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治世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前情提要:唐太宗貞觀十八年(西元645年),十七歲的李治被立為太子,李治是唐太宗與長孫皇后所生的第三個兒子,而太子之位會掉到他身上主因是長子李承乾與次子李泰在爭奪太子之位,讓太宗痛徹心扉,決定把太子之位給第三子李治。
貞觀之治在歷史上享負盛名,其膾炙人口的一大因素,是由吳兢於唐玄宗開元年間所寫的《貞觀政要》,內容是唐太宗與大臣之間的對答文集,以君臣之間的具體對答,來闡述君臣應該有的態度和政治的要項。綜合來看本書的主旨,是為君者應該傾聽臣下的意見(諫言),遵守節度,施行寬容的政治;而為臣者應該公正清廉,不畏權威地提出意見,為正確的政治理念服務。
如果我們審視隋朝的人口數以及稅收,會發現唐太宗貞觀年間,前兩項數據都只有隋朝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而已,但是為什麼大家只知道貞觀之治,卻不記得隋文帝的開皇盛世呢?究其原因,隋朝被隋煬帝的壞名聲所拖累,再來便是唐朝外交的成功與豐富的文化發展,遠遠大過隋朝。貞觀之治的重點在「治」而不是「盛」,透過制度治理天下,讓民安其業、人盡其才、政通人和。初期最主要的方針便是經濟上休養生息,撫民以靜
民安其業
唐高祖武德年間,對李淵而言,主要任務是統一天下,不可能把重點放在如何治理國家上。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為皇太子,開始執政,令百官「備陳安人理國之要」,「安人理國」成為一個緊急又重要的任務。唐太宗一直在尋找「天下大治」 的實行方法,當時面臨著百廢待舉、百亂待治的局面,大亂之後究竟能否大治?「人皆異論」。唯獨魏徵滿懷信心說:「亂後易教,猶飢人易食也。」這是非常獨到的見解,如同現代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從人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接下來的「安全需求」、「隸屬與愛需求」、「自尊需求」、「自我實現」與「自我超越」等,描述人們內心動機推移的脈絡。最後,唐太宗採納了魏徵的建議,經過數年的努力,取得了「華夏安寧,遠戎實服」的局面。唐太宗情不自禁地讚嘆說:「使我遂至於此,皆魏徵之力也。」
怎麼樣才是撫民以靜?唐高祖李淵在武德年間就提出了「安人靜俗」的方針,強調:「新附之民,特蠲徭賦欲其休息,更無煩擾,使護安靜,自修產業。」封建時代人民要盡的義務為「租」與「庸」。「租」,有田就有租。想像成房租會比較容易理解,是使用者付費的道理。唐初的均田制,國家授予18歲以上中男以及23歲以上的丁男田地,依照一定比例上繳國家租稅。「庸」,就是繇役、勞役,如果你不想服勞役,可以用布或絹,國家拿這來幫你找人服役,類似「傭金」的意思。
人盡其才 任賢致治
王船山説:「唐多能臣,前有漢後有宋,皆所不逮。」高度的評價了貞觀時期人才濟濟的盛況。貞觀能臣為「貞觀之治」貢獻了自己的聰明才智,唐太宗卓越的識人才能與用人政策決定了這一切。貞觀晚年,他總結了自己的用人經驗,指出:「用人之道,尤為未易。己之所謂賢,未必盡善;眾之所謂毀,未必全惡。知能不舉,則為失材;知惡不斷,則為禍始。又人才有長短,不必兼通。...捨短取長,然後為美。」 道盡了「用人之道」別無他法:知人要兼明善惡,用人要捨短取長。
許多領導者都知道要「知人善任」,但很難做到。唐太宗之所以這麼成功,就在於他真的做到了「捨短取長」與「知人善任」,是伯樂同時也心量夠大,能任用比他厲害的人。有一次太宗請長孫無忌說他的缺點,無忌說了一堆稱讚太宗的話,太宗念了無忌何必阿諛奉承,自己則直接評斷幾位大臣,首先當然是眼前的長孫無忌,評斷他「善避嫌疑,應對敏速,求之古人,亦當無比;而總兵攻戰,非所長也。」另外一位大臣高士廉,「涉獵古今,心術聰悟,臨難既不改節,為官亦無朋黨;所少者骨鯁規諫耳。」「褚遂良學問稍長,性亦堅正,既寫忠誠,甚親附於朕,譬如飛鳥依人,自加憐愛。」成語「小鳥依人」的典故來由便在此!以上幾則評語可看出唐太宗對自己的臣子非常了解,令人佩服!
