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闖禍,父母負責?關於父母的連帶賠償責任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法律上,小孩闖禍固然有一定的責任要自己承擔,但也因為小孩承擔責任的能力有限,因此父母的連帶賠償責任就會是案件中的重點!
(圖片來源:網路)

一、未成年人涉及賠償責任,但名下沒有財產,怎麼辦?

實務上常常發生一種情況:未成年人闖禍了,可能是無照駕駛撞到別人、可能是交友不慎一起去砸毀別人車輛、竊盜或詐欺別人財物…等等,因而衍生民事賠償責任,但被害人要向未成年人求償時,發生未成年人連工作都沒有,名下也沒有任何財產,索賠似乎無望,難道被害人只能自認倒楣?

其實被害人除了可以向未成年人索賠之外,未成年人的父母也需要負擔連帶賠償責任。

二、父母有責任為未成年子女的脫序行為負責:

對於未成年子女的脫序行為,民法第187條第1項規定的很清楚,父母也有賠償責任,如果讀者有仔細閱讀條文的話,會發現個案中還要再看未成年子女有沒有「識別能力」,未成年子女有識別能力的話,被害人可以索賠的對象是:「未成年子女」+「父母」;未成年子女沒有識別能力的話,被害人的索賠對象則只有:「父母」。

什麼叫做「識別能力」,這和年齡沒有關係,而是行為當下,這名未成年子女有無「認識行為之危險性及就其結果應有所負責之能力」,這會涉及個人的智能發展情況,個案中如果未成年人有智能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的程度,那可能就不會具有識別能力。

三、父母的監督狀況及因果關係,也是重點:

另外民法第187條第2項也規定,如果父母「監督並未疏懈」、或者「就算有加以相當之監督,仍不免發生損害」,那麼父母就沒有賠償責任。

這樣的免責事由,文字規定看起來很簡單,但在實務上來說,要說服法官可是困難重重,畢竟在現實生活中,要「隨時監督防範未成年子女不致危害他人」、且「平時管教即應注意教導,以免未成年子女獨自行動時,對他人造成危害」,恐怕沒有幾為父母能夠落實,因此實務上很少能成功免責。

結論:

在實務上未成年人闖禍並不少見,雖然父母難以有刑事責任,但往往須負擔連帶損害賠償責任,因此每一位未成年人在作任何決定,務必三思,以免除了自己涉及法律責任,也拖累家人!

