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者說】《美國女孩》:不完美的家人間,如何找到療癒彼此的力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美國女孩》是阮鳳儀導演的第一部長片。以童年故事出發、透過創作聆聽內心最深處的聲音。《創作者說》邀請到阮鳳儀導演及苗華川製作人,分享電影製作背後的故事。
S3EP31 導演|《美國女孩》阮鳳儀:就算沒人出錢、沒有觀眾,我都要拍這部電影處理自己的那段過去 feat. 製片人 苗華川【金馬58・創作者特輯】
2021 年 12 月正式上映,榮獲金馬 58 最佳新演員、最佳新導演、最佳攝影獎的台灣電影《美國女孩》,內容改編自阮鳳儀導演的真實生命故事。描述從美國回台的女孩,如何在文化與生活經驗衝擊之下,找到家人間的相處之道。用女孩、女人的視角一窺傳統華人家庭中的糾結與真心。

透過電影創作,聆聽內心最深處的聲音

榮獲第 58 屆金馬最佳新導演獎的阮鳳儀導演,如同電影故事背景一般,是個從小在美國長大的女孩,直到13歲那年母親罹癌才搬回台灣。憑著對世界的好奇,大學再次長住於其他國家,最後在洛杉磯攻讀電影研究所,悄悄埋下電影製作的種子。
《美國女孩》就是阮鳳儀導演的家庭寫照,代為傳達所有傳統華人家庭中的爭執隔閡,與不擅溝通的真心誠意。阮鳳儀導演笑說,假如當時沒有人資助這部作品,也會將故事寫成小說。她明白一定要透過創作,處理這段矛盾卻具代表性的成長過程,才能放下糾結。
談起為何選用自己的生命經驗作為第一部長篇電影的題材,阮鳳儀導演認為,創作就是思索的過程,讓自己回過頭仔細推敲,才能開始整理思緒,理解當年那些父母想說出口、沒說出口的真心。這不是一部自傳電影,而是梳理記憶、化解矛盾的過程。

結合成長經驗,呈現華人家庭中的溝通與爭執

「價值觀落差」一直是當年那位美國女孩回台後跨不過的檻。再次踏上家鄉土地,無論生活經驗、成長歷程都和傳統華人與眾不同。尤其教育理念,更是一家人無法達成的共識。種種逆向文化衝擊,在最需要認同感的13歲青春裡,顯得矛盾且迷惘。
如今離開過再回來,阮鳳儀導演發覺台灣人最避諱吵架,一旦吵起來卻也最兇。缺乏溝通的華人家庭,多是不知該如何開口,才造成隔閡。於是特別想透過創作,和正處在緊張關係裡的觀眾,以及曾經爭執無數次的父母,分享自己現在對於溝通的想法:在對的時間說出對的話,才是真正的對話。
貫穿電影的主軸,莫過美國女孩用獨特的視角,和自己對話、與家人溝通。其中家庭爭執的一字一句台詞,全是曾經從家人口中聽到的真實記憶。阮鳳儀導演分享,利用真實的日常對話,取代戲劇性的刻意營造,更能貼近觀眾的生活、才能走進觀眾的心。

當美國女孩成為女人,走進觀眾眼底

花了三年將自己的生命故事,昇華成為電影作品。這是創作一部好電影的過程,也是美國女孩成為女人後,用宏觀角度檢視過去、理解父母的療癒之路。
當被問起挖掘內心傷痛的創作過程,阮鳳儀導演大方分享,《美國女孩》本來就是一部關於不完美的家人間,如何找到療癒彼此力量的故事。希望還沒找到答案前,它能給觀眾一點撫慰、療癒曾經受傷的心。
苗華川製作人也說到:「創作是用個人的見解,說出自己的經驗、自己的想法。」《美國女孩》細膩寫實的呈現家庭缺口,卻也因為如此,更能直接治癒觀眾的心。透過專訪,我們看見阮鳳儀導演的童年、家庭與回顧,以及從作品中傳達的溫暖與反思。
  • 本文由【研究生Keith】授權【聲歷其境】撰寫
  • 本集帶大家透過「美國女孩」去了解如何在不完美的家人間,找到療癒彼此的力量
  • 【創作者說】Podcast,每集會邀請各行的創作者來跟大家分享他們的創作歷程

