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數位大掃除》擺脫網絡成癮,與手機說再見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作者:甯冉
早安!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思考過一個問題:你平時花多少時間在手機上呢?
我們大概都以爲自己沒有沉迷手機,可是仔細數算起來,才會驚覺自己不知不覺便網絡成癮了。就像我從前以爲自己花在手機的時間也不算多,也沒有經常流連社群或打遊戲,應該不多於2個小時吧!不檢查還好,一看才發現每天的手機使用時間都落在4-5個小時左右,有時候甚至6-7個小時。當場被嚇到了。
後來我又讀了《深度數位大掃除》這本書,得到了頗多啓發。

到底是你掌控手機還是被手機掌控呢?

這本書開頭第一章便詳述了網絡發展帶來的危害,其後才講解數位斷捨離的步驟及一些實作。
當我讀完了第一章,便意外地發現,那些關於科技進步的警告,原來早就有跡可循。
烟草公司只要你的肺,app商店要的是你的靈魂。」
比爾·馬厄在節目《馬厄脫口秀》裏是這麽說的。
他認爲,那些科技界的巨頭其實跟箊農沒太大分別,他們是在向兒童兜售著一種會上癮的產品。
爲什麽我們都那麽容易沉迷手機,卻又難以察覺到這個問題呢?不小心掉進去的嗎?書裏面說,其實不然。所有的手機、app,其實都是精心設計過的,每天上千名工作人員在埋頭研究如何讓我們在app裏停留更久,好使他們能賺取更多錢(廣告費之類的)。
譬如說臉書的訊息通知原本是藍色的,後來發現點擊率很低,改成了紅色,一種較爲刺激的顔色,點擊率和使用率便暴增。
然而,正如許多人也不知道科技界巨頭(例如比爾·蓋兹和賈伯斯等等)寧願給他們的孩子買很多書都不讓他們碰iPad,許多人其實都不太注意和了解網絡成癮的問題,更恍然不知自己已經成爲這個問題的受害者。
這是因爲那些科技公司總是可以滔滔不絕地説著他們的產品的好處,它能連結你和你的家人朋友、讓你即時知道他們的近況blablabla……以此矇混過去,如此一來,大家都忘記了他們的擔憂。
事實上,重點根本不在電子產品有沒有達成它的功效,重點是,它帶來了無比嚴重卻又難以察覺的危害——網絡成癮。
我們都察覺不到的,你可能已經在說:我沒有呀!然而研究統計顯示,每人平均每天花4小時在手機上,不由自主地解鎖手機85次。而我深信,青少年的手機成癮問題更為嚴重。
我們爲了滑手機,放棄了許多生活原本上的活動,吃飯的時候忍不住埋頭看手機、排隊結賬沒事做又滑一下、坐公車無聊的時候也滑一下……
其實我們都高估了自己,並且不願意承認。我們以爲自己可以選擇掌控手機還是被手機掌控,但我們沒有,即使你再認爲自己能掌控手機,其實只不過是不知不覺而已。
沒有人能避免這種掌控,包括寫這篇文章的我,包括看到這裏的你。
我們急需要重新定義自己與電子產品之間的關係。

