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主義者教我的事 – 佐佐木典士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無意中發現佐佐木典士這位極簡主義者,是在閲讀他的書 《我決定簡單的生活2:50個不勉强就能做到的習慣》時。

那是一本關於習慣養成的書,從書名、主旨、到大部分内容都並不會讓人聯想到極簡主義。不過,當作者提及自己的極簡生活降低了習慣養成的門檻時,初學極簡主義的我像發現了新大陸似的,立刻對他產生了好奇和崇拜之心:

Wow! 這位極簡主義者寫了一本和極簡主義主題 ‘不相關’ 的書耶!是什麽樣的契機讓他決定成爲極簡主義者,是什麽樣的體悟讓他寫出了這本關於 ‘習慣’ 的書,又是什麽樣的動力讓他持續寫作?

於是決定繼續閱讀他的第一本書 《我決定簡單的生活》。這是一本記錄了佐佐木典士從一個物質主義者轉變爲極簡主義者的過程,以及從過程中得到的啓發。

如果你對他並不熟悉,你可以觀看這段影片。這是一段對佐佐木典士的專訪,你可以在影片中看到他的家,他日常生活的慣例,以及對於極簡生活的看法。

對極簡主義者的固有印象

你對於極簡主義者的印象是什麽?

還沒認真去瞭解極簡主義之前,我對它的膚淺印象不外乎是 ‘家裏空無一物’, ‘黑、白、灰色調的穿搭’ 等這類視覺感受。

從前的我無法理解這些人的心裏在想什麽。我知道物質生活不會給人帶來快樂,也明白家裏要隨時清理不需要的雜物,好風水才會來。

但家中什麽都沒有,意味著要過苦行僧的生活嗎?爲什麽不能將自己的家佈置成一個舒適的避風港

直到我們在2020年COVID-19疫情中搬到美國,在空蕩蕩的新家,’被動地‘ 體驗了極簡生活。

出乎意料的是,當習慣了這樣的生活方式之後,我居然對從前那段過於豐富的物質生活不再有依戀,並且更懂得去珍惜所擁有的一切

佐佐木典士的 'before' and 'after'

raw-image

使用各類搜尋引擎,輸入 ‘極簡主義’,得到的結果大部分是教人如何丟東西,告訴你一個人擁有N件物品就夠了, 以及介紹 ‘極端’ 極簡主義者空蕩蕩的家。

對於 ‘門外漢’ 來説,這類的粗淺介紹很容易讓人對極簡主義產生誤解。覺得自己家裏的東西太多、太亂,覺得清理雜物很酷,於是開始扔扔扔,把 ‘極簡生活’ 當成了終極目標。

可是,有想過,當你成功扔掉X件物品,並只用Y件物品就能生活之後,你準備做什麽呢?

佐佐木典士在他的兩本書中很明確地讓讀者知道,極簡主義是一個起點。開始極簡生活後,你的生命才剛開始綻放光芒。

把極簡生活作爲分水嶺,以下列出幾個他的 ‘before' 和 'after' 的對照:

1)對物質的看法

從前的佐佐木典士是個物質主義者。‘物品的擁有’ 是他用來證明自己價值的方式。 換句話説,他需要用 ‘買買買’ 來刷存在感

舉例來説,他認爲擁有了大量藏書,就能給人一種知識豐富的印象。擁有了名貴的相機,就能成爲攝影師。即使這些書和攝影器材把他的小公寓堆滿了,而且絕大部分的書都沒有被閲讀,那麽多攝影器材也沒被使用過幾次。

成爲極簡主義者之後,擺脫了物質的束縛,佐佐木典士對人際關係更懂得珍惜

他雖然丟棄了學校的畢業紀念冊,但他聯絡了學生時期的好朋友,並用心維持友誼。一通電話便能讓好同學帶著畢業紀念冊出來赴約,在聚會上一起欣賞從前的相片,一起回顧學生時期的好時光。

他享受與人交往,在網路的極簡主義社群中認識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固定聚會,互相交流和分享。連他自己都很訝異這個曾經的 ‘宅男’ 的巨大變化。

2)職業生涯規劃

在出版社工作了10多年,仍是一名默默無聞的編輯。工作沒有動力,只求一份能溫飽的月薪。

成爲極簡主義者之後,佐佐木典士辭去出版社的工作成爲自由工作者。第一本書記載了他成爲極簡主義者的旅程和心得,第二本書探討了習慣的養成。讀者的支持是他持續寫作的動力,他還在《我決定簡單的生活2:50個不勉强就能養成的習慣》書中的預告了他未來寫作的主題。

3)擺脫自卑感

成爲極簡主義者之前,佐佐木典士對物質和金錢有自卑感。他愛與人比較,別人擁有的金錢和物質就是他追求的目標。他還對努力和天分有自卑感。他覺得自己沒有天分,做事情也不能堅持,導致無法成功。

在成爲極簡主義者之後,他不再關注別人的生活,只專注於自己的目標(寫作)。更讓人驚喜的是,他明白了天分只不過是是習慣養成之後反復進行的結果,而只要養成努力的習慣,就能堅持,邁向成功

