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古斯都大帝如何解決敵人的騷擾?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制約敵人力量.化解.軍事.圖密善解除敵人騷擾的策略

定義

  化解策略,是指敵人因為具備了某些身外條件而使自身的力量獲得增強,我方能使敵人主動或被迫拋棄這些條件,從而使敵人喪失這些條件所賦予的額外力量(優勢)的作為。


次分類「化解.先佔」

  西元83年,日耳曼人習慣憑藉森林提供的隱蔽功能向羅馬發動攻擊,隨後又能安全的躲進林中深處,使羅馬軍隊難以對他們產生危害。這對羅馬軍隊造成了極大的困擾。
  提圖斯.圖密善.奧古斯都大帝(Titus Flavius Domitianus)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於是決定將國土的疆域向前推進一百二十里。這拓寬疆域一百二十里的做法,正好把整片森林都納入了自己的土地之中。日耳曼人便再也無法利用那片森林掩護自己的軍隊,從而對羅馬軍隊造成困擾了。最後,日耳曼人便被羅馬軍隊制服了。
The Conspiracy of Claudius Civilis (detail), by Rembrandt (1661).

分析

日耳曼人想要憑藉森林的掩護不停的騷擾與削弱羅馬軍隊,這一點跟春秋末年小國吳國利用空間距離(楚國大軍與各小城之間的距離)對大國楚國實施游擊戰是同樣的策略。只是日耳曼人所憑藉的森林地形,是很容易被破解的。破解的方法也很簡單的,那就是把整片森林吃下來。
既然日耳曼人憑藉森林才能形成對羅馬進行騷擾,而又能安全撤退的態勢。而短時間內羅馬又不可能消滅日耳曼人,那麼為了避免日耳曼人不停的利用這個地形來製造困擾、削弱羅馬軍隊的力量。因此最簡單粗暴的作法就是把整片森林都納入疆域之中。羅馬軍隊直接在森林之外進行防守。那麼當日耳曼人再來進攻時,就是直接面對羅馬軍隊了!那種想要憑藉森林做為隱蔽行蹤、掩護撤退的想法,便不再可行。
由於外在環境與個體本身是聚合關係,因此個體本身並非無法擺脫外在環境,同時外在環境也並非附著於個體之上,因此誰先佔領了該提供力量的環境,誰便具有了該力量。我方先行佔領,則敵方自然無從再佔,因為空間只有一個。我方佔領了這個地方,這個地方的力量便能為我方所運用,而敵方也就無從運用了。
這在《孫子兵法》也有相關的理論:
譬如敵人根據營壘、城堡防守,我方去攻擊這樣的防禦措施是處於劣勢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敵人從營壘、城堡中引誘出來(如引誘敵人出來追擊假裝撤退的我軍),或者迫使敵人不得不離開營壘、城堡(如迫使敵人不得不離開堡壘去支援其他受攻擊的地方。)。那麼在野戰中,敵人便不再具有這種憑藉防禦措施進行抵擋的優勢。(〈孫子兵法.實虛〉、〈孫子兵法.九地〉)
在〈孫子兵法.地形〉篇也描述過當敵人佔據「支形、險形」這兩種地形時,應該想辦法引誘敵人離開,或者自己應該先行佔領這樣的地形。這些道理與圖密善吃下整片森林的策略是相同的。當然,如果森林無法整片吃下,那麼也可以衡量究竟是直接攻擊日耳曼人更省事,或者想辦法把森林加以摧毀更省事!
解決問題的方法有時候很簡單,直接消滅日耳曼人可能短時間做不到,那就先消滅讓他們得以造成困擾的憑藉。問題先解決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再來慢慢收拾即可!
所以遇到這類問題,先思索敵人的優勢是憑藉敵人自身而來,不可分割的,還是憑藉可與敵人分離的外在事物。如果是外在事物,有沒有辦法讓敵人無法使用?通常,一個好的策略就會在逐步深思之後自然湧現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5會員
112內容數
