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𥚃反應速度的練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話說,先生以前很欣賞我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反應快。他那時用忍者般的身手來形容我。😄
教我太極的師傅,我另外付錢上他的私教課,他會用這個花崗岩石球來幫我練習,有好幾個不同重量的,這個是70幾磅。石球用途很多,最直接就是用來做重訓,拿得起不算,要放得低,以瑜珈解剖學角度看,就是在練習身體的協調和控制,追求有品質的動作。
說回練反應速度,就是會跟他互推這個球,在瑜珈墊上一頭一尾的距離互推球。由於球很重,加上師傅推的速度,要很專注,稍微慢一點就接不住或被石球撞到會擦損皮膚,其實練的是「聽勁」,因為當你看到別人出手才想還擊或保護自己已太慢。再來是,70幾磅(還有更重的),要接住有速度的它,我也要有力啊,師傅說這樣就在練「氣」。(當然還有開髖,因為雙腿打開向前彎來接球)
那段時間,真的有點覺得自己像超級英雄,周邊發生什麼事,馬上解圍,例如阿伯走路被拌到、阿婆在電梯上有意外、公司飲宴推到酒杯我瞬間接住等。
明明中學體育課都快不合格,不得不承認太神奇。
現在沒練那麼久,當然退步很多,不過很必要時,我發覺這種能力還能擠出來,就是空瑜課時,學生快掉下來我接住。但是我絕對不希望用在這些情況上啦。😌
avatar-img
0會員
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To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麼多個情人節,至今最深刻的仍然是那一次。那一年,忘了是高中幾年班,4個女仔,上課時毫不專心,在討論賺錢大計。因我對上一年已有過一次賣花的經驗,所以其餘3個都聽命於我。那一年,2月14正好是大年初三,我相信會大賺! 1.「好呀!幾多錢呀?」「50!」然後他就買了送給她,這是最順利的一種。
這麼多個情人節,至今最深刻的仍然是那一次。那一年,忘了是高中幾年班,4個女仔,上課時毫不專心,在討論賺錢大計。因我對上一年已有過一次賣花的經驗,所以其餘3個都聽命於我。那一年,2月14正好是大年初三,我相信會大賺! 1.「好呀!幾多錢呀?」「50!」然後他就買了送給她,這是最順利的一種。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尋常一樣窗前月印 作者:老衲 一樣東西,兩樣教法。 先說俺師的教法,當年俺師教老衲,任何東西問他,他都只答以「功夫」二字,「為什麼你力道這麼強?」「這是功夫」「為什麼你身法那麼快?「這是功夫」「為什麼為什麼跟你對手的時候,你總是變得那麼快,而且恰恰好快我一拍?」「哎,這是功夫啊!」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作者從運動員到教練的心路歷程,探討了體育對個人成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比賽中運用策略和心理學來取得勝利。文中回憶了作者的運動背景以及在教學過程中所獲得的珍貴體驗,強調了比賽中贏與輸的真諦,以及友誼和尊重在運動中的重要性。
年輕的時候不喜歡瑜珈,總覺得是靜態的運動,加上本身身體僵硬,幾乎很少有動作可以完美的達成,後來經過學習,才知道運用呼吸以及對動作的了解,需要配合意念,雖無法做得跟老師的動作一樣,但對身體確實產生極大的幫助,漸漸的越來越喜歡這個能夠伸展及放鬆的課程。 其實跟對老師也很重要,有些老師一直要求學員的動作
太極拳老師傅又在台上循循善誘、諄諄教誨了。斷斷續續上了這位和譪可親的太極拳老師五、六期的課,學會了基本的易簡太極拳三十四式,說句實話:越來越堅持不下去。老師是好老師,慈詳、和譪、有耐心,可是台下的學員不論來來去去換了多少期,還是有許多的初學者,這表示總是有新的來,舊的去。其實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每一
一開始是在健身房上大課練習瑜伽,跟西方人引領的印式風潮吧。 身體的確是在練習中有了些柔軟度以及肌力,雖然需要臂力的烏鴉式至今也還是有很高的失敗率。對於能「飛躍」的門派也心嚮往之,只是一直沒有相應投入的努力。其間朋友跟推薦練習太極拳,但人還是比較急躁,心一想到那麼慢的拳就算了。 是在一次不
Thumbnail
石老師用能量棒幫人推拿的功夫一等一,他對人體經絡走向一清二楚,只要能量棒一滑過,永遠正中病灶痛點,痛得人哭爹喊娘,很多人前來挑戰,都敗下陣來......