玄奘法師
玄奘法師
「貞觀之治」共二十三年(太宗駕崩),貞觀後期,唐朝國力的強大、經濟的發展、人口的增加、農田的墾闢、文化的昌盛與中外交流的密切,都遠超過初期。唐太宗在遺詔中說:「至於比屋黎元,關河遺老,或贏金帛,或賚(ㄌㄞˋ)倉儲。」此番情景與初期「千里無煙」的凋弊困境,不可同日而語。唐太宗晚年曾數告玄奘:「朕共師相逢晚,不得廣興佛事。」大有相見恨晚、憾不廣興佛事之慨。
貞觀十九年正月玄奘法師從印度回到長安,百姓傾城出觀,萬人空巷,焚香撒花,頂禮膜拜。玄奘西天取經,歷時十九年,帶回經論六百五十七部以及若干佛像、舍利、花果種子等。玄奘回長安不久後便趕往洛陽,由唐太宗親自召見,並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他對侍臣說:「昔苻堅稱釋道安為神器,舉朝尊之。朕今觀法師詞論典雅、風節貞峻,非唯不愧古人,亦乃出之更遠。」玄奘乘機提出選賢譯經的要求,在長達十九年的譯經歲月裏,雖然困難重重,但譯經事業始終未輟,到法師捨報為止,共譯佛經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並撰有《大唐西域記》十二卷。
受《西遊記》的影響,唐三藏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的故事幾乎人人都知道,但「三藏」是佛教經、律、論的總稱,代表玄奘法師對三藏都很熟稔,大家便尊稱為三藏法師。玄奘法師俗名陳禕,名門望族之後,祖籍穎川(今河南許昌),父親陳惠在隋初曾任縣令。陳禕二哥陳素,早年於洛陽淨土寺出家,法號長捷。陳禕走上學佛之路,也是受他二哥長捷法師的影響。陳禕十歲左右父母雙亡,便跟著哥哥到洛陽的淨土寺開始學佛。十三歲的那一年,隋煬帝下令度僧十四位,派了大理寺卿鄭善果主持考試。年齡的關係,陳禕無法考試,但是他一直在考場的門口徘徊不肯離開。鄭善果主持完考試出來,看見一位相貌非常好的小孩,便問他的背景,發現是名門之後,就問是否想要出家,陳禕回答願意出家爲僧,但是「習近業微,不蒙比預」,意思是說我學習佛法的時間很短,功力尚淺。接著繼續問:「出家想幹什麼?」陳禕的回答出人意表:「意欲遠紹如來,近光遺法。」意思是我要把釋迦牟尼的佛法傳承下來,並發揚光大。鄭善果覺得這個小孩非同小可,就特許他出家。陳禕便在洛陽剃度出家,法名玄奘。玄奘法師便開始荷擔如來家業,準備弘揚佛法了。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3會員
141內容數
過去在求學的過程中,魏晉南北朝的歷史總是被極短的篇幅帶過,而介紹不外乎魏晉南北朝是個分裂又黑暗的時代,因此士大夫開始清談,結果導致亡國。直到後來接觸了魏晉南北朝史,才發現原來以前學的是那麼的偏頗。此系列文章的目的之一,便是想讓大家了解魏晉南北朝其實是非常有趣的一段歷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江海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1. 長孫皇后的德行 2. 武則天的後宮史 3. 淨土宗道綽法師
1.李世民登基 2.貞觀之治 3.武則天的身世
1. 李世民的奪嫡過程 2. 玄武門之變
1. 李世民的軍功 2. 太子之位的爭奪 3. 入道安心要方便門 4. 實相念佛 唯心念佛
1.煬帝的江南夢與江都兵變 2.李淵、李世民統一天下 3.禪宗四祖道信傳法弘忍
1. 隋煬帝的功績 2. 智者大師與天台宗 3. 天台思想:五時八教、一念三千
1. 長孫皇后的德行 2. 武則天的後宮史 3. 淨土宗道綽法師
1.李世民登基 2.貞觀之治 3.武則天的身世
1. 李世民的奪嫡過程 2. 玄武門之變
1. 李世民的軍功 2. 太子之位的爭奪 3. 入道安心要方便門 4. 實相念佛 唯心念佛
1.煬帝的江南夢與江都兵變 2.李淵、李世民統一天下 3.禪宗四祖道信傳法弘忍
1. 隋煬帝的功績 2. 智者大師與天台宗 3. 天台思想:五時八教、一念三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前言 宋神宗不到二十歲就即帝位了;他有心改變北宋從立國以來,日益積貧、積弱的現象,因此重用王安石實施變法,史稱「熙寧變法」。王安石為人執著,不恤人言,不通人情,在當時就有許多負面批評,然而為了振興北宋王朝,神宗仍然擋住所有批判,執意任用,並全力支持。史載高太后認為王安石在變亂天下,孝心很重的宋神宗
Thumbnail
唐太宗李世民知道了武則天的預言後,不知如何面對,聽完李淳風的分析後,決定臣服於命運,扮演好皇帝的角色,順其自然。
Thumbnail
陳叔達利用了篤信禪宗的李孝恭,慫恿李淵一次性對大唐國內佛道教發起打擊……為的,便是寺觀中龐大的資產與人力。 這一棍子捅下去,蛇就全跑出來了--李建成率領著仰賴佛道的朝臣,群起反對。 李世民當然是二話不說,站在了李孝恭這邊。 能勝嗎?不能。 不過,當敵人已經攤開了底牌,即使今天輸了,明天還是能贏回來!
