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星雲大師學管理】心的旅程,夜宿博物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文:佛陀紀念館館長 如常法師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禪畫裡有一個發人深思的故事。寺院中,小沙彌正在掃地,剛掃乾淨了,一陣風來,又把樹上枯黃的葉子吹落滿地,小沙彌覺得很困擾。
於是他去問師父:「既然葉子會一直掉落,那幹嘛要掃地,掃了也沒用啊。」禪師告訴小沙彌,你現在把落葉掃了,至少這一刻的地面是乾淨的,之後雖然枯葉還會再掉落,但已不會那麼髒亂了。
小沙彌的故事告訴我們,一位禪行者應該要活在當下,行住坐臥間該做什麼就做什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活在當下 睡在大佛微笑裡
  「夜宿博物館」是一個新穎又吸引人的概念,自二○一六年十一月開始,佛館推出二天一夜「心的旅程」專案,理念所在就是小沙彌故事裡的「活在當下」。
現代人總是手機、3C產品不離身,訊息不斷,心也跟著紛擾不安。有多久沒有好好吃飯、好好睡覺了?有多久沒有真正善待自己了?「心的旅程」透過日間與夜間的修持,從好好走路、吃飯、睡覺開始,專注當下,沉澱動盪,回到與心的對話。
佛館白天迎接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能夠靜享佛館的夜晚與清晨,不是輕易可得的福緣,因此「心的旅程」吸引了來自台灣各地、新加坡、馬來西亞以及香港、大陸的學員參加。其中最大的吸引力,莫過於夜宿在大佛座下的「佛光樓」。
我們把「夜夜抱佛眠」這個形容詞變成動詞,規畫了夜間的攝心活動。從傍晚閉館之後,整個館區廓然寧靜,學員在高天廣地中經行,夕日下霞光滿天、白鷺點點;到了夜幕低垂時,蟲鳴鳥叫分外清亮,還可能與螢火蟲不期而遇。整個環境就是極佳的教育場域。 
生活美學 覺知起心動念
  「心的旅程」是一種生活美學,出發只要帶著放下。活動最大的特點在於學員報到後,就須交出手機、戴上禁語牌,期間不能交談説話。學員們安住當下,融入一個不用說話、靜默最美的世界裡,唯一要做的就是「觀」。觀自己的內心,感受每個當下,時時刻刻覺知起心動念,一舉一動都了然清楚。
我想現代人已少有機會拿起掃帚灑掃庭除,能夠在晨間未開的博物館出坡作務,更是難能可貴的特別經驗。佛教有一首詩,「掃地掃地掃心地,心地不掃空掃地,人人若把心地掃,烏雲煩惱皆遠離」。這也是我們想讓學員體驗的層面。
二天一夜的課程非常充實,比如「繞塔修持」在離佛最近的地方調解身心;「館的奇緣」深度認識佛館精要;黎明即起禪坐靜心,在晨曦中啟動寧靜的力量。「深入經藏」抄經培養定力;「茶禪一味」學習泡茶、喝茶,參悟茶道蘊含的禪意。種種身心安頓的體驗,就是希望參加者在活動結束後,都對人生有嶄新的認知。
👉心的旅程:http://lnago.com/ADPCO
🔺【向星雲大師學管理】人間福報專欄每周日刊登,敬請關注並期待!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勵志、激勵人心的正能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佛陀紀念館所打造的沉浸式的豐富,常使遊客有置身在一部大書之中的感覺。徜徉其間,「佛陀行化圖」、「禪畫禪話」、「豐子愷護生畫」三大系列的浮雕,就像超級大繪本一般,環場舖陳在長廊內外側,讓民眾在輕鬆遊館的同時,自然地了然會心、有所啟悟。
【向星雲大師學管理】星雲大師為佛教藝術開創AR 文:佛陀紀念館館長 如常法師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電影化是大師從年輕以來的弘法願心,他知道人們愛看電影,所以十五年前就要我拍電影。
