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自由的人,必須要身體上的自由更需要心靈上的自由,小時候的我們常被父母親限制要在幾點前回家,常常在與同學的聚會中盯著手錶看,深怕手機大響從另一端傳來一陣陣的嘶吼,長大後被老闆卻被規定要做完明天的報告才能回家,此時恨不得丟下工作躺在家中的沙發上,我們常常為了某些事情而失去自由,因為家人、金錢又或者是路上陌生人虎視眈眈的眼光。
方法一 降低欲望
人在出生時只有兩個慾望,第一個就是為了生存而呼吸的慾望,另一個也同樣是為了生存喝奶的慾望。但當我們逐漸長大具有選擇能力後,我們開始選擇我們所理想的生活,資本主義帶來以往沒有精采璀璨的生活,同時也讓我們漸漸的掉入資本主義物慾的陷阱之中,慾望就像是一個無底洞,讓我們無止盡的追求永遠到達不了的慾望彼岸,物質和金錢讓我們得到短暫的快樂卻遠離真正的自由,獲得自由最快的方式不是以金錢為目的盲目前行,也不是低聲下氣幫老闆擦屁股端茶水,而是降低平時對於金錢的需求和物質的慾望,了解內心真正需要是什麼,才能在有限的金錢中達到簡單滿足的人生並獲取真正的自由,而有限的金錢或許指的是當吃飯時可以不用為了省錢而營養不均衡,冬日寒風來臨時不避受寒受凍,當車子保養時不需要討價還價而犧牲安全,能有足夠的錢不被資本主義結構下的社會給欺負即可。
所得替代率(Income replacement ratio),指退休後平均每月可支配金額與退休當時的每月薪資的比例,簡單來講就是若沒有工作你會需要多少的錢來維持基本的生活水平,當所需的所得替代率低時,對於資本主義社會下的連結就相對越小,同時若每個月薪水儲蓄率越高時就可以大大的減低所需工作的時數,若以月薪四萬元的年輕人,二分之一的薪水做為基本生活消費,另外一半則拿去做儲蓄,則約需十五年來獲取自由,但若減低基本生活消費水平至薪水的三分之一,剩下三分之二作為儲蓄,則僅需九年左右即能提早登出這場資本主義鬧劇。
把慾望放在正確的地方,對知識有慾望、對大自然有慾望、對美好的事物有慾望,斷捨離教會我們只買「必要且能讓自己覺得舒適」的物品,減少對於物質的需求,少了這些慾望會發現不用為了追求這些慾望而煩惱讓時間變多了,有了時間也讓我們更懂得享受非物質樸實的生活,沒有物質的需求也就少了與人比較的壞習慣,進而慢慢達到一個正向的循環。
真正自由的人,總是給人一個瀟灑的印象,因為他們拋棄了許多在精神上和內心裡拋棄了許多無謂的東西。-《善惡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