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體)產品經理一二三 (系統架構/專案採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雖然標題是產品經理,但我想大家可能對專案開發比較有興趣。
為了讓整篇的含金量高一點,我會放入一些系統工程相關的東西,一般產品開發可能不需要到這麼嚴格。
從專案確定開始後,雖說照理有個儀式性的kick-off meeting,這個翻成中文很彆扭,所以還是講英文好了。但是實際上,很多案子在立項之前就已經有初步方案,為了搶時效都會直接偷跑,希望參與的專案人選,也是在先期可行性分析中就先拉進來,成案後就順理成章,變成團隊的一員。
在設計上,一般要先決定系統架構,這時就會決定了整個產品的取向(orientation),接下來是系統的性能、規格、要求、標準(含測試方式)。是很重要的,基本上設計時,都是從雲端抓一份副本下來,進行設計之後放回雲端,這有點像器官移植一樣,副本離開的時間越久越不利,因為你不知道其他人的設計發展成什麼樣子,如果間隔太久才放回,就會在clash check發現干涉,那可能需要多方協調如何修改,但誰都不希望自己是被迫要遷就的那一個。

專案管理及匯報

專案管理軟體市面上已有很多專案管理軟體,其中比較有名的包括wrike、asana、MS project、Smartsheet、monday,如果組織龐大,年預算超過120萬的,可以試試Workfront。有些根據授權人數收費,有些根據實際使用人數收費。我自己習慣使用Smartsheet,因為版面直覺好用,管理員可以設定有任何改動,就會發郵件通知,並且在打開頁面時,特別標示出改動的格子,這項功能非常好用。雖然不斷發布更新版本,但是很奇怪一直沒有放入baseline這項功能,baseline是用來比較原定時程跟實際時程之間的差異,但我們一般採滾動計劃法,所以baseline也是會一直調整,我認為意義不大(微軟的Project可以設定10組baseline,但是印象中到第8組就會出問題)。
《Smartsheet 專案管理SaaS》
個人最不推微軟的Project,價格上沒有比較便宜,且看似有很多功能,有些根本無用,有些必需按照特定順序才能使用。而且介面非常難看,工程師只能看到自己配指派到的部分,但是對於整個案子的樣貌,誰正在忙甚麼,現在是超前還是落後,自己的進度會帶來多大的影響,這些完全看不到。這等於是把工程師當機器人,只要把專案經理分配的任務,在要求時間內完成就對了,其他完全不需要知道。這種軟體背後的思維,對於橫向交流溝通非常不利,也很難培養工程師的主動積極性。總而言之,我希望團隊成員,都能充分了解整個案子樣貌,了解自己在案子中該扮演的角色以及期待,並肯定成員在專案中發揮的價值。
包括我上一篇文章裡談的,你選擇的軟體,你的用字(動詞+名詞),都有其背後的意義,而這些意義,跟公司文化及價值觀有很強的連結,選擇不只是功能及價格的比較,所以只要肯留心,你都可以從這些細節中,了解公司真正重視的價值。
大家也可以分享一下,使用專案管理軟體,你喜歡哪些功能,或是發現哪些問題

專案採購和產品採購

隨著專案推進,設計逐漸成形,並且準備下單採購,如果專案開發是為了量產,那在開發階段的採購可能就會讓採購部門進行。但是麻煩的地方在,初期就要先建料號,並且通過設計審核,才能開請購單,讓採購去詢價議價。但是很多時候工程師還不確定是否合用,他們可能只想趕快拿到東西,先進行測試,如果審批花了這麼時間,勢必壓縮後面的組裝驗證的時間。
在選料上,你可能會想說挑大牌子,驗證期可以縮短一些,但是賣給你之前要先背景調查,然後說跟上面申請樣品,整個過程可能好幾個月。這回到我之前有提過,產業分析部分,你要很清楚知道哪些是關鍵零組件,在哪些通路或管道可以取得,背景調查很多時候就走個形式。即便順利取得,有時也別高興太早,有可能是沒有保固的工程樣品,要是發現問題,很有可能找不到人支援,尤其韌體更新這一部分。有時採用大陸製品,配合度還算高,可以為你少量修改設定,交期能快一些,而且雙方都不用倒時差,又都說中文,溝通上方便很多。
工程師跟採購,雙方可能手上都會有一些廠商資源,但是如果讓專案自行採購,會有什麼利弊?工程師採購不一定會比較貴。但是碰到第一次交手的,對方要求填具客戶資料,進行背景調查,或是碰到喬交期,或是品質不良衍生的保固求償,這些都不是工程師所在行的。一般運作原則:誰執行誰獲利誰負責,這時候最後還是專案經理要出來幫忙收尾。
而當專案結束時,總會或多或少有些餘料,但是財務並沒有設立一個虛擬的總帳,供餘料轉回使用。既然東西沒用完,沒人管理去向,也沒地方退回,就可能散布在辦公室各個角落,成為俗稱的黑料,而這些黑料,很有可能在急需時,能救你一命。但是究竟有多少,又在誰手上,我想沒有人能說得清。還有一點,如果這個專案結案後,可能經過幾個月,客人拿著樣品巡迴展覽獲得好評,確定要下單,那誰負責建立正式零件檔?