藉著接觸並學習 ‘習慣’ 的養成,他成功擺脫了原本對努力與天分的自卑感,並以 ‘習慣養成’ 爲主題,出版了他的第二本書。

raw-image

‘極端’ 極簡主義者

佐佐木典士的家裏的全部家俱就只有一張桌子和一張椅子。回想我們一家三口在2020年也曾經這樣生活了幾個月 (不同的是,至少家裏還有一張床墊,能舒服地躺著)。

回憶起那些因疫情而不能出家門的日子,除了佩服我們一家人的適應能力,更多的是對佐佐木典士的決心感到敬佩。

我欣賞他願意跨出自己的舒適圈,改變生活方式,並從這個新的生活方式中找到了新的自己,那個喜歡與人交往、擁有持續寫作動力,不再對金錢、物質、天分和努力自卑的佐佐木典士。

我雖然並沒有被那樣的 ‘極端’ 的極簡生活方式所吸引,但我猜想,從那樣極簡的物質生活中所獲得的人生領悟,一定更深刻、更豐富。

結論

從極簡主義者佐佐木典士的兩本書,我學到的是:

極簡主義的真正意義很容易被類似 ‘N件現在就能丟的物品’, ‘N件極簡主義者不買的東西’ 這樣的網路文章給扭曲,讓人誤把它當成努力要達到的目標。殊不知 ‘極簡’ 只是一個起點,極簡生活是一個能帶你通往人生目標的方法和手段。

把我的領悟與你分享!


4會員
43內容數
生活越簡單,心靈就越豐沛。 減少物質的羈絆,你就能過著擁有餘裕的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數位極簡主義真的有用嗎?資訊焦慮者不再FOMO的解藥?!|趕快tech我 EP10.2.5不是為了科技而科技,而是知道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做,了解這些東西背後的意義,不要被框架綁住,掌握科技,而非被科技所用。誠如人類創造出來的各種工具本身沒有好壞之分,他們是被創造出來解決問題的。是好是壞,決定於「誰」來使用跟如何使用。科技也是,問題不是出在這些應用是否實用,而是出在你是否還握有自主權。
Thumbnail
avatar
王政皓|怪獸科技公司
2023-12-13
【極簡生活】2023 年最適合極簡主義者的手機:iPhone 13 mini作為每天最常被使用的工具, iPhone 13 mini 是一個邁入極簡生活的入門,因為該有的功能它都有,不但能滿足生活中大部分的需求,也可以藉由小螢幕的特性,讓我們擺脫對於智慧型手機的高度黏著。
Thumbnail
avatar
小柏(Shiaubo)
2023-05-14
極簡主義者買新錢包,跟10年舊錢包夥伴說BYE!極簡主義者為什麼要換新的錢包?極簡者如何挑選錢包?原來真正的極簡,不是不購物,是要精準的購物!
Thumbnail
avatar
極簡練心者-梨子
2022-11-06
極簡主義者只有 XX 件衣服,是不是假議題?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樣的襪子、衣物、桌椅、空間等等實體物質的人,是不是也有比較高的機率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樣的伴侶、職業、人生呢?
Thumbnail
avatar
喬安納
2022-04-01
數位極簡主義者VS網絡作家,是否自相矛盾呢?專為創作者而設的數位斷捨離練習身爲創作者、網絡作家,經常都要用電腦寫文章找資料和搜集靈感,而數位斷捨離則講求減少使用電子產品,兩者會不會背道而馳呢?我在網絡上寫著關於數位斷捨離的文章,會不會顯得十分諷刺、沒有説服力呢?
Thumbnail
avatar
甯冉
2022-04-01
極簡主義者在學習下廚後,增加了高達22樣廚房物品?我以前不會太會煮飯,煮了也覺得不好吃,所以都是外食,但後來疫情期間必須待在家裡,因此開始學習自己煮,好在過去已經學習少食生活一段時間,因此就算不加調味料、不用什麼技巧的料理我也可以吃得很開心,也決定往後都盡量自己下廚,但是我發現自己煮真的需要很多廚房用品呢! 身為極簡主義者的我,不喜歡管理太多物品
Thumbnail
avatar
極簡果食人
2021-10-07
極簡主義者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避免使用「極簡」這兩字,覺得用斷捨離似乎比較貼近我在做的事情, 畢竟,極簡是一個如此沉重的標籤,尤其是看過了這麼多極簡達人如佐佐木典士、山下英子、蜜雪兒等等的書籍,讓我覺得似乎只有到那個程度才能稱為極簡。 然而,根據The Minimalists兩位網站創辦人,而他們也是The
Thumbnail
avatar
喬安納
2021-07-23
極簡主義者面對防疫生活的困境與反思距今已三級緊戒超過一個月,這期間改變了我一些生活方式,但意料之外的,也買進了不少物品,這與我原本長期追求極簡生活的原則上有了不少衝突。原本一直在不斷運用的極簡生活原則、處理方式,忽然間不適用了,也因此造成些許焦慮感上升。以下會提出幾點和大家分享
Thumbnail
avatar
潔米琳
2021-06-30
一名極簡主義實踐者的自白大家好,我是一名極簡主義實踐者。與其說是極簡主義,倒不如說是想努力擺脫舊的自己,首先跟大家說一下,我是一名除了妒忌心,其他甚麼都沒有的典型「港女」:肚子沒有半點墨水,但又想跟大家一樣當個作家、衣著沒有風格,郤又想當起一個潮流人士⋯⋯
avatar
LouLouise
2020-03-04
極簡主義者的儲蓄觀: 「時間價值換算法」拯救你的小豬!我們發現很多人都會很好奇: 「極簡主義者是不是都可以存很多錢?」、 「但是不買東西很難耶!」、 「辛苦工作就會想花錢犒賞自己耶!」 究竟極簡主義者的「金錢觀」及「儲蓄觀」是什麼呢?
Thumbnail
avatar
布蘭達&維尼
2019-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