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部落格成立的初衷是希望能提供有價值經過整理後的文章,對發佈內容有較多嚴謹的要求。但除了分類主題性的文章發佈之外,私心上,部落格的一部份也希望能藉由記錄來呈現真實的自己。藉由記錄,才能客觀地發現那個「真實」的自己,覺察我所認識與不熟悉的自己,在這找自己的路上。願自己能表裡如一,內在所信與外在呈現一致。
「人生最大的成就,就是成為你自己。」
找自己,做自己,努力成為最好的自己,幫助人的同時也成就了自己。這是我們一生持續實踐的過程,一個持續變動的你自己。
既然我是個化學家,那測試自己的各種能力所「組合」出的工作方向是否喜愛,以及測試一些所相信的人生信念,就變得相當重要且有意思。
將部落格作為我的實驗場所,記錄自己日常的體驗與變化而不只是單純記載在自己的 Notion 日記上,以加深自己實際走過的真實感,並加強對自己的自律。
在這裡,沒有許多存在真實生活圈的朋友 ex. Facebook,來開始我的部落格,就像是到了一個新的國境,沒有熟悉的人,沒有必須背負著眾人的期待與眼光,沒有他人價值觀的干擾,只有一片新的沃土,等著我落地生根重新開始,建構自己的部落。在此實驗自己希望納入生活的一些哲學,進行練習與告解。利用日誌作為記錄。Facebook 上發表言論常令人顯得沈重與負擔,
我的信念與我所要走的道路,奉行一些已帶給我人生許多轉變,因有著明顯改善並吸引我堅持下去的原則和思考,以及因一些工作與生活上的體悟或是書本智慧所得到的啟發,作為未來想投入並奉行的準則與關注的議題,相關的內容會在未來再個別發文章分享,說書或是議題探討:
極簡主義與「斷捨離」、數位極簡主義、極簡美學
來自幾本書與許多影片大家分享與實踐的概念:《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極簡,擁有越少,越幸福》《極簡主義》。
極簡主義並不是讓你丟掉心愛的東西,而是丟掉那些讓你分心、妨礙你享用心愛之物的東西。極簡主義並不是把某些東西從你身邊拿走,而是把某些東西還給你,凸顯出最重要的事。有意識地提升我們最珍視的事物的地位,精簡實際上是做優化 — — 不斷減少擁有物品的數量,直到找到最適合你的那個量級。《深度數位大掃除》中提到:「數位極簡主義者把新科技視為工具,用來輔助他們重視的事情,而不是把新科技視為價值的來源。他們只以刻意選擇的方式來運用那些新科技,從而獲得最大的效益。同樣重要的是,他們很樂於錯過其他的一切。」
專準(本質)主義與紀律取捨
Essentialism 一詞來自此書《少,但是更好》作者 Greg McKeown 提倡的概念是做最重要的事,有紀律地追求更少。概念許多部分類似極簡主義,極簡主義許多分享的大部分是生活哲學之道,專準主義較多分享在管理工作之道。書中定義「你唯有允許自己不再照單全收,不再對每個人說好,你才能對真正要緊的事情做出最高的貢獻。」
素食主義與健康
紀錄片《茹素的力量》、《健康不可告人的秘密》、《餐叉勝於手術刀》。中斷肉類攝取與盡量避免食用動物製品、極度減少奶蛋食入量。關注素食所帶來的健康好處與對環境友善,以及推廣素食友好。想過健康生活,並不需要當一個嚴格的素食者,因為你清楚知道你只是希望透過素食帶給你什麼。已持續三年的素食飲食,鍋邊素與相對嚴苛的素別相比,能讓你生活的較輕鬆跟無壓力,如果真沒得選擇時,可以從接受蛋奶再到魚的順序放寬。重點在植物性飲食,攝取大量蔬菜、豆類與原型食物。
女性主義與性別友善
生理與心理上多元性別的包容與接受,性別平權(多元性別)的社會運動,到個人性別認同、性別表現和性傾向,從學生時期關心女性主義與女權、男孩危機問題等等,也許跟本身的性別認同與性別表現偏於中性與女性較多的本質有關,但也就因為切身所以更需關心與我們相似之人的處境。雖然台灣已經有女性總統誕生了,但不論職場與生活中,性別友善一直為我所關心在意的事。
改變自己的習慣與習慣的養成——減少或避免壞的,增加與維持好的
