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豆過程中判斷焙度的幾個方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們都知道咖啡豆判斷焙度的方法是顏色,最準確的方式是使用紅外線檢測儀,或者以Agtron艾格狀數值最為人知,越淺焙的咖啡數值越高,越深焙的咖啡數值越低,SCA國際精品咖啡協會有針對焙度規範對應的數值,但是這個方式只能烘焙完做檢測,那在烘焙過程中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輔助判別(實際焙度還是以艾格狀數值為主)焙度,幫助品質穩定呢?

時間

有些人會用一爆開始後加幾分鐘來輔助判斷焙度,比如說加一分半就是淺中焙,加兩分鐘就是中焙,這樣子的方式也可以,但是前提是建立在你已經有固定的烘焙節奏,且你已經得知這樣子的作法,可以讓咖啡豆焙度落在準確的數值範圍內,在我的經驗裡,這樣子的作法容易受一爆前時間的長短影響準確性,比如說一爆前經過的時間是十分鐘,一爆後一分半下豆,這樣是淺中焙,但是如果我一爆前經過的時間是八分鐘,同樣一爆後一分半下豆,這樣卻會是淺焙,因此這個方式在我理解下面的資訊之後,是完全不使用的。

溫度

這個方式和時間的概念相同,也就是一爆後加幾度來判斷焙度,比如說+7度會是中淺焙+15度會是中焙,這樣的穩定性會比時間來的高,原因是咖啡有一些化學作用只會在特定溫度下進行,同樣會受到一爆前的時間長短影響,只是影響程度較小,這篇文章介紹的方式都只能用來輔助判別,重點還是要發展個人的烘焙節奏,穩定之後搭配這幾個方法才能達到效果,如果是真的有心想要玩烘豆,還是買一個檢測儀吧,否則你永遠不知道自己烘的咖啡是什麼焙。

感官

我們都知道焙度是用顏色區分,所以用眼睛看當然也可以輔助判別,這個方式不準確的地方可能會是光源的問題,烘豆機擺在有陽光的空間、室內燈源,這些都是會隨著白天、晚上改變而有所些微差別,好在大部分的烘豆機取豆勺上都有照明燈,如果烘豆機本身沒有附,需要另外加裝的話,請安裝白光,千萬不要覺得黃光比較有氣氛,因為黃光會嚴重影響視覺判別。
另一個感官方式是嗅覺,最早期開始烘豆時我曾經有段時間使用過這樣的方式判斷焙度,只要建立起幾個判別點其實準確度還蠻高的,比如說中淺焙的咖啡取樣時會有強烈的酸味;酸味減弱至幾乎沒有時是淺中焙、開始有點煙燻味是中深焙,最困難的我覺得是中焙,沒有一個明確的判斷點,嗅覺方式困難的點在於,需要聞得夠多,能夠分辨出什麼味道是豆子本身的味道,什麼是因為焙度而產生的味道,但後來因為較容易受氣候、個人因素(過敏、感冒等)影響,所以後來聞豆子只是為了判別最佳風味,判斷焙度還是以上述的一爆後加幾度溫度作為輔助。
avatar-img
8會員
10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粒豆阿杰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常邊吃東西邊看電視、划手機,好像只是為了活下去而吃,沒有去細細品嘗口中的食物,其實食物的風味比你想的還要豐富,有時候可以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發現特別的風味,光是水果就品嘗不完,有興趣的話可以去水果行走一遭,店裡的每種蘋果都各買一個交叉比較一起吃,就會發現每種蘋果所謂的蘋果香氣
我們都知道烘豆的過程中分為好幾個階段,其中最容易產生誤解的兩個階段便是脫水期及風味發展期,誤以為在烘豆中這兩個階段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分別代表著影響咖啡豆脫水及風味發展,不能說是錯誤,但有必要進一步解釋。 脫水期 發展期