本專題有兩類文章:一是考證古籍文字的正誤,一是考證先秦諸子的成書年代與真偽。懂得文字的正確或其他可能的解法,才有機會正確的理解古籍。目前考證的文字已經有數千篇,考證書籍真偽的專書已經有數本。並已徹底解決了孫子、老子、文子等等公案。但有些考證尚未成書,考量生活環境,很多成果恐怕難以成書,因此開了這個專題加以發表。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朔雪寒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賀拉斯在危急關頭巧妙利用敵人生理上的劣勢,拉開距離,從而達到分散敵人兵力的效果。 因此,如果人類「放棄思考」,即使解決方法存在,也只能悲慘的躺下了!
「制約敵人力量.癱瘓.軍事」這些是策略的分類標籤。講述「軍事」領域採用「癱瘓」策略來「制約敵人力量」的做法。 分析 多數人往往不能思考全局,而以為應該針對敵人本身進行攻擊,未曾系統思考敵人整體。以至於常常把弱敵打成強敵!
在職場上,讓屬下為了自身利益去努力工作,會比強制讓下屬去做某件事的效果更好。股票期權制度就是其中一種方法。 這裡則是要介紹一種思考方法,可以讓人自動的去做某些事情來達到我們想要的效果,而又不至於遭遇抵抗、不滿情緒。
避實而擊虛,避堅而攻脆,避難而攻易。善於用兵的人,攻擊堅固時(實)的敵人就會遭受阻礙,突擊脆弱時(虛)的敵人就會收到神效;所以攻擊敵人的脆弱處則堅固的敵人也變脆弱了,攻擊敵人的堅固處則脆弱的敵人也變堅固了。
相比於《策略的哲學》主要集中在中國古代的政治與軍事領域方面的策略運用,這個專題則會把觸角往世界範圍與各個領域進行探索。包括醫療策略、動植物生存策略、企業經營策略、職場策略等。
賀拉斯在危急關頭巧妙利用敵人生理上的劣勢,拉開距離,從而達到分散敵人兵力的效果。 因此,如果人類「放棄思考」,即使解決方法存在,也只能悲慘的躺下了!
「制約敵人力量.癱瘓.軍事」這些是策略的分類標籤。講述「軍事」領域採用「癱瘓」策略來「制約敵人力量」的做法。 分析 多數人往往不能思考全局,而以為應該針對敵人本身進行攻擊,未曾系統思考敵人整體。以至於常常把弱敵打成強敵!
在職場上,讓屬下為了自身利益去努力工作,會比強制讓下屬去做某件事的效果更好。股票期權制度就是其中一種方法。 這裡則是要介紹一種思考方法,可以讓人自動的去做某些事情來達到我們想要的效果,而又不至於遭遇抵抗、不滿情緒。
避實而擊虛,避堅而攻脆,避難而攻易。善於用兵的人,攻擊堅固時(實)的敵人就會遭受阻礙,突擊脆弱時(虛)的敵人就會收到神效;所以攻擊敵人的脆弱處則堅固的敵人也變脆弱了,攻擊敵人的堅固處則脆弱的敵人也變堅固了。
相比於《策略的哲學》主要集中在中國古代的政治與軍事領域方面的策略運用,這個專題則會把觸角往世界範圍與各個領域進行探索。包括醫療策略、動植物生存策略、企業經營策略、職場策略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歷史上的大帝國,到鼎盛之時,有時不會繼續擴張,相反地,反而有可能主動立下規矩,禁止本國擴張。 例如羅馬帝國的創始人屋大維,明確為後繼者提比留立下指示:「帝國版圖應限於既有疆界之內」。 或者明太祖朱元璋在局勢大定之後,直接頒布十五個周遭鄰國為「不征之國」,並且斥責後代子孫不可妄興刀兵。
Thumbnail
羅馬帝國後期一個現代讀者不太能理解的特性,大概就是帝國統治者頻繁地把國家割裂成好幾個部分。 「東、西羅馬帝國」只是基本款。在戴克里先時代是「四帝制」,兩個正皇帝、副皇帝,獨立性極高地統治四個帝國區域。 為什麼不搞大一統的中央集權?把帝國割裂不是就在種下內戰因子嗎? 實際上,這麼做完全是出於
Thumbnail
東亞最著名的古兵書《孫子兵法》有言:「不戰而屈人之兵」又說「上兵伐謀」。東西英雄所見略同。總是腹背受敵的拜占庭帝國,也有深刻體會。以皇帝利奧六世(統治:895-908年)名義寫下的兵書《論戰術》(Τακτικά)講道: 「用欺騙、劫掠、飢餓、長期侵擾或其他手法傷害敵人,是值得鼓勵的。你絕不該受到誘
Thumbnail
冒險者們與惡魔在城墻外展開激烈的戰鬥。達倫大法師施展多項魔法加持冒險者,但統領級的帕悉達展現強大的力量。城主府召開會議決定遷徙計劃,各城主商討應對策略。
Thumbnail