從小練武術練十幾年了,因為這一件事讓我有一種醒來了的感覺。在這之後我看武術的古書慢慢的好像漸漸看得懂前輩們在說什麼了。當然只是漸漸看得懂,功夫是得慢慢修煉慢慢學習體悟的。感覺是進了一扇武學修煉的大門。 前幾天看到有太極老師在YouTube 分享,有人問他練太極拳是為了什麼?太極拳在練什麼?
王宗岳 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無過不及,隨曲就伸。 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雖變化萬端,而理為一貫,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然非功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 虛靈頂勁,氣沈丹田,不偏不倚,忽隱忽現,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仰之則彌高
Thumbnail
學校裡有好多各式各樣的球球,我們也好常和球球一起相處,例如:早會運動拍球、投籃丟球、地上滾球,或是腳踢足球…,不過最近發現,有些球球怎麼變得有點難拍,就算用好大的力氣,也沒有辦法彈跳得好高好高,於是老師拿出一個神奇的工具「打氣筒」… 祐均:老師你在做甚麼? 老師:你覺得呢? 米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尋常一樣窗前月印 作者:老衲 一樣東西,兩樣教法。 先說俺師的教法,當年俺師教老衲,任何東西問他,他都只答以「功夫」二字,「為什麼你力道這麼強?」「這是功夫」「為什麼你身法那麼快?「這是功夫」「為什麼為什麼跟你對手的時候,你總是變得那麼快,而且恰恰好快我一拍?」「哎,這是功夫啊!」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作者從運動員到教練的心路歷程,探討了體育對個人成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比賽中運用策略和心理學來取得勝利。文中回憶了作者的運動背景以及在教學過程中所獲得的珍貴體驗,強調了比賽中贏與輸的真諦,以及友誼和尊重在運動中的重要性。
年輕的時候不喜歡瑜珈,總覺得是靜態的運動,加上本身身體僵硬,幾乎很少有動作可以完美的達成,後來經過學習,才知道運用呼吸以及對動作的了解,需要配合意念,雖無法做得跟老師的動作一樣,但對身體確實產生極大的幫助,漸漸的越來越喜歡這個能夠伸展及放鬆的課程。 其實跟對老師也很重要,有些老師一直要求學員的動作
太極拳老師傅又在台上循循善誘、諄諄教誨了。斷斷續續上了這位和譪可親的太極拳老師五、六期的課,學會了基本的易簡太極拳三十四式,說句實話:越來越堅持不下去。老師是好老師,慈詳、和譪、有耐心,可是台下的學員不論來來去去換了多少期,還是有許多的初學者,這表示總是有新的來,舊的去。其實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每一
一開始是在健身房上大課練習瑜伽,跟西方人引領的印式風潮吧。 身體的確是在練習中有了些柔軟度以及肌力,雖然需要臂力的烏鴉式至今也還是有很高的失敗率。對於能「飛躍」的門派也心嚮往之,只是一直沒有相應投入的努力。其間朋友跟推薦練習太極拳,但人還是比較急躁,心一想到那麼慢的拳就算了。 是在一次不
Thumbnail
石老師用能量棒幫人推拿的功夫一等一,他對人體經絡走向一清二楚,只要能量棒一滑過,永遠正中病灶痛點,痛得人哭爹喊娘,很多人前來挑戰,都敗下陣來......
從小練武術練十幾年了,因為這一件事讓我有一種醒來了的感覺。在這之後我看武術的古書慢慢的好像漸漸看得懂前輩們在說什麼了。當然只是漸漸看得懂,功夫是得慢慢修煉慢慢學習體悟的。感覺是進了一扇武學修煉的大門。 前幾天看到有太極老師在YouTube 分享,有人問他練太極拳是為了什麼?太極拳在練什麼?
王宗岳 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無過不及,隨曲就伸。 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雖變化萬端,而理為一貫,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然非功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 虛靈頂勁,氣沈丹田,不偏不倚,忽隱忽現,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仰之則彌高
Thumbnail
學校裡有好多各式各樣的球球,我們也好常和球球一起相處,例如:早會運動拍球、投籃丟球、地上滾球,或是腳踢足球…,不過最近發現,有些球球怎麼變得有點難拍,就算用好大的力氣,也沒有辦法彈跳得好高好高,於是老師拿出一個神奇的工具「打氣筒」… 祐均:老師你在做甚麼? 老師:你覺得呢? 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