  淨房,是洗手間的佛教用語,一般人們到美術館、博物館或觀光名勝,極少進門就看到淨房,但是佛陀紀念館很特別,一到山門口,就有兩座造型可愛的淨房映入眼簾。
文/佛陀紀念館館長 如常法師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在前往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的路上,遠遠就可望見一座高聳入雲的地標,設計源自印度阿育王石柱,柱身題寫著「佛光」兩字,基座的磚紅色建築就是「問道堂」。
文/佛陀紀念館館長 如常法師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大師在早年的日記裡,曾經談到以文化弘揚佛法的心願,想建造一座媲美故宮博物院的佛教文化藝術館,當時許多人覺得大師異想天開,這是一個不可能成真的夢。 【國寶大展,架構千年藝術】 【多元連結 拓展議題能量】
在供奉佛陀真身舍利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星雲大師特別設計四十八座地宮,將人類具有知識性、歷史性、當代性及紀念性的各種物件,珍藏、定格在地宮的時空膠囊中。
佛陀紀念館所打造的沉浸式的豐富,常使遊客有置身在一部大書之中的感覺。徜徉其間,「佛陀行化圖」、「禪畫禪話」、「豐子愷護生畫」三大系列的浮雕,就像超級大繪本一般,環場舖陳在長廊內外側,讓民眾在輕鬆遊館的同時,自然地了然會心、有所啟悟。
【向星雲大師學管理】星雲大師為佛教藝術開創AR 文:佛陀紀念館館長 如常法師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電影化是大師從年輕以來的弘法願心,他知道人們愛看電影,所以十五年前就要我拍電影。
  淨房,是洗手間的佛教用語,一般人們到美術館、博物館或觀光名勝,極少進門就看到淨房,但是佛陀紀念館很特別,一到山門口,就有兩座造型可愛的淨房映入眼簾。
文/佛陀紀念館館長 如常法師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在前往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的路上,遠遠就可望見一座高聳入雲的地標,設計源自印度阿育王石柱,柱身題寫著「佛光」兩字,基座的磚紅色建築就是「問道堂」。
文/佛陀紀念館館長 如常法師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大師在早年的日記裡,曾經談到以文化弘揚佛法的心願,想建造一座媲美故宮博物院的佛教文化藝術館,當時許多人覺得大師異想天開,這是一個不可能成真的夢。 【國寶大展,架構千年藝術】 【多元連結 拓展議題能量】
在供奉佛陀真身舍利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星雲大師特別設計四十八座地宮,將人類具有知識性、歷史性、當代性及紀念性的各種物件,珍藏、定格在地宮的時空膠囊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都說「心靜自然涼」,想要「涼爽」那就去可以「靜心」的佛館走一走吧!
Thumbnail
今天早上6.起床 快八點到蓮音學苑 開始做今天的功德(打掃) 師父:請幫忙拔藤蔓 我:好的(心裡慌的一匹,知道會發生什麼事) 我拿著大剪刀、鐮刀站在樹與圍欄前面 看著樹與藤蔓互相交雜的生長著 不知道的以為相親相愛 我看著卻非常難過😭 因為要把藤蔓移除有三大步驟 一拉全下來(這是
