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錄+讓自己快樂 - 古有斯多葛主義,現有理情行為治療

更新於 2024/08/03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沉思錄》



簡介


raw-image


《沉思錄》是馬可斯‧奧理略‧安東尼努斯(簡稱奧理略)所著的記事,奧理略是羅馬帝國「五賢帝」之一,當時古羅馬處於帝位繼承的黃金時代,國家穩定興盛、人民安居樂業;輪到奧理略在位時,邊疆地帶的日耳曼蠻族勢力逐漸擴張,讓奧理略陷入許多不得不的軍事制衡和戰爭之中。雖然他在安息帝國的戰役中獲勝,但軍隊班師回朝時,將天花帶回帝國,傳染病迅速蔓延




在內憂外患的夾擊下、人生來到晚年及面臨死亡的盡頭,奧理略透過哲學和省思,融合自身統治者身分、履行公民義務的使命感,以及對宇宙、眾神、靈性的醒悟,提出許多對生命的理解及探問,擁有深刻智慧和理性的他,也被譽為「哲學家皇帝」。

整本書是以日記、隨筆的方式呈現,全是奧理略的內在對話,和一般閱讀的體感不同,可貴之處在於它充滿了奧理略的精神世界,詩意的文字讓人能細細品味,理解話語背後中的含意。即使是內心獨白,許多金句看了猶如醍醐灌頂,光是想到這位西元121誕生的賢哲,能有如此透徹、清醒的思想,我也有幸能橫越千年與之連結,就已經令人滿足


金句

讓自己像座海角一樣,即使被浪花不斷拍打,
依舊能屹立不搖,馴服四周的狂潮。
  • 如果你能認真、堅定、平靜地接受理性指引,不讓其他事情誘你分心,同時讓內在神性保持純淨,彷彿隨時都得物歸原主一樣;如果你能執守此道,無盼無懼,並且在當下順應自然而行,讓說出的每一個字包含磊落的真理,同時感覺心安理得,你的人生就能幸福快樂。而且,沒有人能阻止你獲得幸福。
  • 我的靈魂阿,繼續委屈自己吧;於是,你就再也不能榮耀自己了。每個人的生命都是充裕的,但你的生命已經步入尾聲了。你的靈魂並不自珍自重,而是將幸福快樂寄託在他人的靈魂之上。
  • 如果你同時擁有繼母和生母,請善盡你對繼母的責任,但也要隨時回到生母的懷抱。現在,請把宮廷和哲學視為繼母和生母:隨時回到哲學的懷抱,在她懷裡歇息,靠著哲學,你就能接納宮廷裡的遭遇,宮廷也會接納你。
  • 拋開所有幻想,不要再隨情緒的絲線起舞。不要讓自己遠離當下。了解自己或他人的遭遇,分析每樣事物的形式面與實質面。想想你人生的最後一刻。不管別人犯了什麼錯,儘管把錯誤晾在原地就好。



(金句真的太多,只列幾個出來)


奧理略相信,人類和宇宙神性本是一體同源,只要遵循本性,珍惜宇宙與神分配給我們的安排,其實我們自身已經擁有許多,我們隨時都能主宰自己的理性力量。而奧理略也身體力行,即使愛好和平,仍肩負領導者的責任守護國家。

每個人有他的善惡價值觀,可能源於各種原因養成,若是我們感到被傷害了,試著理解對方的思考和處境,不去設想他是否故意為之,而是基於宏觀的理解,原諒對方的「無知」、相信這是他「身不由己」的選擇,但他的行為由他自己去煩惱,與我無關

人的時光有限,像是向神借來的時間,世事瞬息萬變並非人類能控制,我們應該好好把握能掌控事務的範圍,不要花時間在內心的困擾和煩惱,或與他人的爭執與糾葛中,而是應該保持真誠、友善、博愛、公平、正義等美德,並從事某項能發揮我們長處的專業技藝,不受外在影響。如此,順應生命的河流,就能優美的順流而下。




《讓自己快樂》


近代的理性


閱讀沉思錄,不禁讓我想起近代理情行為治療之父-亞伯‧艾里斯( Albert Ellis),所著的《讓自己快樂》,其主張一個經典的萬用模型:ABCDEF理論。這本書提倡人們在精神上遭受的痛苦、折磨和各種負面、極端的情緒和感受,主要是源自我們的「非理性信念」

當某件事情發生(A),我們對於該事件所抱持的信念或價值判斷(B),會決定我們是否產生過度的情緒反應(C),若非理性則會導致焦慮、憂鬱、災難化的思考等,因此ABC相對重要。關鍵是對Belief(信念)的審視,個人認為與斯多葛哲學的思維不謀而合,甚至可以說是斯多葛哲學的延續。


ABCDEF理論

A - Activating event(事件):觸發的事件或經驗
B - Belief(信念):人對觸發事件的情緒、行為、反應
C - Consequence(結果):情緒、行為、反應的結果
D - Disputing(駁斥):駁斥非理性信念
E - Effect(效果):駁斥後的效果
F - new Feeling(新的感受):產生新的信念和詮釋


那什麼算是可以被駁斥(D)的信念(B)呢?又該如何駁斥?