【中央採購案例分享】
中央採購是透過合併不同專案的採購需求,以規模經濟為原則,向供應商議價。
但是這樣往往就無法配合專案的時效性,太晚拿到零件,可能造成後期組裝跟驗證時間太趕,人員加班完成,或長時間高強度下工作,可能不留神裝錯了,造成零件損壞,整體成本來說不一定比較便宜,而且一次性的大筆採購,不只簽核流程拉長,等於現金流也可能造成壓力,這也是一個需要考慮的。
這邊也可以參考我之前寫的文章,那一篇文的最後,特別提出:(產品)採購權應該放在採購部,還是產品部。這邊說的則是(零件)採購權應該在專案部,還是採購部。
【部門採購案例分享】
部門採購基本上就是以部門為利潤中心,以講求效率為原則,有是也接受其他部門的採購需求。我碰到比較多是部門採購跟中央採購的混血,但是根據國外研究,混血的方式,反而是所有採購運作中,最沒有效率的。
這邊給個極端的例子。事情是這樣,當時負責一個專案,因為部份零件規格特殊,例如說你整台份需要10個零件,找遍所有供應商,大家手裡都不敢壓太多庫存,所以可能要從三家掃貨,這家交4個,剩下兩家各3個,好不容易湊齊 (而且其中一個壞掉我就BG了),但是買到了還有交貨的問題。這三家交貨,有可能這個先到3個,那個先到2個,零零散散的交貨拉特別長,當時心裡會先躊躇「有必要放這麼細節嗎」,但是想到一定會被挑出來問,還不如主動出擊,說明原委以及可能衝擊。但是使用的零件不只有一個是這樣,真的光查料況就飽了。工程師堅持一定要所有料都到了,才會一次領出,因為擔心太早領,東西放著就不見了(發生過多次);但是拖到要組裝了才領料,如果此時才發現有問題,很有可能已經超過申訴時效,這時候處理起來相當棘手了。當時一心想要開發各種產品,可以接到訂單,同時盡快放量,把成本降下來,所以營運策略上,對於QC的人員設備的投入不夠,所謂的入料,只有擺進倉庫,IQC經常被省略了。
這樣的問題經過開會討論,結論是:還沒走到量產的零件,都不歸營運管理,所以專案人員自行採購,自行追料,自行保管,等於採購就脫身了,這些零件就算在「部門採購」,基本上專案經理要負責。所以從這例子可以看到幾件問題:
  • 中央採購及部門採購的混血案例
  • 多源採購及可能問題
  • 採購不只有下單而已,還有金流,以及物料管理(被偷、入料、餘料歸帳)
【工廠採購案例分享】
一般下單給工廠,工廠自行採購料件,交付成品給我,不就這麼簡單嗎。這個案例提出一個特殊做法,不知道有沒有公司這樣運作方式。當時因為產品使用的是特規原料,只能透過特殊管道取得,而工廠因為採購很菜,怕用英文溝通過程出錯,所以請我司帶料,他們再從產品價格中扣除此項費用。工廠自己直接買當然是最省錢的,但是考量的工廠管理成本,即便我們加收10%處理費,權衡之下還是願意由我們帶料。但是我個人很不喜歡這樣,代表工廠能力不足,要是出了問題也容易互踢皮球。
你有碰過很特殊的採購方式嗎? 

