?被台灣網友稱為全民老爸的 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在《TVBS》看板人物節目分享,人形機器人將像今天的汽車一樣普及,可能在 100 年後成為產量最大的機械系統。
Thumbnail
童年時父母離異,對於成長來說是個難題。雙親離開後,我們都靠自己努力成長。而在成長的過程中,才慢慢體會到父母的愛與付出。這道家常菜也許無法解決情感的問題,但可以帶給我們一絲家的溫暖。期望每個家庭都能讓孩子記住家的味道。
Thumbnail
在疫情期間慢慢跟著母親取經,記錄下一道又一道簡單又好吃的家常菜。自己煮不但能省錢、增進夫妻感情,也是蠻有成就感的。我所嚮往的生活,有個自己的小菜園,在下班後忙碌的夜晚來臨之前,做幾道簡單又健康的料理,與家人談笑風生,是幸福也是種幸運。
「到了中年會發現,人不會那麼簡單就自立了。 走到這一步,就會被逼得不得不在體驗深度孤獨中重新審視各種各樣的『關係』, 這時候,早已忘到腦後的雙親,和雙親之間的關係, 會活生生地出現在腦海中。 這鮮明的體驗,可能會讓我們搞不清楚究竟是『回憶』還是『再現』? 或者甚至是此時此地的新生事物?」
Thumbnail
油飯的記憶 1. 小時候的生日油飯 我對油飯的記憶,始於童年爸爸的生日。奶奶總是早早起床忙碌,廚房裡瀰漫著糯米、香菇和醬油混合的香氣。每年這一天,奶奶都會煮一鍋特別的油飯,熱騰騰地端上桌,全家人圍坐在一起。 「奶奶,為什麼爸爸生日要吃油飯?」12歲的我靠在廚房門邊,眼巴巴地盯著鍋裡翻炒的糯米。
Thumbnail
《爸爸》是一部改編自2010年香港真實刑案的電影,劇情描繪了父親阮永年在失去妻女後,面對長子犯下大罪的心路歷程。透過非線性敘事和深刻的人物刻畫,影片探索了悲傷的接受過程以及家庭的破碎。儘管聚焦於悲劇,電影卻沒有將父親塑造成悲劇英雄,而是以真實而自然的方式揭示了父親內心的掙扎與無奈。
Thumbnail
節日將近,寫寫和「父親」與父系親族們相關的童年回憶。 話題延伸,這陣子才讀(居然!)三毛《哭泣的駱駝》,深有觸動......
Thumbnail
隨著生成式 AI 逐漸進入消費、企業端等生活面向,人形機器人的未來也備受關注,究竟這項技術將如何改變人類生活、何時普及?被台灣網友稱為全民老爸的 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在《TVBS》看板人物節目分享,人形機器人將像今天的汽車一樣普及,可能在 100 年後成為產量最大的機械系統。
Thumbnail
童年時父母離異,對於成長來說是個難題。雙親離開後,我們都靠自己努力成長。而在成長的過程中,才慢慢體會到父母的愛與付出。這道家常菜也許無法解決情感的問題,但可以帶給我們一絲家的溫暖。期望每個家庭都能讓孩子記住家的味道。
Thumbnail
在疫情期間慢慢跟著母親取經,記錄下一道又一道簡單又好吃的家常菜。自己煮不但能省錢、增進夫妻感情,也是蠻有成就感的。我所嚮往的生活,有個自己的小菜園,在下班後忙碌的夜晚來臨之前,做幾道簡單又健康的料理,與家人談笑風生,是幸福也是種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