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停滯性通膨烏雲環繞,升息循環開啟的經濟到底是過熱還是遇冷?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首先,你要先問自己,在現在疫情反覆、俄烏戰爭與高通膨的環境下,美國的景氣是在擴張還是收縮,就業是在增長還是在放緩,消費是在增加還是減少,工業生產是在加速還是放緩?

通貨膨脹是短期現象還是長期現象?

首先,通膨是總需求大於總供給會產生的現象。農產品原物料、石油天然氣能源都因為戰爭的關係對供給端造成進一步衝擊,我們面臨的是一個尷尬的處境,經歷了天量的財政與貨幣政策刺激創造大量需求,但後疫情缺工與塞港導致物流供應鏈持續堆積延宕供給跟不上,加上疫情解封後實體需求復甦,更進一步加大了能源消耗的需求。
我們現在面臨的主要是供給側因疫情與戰爭嚴重受阻,超量寬鬆貨幣政策與財政刺激政策導致的通膨。如今聯準會正在加速緊縮貨幣政策,來壓抑天量資金端推升的資產價格。但因疫情與戰爭制裁導致的供應鏈阻塞和缺工,卻沒有快速有效的方式能夠解決。這個現象會是長期持續的嗎?
前英國央行官員 Charles Goodhart 認為,通膨會維持在高檔,主要是勞動力短缺的情形會持續下去,90年代以來物價相對下滑的主因,是同時來自中國與東歐的便宜勞動力人口紅利,加上科技演進規模化製造了大量便宜的商品。
然而未來三十年人口急速老化的中國勞動人口可能會縮減超過20%,更少的勞動力意味著薪資必須提高。過去將製造外包轉移至中國與東南亞來壓低製造成本的模式,在面對要轉移到基礎建設更差,政治體制相對不穩且效率相對較差的新興市場,同樣會提高成本。
Source: UN WPP
除此之外,在國際地緣政治競爭與民族主義對抗更白熱化之際,多角化供應鏈與本土化製造的趨勢已經形成,這意味著生產不是朝最低成本最優化的地方從事製造,成本自然會上升並轉嫁到消費者。
而製造業移回母國或周邊相對低成本的國家,例如美國周邊受惠的就是就近的墨西哥,勞動力需求變高成本自然也會變高。而同時大部分的已開發國家,都正面臨人口老化勞動力短缺問題,再有更新的需求只會加劇缺工更推高工資成本。
但人口老化導致缺工通膨這有一個最明顯的反例,就是日本。日本的人口老化勞動力縮減,顯示出的卻是長期通貨緊縮的環境。因為人口老化會導致越多人減少消費,畢竟當你脫離勞動時收入下降,你也不知道自己會活多久,你就會有縮減開支的傾向,把錢留在未來看病。在消費縮減的環境下,企業的投資擴張也會縮手,畢竟消費市場是在萎縮。即便日本持續使用QE寬鬆貨幣政策也對通縮趨勢欲振乏力。

確定的趨勢,不確定的短期波動

未來即便科技的創新或是地緣政治的變化,都是很難預測的。但有一些很確定也很難逆轉的趨勢,就是已開發和新興工業國的快速人口老化,這意味著各國在承擔保障老人生活的開支會更大,也代表會有更大的赤字與更高的債務,這會導致政府會有更少的空間升息,各國央行也更有壓低利率的偏好。
人口老化與勞動力的匱乏,會需要更大程度的自動化作為勞動力的補充,這也幫助了單位勞動的生產力提升,這其實是個通貨緊縮的因素,科技的進步與更智慧的規模化生產,事實上是會壓低產品與服務的成本。例如以前需要的電話客服大軍,現在已經越來越普遍由自動化的語音或機器人代勞。以前停車場、高速公路需要有人力收費,現在都是自動繳費。以前麥當勞都需要店員,現在見到越來越多的點餐機。規模化邊際成本降低的軟體能大幅取代人力。
在機器算力持續指數級成長的現在與未來,自動化的腳步只會更快,更多的卡車、汽車公路運輸會更不需要駕駛,低階重複性的藍領勞動將會在已開發國家越來越少。
但現在我們卻看到不一樣的趨勢,到處都在大缺工?尤其是藍領的工作。
這其實和能源的轉型的道理一樣,大量投資綠能減少化石燃料工業的投資,導致的就是油氣產能更牢牢控制在OPEC+國家手中,當出現短期的需求峰值時,油井供給就會很難有彈性的跟上。對於產油國來說,對他們有利的當然是高油價的環境,加速增產的意願就比較低。投資下去增產越多,等油價下滑時就會受傷最深。
而工業與服務業自動化的轉型,預示著對未來藍領工作投資的縮手,不管是錢或是技能的培訓都是如此。試問如果你知道又累工時又長的卡車司機工作,可能在十年二十年後被自動駕駛卡車淘汰,你會不會將自己的未來賭在這個技能上面?