小趣談

之前接觸很多大陸工廠,位處二三線城市,底下工人很多時候做起事來,經常沒有那麼規範。車間不可能有冷氣,曾經有試用水冷扇,結果導致鋼材生鏽,沒多久就撤掉了。酷暑時節,要進車間每次後背都是整片濕掉,然後我們去買冰棍,那是用白糖水製成的,小小一根就賣1毛錢。我們都是一人含一支,然後往車間裡衝,靠著冰棍幫助降溫,把該紀錄的該巡查的,都辦好了就趕緊退出,回到測試中心吹冷氣。到了冬天,車間不可能供暖,北方地區很多工人,中午吃飯都會喝點白酒驅寒,但是也造成了一些工安事件,不過這是人家自家的事,所以我也不管。後來工廠管理層,索性安裝一台酒測儀,上工前每個人都要測一下。
還有就事,這種鄉下地方,偏方特別多,在做原型機時,有的嫌熱嫌麻煩,焊接時不想戴保護面罩,下班回家兩眼疼痛發紅。剛好那陣子他妻子生寶寶,有點母乳,也不知道哪聽來的偏方,說母乳可以治百病,他就拿來當眼藥水,滴在眼睛上,說也神奇,點了幾次症狀就全消了。
avatar-img
18會員
1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Neil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工作拆解第一式 用「階段」為基礎的拆分 用「交付物」為基礎的拆分 微管理(micro-management)不會讓事情更好 「專案管理」也是WBS的一部份 小趣談
今天發點輕鬆的文,大家看看笑笑就好。產品部的生活,有各種滋味。內容應該是沒有18禁,有些話語就各自體會,懂的人就知道在講什麼。 在山東請客,不是印象中的大口吃肉,大口喝酒,而是一種潤物無聲的遞進勸酒 而且整個過程完全可以用行銷的觀點解釋。
在一項專案開始之前,都會先進行立項審查,本文不會告訴你如何填寫這份申請表,但是你可以看到下列幾點,讓你更有可能通過審查,往下一步邁進 -立案審查的誤區 -專案範疇及變更管控 -如何面對風險 -如何贏得高層的支持
今天更深入產品開發的前段,基本上會談到市場部,以及市場部為何無法發揮功能,由業務部負責市場部的工作。我們會談到失靈的績效考核,如何讓流程推進,變得如孝子上墳、轎夫起轎般沉重。本篇也會對業務開發提出建議,以及如何正確評估市場部及業務部的績效。
B2B的產業,成就感可能不如B2C,但是你有機會接觸到很新的技術,雖然最後不一定有機會商業化。這一篇我們會談到一點產品開發 -不同組織中,產品部的各種型態 -新品開發真的是重點嗎 -開發需求的來源 -建立需求池及人才庫 -產品上市計畫 -Online v.s. Offline
產品開發是產品部工作的一部份,不過還有很多很多其他的瑣事。 -產品部的生活,就是這麼樸實無華 -魔鬼藏在細節中。 -如何化被動為主動 -年度Line review -以新制舊,以舊避險
工作拆解第一式 用「階段」為基礎的拆分 用「交付物」為基礎的拆分 微管理(micro-management)不會讓事情更好 「專案管理」也是WBS的一部份 小趣談
今天發點輕鬆的文,大家看看笑笑就好。產品部的生活,有各種滋味。內容應該是沒有18禁,有些話語就各自體會,懂的人就知道在講什麼。 在山東請客,不是印象中的大口吃肉,大口喝酒,而是一種潤物無聲的遞進勸酒 而且整個過程完全可以用行銷的觀點解釋。
在一項專案開始之前,都會先進行立項審查,本文不會告訴你如何填寫這份申請表,但是你可以看到下列幾點,讓你更有可能通過審查,往下一步邁進 -立案審查的誤區 -專案範疇及變更管控 -如何面對風險 -如何贏得高層的支持
今天更深入產品開發的前段,基本上會談到市場部,以及市場部為何無法發揮功能,由業務部負責市場部的工作。我們會談到失靈的績效考核,如何讓流程推進,變得如孝子上墳、轎夫起轎般沉重。本篇也會對業務開發提出建議,以及如何正確評估市場部及業務部的績效。
B2B的產業,成就感可能不如B2C,但是你有機會接觸到很新的技術,雖然最後不一定有機會商業化。這一篇我們會談到一點產品開發 -不同組織中,產品部的各種型態 -新品開發真的是重點嗎 -開發需求的來源 -建立需求池及人才庫 -產品上市計畫 -Online v.s. Offline
產品開發是產品部工作的一部份,不過還有很多很多其他的瑣事。 -產品部的生活,就是這麼樸實無華 -魔鬼藏在細節中。 -如何化被動為主動 -年度Line review -以新制舊,以舊避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們可能會有一種迷思,不管開發什麼系統,開發團隊都袛會有一種方式來工作。反正不管怎麼樣,系統最終也一定是能開發出來的。那麼選擇開發生命週期又跟我何干?本篇將會介紹專案經理應該如何為不同特性的專案選擇最合適的管理策略,即生命週期。
Thumbnail
寫作對產品經理來說有著重要的作用,不僅促進自我審視,還有助於邏輯思維和溝通技巧的培養。此外,透過寫作,產品經理可以與全球頂級的專業人士進行交流,提高自己的技能和保持競爭力。