主要有兩種很常見:

  • 災難化的思考:「如果......(事件)發生/沒發生的話,就完蛋了/糟了/沒救了/不能接受(各種誇張、世界毀滅用詞)」
    例如:我好喜歡他,他如果拒絕我就沒人愛了。
    例如:下次考試搞砸,我這輩子就完了。
  • 絕對的專制:「這個人/這件事.......應該/絕對/必須/一定要......」
    例如:我對工作盡心盡力,老闆沒把我升職就是個爛人。
    例如:我必須表現良好,否則就一無是處。
    例如:我這麼重視這段友誼,朋友一定要回報我。


駁斥的方向

  • 減少貼標籤、過度二元化的詮釋
    雖然有件不如意的事情發生,但沒有到「糟糕透了」的程度,怎樣算壞?永遠都有更差的可能。壞事就只是壞事而已,任何局面都有可能往更壞的方向發展,因此我們不須為外在事物貼上負面或極端的標籤,避免非黑即白,練習減少「好糟糕」、「好可怕」的語言。換個方式告訴自己,雖然壞事發生,令人沮喪,但我可以接受

  • 全然的接受本質的自己、接納他人
    人們時常會把自己工具化,認為要有特殊專長、表現傑出、為他人貢獻才能獲得價值感;然而,認定自己滿足某些條件,才能算是一個「好人」,會過度在乎他人的肯定和期望,這樣的信念往往會令人自卑、匱乏。對自己或他人的看法與現實有所落差,無形中會變得過度嚴格、擅於批判,而失去了柔軟的心靈。因此,可以練習告訴自己:「我的存在就是意義」、「我的存在本身就具有價值」、「我其實還不錯」(但我不需要是完美的人)

  • 持續地改變與行動,為理性努力
    你的信念創造了感受,所以你有能力改變。書中寫道:「你把人生的不幸看得太過嚴重,因而製造了更多不必要的破壞,而這些不必要的破壞是你本來不必碰到的。」,沒有什麼事情是真的能困擾你,而是你把自己的遭遇當成悲劇,而且還沉溺其中。作者鼓勵我們要下定決心,終其一生的努力,去靠近真實的自己、去擁抱正向、幽默的情緒,嘗試讓自己害怕或恐懼的事物,並有意識地減少困擾自身的煩惱和憂慮


我的感想


《沉思錄》和《讓自己快樂》都是經典巨作,道行高深所以我閱讀時有點辛苦,甚至沒想過要把它們放在一起講,但古今中外的道理很多是相通的,兩本書都涉及理性信念,不只局限於那個年代,這些寶貴的觀念可以橫跨時空,深刻地改變人的一生,看完也覺得理性思維對我有很大的幫助。

在這個社群媒體當道的現代,人的情緒、感受、焦慮、憂鬱、痛苦、妒恨、猜忌和虛偽等,可能比任何世代都還要放大,每個人的感受力、表現慾都很強烈,人際界線更加模糊,我們遠比自己認為的還要受到外界影響。如何回歸事實、看清真相、接受人性的原始樣貌,並修練自我平穩內心,可以說是艱難、卻很重要的課題。


在讀《沉思錄》時,整本記事散發著一種杳無人煙的孤獨感,而《讓自己快樂》的觀點很直接地告訴讀者,是你讓自己痛苦的。我認為承接這樣的知識其實是有重量的,因為人們大可以跳過這些麻煩和複雜過程,任由自己的慾望和渴求去追求財富、名聲地位,和永不滿足的多巴胺;或任由自己情緒高張、隨意宣洩,投射和控制世界和他人要按照我的想法,怪罪他人比回想自己容易多了;又或者,陷入無止盡的負面思考、自我譴責,在意或曲解他人的想法,而慢性扼殺自己的特質與才華。


我認為理性信念對人的最大的幫助是,它鬆綁了我們緊繃的身心,只用中立的角度看待任何事物,包含自己,並且無條件接納,還有什麼能比這個更帶來安全感的嗎? 它不強調過去的創傷經驗、原生家庭的影響,而是專注在現在,你所唯一擁有並能控制的當下

人的一生會經歷起起伏伏,有低谷才能在高峰時感到得來不易的幸福與成就,也是在低谷時我們才能靜下心來好好反思自己,並引領我們成長和獲得啟發,因此生命最重要的是過程,若我們一直陷在情緒和感受裡,失去理性的判斷,將難以客觀地理解世界和他人,用開放的心態享受和體驗人生,很有可能最後失控或不理想的局面是自己造成。


保持良善、正直、真誠等這類美德一直是人們對自我的要求和期許,但我們在努力落實的時候,無形也會要求和認定別人「應該」要怎麼做、世界「應該」要呈現什麼樣貌,而隨時會淪為非理性的囚徒。理性信念需要有足夠寬大的心、清醒的思想,和持續實踐的毅力,才能逐漸落實在自己的生活,而你願意為自己負起這個責任嗎

換個角度想,和情緒感受一樣,理性信念就存在於同一顆大腦,其實人人天生都有這些能力,只是自己願不願意去嘗試而已,也許下次遇到所謂的壞事,我們在進入庸人自擾模式前,可以把理性信念搬出來幫忙,放手讓事情自然而然進展下去

最後想對自己說:認真地面對事情,但別把事情看太認真,你很不錯了!放輕鬆!好好享受人生吧!


