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星雲大師學管理】心的旅程,夜宿博物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文:佛陀紀念館館長 如常法師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禪畫裡有一個發人深思的故事。寺院中,小沙彌正在掃地,剛掃乾淨了,一陣風來,又把樹上枯黃的葉子吹落滿地,小沙彌覺得很困擾。

於是他去問師父:「既然葉子會一直掉落,那幹嘛要掃地,掃了也沒用啊。」禪師告訴小沙彌,你現在把落葉掃了,至少這一刻的地面是乾淨的,之後雖然枯葉還會再掉落,但已不會那麼髒亂了。

小沙彌的故事告訴我們,一位禪行者應該要活在當下,行住坐臥間該做什麼就做什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raw-image
活在當下 睡在大佛微笑裡

  「夜宿博物館」是一個新穎又吸引人的概念,自二○一六年十一月開始,佛館推出二天一夜「心的旅程」專案,理念所在就是小沙彌故事裡的「活在當下」。

現代人總是手機、3C產品不離身,訊息不斷,心也跟著紛擾不安。有多久沒有好好吃飯、好好睡覺了?有多久沒有真正善待自己了?「心的旅程」透過日間與夜間的修持,從好好走路、吃飯、睡覺開始,專注當下,沉澱動盪,回到與心的對話。

佛館白天迎接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能夠靜享佛館的夜晚與清晨,不是輕易可得的福緣,因此「心的旅程」吸引了來自台灣各地、新加坡、馬來西亞以及香港、大陸的學員參加。其中最大的吸引力,莫過於夜宿在大佛座下的「佛光樓」。

我們把「夜夜抱佛眠」這個形容詞變成動詞,規畫了夜間的攝心活動。從傍晚閉館之後,整個館區廓然寧靜,學員在高天廣地中經行,夕日下霞光滿天、白鷺點點;到了夜幕低垂時,蟲鳴鳥叫分外清亮,還可能與螢火蟲不期而遇。整個環境就是極佳的教育場域。 

raw-image
生活美學 覺知起心動念

  「心的旅程」是一種生活美學,出發只要帶著放下。活動最大的特點在於學員報到後,就須交出手機、戴上禁語牌,期間不能交談説話。學員們安住當下,融入一個不用說話、靜默最美的世界裡,唯一要做的就是「觀」。觀自己的內心,感受每個當下,時時刻刻覺知起心動念,一舉一動都了然清楚。

我想現代人已少有機會拿起掃帚灑掃庭除,能夠在晨間未開的博物館出坡作務,更是難能可貴的特別經驗。佛教有一首詩,「掃地掃地掃心地,心地不掃空掃地,人人若把心地掃,烏雲煩惱皆遠離」。這也是我們想讓學員體驗的層面。

raw-image

二天一夜的課程非常充實,比如「繞塔修持」在離佛最近的地方調解身心;「館的奇緣」深度認識佛館精要;黎明即起禪坐靜心,在晨曦中啟動寧靜的力量。「深入經藏」抄經培養定力;「茶禪一味」學習泡茶、喝茶,參悟茶道蘊含的禪意。種種身心安頓的體驗,就是希望參加者在活動結束後,都對人生有嶄新的認知。


