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lu mu ga Xumi.我的名字是Xumi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Xumi,這把口簧琴給你,我們自己做的」 「可是我不會吹欸」 「你總有一天會的」 泰雅的朋友用一種信誓旦旦的眼神看著我,害我這個小時候到現在都是音樂白癡的我,都不由自主地相信他。現今看著他送我的這把口簧琴,似乎在紀念著這段旁人聽來都訝異的故事。
什麼故事? 一個白浪去學泰雅語的故事。
「竟然會有人想來學我們的族語欸,好感動喔!」還記得那天踏入學校的原資中心,和大夥寒暄了一會兒後,一位帥氣的泰雅同學轉過頭來跟我說了這句話。當下愣了一愣,有些不知道該如何回他,便直覺的回:「就有興趣阿」
的確是有興趣阿,沒有興趣我就不會推門進去了,記得那時是泰雅語第一次上課,進去裡頭看著大夥談笑風生,早已認識的他們嘴裡不時地唱著歌謠,我總有一種像個白浪亂跑進去的感覺,當時還在原資中心的外面躊躇了幾分鐘才進去,但現今回頭看不由得慶幸自己當初有勇敢的推開那扇門,裡頭的人都好溫暖,在學族語的那一年認識了好多人,好多歌謠(最喜歡的還是那首 Ima lalu su),
不知道怎麼念怎麼辦?我們教你 ;找不到音準怎麼辦?大家一起唱
很快的,一堂又一堂的族語課也就這樣過去了,我自己沒有學會到很多的單字(資質愚鈍哈哈),學過往往就忘,但歌倒是會唱了不少,每週四白天的課業總是一個禮拜最硬的,晚上的族語課,唱著唱著,壓力就慢慢沒了,也暫時從那繁忙的日常得到了些許的喘息。
Xumi是牧師幫我取的名字,記得第一堂課牧師便一個個問我們從哪裡來,家鄉在哪裡,從大家的話語裡,感受到的是對家族歷史的了解,以及不想失了根,想要將母語傳承下去的那顆心。
真的讓我這個不知道家族歷史的人好慚愧。
回歸正題,綜觀近幾年的歧視相關報導,從網紅莎莎的一篇「很有原住民味道」的爭議發文到金鐘獎兒少節目主持人得獎者之一的達悟族少年鍾家駿著傳統原住民服飾丁字褲被媒體以不適文字報導,再到輔大原民社團努瑪社練唱時間過晚影響住戶的文章下面,留言出現帶有歧視的話語裡,在這一連串事件,還是可以看出台灣打著多元文化的這塊土地上面,仍然有些不友善的聲音存在。
寫到這裡,突然想起上族語課的最後一堂,牧師讓我們分享為什麼會來學習泰雅語的經驗,當時站在台上,說著身旁有些同學偶爾會開些原住民的玩笑我很不喜歡時,坐在我前方的泰雅族朋友小聲的說說:「是番仔對不對?」
當下愣了一下,隨後便小心翼翼的點了個頭。其實他們也知道,只是很多時候是默默忍著。那個瞬間,我看著我朋友的眼睛,眼睛裡透露著淡淡地憤怒的同時,又有些許面對刻板印象的無能為力。
沒有去認識與了解,只憑自身印象的「想法」,又怎會知道這些言論、刻板印象是挾帶著多麼大的歧視、在無形中又傷害了多少人呢?既然不了解就多去認識,多去學,多去思考,少一點的漢人本位看待台灣島上不同族群、不同文化,這個世界會更美好的。
Lokah!
註:白浪為排灣、阿美族對平地人的稱呼
avatar-img
1會員
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惠允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看到那兩幕便突然想起多年前高中時,國文老師在上天才夢。 開頭要介紹張愛玲這位作者時,在黑板上用白色粉筆大筆寫下她的這段句子: 「因為愛過,所以慈悲; 因為懂得,所以寬容。」
看到那兩幕便突然想起多年前高中時,國文老師在上天才夢。 開頭要介紹張愛玲這位作者時,在黑板上用白色粉筆大筆寫下她的這段句子: 「因為愛過,所以慈悲; 因為懂得,所以寬容。」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高三那年 為了給自己留下一個回憶 我決定參加學校的歌唱比賽
Thumbnail
這是一首歌曲的歌詞,描述了一隻可愛的魚兒雪文泡的故事,是一首愉快的歌曲。
Thumbnail
每一個人生命的旅程中,都有一份使命,無論大小,它總是激勵著我們向前邁進。在我身旁,是一位很會唱梵唄的見睹師父,來自阿美族部落的出家人,是我所見過的第一位原住民僧侶。他曾在中台禪寺的盛大法會中擔任「維那領眾」,以梵唱的聲音傳達願望。 去年,他發行了個人首張佛曲專輯《我願》,將梵唄以不同的音樂風格呈現
Thumbnail
很榮幸代表原語會受邀參加玉山神學院族語教育推廣成果盛會。兩天時間裡,超過一百人次參與其中。今日也規劃了「唱自己的歌」橋段,讓參與者深切感受到族語和文化、信仰的力量,為臺灣各角落的族人朋友帶來光彩感動的展現。 Walis院長表示,族語是母親的語言,我們應該有自信地說出來,而族語聖經則蘊含了豐富的語料