我個人的心得是,多喝多想,不管是喝別人的還是喝自己的,調整上要相信自己的味嗅覺,因為每個人所使用的設備都有所不同,所以千萬不要去抄別人的參數,可以參考,但對咖啡要有自己的喜好及想法。
不管是不是創業的人都難免會自我懷疑,有時候目標太遠大反而會讓自己更容易陷入焦慮,看完這本書可以重新檢視現在建立的生活習慣/商業模式,有沒有哪裡可以修正,除了遠大的目標,也要開始把每一步走的踏實,朝你想要的方向前進,即便每一步都非常的微小。
品質的好壞不是單不單品,而是素材的選用,在新潮流咖啡下,如果說單品豆是探索咖啡的風土特色,那綜合豆就是烘焙師對風味組合的想像與結果。
1. 味覺 許多人會把味覺和嗅覺搞混,味覺負責的是酸、甜、苦、鮮、鹹這五件事,拆解味嗅覺可以用簡單的捏鼻子喝咖啡來達成,當你捏著鼻子喝咖啡,不會感受到任何風味(香氣)更容易將注意力放在味覺上。 2. 嗅覺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常邊吃東西邊看電視、划手機,好像只是為了活下去而吃,沒有去細細品嘗口中的食物,其實食物的風味比你想的還要豐富,有時候可以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發現特別的風味,光是水果就品嘗不完,有興趣的話可以去水果行走一遭,店裡的每種蘋果都各買一個交叉比較一起吃,就會發現每種蘋果所謂的蘋果香氣
我們都知道烘豆的過程中分為好幾個階段,其中最容易產生誤解的兩個階段便是脫水期及風味發展期,誤以為在烘豆中這兩個階段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分別代表著影響咖啡豆脫水及風味發展,不能說是錯誤,但有必要進一步解釋。 脫水期 發展期
我個人的心得是,多喝多想,不管是喝別人的還是喝自己的,調整上要相信自己的味嗅覺,因為每個人所使用的設備都有所不同,所以千萬不要去抄別人的參數,可以參考,但對咖啡要有自己的喜好及想法。
不管是不是創業的人都難免會自我懷疑,有時候目標太遠大反而會讓自己更容易陷入焦慮,看完這本書可以重新檢視現在建立的生活習慣/商業模式,有沒有哪裡可以修正,除了遠大的目標,也要開始把每一步走的踏實,朝你想要的方向前進,即便每一步都非常的微小。
品質的好壞不是單不單品,而是素材的選用,在新潮流咖啡下,如果說單品豆是探索咖啡的風土特色,那綜合豆就是烘焙師對風味組合的想像與結果。
1. 味覺 許多人會把味覺和嗅覺搞混,味覺負責的是酸、甜、苦、鮮、鹹這五件事,拆解味嗅覺可以用簡單的捏鼻子喝咖啡來達成,當你捏著鼻子喝咖啡,不會感受到任何風味(香氣)更容易將注意力放在味覺上。 2. 嗅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就能get 同款 韓系質感包👜 而且獨家下殺 299元up 讓它成為你的 必備單品吧! - momo優惠折扣碼 領取超簡單❤️ 點擊右下角 會員中心 - 折價券 輸入 FLOWERMOMO 點擊歸戶 就能領取 商店優惠券 啦! - https://momo.dm/RaFNzR
Thumbnail
momo店+ S999純銀四葉草項鍊,精緻細膩,代表愛情、希望、信念與幸運,是送給自己或別人的完美禮物。限時下殺299元起,超取免運!
Thumbnail
咖啡可說是現代都會人們的興奮劑,咖啡的氣味是白領族群舒壓或提振精神的不可或缺的飲品;走街串巷的咖啡館則是人們日常相聚的必備場所。還記得多年前剛去北京工作時,喝咖啡是一種時尚,當時聽一位年輕女生提到,我在外商銀行時,看到每個人都拿著星巴克的杯子買咖啡,但是我喝不了咖啡,所以我拿著一樣的杯子,但是裏頭承
Thumbnail