佛陀在世時代,未成佛的悉達多父親淨飯王的弟弟為了私慾謀劃奪皇位,挑撥離間在戰爭中已由悉達多出面談和的敵國波斯匿國王。 波斯匿王在談和過程中,對悉達多的智慧及心量生起恭敬心,但殺戮心與佔領鄰國企圖心仍重,也沒有智慧,於是輕易被挑撥成功。 能夠挑撥成功,是因為波斯匿王對沒有求證的內容產生被欺
閒閒沒事隨便丟個東西上來 原著:利奥六世(東羅皇帝,西元866年9月19日—912年5月11日,羅馬最後一任執政官,綽號哲學家) 譯者:李達 如果說,我方的一座城市、築壘城鎮或其他工事將要遭到敵人的圍攻,而您得以在敵人抵進時發動攻擊,化解掉這次圍城,您應當感謝上帝。然而如果沒能如此,無論是
Thumbnail
「謀攻」當是從「校之以計」衍生而來。何解?「校之以計」是針對「道天地將法」,而「謀攻」當是針對「校之以計」的結論,亦即「計」上加「計」而成為「謀攻」。如同陽陽或陰陰互交,而成太陽或太陰。 不戰而勝 總而言之(凡),運用軍隊打仗的方法:使(雙方的,下同)「國」完整是優秀的,使「國」損傷是次等的。使
魚蝦再鮮美,總有吃膩的一天。木材堆積再多,也總有快燒光的一天。更何況軍師這段時間已經將身子完全養好了,非常期待看看外界的陽光和新鮮空氣。 “我們順著前面走就可以出洞?” 軍師問著身前少年,得到無言的回覆。 “亞治。外邊的世界動亂不安。流民卷成盜匪,盜匪再卷成各方實力強大的義軍和大王們等各方勢力。朝廷
Thumbnail
歷史上的大帝國,到鼎盛之時,有時不會繼續擴張,相反地,反而有可能主動立下規矩,禁止本國擴張。 例如羅馬帝國的創始人屋大維,明確為後繼者提比留立下指示:「帝國版圖應限於既有疆界之內」。 或者明太祖朱元璋在局勢大定之後,直接頒布十五個周遭鄰國為「不征之國」,並且斥責後代子孫不可妄興刀兵。
Thumbnail
羅馬帝國後期一個現代讀者不太能理解的特性,大概就是帝國統治者頻繁地把國家割裂成好幾個部分。 「東、西羅馬帝國」只是基本款。在戴克里先時代是「四帝制」,兩個正皇帝、副皇帝,獨立性極高地統治四個帝國區域。 為什麼不搞大一統的中央集權?把帝國割裂不是就在種下內戰因子嗎? 實際上,這麼做完全是出於
Thumbnail
東亞最著名的古兵書《孫子兵法》有言:「不戰而屈人之兵」又說「上兵伐謀」。東西英雄所見略同。總是腹背受敵的拜占庭帝國,也有深刻體會。以皇帝利奧六世(統治:895-908年)名義寫下的兵書《論戰術》(Τακτικά)講道: 「用欺騙、劫掠、飢餓、長期侵擾或其他手法傷害敵人,是值得鼓勵的。你絕不該受到誘
Thumbnail
冒險者們與惡魔在城墻外展開激烈的戰鬥。達倫大法師施展多項魔法加持冒險者,但統領級的帕悉達展現強大的力量。城主府召開會議決定遷徙計劃,各城主商討應對策略。
Thumbnail
佛陀在世時代,未成佛的悉達多父親淨飯王的弟弟為了私慾謀劃奪皇位,挑撥離間在戰爭中已由悉達多出面談和的敵國波斯匿國王。 波斯匿王在談和過程中,對悉達多的智慧及心量生起恭敬心,但殺戮心與佔領鄰國企圖心仍重,也沒有智慧,於是輕易被挑撥成功。 能夠挑撥成功,是因為波斯匿王對沒有求證的內容產生被欺
閒閒沒事隨便丟個東西上來 原著:利奥六世(東羅皇帝,西元866年9月19日—912年5月11日,羅馬最後一任執政官,綽號哲學家) 譯者:李達 如果說,我方的一座城市、築壘城鎮或其他工事將要遭到敵人的圍攻,而您得以在敵人抵進時發動攻擊,化解掉這次圍城,您應當感謝上帝。然而如果沒能如此,無論是
Thumbnail
「謀攻」當是從「校之以計」衍生而來。何解?「校之以計」是針對「道天地將法」,而「謀攻」當是針對「校之以計」的結論,亦即「計」上加「計」而成為「謀攻」。如同陽陽或陰陰互交,而成太陽或太陰。 不戰而勝 總而言之(凡),運用軍隊打仗的方法:使(雙方的,下同)「國」完整是優秀的,使「國」損傷是次等的。使
魚蝦再鮮美,總有吃膩的一天。木材堆積再多,也總有快燒光的一天。更何況軍師這段時間已經將身子完全養好了,非常期待看看外界的陽光和新鮮空氣。 “我們順著前面走就可以出洞?” 軍師問著身前少年,得到無言的回覆。 “亞治。外邊的世界動亂不安。流民卷成盜匪,盜匪再卷成各方實力強大的義軍和大王們等各方勢力。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