目前看到的趨勢就是不會,所以才在現在這個自動化科技與藍領人力青黃不接的階段,看見了缺工潮與飆升的藍領工資。勞工薪資的高速成長,會是個長期的趨勢嗎?會因為薪資漲、物價高而出現大環境的長期通膨嗎?薪資成長有其極限,企業會設法用機器和軟體來取代人力。
下面這張圖,我們看到的是美國在九零年代以後核心通膨就大致維持在2%以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是出現了四十年的下降趨勢,政策的核心都是在避免通縮要刺激通膨來活化經濟。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4244 字、1 則留言,僅發佈於IEO 國際財經科技前沿觀察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每天閱讀大量資訊的 IEObserve 國際經濟觀察,為你介紹最新的國際財經、政治與科技趨勢潮流和商業分析,從資本市場國際股市切入,介紹與分析影響世界的巨無霸公司,以及哪些成長飛速的新創與高成長公司,正在悄悄改變世界。適合想獲取最新世界不同產業趨勢與經濟變化相關資訊的好學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Tesla 第四季的營收年增65%到177億,EPS 年增 219%到 $2.54,Q4造車毛利率維持在30.6%,自由現金流27.8億美金,都優於市場預期。預計今年車輛交付能輕鬆達到年增50%,並在德州奧斯丁與德國柏林外找尋新工廠擴大生產。
本篇會持續更新社群網站像是Facebook與AdTech公司像是Google、The Trade Desk的財報,來觀察哪些公司受到iOS追蹤變更的影響最大和最小,哪些公司更有底氣在行業逆風中挺直腰桿。
中國限電,其實不只是中國遭遇到的問題。同個時期,歐洲、日本、韓國都面臨電價高漲的威脅,這背後其實是大家在全力推動再生能源時,要付出的變革代價
這篇持續更新超級財報季最重要的科技公司(主要是市值規模破兆)的公司財報表現以及他們對未來的展望。
市場上其實一直都有各種不同的投資流派,但什麼流派才是「正確」和適合自己的,你有沒有自己的投資交易邏輯與系統一以貫之,是你能不能長久持續累積財富不當韭菜的關鍵。
經過了去年在選舉輿論風口上的社群巨頭,受惠疫情大部分時間待在家中,美國人的交流更需倚靠不同的Social Media,如今第一季成績繳出,我們可以順勢來看各大美國上市的社群媒體公司們各自營運的狀況,影響力幾何、特色與針對的受眾是誰、獲利與營運模式的差異,以及成長性多高。
Tesla 第四季的營收年增65%到177億,EPS 年增 219%到 $2.54,Q4造車毛利率維持在30.6%,自由現金流27.8億美金,都優於市場預期。預計今年車輛交付能輕鬆達到年增50%,並在德州奧斯丁與德國柏林外找尋新工廠擴大生產。
本篇會持續更新社群網站像是Facebook與AdTech公司像是Google、The Trade Desk的財報,來觀察哪些公司受到iOS追蹤變更的影響最大和最小,哪些公司更有底氣在行業逆風中挺直腰桿。
中國限電,其實不只是中國遭遇到的問題。同個時期,歐洲、日本、韓國都面臨電價高漲的威脅,這背後其實是大家在全力推動再生能源時,要付出的變革代價