身為一個台灣人,冬至吃湯圓已經是刻在骨子裡的習慣。但在日本,並沒有我們熟悉的那種湯圓怎麼辦~~ 幸好我們在超市找到一款超方便的東西,就是善哉(ぜんざい)!善哉(ぜんざい)是一種日本的傳統甜點,會在紅豆湯裡加入白玉団子(しらたまだんご)或是栗子甘露一起煮。
Thumbnail
到了咖啡廳,看著桌上的咖啡小卡選擇時,無意間眼角瞄到這本書,成為我一個下午的課外讀物,剛入烘豆的我,靠著喝及直覺烘了幾次豆子,雖然結果算令我還滿意,但我都依然沒有方向,不曉得如何在什麼地方可以再多點觀察,烘豆的過程多注意細節,調整火力、風門的時機點。
咖啡淺焙比較好嗎? 淺焙咖啡豆的酸度較高,苦味較低,果香和花香更為明顯。深焙咖啡豆的酸度較低,苦味較重,巧克力味和堅果味更為明顯。 淺焙咖啡豆和深焙咖啡豆各有優缺點,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喜歡酸度和果香的人可以選擇淺焙咖啡豆;喜歡苦味和濃郁風味的人可以選擇深焙咖啡豆。 全聯有咖啡豆嗎? 全聯有
Thumbnail
手沖咖啡豆烘焙完全指南:從養豆原理到義式豆手沖 手沖咖啡豆烘焙是一門融合科學和藝術的技術,從選豆、烘焙、養豆到手沖,每一步都會影響最終的咖啡風味。本文將詳細介紹手沖咖啡豆烘焙的各個方面,包括養豆原理與常見養豆時間、義式咖啡豆手沖、深培咖啡手沖溫度、手沖咖啡注水技巧、淺焙手沖手法、手沖濃縮咖啡比例以
手沖咖啡豆烘焙程度選擇指南:如何挑選最適合的豆子來沖泡手沖咖啡 手沖咖啡的風味受到烘焙程度的影響深遠。本文將深入探討不同烘焙程度對手沖咖啡的影響,包括豆子的外觀、香氣、口感及最適合的沖泡方式,幫助您選擇出最符合個人口味的咖啡豆。 1. 烘焙程度對手沖咖啡的影響 烘焙程度如何影響咖啡豆的風味?從
手沖咖啡豆品質評估:如何辨識和選擇高品質的咖啡豆 手沖咖啡的好味源自於優質的咖啡豆。本文將深入探討如何評估咖啡豆的品質,包括外觀、香氣、口感以及如何根據這些評估準則來挑選最適合的豆子,讓您在家中也能沖泡出美味的手沖咖啡。 1. 咖啡豆品質的重要性 咖啡豆的品質直接影響到沖泡出的咖啡口感和風味。
手沖咖啡豆選擇技巧大公開:如何挑選適合的咖啡豆來沖泡手沖咖啡 手沖咖啡的品質取決於所選用的咖啡豆。這篇文章將教您如何根據不同的標準和個人口味偏好來挑選最適合的手沖咖啡豆,從而製作出濃郁、風味豐富的咖啡。 1. 咖啡豆的重要性:為什麼挑選適合的豆子至關重要? 手沖咖啡豆直接影響到咖啡的口感和風味
Thumbnail
愛喝咖啡的我到林口高爾夫球場時看到FOCA烘豆機的櫃位、接觸到FOCA二代智能家用烘豆機後就為之驚艷!以當日現烘咖啡豆煮的咖啡口感明亮、味道平衡超好喝!台灣研發組裝的FOCA二代智能家用烘豆機旋風式烘焙、搭配食品級鋼材漩渦加熱槽能讓豆子更受熱均勻,大容量銀皮盒能完整收集銀皮、烘豆時煙霧也極少,散
Thumbnail
平時烘最深就是二爆初。應客訂來了個二爆起再60秒下豆的。青菜蘿蔔各有所好,看倌們,請視煮,想像一下風味^^~~有人要的咖啡,都是好咖啡~~ 應客人要求,烘了一鍋二爆密咖啡豆。 啥概念呢?就是一般俗稱的深焙豆,出油會旺盛一些,風味主要會來自油脂。 香氣多了些,但也會損失複雜度(喝深焙的老饕可能對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就能get 同款 韓系質感包👜 而且獨家下殺 299元up 讓它成為你的 必備單品吧! - momo優惠折扣碼 領取超簡單❤️ 點擊右下角 會員中心 - 折價券 輸入 FLOWERMOMO 點擊歸戶 就能領取 商店優惠券 啦! - https://momo.dm/RaFNzR
Thumbnail
momo店+ S999純銀四葉草項鍊,精緻細膩,代表愛情、希望、信念與幸運,是送給自己或別人的完美禮物。限時下殺299元起,超取免運!