讓聲音成就想像,以經歷成就品質,『聲歷其境All Around You』,用最專業的團隊打造令人身歷其境的精湛旅程。
📩歡迎聯繫:business@allaroundyou.com.tw
🔎更多Podcast製作內容與最新消息,歡迎追蹤【聲歷其境】的 InstagramFacebook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2020年是台灣的「Podcast元年」,新增接近6千檔節目、總數也逼近8千檔,根據本土最大 Podcast 託管服務平台 SoundOn 日前公布的數據,近一年來,累積創作者達 2 萬人,產出超過 10 萬小時的聲音節目;而 KKBOX 公布的數據則顯示,2021年新上架 62萬集節目,總播放次數
醫療與法律是《克萊兒的展覽異想世界》這集的重點,看似壁壘分明的主題們,事實上彼此互相扣連與呼應。面對我們與法律的距離,來看看法克電台站長楊貴智怎麼說!
想了解「聲音經濟」最快的方法,莫過於坐計程車。古典樂、流行音樂、談話性節目,甚至是地下電台的賣藥廣播,應有盡有,但最近開始出現聽 Podcast 的司機:「我可以選擇想收聽的主題,而且不受播出時間的限制,隨時都可以再聽一次,甚至選擇段落,非常具有彈性」。
你吃過雞皮餅乾嗎?你想不到的、台灣吃不到的,歪國零食嘴都能為你搜羅到新鮮又好吃的零食,送到你面前!Podcast《電商原來是醬》邀請到歪國零食嘴的創辦人兼 CEO 張嚴之來到節目現場。讓我們來看看這間台灣第一家做異國零食訂閱制服務的公司是如何開始、突破困境到進入穩定發展期的呢?
廣播型態轉型,Podcast 風氣正盛,聲歷其境創辦人陳繹方於2021年11月應台北城市科技大學廣播社邀請,進入校園推廣 Podcast 魅力,以「如何成為Podcaster」為主要目標,帶領廣播社的同學們從認識傳統廣播與數位廣播之間的差異,到如何撰寫節目企劃、聲音表達訓練、創建自己的 Podcas
這集《電商原來是醬》邀請到 Shopback 的 BD 經理 Sophy 來到現場,跟聽眾們分享 Shopback 的消費與商業模式:如何與品牌建立關係,創造更高的業績?
2020年是台灣的「Podcast元年」,新增接近6千檔節目、總數也逼近8千檔,根據本土最大 Podcast 託管服務平台 SoundOn 日前公布的數據,近一年來,累積創作者達 2 萬人,產出超過 10 萬小時的聲音節目;而 KKBOX 公布的數據則顯示,2021年新上架 62萬集節目,總播放次數
醫療與法律是《克萊兒的展覽異想世界》這集的重點,看似壁壘分明的主題們,事實上彼此互相扣連與呼應。面對我們與法律的距離,來看看法克電台站長楊貴智怎麼說!
想了解「聲音經濟」最快的方法,莫過於坐計程車。古典樂、流行音樂、談話性節目,甚至是地下電台的賣藥廣播,應有盡有,但最近開始出現聽 Podcast 的司機:「我可以選擇想收聽的主題,而且不受播出時間的限制,隨時都可以再聽一次,甚至選擇段落,非常具有彈性」。
你吃過雞皮餅乾嗎?你想不到的、台灣吃不到的,歪國零食嘴都能為你搜羅到新鮮又好吃的零食,送到你面前!Podcast《電商原來是醬》邀請到歪國零食嘴的創辦人兼 CEO 張嚴之來到節目現場。讓我們來看看這間台灣第一家做異國零食訂閱制服務的公司是如何開始、突破困境到進入穩定發展期的呢?
廣播型態轉型,Podcast 風氣正盛,聲歷其境創辦人陳繹方於2021年11月應台北城市科技大學廣播社邀請,進入校園推廣 Podcast 魅力,以「如何成為Podcaster」為主要目標,帶領廣播社的同學們從認識傳統廣播與數位廣播之間的差異,到如何撰寫節目企劃、聲音表達訓練、創建自己的 Podcas