Thumbnail
睽違兩年,在去年底推出新專輯《美感 Harateng no Pangcah》的舞思愛(Usay Kawlu),承接上一張專輯《那葡萄樹上的女孩》的主題,走入部落的女孩帶領聽者接受文化的洗禮,進一步走入了阿美族生活裡的各種感受。
Thumbnail
我叫馬樂Madal,是一名喜歡學習文化及古調音樂的音樂人、文化人、教育人、社工人等多重身分者,阿美族的音樂是我現階段很重要的生命泉源。本篇透過分享馬樂踏入族語音樂創作的心路歷程,以及從古調裡能產出非常多美妙的樂章,跟大家說說我的音樂故事。
Thumbnail
學習泰語到底要先學聽說培養興趣,還是直接挑戰大魔王讀寫? 我想這是很多人在學泰語前的第一個問題,包含我也是, 在爬文過網路的資訊後,發現很多人都從聽說開始, 因為泰文字母根本是大魔王,光是44個子音跟32個母音就可以背到哭出來, 但我自己覺得學語言需要並行,聽說讀寫一起學習是最好的方法,
Thumbnail
續上篇 「什麼又是我?講得我好像是蟑螂還是什麼奇怪的生物一樣。」祂冒出來的第一句話就讓我忍不住回嘴。 「你們這些平地人,上次來搞東搞西的還不夠,這次又要上來搞什麼了?」這位大叔完全不在乎我說了什麼,自顧自的把話說完,而他話才說到一半,那把明晃晃的番刀竟亮出一半了。 「哇嗚哇嗚,什麼我們這些平地
Thumbnail
今日上午熱情的越南華僑好朋友-玉鳳阿姊,知道我最近在學吉他,特別借了他兒子的吉他給我練習。她熱情的拿著調音器,放在吉他上,教我CDEFG的調音,跟我分享了很多吉他必要知道的知識。 讓我想起我的兩位好友,一個玉鳳姐來自越南,一個詩雁來自緬甸,她們對於人的熱情與真誠都有種生命的感染力,而每次我看到她們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高三那年 為了給自己留下一個回憶 我決定參加學校的歌唱比賽
Thumbnail
這是一首歌曲的歌詞,描述了一隻可愛的魚兒雪文泡的故事,是一首愉快的歌曲。
Thumbnail
每一個人生命的旅程中,都有一份使命,無論大小,它總是激勵著我們向前邁進。在我身旁,是一位很會唱梵唄的見睹師父,來自阿美族部落的出家人,是我所見過的第一位原住民僧侶。他曾在中台禪寺的盛大法會中擔任「維那領眾」,以梵唱的聲音傳達願望。 去年,他發行了個人首張佛曲專輯《我願》,將梵唄以不同的音樂風格呈現
Thumbnail
很榮幸代表原語會受邀參加玉山神學院族語教育推廣成果盛會。兩天時間裡,超過一百人次參與其中。今日也規劃了「唱自己的歌」橋段,讓參與者深切感受到族語和文化、信仰的力量,為臺灣各角落的族人朋友帶來光彩感動的展現。 Walis院長表示,族語是母親的語言,我們應該有自信地說出來,而族語聖經則蘊含了豐富的語料
Thumbnail
睽違兩年,在去年底推出新專輯《美感 Harateng no Pangcah》的舞思愛(Usay Kawlu),承接上一張專輯《那葡萄樹上的女孩》的主題,走入部落的女孩帶領聽者接受文化的洗禮,進一步走入了阿美族生活裡的各種感受。
Thumbnail
我叫馬樂Madal,是一名喜歡學習文化及古調音樂的音樂人、文化人、教育人、社工人等多重身分者,阿美族的音樂是我現階段很重要的生命泉源。本篇透過分享馬樂踏入族語音樂創作的心路歷程,以及從古調裡能產出非常多美妙的樂章,跟大家說說我的音樂故事。
Thumbnail
學習泰語到底要先學聽說培養興趣,還是直接挑戰大魔王讀寫? 我想這是很多人在學泰語前的第一個問題,包含我也是, 在爬文過網路的資訊後,發現很多人都從聽說開始, 因為泰文字母根本是大魔王,光是44個子音跟32個母音就可以背到哭出來, 但我自己覺得學語言需要並行,聽說讀寫一起學習是最好的方法,
Thumbnail
續上篇 「什麼又是我?講得我好像是蟑螂還是什麼奇怪的生物一樣。」祂冒出來的第一句話就讓我忍不住回嘴。 「你們這些平地人,上次來搞東搞西的還不夠,這次又要上來搞什麼了?」這位大叔完全不在乎我說了什麼,自顧自的把話說完,而他話才說到一半,那把明晃晃的番刀竟亮出一半了。 「哇嗚哇嗚,什麼我們這些平地
Thumbnail
今日上午熱情的越南華僑好朋友-玉鳳阿姊,知道我最近在學吉他,特別借了他兒子的吉他給我練習。她熱情的拿著調音器,放在吉他上,教我CDEFG的調音,跟我分享了很多吉他必要知道的知識。 讓我想起我的兩位好友,一個玉鳳姐來自越南,一個詩雁來自緬甸,她們對於人的熱情與真誠都有種生命的感染力,而每次我看到她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