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1|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憂鬱症,一定要吃藥嗎?

第一件事情是你必須有病識感,知道自己生病了,並且鼓起勇氣去看醫生,才會進階到是否有需要使用藥物的議題。別擔心,當你願意踏入診所/醫院的剎那,其實已經是跨出了一大步。
記得初次踏入診所時,還試圖掩飾自己破碎的模樣,不過在專業醫師的引導之下,沒多久後就被拆穿,直接在診間裡崩潰哭啼,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狂抽衛生紙做了好多餛飩。
幸好醫生很溫柔,安撫我的情緒失控後,開始透過聊天的方式確認狀況,也很清楚說明有三種方式可以治療我的病況:
1.吃藥+心理諮商:醫生建議的方法 2.心理諮商:怕吃藥物的話可以選擇單純做心理諮商,只是治療期會拉長 3.吃藥:效果會比較快看到,但也至少需要3個月的時間
要不要吃藥,其實選擇權是在自己的手中。
其實並沒有最佳解答,只有當下你覺得最適合的作法。我初期發病的時候狀態很糟,喪失日常生活、工作的能力,基於經濟上的考量,直接刪除了看心理諮商的選項。當時不覺得憂鬱症是什麼大病,所以幫自己設立了目標,應該3個月左右會好起來,選擇了單純吃藥。只不過也沒料到自己會看到一年半以上的醫生,到現在還持續地回診中。
雖然說我選擇了單純吃藥,但其實還是有做其他努力,例如前三個月雖然只能待在家裡,但每天都會做家事、煮飯、買花插花;看似很簡單的動作,卻能夠立即感受到回饋,才不會覺得自己真的如此無能。
第四個月後遇到了貴人回歸職場,重新建立與社會上的連結。過程真的難熬,但效果很顯著,旁人看似正常人“本來就應該”可以做的事情,但對我們憂鬱症/抑鬱症患者來說,已經是心理復健的一環,這也是我開始在方格子寫文章的原因。
我就這樣持續回診到2021年12月左右,情緒開始漸漸平穩下來,才開始加入了心理諮商治療,這要感謝法蘭的金錢支援,哈哈哈😝
與一年半前的我相比, 現在的狀況當然好很多,雖然身旁還是會有些人“關切”我使用藥物的相關問題,例如:吃藥對身體不好、會有依賴性、會有戒斷期 bla bla bla 之類的,只是我一律左耳進右耳出,我唯一相信的是醫生和心理諮商說的,畢竟他們才是專業人士啊啊!
有些人會有依賴性或是產生戒斷期的原因,可能是沒有與醫生討論就自行斷藥,造成病情復發只好重新看診,所以才有這樣的誤會產生。基於醫學界的進步,現在的抗憂鬱相關藥物成分副作用其實真的很低,只是通常至少要持續吃到兩週到一個月以上才會看到效果,不停回診的這段期間,醫生也會根據病人的狀況調整藥劑與藥量,這樣才算是完整的治療流程。
對我個人來說,使用藥物能夠暫停緩解永無止盡的痛苦情緒,提供自己能夠有喘息的時間是很棒的事,可以先停止鑽牛角尖,暫時從深淵裡爬出來,才能好好思考自己是本質是什麼,並且努力朝那個方向前進。
要用什麼療程來渡過這次難關,都是可以的,只要你覺得好就好,若無法努力也沒關係,先在床上躺好滿也可以,不用強迫自己做任何事情,身體能記得呼吸就很盡力了,對吧。
嘿,不用擔心,你不是孤單一個人,我也一樣。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