這集《電商原來是醬》邀請到 Shopback 的 BD 經理 Sophy 來到現場,跟聽眾們分享 Shopback 的消費與商業模式:如何與品牌建立關係,創造更高的業績?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片的架構其實在預告中就顯露了,所以故事與反轉相較更多的比重在喬許哈奈特的從容應付,重罪犯面對包圍陣仗的同時安撫女兒的鏡頭語言很特別,少女敏銳觀察出爸爸的心不在焉,讓感官放大的要角(一個專注在追星一個專注在躲避)另有一番真摯呈現。
Thumbnail
《美國女孩》是臺灣導演阮鳳儀執導的時代成長劇情電影,由方郁婷、林嘉欣、莊凱勛及林品彤共同主演。劇情取自於導演的親身經歷,描述原本已經移民的一家人,因為母親生病的緣故,讓在美國已經擁有自己生活的女孩,必須回台灣重新適應,而水土不服造成家庭衝突及成長的故事。 本片為導演首次執導長片,便入圍7項金馬
Thumbnail
這是一部劇情深刻的香港電影,充分探討父母是否有傾聽孩子的聲音以及追求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的內心掙扎。該文章以個人觀後感為主,從主角的信念和成長歷程談起,並對於自身成熟過程產生的疑問和反思。文章通過敘述與主角內心感受連結,讓讀者能夠產生共鳴。
Thumbnail
七十年代末,叮噹年紀還小。印象中有一個電視劇集名為「過埠新娘」,依稀記得一幕是女主角從老遠地方來到香江尋找未婚夫不遂,女人徬徨無助,不知如何是好。說也奇怪,叮噹除了對這一幕有些印象之外,其他內容彷彿失去所有記憶......
Thumbnail
《搬家》談的是父母分離造就的成長痛,女主角小蓮從樂觀吃魚笑稱是溫馨一家的三角桌邊,帶著無法接受與不理解的心情潛逃到另一個角落,使她對自身存在感到困惑,再透過一趟久違的旅行,小蓮獨自闖入森林與海洋,重新接納了這不完美的自然循環,最終她回到了祝賀著自己的世界,完整了成長的生命迴圈。電影從「搬家」的這一結
Thumbnail
  本片為導演阮鳳儀的自傳式電影,描述主角芳儀(方郁婷 飾)1997年隨母親(林嘉欣 飾)與妹妹(林品彤 飾)移居美國生活,2003年因母親罹患乳癌而搬回台灣,父親(莊凱勛 飾)則常出差往返大陸與台灣。回到台灣的兩位姊妹須重新習慣既熟悉又陌生的台灣(體罰教育、交新朋友等),及只聽得懂中文、忙
回家之後-紀錄片故事特展中,總共有三部紀錄片,《神人之家》、《日常對話》、《給阿媽的一封信》,而這三步就是從三個不同的角度出發,神人之家是我,日常對話是她,給阿媽的一封信是你,而我選擇介紹的是日常對話。 導演兒時,身為同性戀者的母親因受不了父親長期家暴,便帶著導演與妹妹到處躲藏,以逃離持刀父親的搜
Thumbnail
探討青少女成長時期的心態變化, 非常適合母女,尤其是華裔一同觀看, 對於華裔女性成長歷程有很有趣的轉化過程。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網路文章小說以濃縮滴雞精調味,2024最新發行講述家庭問題、創業心態議題(非愛情類)。本文沒有金句節錄、不再復述雞湯。
Thumbnail