這篇持續更新超級財報季最重要的科技公司(主要是市值規模破兆)的公司財報表現以及他們對未來的展望。
市場上其實一直都有各種不同的投資流派,但什麼流派才是「正確」和適合自己的,你有沒有自己的投資交易邏輯與系統一以貫之,是你能不能長久持續累積財富不當韭菜的關鍵。
經過了去年在選舉輿論風口上的社群巨頭,受惠疫情大部分時間待在家中,美國人的交流更需倚靠不同的Social Media,如今第一季成績繳出,我們可以順勢來看各大美國上市的社群媒體公司們各自營運的狀況,影響力幾何、特色與針對的受眾是誰、獲利與營運模式的差異,以及成長性多高。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這篇文章討論了全球股市自7月中旬以來面臨的強力賣壓,主要指數回檔幅度達10%到20%。美國ISM製造業指數和非農數據引發了「景氣衰退」的討論,科技股受到的壓力尤為沉重。市場也開始懷疑日本央行意外升息是否導致「利差交易」瓦解,使市場資金快速被收回。
Thumbnail
美國7月就業市場少數產業仍有增長人力、短期臨時性裁員人數上升推升失業率,然而勞動參與率維持上升,主要以兼職人數支撐,目前僅資訊產業有裁員現象,未有大規模產業的裁員發生,並在建築維持增長,有望支撐經濟基本面,市場關注這種臨時性裁員是否短期內能夠解除。
Thumbnail
日圓套利交易的清算以及受到科技股引起的美國股市的暴跌所影響,日本股市暴跌約6%。紐約股市緊張之際,公布了7月就業報告,報告內容充滿了投資者不想要的數據。 新增就業人數僅增加11.4萬人,失業率飆升至4.3%,引發了預測經濟衰退的「薩姆法則」,美國10年期公債利率暴跌至3.8%的區間,納斯達克指數盤
Thumbnail
美國勞工部公布 7 月非農報告,新增就業僅報 11.4 萬人,比前月數據 20.6 萬人大幅下降,且失業率也是自前月的 4.1% 快速上升至 4.3%。 整體 7 月新增非農就業報告雖然疲軟,但目前仍舊尚未跌入經濟衰退,我認為,我們現在正處在總經週期的轉換點,就是 Fed 是否能夠引導
Thumbnail
盤初金融市場氣氛良好,鮑爾昨天增強了市場對「九月降息」的信心,Meta的第二季度業績也是強勁。 然而,陸續公佈的經濟數據引發了利空的情緒,隨著初請失業金人數飆升,製造業狀況降溫,投資者再次回想起鮑爾主席的聲明,「就業的下行風險現在是真實存在的」。 。市場的悲觀主義者開始喊「聯準會昨天沒有降息是一
Thumbnail
德國製造業的長期低迷繼續拖累歐元區的經濟活動。G20財長:全球經濟軟著陸機率增,示警地緣政治風險! 經濟學家估今年降息兩次,9月首降!但,美國經濟又頗強勁增長,乃有認降息可能延後! 然而,美國經濟衰退指標頻示警,可能硬著陸! 經濟週期固嘗可有其週期階段,但又受到諸多影響,未來美國經濟演變仍值得關注!
Thumbnail
民調顯示:6成美國人感覺經濟衰退,近半數預計美股下跌。摩根大通執行長CEO警告:美國經濟恐會「硬著陸」,最遭是陷入「停滯性通膨」!Fed會議紀錄顯示官員仍不排除升息,高盛CEO:今年降息機率恐為零! 由於美國的通膨情況在可預見的期間內難以減緩,儘管華爾街極度渴望降息,美國聯準會仍難以降息,乃可預見!