《原子習慣》告訴我們是如何形塑我們的習慣以及改變我們的習慣養成,「你採取的每一個行動都是對你希望成為的那個人投票。單一個行為不會轉變你的信念,但隨著票數的累積,你新身份的證明也會隨之增加。」你的習慣透露了你是誰。
《子彈筆記整理術》目的是幫助我們更加謹慎地運用我們最寶貴的兩大資源:時間與精力。透過筆記法,自然而然養成內省的習慣,開始定義什麼是重要的、為什麼重要、如何用最佳方法完成這些重要的事情。唯有專注當下,我們才能真正認識自己。答案就是將生產力 (productivity)、當下的信念 (mindfulness) 與有意識的行為 (intentionality) 整合到一套有足夠彈性、可隨意調整,而且重要的,高度實用的架構上。
財務自由與財務獨立 《致富心態》、《多少才夠》如何感到滿足與維持長久快樂ㄧ的幸福之道。關鍵在存錢、長尾效應、複利效應,一夜好眠的理財方式與增加投資時間,用錢拿回時間的掌控權。 生態環境 紀錄片《奶牛陰謀》、《海洋陰謀》、《食品公司》揭發商業食品工廠的背後,與食肉、奶、蛋所造成生態的威脅與檢康反思。《地球超負荷》生態多樣性面臨崩壞,我們人類能做些什麼來逆轉危機。 冥想正念 每天清晨最重要的靜心和觀心活動,與焦慮上心頭時能幫助自己回到當下,並聆聽自己內心的起心動念與釐清雜音。《僧人心態》、《Headspace 冥想正念手冊》協助覺察自己的情緒意念。 心理學與幸福學 心理學相關的書籍一直是我長期以來最關注的。也許始終在追尋自我的內心、自我成長、生活哲學、情感、人際溝通與幸福之道的智慧,終生的學習。 基於上述的一些信念,幾件在接下來的一整年,挑戰一些希望能做到的事: 不消費的一年——除了消耗性的生活必需品外(用完即可添購,須考量存貨不可大量購買),或是禮物,其餘列為不可購買項目,如筆、筆記本等文具(我的最愛),錶、包包、鞋子、衣服(最長亂花錢在治裝),電子產品(最容易讓我找到理由需要購買),除非此物重要且耗損到需汰換。如為特殊目的需要,需經過有意識地篩選:是否真的需要?是否只是一時所需?被廣告或是周遭朋友或某些周圍環境事件等影響自己的「需要」?等30天後看是否還會需要?可否用借或租的?未來是否還會用到?如果真的得買,重質不重量,耐用、不退流行且真心喜歡的物品。體驗重於擁有。 連續 30 天減少物品——實行極簡生活,目前已經整理捐贈掉 40% 以上的衣服,清理幾年下來不曾會用的手錶與 3C 產品,以及清除我那眾多需要照顧的筆與筆記本。斷捨離是個生活持續進行的主動儀式,才能為生命重要或喜愛的事物騰出空間、時間與精力。 放慢生活,控制焦慮——這是用來督促自己。因為少了收入來源,加上即將幾個月後迎接新生命的誕生,不免會讓自己不斷懷疑之前所做的決定是否正確。我知道沒有答案,但已知道自己不會後悔,只有自己努力後答案就會變得正確。而我應該要放下。慢生活,增強當下美好生活的體驗。學習面對我的焦慮。 持續植物性飲食——目前已經成為飲食常態,一件自然的事與選項,也認為自己會堅持下去。累積兩年半的食素日子,我很快樂。 早起並早睡——早上 06:00 起床,一小時內不瀏覽手機訊息與信件,睡前半小時不瀏覽手機與影片,並於23:00 前睡覺。只在固定時間收發與回覆訊息,其餘時間勿擾模式。目前尚在找尋最適當的工作模式,能讓自己專注不受干擾又不擔心別人找不到我。 遠離社群媒體——Facebook、Instagram 動態其實不見得需要天天關注(僅固定時間,時間不超過半小時,工作所需例外),數位極簡主義的練習。 維持習慣不斷——每天閱讀、寫作、記錄日誌、步行 10,000steps、冥想鍛鍊、喝水>2,000ml (>7杯)、睡眠 6.5–8hrs。盡可能地做到習慣不中斷,或是中斷不超過兩次。 培養優質休閒,填補數位斷捨離後的空白——避免沒事刷手機與刷購物網站。寫作、繪畫與學習新技能。當然,常常我都熱衷於閱讀。 保有一致性的生活態度——期許自己言行一致、表裡如一,更多地覺察言行與思考,是否一致地呈現自我內在的價值觀與美德。 我知道對我而言,這一切不容易。既然辭了沈重與偏離自己核心價值觀的工作給了自己多餘的時間,就應該把這些事情做對,那些我認為生命最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