一個白人女孩,一個黑人保母。 一個經濟生活無憂,一個為了生活遠赴他鄉。 一個還只是孩子,一個即將成為阿嬤。 但他們都失去了母親。 他們緊密地依附著,卻也要遇到分離前最後的狂歡。 這部電影大概就是講了,這樣一場為了分離而出現的狂歡,既讓兩人享受最後的時光,卻也讓彼此理解,人生終究要分離的痛苦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片的架構其實在預告中就顯露了,所以故事與反轉相較更多的比重在喬許哈奈特的從容應付,重罪犯面對包圍陣仗的同時安撫女兒的鏡頭語言很特別,少女敏銳觀察出爸爸的心不在焉,讓感官放大的要角(一個專注在追星一個專注在躲避)另有一番真摯呈現。
Thumbnail
《美國女孩》是臺灣導演阮鳳儀執導的時代成長劇情電影,由方郁婷、林嘉欣、莊凱勛及林品彤共同主演。劇情取自於導演的親身經歷,描述原本已經移民的一家人,因為母親生病的緣故,讓在美國已經擁有自己生活的女孩,必須回台灣重新適應,而水土不服造成家庭衝突及成長的故事。 本片為導演首次執導長片,便入圍7項金馬
Thumbnail
這是一部劇情深刻的香港電影,充分探討父母是否有傾聽孩子的聲音以及追求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的內心掙扎。該文章以個人觀後感為主,從主角的信念和成長歷程談起,並對於自身成熟過程產生的疑問和反思。文章通過敘述與主角內心感受連結,讓讀者能夠產生共鳴。
Thumbnail
七十年代末,叮噹年紀還小。印象中有一個電視劇集名為「過埠新娘」,依稀記得一幕是女主角從老遠地方來到香江尋找未婚夫不遂,女人徬徨無助,不知如何是好。說也奇怪,叮噹除了對這一幕有些印象之外,其他內容彷彿失去所有記憶......
Thumbnail
《搬家》談的是父母分離造就的成長痛,女主角小蓮從樂觀吃魚笑稱是溫馨一家的三角桌邊,帶著無法接受與不理解的心情潛逃到另一個角落,使她對自身存在感到困惑,再透過一趟久違的旅行,小蓮獨自闖入森林與海洋,重新接納了這不完美的自然循環,最終她回到了祝賀著自己的世界,完整了成長的生命迴圈。電影從「搬家」的這一結
Thumbnail
  本片為導演阮鳳儀的自傳式電影,描述主角芳儀(方郁婷 飾)1997年隨母親(林嘉欣 飾)與妹妹(林品彤 飾)移居美國生活,2003年因母親罹患乳癌而搬回台灣,父親(莊凱勛 飾)則常出差往返大陸與台灣。回到台灣的兩位姊妹須重新習慣既熟悉又陌生的台灣(體罰教育、交新朋友等),及只聽得懂中文、忙
回家之後-紀錄片故事特展中,總共有三部紀錄片,《神人之家》、《日常對話》、《給阿媽的一封信》,而這三步就是從三個不同的角度出發,神人之家是我,日常對話是她,給阿媽的一封信是你,而我選擇介紹的是日常對話。 導演兒時,身為同性戀者的母親因受不了父親長期家暴,便帶著導演與妹妹到處躲藏,以逃離持刀父親的搜
Thumbnail
探討青少女成長時期的心態變化, 非常適合母女,尤其是華裔一同觀看, 對於華裔女性成長歷程有很有趣的轉化過程。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網路文章小說以濃縮滴雞精調味,2024最新發行講述家庭問題、創業心態議題(非愛情類)。本文沒有金句節錄、不再復述雞湯。
Thumbnail
一個白人女孩,一個黑人保母。 一個經濟生活無憂,一個為了生活遠赴他鄉。 一個還只是孩子,一個即將成為阿嬤。 但他們都失去了母親。 他們緊密地依附著,卻也要遇到分離前最後的狂歡。 這部電影大概就是講了,這樣一場為了分離而出現的狂歡,既讓兩人享受最後的時光,卻也讓彼此理解,人生終究要分離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