數位斷捨離的步驟

這是不是說我們要完全戒斷智慧型手機、換回那種老舊的手機呢?非也。這樣的做法未免太過極端,我們也難以輕易地完全戒斷。
我認爲還是可以使用手機,前提是把掌控權重新拿回手裏,讓自己達到一種 “我還是會使用手機,但沒有了手機也不會死” 的狀態。
而達到這個境界,我們可以試著跟著作者書裏提及的方法——做一個數位極簡主義者,開始進行數位斷捨離。
作者認爲,逐一改變習慣的漸進式方法無法奏效,因爲手機的便利性和app的精心設計很容易讓我們慢慢又恢復沉迷的原狀。
所以我們可以試著使用數位斷捨離,流程如下:
  1. 騰出30天時間,在這段時間裏,暫時使用生活中那些可有可無的科技。
  2. 利用30天的暫停期,探索及重新發現讓你有成就感又有意義的活動和行爲。
  3. 在暫停期結束後,重新把可有可無的科技導入生活中,從零開始。
在開始之前,請先定義什麽是可有可無的科技。如果暫停使用這項科技會損害或嚴重干擾你的工作或個人生活,那就不算可有可無的科技。反之,就可以納入斷捨離的清單裏面。
而這些所謂的科技只的是新科技,譬如手機、社群、iPad、Netflix等等,微波爐、電動牙刷都不計算在内。至於電玩,作者認爲它不算新科技(因爲很久之前其實就有了),但是如果你認爲你也有沉迷的情況,可以一拼納入斷捨離清單裏。
有一個特別例子是電視,如果大家會沉迷Netflix的話,那我建議也一拼斷捨離吧;但如果只是飯後和家人一起追劇的親子活動的話,那麽便不用斷捨離。
接下來要給自己定一個詳細的規則(必須是可行的),這樣成功機率會更大。譬如你限制自己不能上網,但要一時之間戒斷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所以你可以訂出一些例外,像是只能在下午5-6點上網、或是只能到某些網站。

如何剋服滑手機的衝動?

至於要如何剋服想要滑手機的衝動呢?作者在書的第二部分舉了大量的例子和實作。
然而遺憾的是,我認爲作者在第二部分像是把所有例子一窩蜂塞進去,再加一些實作作爲總結。但某些實作較為極端和困難(譬如放棄智慧型手機改用低階手機,或是每周修復或打造某個東西),在缺乏決心和實力之下難以實行,大家可以參考看看就好。
當然某些實作還是值得參考的,譬如試著把手機留在家裏、出門散步、寫信給自己、不要按贊、批次處理簡訊、提前設定固定的滑手機時間、加入活動或團體、把你的電子裝置預設成屏蔽狀態(安裝一個叫Freedom的軟件可以自訂上網的時間,只有那個時間才能連上)……
於是親測過之後,我在這邊給大家總結一下。
一、你必須要有非常非常大的決心和恆心,這是成功與否的關鍵,否則就算卸載了社群,你還是會重新下載的,相信我。
二、必須要找別的事情來代替,否則無所事事,又會忍不住滑手機了。
下面舉例讓大家參考一下可以做的活動:看書、繪畫、攝影、練樂器、做瑜伽、散步、脚踏車、游泳、沉思冥想、寫你人生100件想要做的清單、寫文章、寫日記、做手賬、找些哲學題來自問自答、烹飪、和家人一起去郊游、親子活動、給自己設計一些挑戰並實行……
如果你成功撐過30天之後,那麽恭喜你,你可以重新導入這些可有可無的科技了!但當然不是一窩蜂全部重新導入,在這之前,請逐一審視這些科技是否能為你帶來價值,沒有了它,你的生活會不會變糟糕了?還是會變得更好?審視過後才導入。