Thumbnail
咖啡可說是現代都會人們的興奮劑,咖啡的氣味是白領族群舒壓或提振精神的不可或缺的飲品;走街串巷的咖啡館則是人們日常相聚的必備場所。還記得多年前剛去北京工作時,喝咖啡是一種時尚,當時聽一位年輕女生提到,我在外商銀行時,看到每個人都拿著星巴克的杯子買咖啡,但是我喝不了咖啡,所以我拿著一樣的杯子,但是裏頭承
Thumbnail
身為一個台灣人,冬至吃湯圓已經是刻在骨子裡的習慣。但在日本,並沒有我們熟悉的那種湯圓怎麼辦~~ 幸好我們在超市找到一款超方便的東西,就是善哉(ぜんざい)!善哉(ぜんざい)是一種日本的傳統甜點,會在紅豆湯裡加入白玉団子(しらたまだんご)或是栗子甘露一起煮。
Thumbnail
到了咖啡廳,看著桌上的咖啡小卡選擇時,無意間眼角瞄到這本書,成為我一個下午的課外讀物,剛入烘豆的我,靠著喝及直覺烘了幾次豆子,雖然結果算令我還滿意,但我都依然沒有方向,不曉得如何在什麼地方可以再多點觀察,烘豆的過程多注意細節,調整火力、風門的時機點。
咖啡淺焙比較好嗎? 淺焙咖啡豆的酸度較高,苦味較低,果香和花香更為明顯。深焙咖啡豆的酸度較低,苦味較重,巧克力味和堅果味更為明顯。 淺焙咖啡豆和深焙咖啡豆各有優缺點,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喜歡酸度和果香的人可以選擇淺焙咖啡豆;喜歡苦味和濃郁風味的人可以選擇深焙咖啡豆。 全聯有咖啡豆嗎? 全聯有
Thumbnail
手沖咖啡豆烘焙完全指南:從養豆原理到義式豆手沖 手沖咖啡豆烘焙是一門融合科學和藝術的技術,從選豆、烘焙、養豆到手沖,每一步都會影響最終的咖啡風味。本文將詳細介紹手沖咖啡豆烘焙的各個方面,包括養豆原理與常見養豆時間、義式咖啡豆手沖、深培咖啡手沖溫度、手沖咖啡注水技巧、淺焙手沖手法、手沖濃縮咖啡比例以
手沖咖啡豆烘焙程度選擇指南:如何挑選最適合的豆子來沖泡手沖咖啡 手沖咖啡的風味受到烘焙程度的影響深遠。本文將深入探討不同烘焙程度對手沖咖啡的影響,包括豆子的外觀、香氣、口感及最適合的沖泡方式,幫助您選擇出最符合個人口味的咖啡豆。 1. 烘焙程度對手沖咖啡的影響 烘焙程度如何影響咖啡豆的風味?從
手沖咖啡豆品質評估:如何辨識和選擇高品質的咖啡豆 手沖咖啡的好味源自於優質的咖啡豆。本文將深入探討如何評估咖啡豆的品質,包括外觀、香氣、口感以及如何根據這些評估準則來挑選最適合的豆子,讓您在家中也能沖泡出美味的手沖咖啡。 1. 咖啡豆品質的重要性 咖啡豆的品質直接影響到沖泡出的咖啡口感和風味。
手沖咖啡豆選擇技巧大公開:如何挑選適合的咖啡豆來沖泡手沖咖啡 手沖咖啡的品質取決於所選用的咖啡豆。這篇文章將教您如何根據不同的標準和個人口味偏好來挑選最適合的手沖咖啡豆,從而製作出濃郁、風味豐富的咖啡。 1. 咖啡豆的重要性:為什麼挑選適合的豆子至關重要? 手沖咖啡豆直接影響到咖啡的口感和風味
Thumbnail
愛喝咖啡的我到林口高爾夫球場時看到FOCA烘豆機的櫃位、接觸到FOCA二代智能家用烘豆機後就為之驚艷!以當日現烘咖啡豆煮的咖啡口感明亮、味道平衡超好喝!台灣研發組裝的FOCA二代智能家用烘豆機旋風式烘焙、搭配食品級鋼材漩渦加熱槽能讓豆子更受熱均勻,大容量銀皮盒能完整收集銀皮、烘豆時煙霧也極少,散
Thumbnail
平時烘最深就是二爆初。應客訂來了個二爆起再60秒下豆的。青菜蘿蔔各有所好,看倌們,請視煮,想像一下風味^^~~有人要的咖啡,都是好咖啡~~ 應客人要求,烘了一鍋二爆密咖啡豆。 啥概念呢?就是一般俗稱的深焙豆,出油會旺盛一些,風味主要會來自油脂。 香氣多了些,但也會損失複雜度(喝深焙的老饕可能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