Thumbnail
美國公布 4 月非農報告,新增非農報 17.5 萬人,低於市場預期 24.0 萬人,前值則上修至 1.2 萬人至 31.5 萬人,同時失業率自 3.8% 上升至 3.9%,勞動力市場持續指向再平衡 (re-balanced),在這樣的勞動力市場趨勢下,似乎 7 月份的聯準會 (Fed) 會議就可能為
Thumbnail
記得疫情剛剛開始時,美國在無限量化寬鬆之後,導致各類資產消耗品的價格暴漲,再加上烏俄戰爭變成催化劑,讓通膨大大影響民眾。不過現階段從美股的各大指數來看,看起來受到通膨的影響越來越少,主要除了美國本身是世界科技的領導人以及創新以外,同時聯準會也有把通膨轉嫁到全世界的魔法。現在在AI的浪潮下,台灣也有幸
Thumbnail
經濟循環中,信用擴張促使繁榮,但也可能引發通膨或通縮。美國近期狀況未至衰退,但失業率與消費力仍需觀察。若失業率上升,將影響消費與企業利潤,可能導致通貨緊縮。因此,未來經濟走勢將取決於就業情況、消費力與通膨趨勢。
這篇文章討論了全球股市自7月中旬以來面臨的強力賣壓,主要指數回檔幅度達10%到20%。美國ISM製造業指數和非農數據引發了「景氣衰退」的討論,科技股受到的壓力尤為沉重。市場也開始懷疑日本央行意外升息是否導致「利差交易」瓦解,使市場資金快速被收回。
Thumbnail
美國7月就業市場少數產業仍有增長人力、短期臨時性裁員人數上升推升失業率,然而勞動參與率維持上升,主要以兼職人數支撐,目前僅資訊產業有裁員現象,未有大規模產業的裁員發生,並在建築維持增長,有望支撐經濟基本面,市場關注這種臨時性裁員是否短期內能夠解除。
Thumbnail
日圓套利交易的清算以及受到科技股引起的美國股市的暴跌所影響,日本股市暴跌約6%。紐約股市緊張之際,公布了7月就業報告,報告內容充滿了投資者不想要的數據。 新增就業人數僅增加11.4萬人,失業率飆升至4.3%,引發了預測經濟衰退的「薩姆法則」,美國10年期公債利率暴跌至3.8%的區間,納斯達克指數盤
Thumbnail
美國勞工部公布 7 月非農報告,新增就業僅報 11.4 萬人,比前月數據 20.6 萬人大幅下降,且失業率也是自前月的 4.1% 快速上升至 4.3%。 整體 7 月新增非農就業報告雖然疲軟,但目前仍舊尚未跌入經濟衰退,我認為,我們現在正處在總經週期的轉換點,就是 Fed 是否能夠引導
Thumbnail
盤初金融市場氣氛良好,鮑爾昨天增強了市場對「九月降息」的信心,Meta的第二季度業績也是強勁。 然而,陸續公佈的經濟數據引發了利空的情緒,隨著初請失業金人數飆升,製造業狀況降溫,投資者再次回想起鮑爾主席的聲明,「就業的下行風險現在是真實存在的」。 。市場的悲觀主義者開始喊「聯準會昨天沒有降息是一
Thumbnail
德國製造業的長期低迷繼續拖累歐元區的經濟活動。G20財長:全球經濟軟著陸機率增,示警地緣政治風險! 經濟學家估今年降息兩次,9月首降!但,美國經濟又頗強勁增長,乃有認降息可能延後! 然而,美國經濟衰退指標頻示警,可能硬著陸! 經濟週期固嘗可有其週期階段,但又受到諸多影響,未來美國經濟演變仍值得關注!
Thumbnail
民調顯示:6成美國人感覺經濟衰退,近半數預計美股下跌。摩根大通執行長CEO警告:美國經濟恐會「硬著陸」,最遭是陷入「停滯性通膨」!Fed會議紀錄顯示官員仍不排除升息,高盛CEO:今年降息機率恐為零! 由於美國的通膨情況在可預見的期間內難以減緩,儘管華爾街極度渴望降息,美國聯準會仍難以降息,乃可預見!
Thumbnail
美國公布 4 月非農報告,新增非農報 17.5 萬人,低於市場預期 24.0 萬人,前值則上修至 1.2 萬人至 31.5 萬人,同時失業率自 3.8% 上升至 3.9%,勞動力市場持續指向再平衡 (re-balanced),在這樣的勞動力市場趨勢下,似乎 7 月份的聯準會 (Fed) 會議就可能為
Thumbnail
記得疫情剛剛開始時,美國在無限量化寬鬆之後,導致各類資產消耗品的價格暴漲,再加上烏俄戰爭變成催化劑,讓通膨大大影響民眾。不過現階段從美股的各大指數來看,看起來受到通膨的影響越來越少,主要除了美國本身是世界科技的領導人以及創新以外,同時聯準會也有把通膨轉嫁到全世界的魔法。現在在AI的浪潮下,台灣也有幸
Thumbnail
經濟循環中,信用擴張促使繁榮,但也可能引發通膨或通縮。美國近期狀況未至衰退,但失業率與消費力仍需觀察。若失業率上升,將影響消費與企業利潤,可能導致通貨緊縮。因此,未來經濟走勢將取決於就業情況、消費力與通膨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