(註:本人並非心理師,內文涉及心理學或哲學專業部分如有誤歡迎指正

喜歡閱讀、電影和對生活所感記錄心得 偶爾更新,感謝你的到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垃圾場長大的自學人生》是Tara Westover(簡稱泰拉)的自傳,泰拉出生在美國愛達荷州,成長背景異於常人,家中信奉摩門教,活著只為了末日做準備,她沒有出生證明(9歲才拿到)、沒有醫療紀錄、不曾接受正規教育,17歲才第一次踏入學校,最終拿到劍橋博士學位、脫離原生家庭,終於活出自我。
二刷《我的完美日常》,同時有幸參與到編劇高崎卓馬映後講堂,收穫良多, 覺得自己一開始寫的心得有點過於隨性,於是想整理心得,重新分享
《我,刀槍不入》是大衛・哥金斯(David Goggins)的自傳, 一言以蔽之,就是個硬漢不斷自我挑戰、突破極限的故事。
上篇介紹《鬆綁你的焦慮習慣》的部分段落,本篇則將分享後續的重點。
《鬆綁你的焦慮習慣》於2022年出版,第一次讀這本書深受到啟發,奮發改變了自己許多。近期身心逐漸感到疲憊與危機,又拿起了這本書重讀。
King Gnu是我第一個在日本和台灣都參與演唱會的樂團, 實在別具意義,特別想要發一篇記錄這兩場的感受。
《垃圾場長大的自學人生》是Tara Westover(簡稱泰拉)的自傳,泰拉出生在美國愛達荷州,成長背景異於常人,家中信奉摩門教,活著只為了末日做準備,她沒有出生證明(9歲才拿到)、沒有醫療紀錄、不曾接受正規教育,17歲才第一次踏入學校,最終拿到劍橋博士學位、脫離原生家庭,終於活出自我。
二刷《我的完美日常》,同時有幸參與到編劇高崎卓馬映後講堂,收穫良多, 覺得自己一開始寫的心得有點過於隨性,於是想整理心得,重新分享
《我,刀槍不入》是大衛・哥金斯(David Goggins)的自傳, 一言以蔽之,就是個硬漢不斷自我挑戰、突破極限的故事。
上篇介紹《鬆綁你的焦慮習慣》的部分段落,本篇則將分享後續的重點。
《鬆綁你的焦慮習慣》於2022年出版,第一次讀這本書深受到啟發,奮發改變了自己許多。近期身心逐漸感到疲憊與危機,又拿起了這本書重讀。
King Gnu是我第一個在日本和台灣都參與演唱會的樂團, 實在別具意義,特別想要發一篇記錄這兩場的感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認知療法權威教你用書寫方式,擺脫擾亂的思緒與情緒問題
Thumbnail
破除自我批判、極端思維、逃避心理,洞悉壞習慣根源,使你過得更快樂的自我療癒指南
Thumbnail
克服過度完美主義、拖延症、害怕批評,從自我檢測中找回生活平衡的實用指南
Thumbnail
讓焦慮啟發正念思維,重置你的人生推進器
Thumbnail
用認知行為療法更認識自己,擺脫恐慌、憂鬱、社交恐懼症和強迫症,讓心靈清爽愉快的自我練習
Thumbnail
瑞典國民書!腦科學實證的健康生活提案
Thumbnail
113.01.04【日誌】-沉思錄:洞察生活哲學,引導心靈平靜~(談教養-起床氣、沒禮貌、養成閱讀習慣、健康-慢跑、長輩失智問題、面對憤怒、死亡、專注、生命、斯多葛主義)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認知療法權威教你用書寫方式,擺脫擾亂的思緒與情緒問題
Thumbnail
破除自我批判、極端思維、逃避心理,洞悉壞習慣根源,使你過得更快樂的自我療癒指南
Thumbnail
克服過度完美主義、拖延症、害怕批評,從自我檢測中找回生活平衡的實用指南
Thumbnail
讓焦慮啟發正念思維,重置你的人生推進器
Thumbnail
用認知行為療法更認識自己,擺脫恐慌、憂鬱、社交恐懼症和強迫症,讓心靈清爽愉快的自我練習
Thumbnail
瑞典國民書!腦科學實證的健康生活提案
Thumbnail
113.01.04【日誌】-沉思錄:洞察生活哲學,引導心靈平靜~(談教養-起床氣、沒禮貌、養成閱讀習慣、健康-慢跑、長輩失智問題、面對憤怒、死亡、專注、生命、斯多葛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