-

若有進一步的法律諮詢、訴訟案件委託及辯護需求,歡迎透過「Line」或電子郵件(lyr@jf-law.com.tw)聯繫我!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大大小小的事都是法律事,了解越多當然越有保障,本專題會提供許多法律上必備的「豆知識」,讓讀者在生活上不吃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撰文:高雄律師,王瀚誼律師事務所。   本文帶您深入了解,法院是如何酌定扶養義務的費用、在數個扶養義務人間又應該如何分配扶養費用,如果子女沒有經濟能力再去負擔父母的扶養費用,可以不用付扶養費嗎?
Thumbnail
千萬不要覺得經濟獨立是一切解案,父母的無能正在藉由你的「懂事」來開脫。
Thumbnail
在現今社會,許多家長在孩子犯錯後,為了怕孩子被貼標籤,往往選擇護短,甚至對受害人/檢舉人找碴。殊不知,犯錯是讓孩子學會負責的機會,若父母保護過當,會讓孩子形成用護短和找碴來面對錯誤的腦迴路。 這樣的態度不僅會對孩子不利,當孩子將這樣的教養方式複製到下一代,就會形成代際循環。
法律的界線其實很模糊而荒誕,十八歲的界定是藩籬也是保護傘,在那之前好像所有過錯都可以被原諒,但在那之後就變成大人了。要對人生負起全責,一夕之間沒有了庇護,在現實弱肉強食的叢林裡,又該何去何從? 殊不知以為孩提時代天真的話語,才最是能帶來沉痛的傷害,扭曲糾結的教養和教育,踏錯一步便會墜落深淵粉身碎骨
Thumbnail
父母不應以子女是否主動關心自己來衡量自己的成功與失敗。在面對成年子女的問題時,父母應保持適當距離,給予愛和支持。隨著科技的進步,後親職時期的挑戰是和成年子女保持適當距離,並重新為自己的人生做規劃。
Thumbnail
法律允許父母要求成年或已婚未成年子女搬離家中,也就是「由家分離」的程序,需基於正當理由提出申請。主要考慮子女的家庭貢獻和自我維持能力。透過此種法律程序,法律旨在解決家庭成員間的矛盾,促進家庭關係和諧,同時強調成年子女的自立責任。
Thumbnail
單車女騎士被未成年的機車騎士撞擊事件中,探討了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適用範圍。由於肇事者為未成年人,根據法律,其刑事責任由少年事件法處理,該法不適用刑事附帶民事求償的程序。因此,受害者只能透過民事訴訟途徑追求損害賠償。此案例凸顯了對未成年犯罪行為處理的特殊考慮。
Thumbnail
育兒這件事應該是在引導他們正確的觀念以及建立自我思考,而不是只論事件的對錯而已,畢竟哪個孩子不犯錯呢?
Thumbnail
夫妻因不合離婚,為了未成年子女親權(坊間有稱監護權)由何人行使,爭得你死我活,更有父母直接一把將孩子帶走不告而別,然後在訴訟期間不斷灌輸孩子對於他方的負面訊息,並要求孩子在法庭上說出傷害他方的話語,以此滿足報復私心。 今天想帶大家讀一篇有溫度的判決,由法官的角度來看離婚訴訟中父母的角色以及任務。
Thumbnail
撰文:高雄律師,王瀚誼律師事務所。   本文帶您深入了解,法院是如何酌定扶養義務的費用、在數個扶養義務人間又應該如何分配扶養費用,如果子女沒有經濟能力再去負擔父母的扶養費用,可以不用付扶養費嗎?
Thumbnail
千萬不要覺得經濟獨立是一切解案,父母的無能正在藉由你的「懂事」來開脫。
Thumbnail
在現今社會,許多家長在孩子犯錯後,為了怕孩子被貼標籤,往往選擇護短,甚至對受害人/檢舉人找碴。殊不知,犯錯是讓孩子學會負責的機會,若父母保護過當,會讓孩子形成用護短和找碴來面對錯誤的腦迴路。 這樣的態度不僅會對孩子不利,當孩子將這樣的教養方式複製到下一代,就會形成代際循環。
法律的界線其實很模糊而荒誕,十八歲的界定是藩籬也是保護傘,在那之前好像所有過錯都可以被原諒,但在那之後就變成大人了。要對人生負起全責,一夕之間沒有了庇護,在現實弱肉強食的叢林裡,又該何去何從? 殊不知以為孩提時代天真的話語,才最是能帶來沉痛的傷害,扭曲糾結的教養和教育,踏錯一步便會墜落深淵粉身碎骨
Thumbnail
父母不應以子女是否主動關心自己來衡量自己的成功與失敗。在面對成年子女的問題時,父母應保持適當距離,給予愛和支持。隨著科技的進步,後親職時期的挑戰是和成年子女保持適當距離,並重新為自己的人生做規劃。
Thumbnail
法律允許父母要求成年或已婚未成年子女搬離家中,也就是「由家分離」的程序,需基於正當理由提出申請。主要考慮子女的家庭貢獻和自我維持能力。透過此種法律程序,法律旨在解決家庭成員間的矛盾,促進家庭關係和諧,同時強調成年子女的自立責任。
Thumbnail
單車女騎士被未成年的機車騎士撞擊事件中,探討了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適用範圍。由於肇事者為未成年人,根據法律,其刑事責任由少年事件法處理,該法不適用刑事附帶民事求償的程序。因此,受害者只能透過民事訴訟途徑追求損害賠償。此案例凸顯了對未成年犯罪行為處理的特殊考慮。
Thumbnail
育兒這件事應該是在引導他們正確的觀念以及建立自我思考,而不是只論事件的對錯而已,畢竟哪個孩子不犯錯呢?
Thumbnail
夫妻因不合離婚,為了未成年子女親權(坊間有稱監護權)由何人行使,爭得你死我活,更有父母直接一把將孩子帶走不告而別,然後在訴訟期間不斷灌輸孩子對於他方的負面訊息,並要求孩子在法庭上說出傷害他方的話語,以此滿足報復私心。 今天想帶大家讀一篇有溫度的判決,由法官的角度來看離婚訴訟中父母的角色以及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