👉心的旅程:http://lnago.com/ADPCO

🔺【向星雲大師學管理】人間福報專欄每周日刊登,敬請關注並期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的沙龍
76會員
798內容數
勵志、激勵人心的正能量
2022/08/08
【永續之道 化現新未來】 文/佛陀紀念館館長 如常法師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大師曾經告訴我,佛館要永續經營必須具足三個條件:第一是服務,第二是文創,第三是滴水坊 蔬食餐廳。我想,不論是放眼今後五十年或更長遠的期程,這三大重點,都是架構佛館未來之路的黃金要則。
Thumbnail
2022/08/08
【永續之道 化現新未來】 文/佛陀紀念館館長 如常法師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大師曾經告訴我,佛館要永續經營必須具足三個條件:第一是服務,第二是文創,第三是滴水坊 蔬食餐廳。我想,不論是放眼今後五十年或更長遠的期程,這三大重點,都是架構佛館未來之路的黃金要則。
Thumbnail
2022/08/01
我常常在思考大師以花木搭配建築、景觀的深意。菩提樹襯托佛塔,因於二千年前的無相時期「見塔如見佛」,菩提樹是非常重要的佛教象徵。而本館門口的八宗祖師石雕用扁柏、龍柏作陪襯,則寓意著弘法利生的楷模,猶如佛門龍象能世世流布如松柏長青。
Thumbnail
2022/08/01
我常常在思考大師以花木搭配建築、景觀的深意。菩提樹襯托佛塔,因於二千年前的無相時期「見塔如見佛」,菩提樹是非常重要的佛教象徵。而本館門口的八宗祖師石雕用扁柏、龍柏作陪襯,則寓意著弘法利生的楷模,猶如佛門龍象能世世流布如松柏長青。
Thumbnail
2022/07/18
大師一直希望佛陀紀念館被環繞在森林中,一片蒼翠隨著時光愈加蓊鬱,從室內的文化博物館,延伸成戶外的植物園。這樣的雙重身分,是佛館未來非常鮮明的藍圖。
Thumbnail
2022/07/18
大師一直希望佛陀紀念館被環繞在森林中,一片蒼翠隨著時光愈加蓊鬱,從室內的文化博物館,延伸成戶外的植物園。這樣的雙重身分,是佛館未來非常鮮明的藍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靜心、冥想和禪修都是面對自己,學習放鬆專注、呼吸與覺察心念的一種方式,讓在平日被瑣碎之事煩憂與痛苦的人們,心靈得以回歸平靜。 幾年前,因為內心處在痛苦之中,於是去參加法鼓山的禪修營,想去體驗禪修與學習安定內心的方法。 那是舉辦給社會青年的禪修營,為期四天,屬於短期的體驗。還記得在那四天中,除了課程交
Thumbnail
靜心、冥想和禪修都是面對自己,學習放鬆專注、呼吸與覺察心念的一種方式,讓在平日被瑣碎之事煩憂與痛苦的人們,心靈得以回歸平靜。 幾年前,因為內心處在痛苦之中,於是去參加法鼓山的禪修營,想去體驗禪修與學習安定內心的方法。 那是舉辦給社會青年的禪修營,為期四天,屬於短期的體驗。還記得在那四天中,除了課程交
Thumbnail
我開悟了 我參加前就想說,我出來後第一句一定要講這句話 沒開悟也要開開玩笑 那最後有沒有開,我"感覺有" 但不是種大徹大悟,大概是開了個小悟 為什麼會想去內觀呢 好,那具體來說要怎麼練呢 ---- --- (發現有點多,先寫觀察跟學習,晚點再補提早走的原因跟體會) 📷 📷 📷 56則留言 讚
Thumbnail
我開悟了 我參加前就想說,我出來後第一句一定要講這句話 沒開悟也要開開玩笑 那最後有沒有開,我"感覺有" 但不是種大徹大悟,大概是開了個小悟 為什麼會想去內觀呢 好,那具體來說要怎麼練呢 ---- --- (發現有點多,先寫觀察跟學習,晚點再補提早走的原因跟體會) 📷 📷 📷 56則留言 讚
Thumbnail
良因法師 著 阿姜·查: 有些人抱怨說:「它跑掉了,我把它拉回來;它又跑掉,我就再一次把它拉回來……」因此它們就坐在那兒拉來拉去。 良因曰 : 在禪坐或者行住坐臥間,除了專注之外,身心地放鬆很重要,而其間又以心的放鬆為根本。 心的生滅不是問題,心生滅中對境界錯誤地理解,才是需要對治的。
Thumbnail
良因法師 著 阿姜·查: 有些人抱怨說:「它跑掉了,我把它拉回來;它又跑掉,我就再一次把它拉回來……」因此它們就坐在那兒拉來拉去。 良因曰 : 在禪坐或者行住坐臥間,除了專注之外,身心地放鬆很重要,而其間又以心的放鬆為根本。 心的生滅不是問題,心生滅中對境界錯誤地理解,才是需要對治的。
Thumbnail
禪畫裡有一個發人深思的故事。寺院中,小沙彌正在掃地,剛掃乾淨了,一陣風來,又把樹上枯黃的葉子吹落滿地,小沙彌覺得很困擾。 小沙彌的故事告訴我們,一位禪行者應該要活在當下,行住坐臥間該做什麼就做什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Thumbnail
禪畫裡有一個發人深思的故事。寺院中,小沙彌正在掃地,剛掃乾淨了,一陣風來,又把樹上枯黃的葉子吹落滿地,小沙彌覺得很困擾。 小沙彌的故事告訴我們,一位禪行者應該要活在當下,行住坐臥間該做什麼就做什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Thumbnail
禪修小白的『禪一』初體驗心得筆記 隨順因緣報名參加了法鼓山的「禪一」,沒想到以為是很冷門的活動竟然也秒殺額滿,和100多位學員完成了一日禪的體驗,整天下來儘管戴著口罩頭昏腦脹的我,還是挺過了很硬的三柱香的打坐,放下自我放下手機跟隨著法師的引導,將自己縮到最小也如實地體會~與自己同在的純粹時刻.
Thumbnail
禪修小白的『禪一』初體驗心得筆記 隨順因緣報名參加了法鼓山的「禪一」,沒想到以為是很冷門的活動竟然也秒殺額滿,和100多位學員完成了一日禪的體驗,整天下來儘管戴著口罩頭昏腦脹的我,還是挺過了很硬的三柱香的打坐,放下自我放下手機跟隨著法師的引導,將自己縮到最小也如實地體會~與自己同在的純粹時刻.
Thumbnail
去年離開國際書展暨蔬食博覽會會場時,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問我會參加翌日慧屏法師的講座嗎?我不捨的回答:「要離開人間淨土,回到滾滾紅塵了。」今年一聽聞國際書展名家講座能以實體舉辦佳音,立刻報名《人間淨土與田園城市》場次,這是由沈春華主播主持,兩位作者如常法師與楊威博士對談,在忙碌的生活中能補充心
Thumbnail
去年離開國際書展暨蔬食博覽會會場時,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問我會參加翌日慧屏法師的講座嗎?我不捨的回答:「要離開人間淨土,回到滾滾紅塵了。」今年一聽聞國際書展名家講座能以實體舉辦佳音,立刻報名《人間淨土與田園城市》場次,這是由沈春華主播主持,兩位作者如常法師與楊威博士對談,在忙碌的生活中能補充心
Thumbnail
早上做了一個夢,在夢中的我在一個寺院整理環境,一位小師父跟老師父有著一段對話。 小師父跟老師父報告說:有一位施主想要捐獻三個擺設品在寺中的院子裡,一個是金子做的,一個是銅製的,另一個是石頭做成的,因為院子很小,怕擺不下,一來又不知道是什麼樣子?適不適合擺放? 因為此事跟師父稟告時,正好被我聽到,他還
Thumbnail
早上做了一個夢,在夢中的我在一個寺院整理環境,一位小師父跟老師父有著一段對話。 小師父跟老師父報告說:有一位施主想要捐獻三個擺設品在寺中的院子裡,一個是金子做的,一個是銅製的,另一個是石頭做成的,因為院子很小,怕擺不下,一來又不知道是什麼樣子?適不適合擺放? 因為此事跟師父稟告時,正好被我聽到,他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