關於這本書我認同和不認同的地方

我最認同的固然是書裏面講解科技的危害的部分,它讓我知道,其實許久之前便已經有人意識到科技進步帶來的問題了(儘管並沒有引起大衆的注意)。
讀到那部分的時候,我想起了之前讀過的《娛樂至死》,裏面有一段話讓我非常深刻:
「這是一個娛樂之城,在這裏,一切公衆話語都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並成爲一種文化精神。我們的政治、宗教、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都心甘情願地成爲娛樂的附庸,毫無怨言,甚至無聲無息,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
儘管《娛樂至死》發佈的年代是電視的娛樂業時代(如今連電視的熱門程度也比不上手機了),但是我認爲它裏面的觀念和《深度數位大掃除》這本書的觀念出奇地一致。
它們都在詮釋電子產品在無形之中帶來的影響(和危害),同樣在提醒我們, 不論是電視還是手機,同樣無聲無息地影響我們看待和認識世界的看法,甚至帶來不可磨滅的危害。
也同樣令我反思,科技進步,到底是好還是壞呢?然而這絕對足夠我寫成另一篇長文了,所以這邊便不詳細說了啦,留下個小小的問題讓大家思考吧。
當然,我並沒有完全認同《深度數位大掃除》裏的每一個觀點——事實上看任何一本書都不應該完全認同每一個觀點的,而是要經過自己的思考和消化。
像是上面提及過的,作者認爲漸進式的方法不能有效地戒手機,迅速且果斷的斷捨離才是較好的方法。
我認爲,其實沒有說哪個方法較好,因爲事實上,在閲讀這本書之前,我便已經用漸進式的方法一點點地戒了手機(還是十分成功的)。不論是漸進式還是斷捨離我都測試過,我認爲各有好壞。
斷捨離聽起來迅速有效,但是它必須有强大的意志,因爲很有可能撐不過那30天便忍不住重新載入那些可有可無的app了。我之前斷捨離的時候便試過刪除掉社群的行動版,告訴自己,如果要使用的話還是可以在電腦上面登入,聽起來很有道理,對不對?但是我連一星期都沒撐過便重新下載社群app了。而在書裏面,作者只是略略帶過了這個問題,他說,前一兩周肯定會遇到這種症狀的,但是很快這種感覺便會消失。
漸進式的方法固然需要抵抗誘惑,但是我先從關掉app的通知開始(而不是直接刪除它),然後開始限制使用時間,然後再把它挪到看不見的頁面裏,讓開啓它變得麻煩,再找別的活動代替,最後一點點地把這些社群挪出我的生活。
這種方法不需要意志嗎?不是。我想帶出的是,沒有哪個方法特別好,只有哪個更適合你。儘管書裏把數位斷捨離描述得挺容易,但還是要測試過才知道怎樣最適合自己。
不論哪個方法,我的建議是,找些別的活動代替(我已經重複很多次了,因爲真的非常重要),因爲人的意志力有限,用別的活動代替能使你沒有那麽經常想念手機,分散注意力,比較容易抵抗誘惑。