篤定心念行正道 再大的災難也不動搖 就是精進在禪定中 修行希望我們能夠人人,我們的心對外面的境界,無論什麼境界來了,都能保持我們這念心,這才是真功夫。各位,學佛就是要學得這念心有這番功夫。
Thumbnail
佛陀的大弟子阿難有一天問佛陀,「佛陀啊,您在世的時候,大家隨您而修而行,有一天您若涅盤了,眾人要依什麼而行呢?」,這句話猶如在說,一座燈塔滅了,海平面陷入漆黑,遠方的船隻將迷失在大海中,不知何處才是家的方向。佛陀跟阿難說,「不要怕,只要將《四念處》當作修行的方針,就如同我在世。」 觀身不淨。我
Thumbnail
祇園舉辦禪七,佛陀很開明,怕我年紀小坐不住,特別開放我隨喜參加,阿難一直鼓勵我,叫我無論如何都要去體驗,結果,每天都在數日子。終於到了禪七最後一支香,舍利弗親自主持綜合座談。
Thumbnail
你靜坐時都在睡覺 你睡覺時不忘靜坐 那天,我和娥妹前往深圳的弘法寺和仙湖植物園參觀。雖然這天不是假日,但人潮湧入,男女老少手持鮮花和果籃,好奇地詢問是否有特殊節慶。 原來是觀世音菩薩出家紀念日! 弘法寺為前來參拜的香客和遊客提供免費的齋食和水果,共同締結善緣。 香客們手持三柱香,祈願他們的
一個提倡無用之用的心學,也可以實際用來建設新世界,而其中的層次與角度,還可以容納得下世間萬物。
Thumbnail
諸佛菩薩降凡塵,隨緣渡化現禪機; 山青水綠依舊在,靈光不昧復本來。   現在請你閉上眼睛,全身放鬆。 靜靜的聆聽生命的呼喊!   人世塵勞,憂苦身心,進入佛門,塵緣放下,聽一曲佛門妙音,飲一首般若妙酒,醉了吧!心如虛空,一念不起!   今逢三曹普渡,幸得明師一指,點破了,六萬年的烏雲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都說「心靜自然涼」,想要「涼爽」那就去可以「靜心」的佛館走一走吧!
Thumbnail
今天早上6.起床 快八點到蓮音學苑 開始做今天的功德(打掃) 師父:請幫忙拔藤蔓 我:好的(心裡慌的一匹,知道會發生什麼事) 我拿著大剪刀、鐮刀站在樹與圍欄前面 看著樹與藤蔓互相交雜的生長著 不知道的以為相親相愛 我看著卻非常難過😭 因為要把藤蔓移除有三大步驟 一拉全下來(這是
篤定心念行正道 再大的災難也不動搖 就是精進在禪定中 修行希望我們能夠人人,我們的心對外面的境界,無論什麼境界來了,都能保持我們這念心,這才是真功夫。各位,學佛就是要學得這念心有這番功夫。
Thumbnail
佛陀的大弟子阿難有一天問佛陀,「佛陀啊,您在世的時候,大家隨您而修而行,有一天您若涅盤了,眾人要依什麼而行呢?」,這句話猶如在說,一座燈塔滅了,海平面陷入漆黑,遠方的船隻將迷失在大海中,不知何處才是家的方向。佛陀跟阿難說,「不要怕,只要將《四念處》當作修行的方針,就如同我在世。」 觀身不淨。我
Thumbnail
祇園舉辦禪七,佛陀很開明,怕我年紀小坐不住,特別開放我隨喜參加,阿難一直鼓勵我,叫我無論如何都要去體驗,結果,每天都在數日子。終於到了禪七最後一支香,舍利弗親自主持綜合座談。
Thumbnail
你靜坐時都在睡覺 你睡覺時不忘靜坐 那天,我和娥妹前往深圳的弘法寺和仙湖植物園參觀。雖然這天不是假日,但人潮湧入,男女老少手持鮮花和果籃,好奇地詢問是否有特殊節慶。 原來是觀世音菩薩出家紀念日! 弘法寺為前來參拜的香客和遊客提供免費的齋食和水果,共同締結善緣。 香客們手持三柱香,祈願他們的
一個提倡無用之用的心學,也可以實際用來建設新世界,而其中的層次與角度,還可以容納得下世間萬物。
Thumbnail
諸佛菩薩降凡塵,隨緣渡化現禪機; 山青水綠依舊在,靈光不昧復本來。   現在請你閉上眼睛,全身放鬆。 靜靜的聆聽生命的呼喊!   人世塵勞,憂苦身心,進入佛門,塵緣放下,聽一曲佛門妙音,飲一首般若妙酒,醉了吧!心如虛空,一念不起!   今逢三曹普渡,幸得明師一指,點破了,六萬年的烏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