Thumbnail
了解規劃書和WBS的不同,是成為專案經理的必修課!規劃書是專案的全貌指南,涵蓋範疇、目標、資源、風險等。WBS則像是專案的工作地圖,將任務分解得一清二楚。透過實際案例,我們將揭示這兩者在不同情境中的應用,並分享如何結合這兩個工具來提升專案成功率。
Thumbnail
產品需求怎麼來?產品經理能決定產品走向嗎?產品路線圖怎麼制定?這篇想整理我在不同公司的產品開發流程,也分享不同公司的產品決策方式。
Thumbnail
本文淺談專案管理(PM)在公司中的重要性,以及圍繞在 PM 周圍的各單位分工。介紹了專案範圍管理、專案成本管理、專案溝通管理、專案風險管理、專案整合管理等專案管理的相關內容,並著重介紹了 TPM、EPM、OPM、Sales Product Manager 等常見的專案管理角色。
Thumbnail
產品開發的成功,除了品質,更在於是否能夠在適當的時程內推出並滿足客戶需求。 身為開發、設計人員,從文中提供的三個角度來思考,以確保產品與公司的競爭力。
Thumbnail
專案經理與工程師在工作上面對的挑戰和需求截然不同。專案經理需具備溝通、督促、認知及行政等四種核心能力,以便成功轉型。文章中舉例以生動的故事來說明這四種能力的重要性,並強調從工程師升遷為專案經理並非易事,需要不斷學習與努力。
Thumbnail
產品經理做每個產品決策時,都不斷會被客戶、客戶經理、產品主管詢問各種為什麼,像是為什麼這樣設計?出發點是什麼?影響是什麼?因此這篇想記錄我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種產品問答,包含影響我哪些產品思維和框架。
在企業管理中,產品經理(Product Management)與專案經理(Project Management)這兩個角色雖然都被簡稱為「PM」,但實際上存在著相異之處與部分重疊。
[場景:在辦公室內,Peter 和 Max 坐在一起討論公司的策略規劃] Max: 嗨,Peter,我們這個季度的計畫是要推出新產品,我想了解一下你認為作為產品經理最重要的角色是什麼?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們可能會有一種迷思,不管開發什麼系統,開發團隊都袛會有一種方式來工作。反正不管怎麼樣,系統最終也一定是能開發出來的。那麼選擇開發生命週期又跟我何干?本篇將會介紹專案經理應該如何為不同特性的專案選擇最合適的管理策略,即生命週期。
Thumbnail
寫作對產品經理來說有著重要的作用,不僅促進自我審視,還有助於邏輯思維和溝通技巧的培養。此外,透過寫作,產品經理可以與全球頂級的專業人士進行交流,提高自己的技能和保持競爭力。
Thumbnail
了解規劃書和WBS的不同,是成為專案經理的必修課!規劃書是專案的全貌指南,涵蓋範疇、目標、資源、風險等。WBS則像是專案的工作地圖,將任務分解得一清二楚。透過實際案例,我們將揭示這兩者在不同情境中的應用,並分享如何結合這兩個工具來提升專案成功率。
Thumbnail
產品需求怎麼來?產品經理能決定產品走向嗎?產品路線圖怎麼制定?這篇想整理我在不同公司的產品開發流程,也分享不同公司的產品決策方式。
Thumbnail
本文淺談專案管理(PM)在公司中的重要性,以及圍繞在 PM 周圍的各單位分工。介紹了專案範圍管理、專案成本管理、專案溝通管理、專案風險管理、專案整合管理等專案管理的相關內容,並著重介紹了 TPM、EPM、OPM、Sales Product Manager 等常見的專案管理角色。
Thumbnail
產品開發的成功,除了品質,更在於是否能夠在適當的時程內推出並滿足客戶需求。 身為開發、設計人員,從文中提供的三個角度來思考,以確保產品與公司的競爭力。
Thumbnail
專案經理與工程師在工作上面對的挑戰和需求截然不同。專案經理需具備溝通、督促、認知及行政等四種核心能力,以便成功轉型。文章中舉例以生動的故事來說明這四種能力的重要性,並強調從工程師升遷為專案經理並非易事,需要不斷學習與努力。
Thumbnail
產品經理做每個產品決策時,都不斷會被客戶、客戶經理、產品主管詢問各種為什麼,像是為什麼這樣設計?出發點是什麼?影響是什麼?因此這篇想記錄我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種產品問答,包含影響我哪些產品思維和框架。
在企業管理中,產品經理(Product Management)與專案經理(Project Management)這兩個角色雖然都被簡稱為「PM」,但實際上存在著相異之處與部分重疊。
[場景:在辦公室內,Peter 和 Max 坐在一起討論公司的策略規劃] Max: 嗨,Peter,我們這個季度的計畫是要推出新產品,我想了解一下你認為作為產品經理最重要的角色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