總結

最後做一個總結,這本書值得推薦嗎?推。
就算你目前還不打算做數位斷捨離,但也要讀一讀它的第一部分,至少先對手機的影響力和網絡成癮的問題有一定的認知(我並不想看著你網絡成癮喲)。
至於它的第二部分,也就是例子和實作的部分,我認爲有興趣的可以讀完,讓自己有些參考就好。(我自己是跳著來讀的啦,沒有完全skip掉,但也沒有完全看完,許多工具書都是這樣讀的,不一定要完完整整地讀完,這樣才能更有效率地讀完一本書喲)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裏了,願我們都能在成爲數位極簡主義者的路上邁進,不再被手機掌控。那麽,我們下次再見。
avatar-img
4會員
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比起被動接收,不如主動去選擇想看什麼 網路發達後,沈迷手機的時間愈來愈長 甚至減少了我的創作和學習時間 我覺得其中更嚴重的是:「已經逐漸影響心理健康」 通知聲、通知數、按讚回覆的提醒 只要任一個出現在眼前,你就會打開看一下 這些行為都是被設計過的,所以才漸漸被制約住 想要停下來,手卻一直滑……
Thumbnail
現代人手機成癮成為一種危機,而斯坦福大學醫學院專家提出了一些關鍵建議,如何聰明使用手機,逐步戒除成癮。該建議包括改善使用習慣、限制使用時間、關閉通知等。本文探討了這些關鍵結論,並提出實際行動建議。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想早睡早起,卻一直滑手機,結果隔天上班睡過頭遲到;想著要用功念書,卻忍不住一滑再滑,結果幾個小時就過去。 明明手機為現代人帶來方便的生活,但就是如此方便的手機,也令我們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若你曾經有過這些經驗,那麼你該看看這本書,讓你擺脫手機腦,找回人生的掌控權。
Thumbnail
【這本書推薦給誰讀?】 ​ 1.老是刷社群、打遊戲的人 如果你老是刷社群、沉迷打遊戲,這本書將為你分享這種行為背後的原因,並提供一些解決方案。 ​ 2.想了解為什麼有人玩遊戲玩到瘋掉的人
Thumbnail
該是面對手機成癮的壞習慣吧!看似一機掌握全世界,殊不知是越來越脫離現實。 「自己明明從以前就很愛看書,現在卻變得愈來愈不容易專注。一讀到需要聚精會神的篇章,便把書丟在一旁。」
我們說對一個東西「成癮」,通常帶有負面意涵,而過度使用手機有多種實例及研究顯示其確實對人體有害,除了注意力下降之外,手機世界會令有些人大感壓力,進而影響身體健康,可能產生的問題涵蓋睡眠品質低落、容易焦慮或憂鬱、嫉妒和比較等等。
Thumbnail
為什麼我想讀這本書? 以前下班後總是癱在沙發上滑手機,想停卻停不下來,總是告訴自己:在十分鐘就好,結果一個晚上就過了,是個重度手機依賴者,這本書幫助我更有意識地使用3C的產品 手機是偶爾用到、幫助我們的工具而不是永不離身的配件,如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有意識地使用,能享受科技帶來的好處;無意識地
Thumbnail
3C產品嚴重奪走專注力的時代還有解方嗎?
Thumbnail
若不想被手機掌控生活,不妨也試著與我一起控制手機使用時間,如果能推動身邊的人共同進行,我想將會有更大的效果,讓我們一起放下手機,體驗生活。
Thumbnail
如果你也想戒掉耍廢和玩手機的習慣,少發點 Threads 廢文了,寫閱讀心得吧。
比起被動接收,不如主動去選擇想看什麼 網路發達後,沈迷手機的時間愈來愈長 甚至減少了我的創作和學習時間 我覺得其中更嚴重的是:「已經逐漸影響心理健康」 通知聲、通知數、按讚回覆的提醒 只要任一個出現在眼前,你就會打開看一下 這些行為都是被設計過的,所以才漸漸被制約住 想要停下來,手卻一直滑……
Thumbnail
現代人手機成癮成為一種危機,而斯坦福大學醫學院專家提出了一些關鍵建議,如何聰明使用手機,逐步戒除成癮。該建議包括改善使用習慣、限制使用時間、關閉通知等。本文探討了這些關鍵結論,並提出實際行動建議。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想早睡早起,卻一直滑手機,結果隔天上班睡過頭遲到;想著要用功念書,卻忍不住一滑再滑,結果幾個小時就過去。 明明手機為現代人帶來方便的生活,但就是如此方便的手機,也令我們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若你曾經有過這些經驗,那麼你該看看這本書,讓你擺脫手機腦,找回人生的掌控權。
Thumbnail
【這本書推薦給誰讀?】 ​ 1.老是刷社群、打遊戲的人 如果你老是刷社群、沉迷打遊戲,這本書將為你分享這種行為背後的原因,並提供一些解決方案。 ​ 2.想了解為什麼有人玩遊戲玩到瘋掉的人
Thumbnail
該是面對手機成癮的壞習慣吧!看似一機掌握全世界,殊不知是越來越脫離現實。 「自己明明從以前就很愛看書,現在卻變得愈來愈不容易專注。一讀到需要聚精會神的篇章,便把書丟在一旁。」
我們說對一個東西「成癮」,通常帶有負面意涵,而過度使用手機有多種實例及研究顯示其確實對人體有害,除了注意力下降之外,手機世界會令有些人大感壓力,進而影響身體健康,可能產生的問題涵蓋睡眠品質低落、容易焦慮或憂鬱、嫉妒和比較等等。
Thumbnail
為什麼我想讀這本書? 以前下班後總是癱在沙發上滑手機,想停卻停不下來,總是告訴自己:在十分鐘就好,結果一個晚上就過了,是個重度手機依賴者,這本書幫助我更有意識地使用3C的產品 手機是偶爾用到、幫助我們的工具而不是永不離身的配件,如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有意識地使用,能享受科技帶來的好處;無意識地
Thumbnail
3C產品嚴重奪走專注力的時代還有解方嗎?
Thumbnail
若不想被手機掌控生活,不妨也試著與我一起控制手機使用時間,如果能推動身邊的人共同進行,我想將會有更大的效果,讓我們一起放下手機,體驗生活。
Thumbnail
如果你也想戒掉耍廢和玩手機的習慣,少發點 Threads 廢文了,寫閱讀心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