Thumbnail
李唐需要挑選坐鎮東都洛陽的元帥,主導對抗突厥事宜。所有人知道,誰能入主洛陽,誰就能成為下一任的天子。李世民雖無心於此,但李建成的幫手們,已經緊鑼密鼓地展開佈署……
Thumbnail
這是關於唐武宗滅佛政策引起的社會經濟影響的文章。他在位期間推行了一系列的滅佛政策,這一事件使佛教在中國受到嚴重打擊。滅佛行動影響了經濟負擔、勞動力結構、金融體系和土地制度。文章中對滅佛行動的社會經濟影響進行了詳細的描述。
「養敵人作自己樁腳」這種事,雖然能作,而且不得不作、非作不可,但是,又豈能播之於口? 貞觀十一年,被任命為安州督都的吳王李恪為唐太宗第五子,因為喜好打獵,常常使人民的田產作物受損,被言官彈劾,因而削官罰俸,太宗對於兒子受到這樣的懲處,心中頗為不快,有一次對大臣說: 「長史權萬紀侍奉吳王,他不能指
「養敵人作自己樁腳」這種事,雖然能作,而且不得不作、非作不可,但是,又豈能播之於口? 唐太宗曾說:「小人最聰明,也最識時務,他們發覺他們那一套在這個環境中行不通時,必然會改玄易轍。」 以小搏大 東亞政治史上的第一英主,時至今日,在日本人心目中尚無人可與比擬的偉大政治領袖就是中國大唐貞觀之治的帝
前首輔方從哲否定弒君,左都御史鄒元標聲援孫慎行,以及兵部尚書黃克纘聲援舊首輔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前言 宋神宗不到二十歲就即帝位了;他有心改變北宋從立國以來,日益積貧、積弱的現象,因此重用王安石實施變法,史稱「熙寧變法」。王安石為人執著,不恤人言,不通人情,在當時就有許多負面批評,然而為了振興北宋王朝,神宗仍然擋住所有批判,執意任用,並全力支持。史載高太后認為王安石在變亂天下,孝心很重的宋神宗
Thumbnail
唐太宗李世民知道了武則天的預言後,不知如何面對,聽完李淳風的分析後,決定臣服於命運,扮演好皇帝的角色,順其自然。
Thumbnail
陳叔達利用了篤信禪宗的李孝恭,慫恿李淵一次性對大唐國內佛道教發起打擊……為的,便是寺觀中龐大的資產與人力。 這一棍子捅下去,蛇就全跑出來了--李建成率領著仰賴佛道的朝臣,群起反對。 李世民當然是二話不說,站在了李孝恭這邊。 能勝嗎?不能。 不過,當敵人已經攤開了底牌,即使今天輸了,明天還是能贏回來!
Thumbnail
李唐需要挑選坐鎮東都洛陽的元帥,主導對抗突厥事宜。所有人知道,誰能入主洛陽,誰就能成為下一任的天子。李世民雖無心於此,但李建成的幫手們,已經緊鑼密鼓地展開佈署……
Thumbnail
這是關於唐武宗滅佛政策引起的社會經濟影響的文章。他在位期間推行了一系列的滅佛政策,這一事件使佛教在中國受到嚴重打擊。滅佛行動影響了經濟負擔、勞動力結構、金融體系和土地制度。文章中對滅佛行動的社會經濟影響進行了詳細的描述。
「養敵人作自己樁腳」這種事,雖然能作,而且不得不作、非作不可,但是,又豈能播之於口? 貞觀十一年,被任命為安州督都的吳王李恪為唐太宗第五子,因為喜好打獵,常常使人民的田產作物受損,被言官彈劾,因而削官罰俸,太宗對於兒子受到這樣的懲處,心中頗為不快,有一次對大臣說: 「長史權萬紀侍奉吳王,他不能指
「養敵人作自己樁腳」這種事,雖然能作,而且不得不作、非作不可,但是,又豈能播之於口? 唐太宗曾說:「小人最聰明,也最識時務,他們發覺他們那一套在這個環境中行不通時,必然會改玄易轍。」 以小搏大 東亞政治史上的第一英主,時至今日,在日本人心目中尚無人可與比擬的偉大政治領袖就是中國大唐貞觀之治的帝
前首輔方從哲否定弒君,左都御史鄒元標聲援孫慎行,以及兵部尚書黃克纘聲援舊首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