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給青少年的自己一句話,你會對當年的自己說什麼呢?
去年12月份的【輔導知能】課程主題為「如何與我們的青少年同在?」,邀請到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的臨床心理師—張馥璟,與我們分享在工作現場實際遇到的青少年現況,可以如何一同去面對他們於青春期發展遇到的困境。心理師從青少年的四大面向「個人、家庭、學校、社會」切入主題,搭配發展理論,讓我們更能理解青少年行為的背後原因。
有關青少年的年齡定義,隨著社會發展改變也有所延長,可以從10歲到24歲。
而以發展理論來說,人類的大腦發展也非一步到位,大腦邊緣系統在青少年前期開始急遽變化,它支援著行為、情緒以及長期記憶,因此青少年的情緒容易起伏,也是社交敏感時期,心理師形容為「引擎」開始啟動的時期(性能很好、油門很輕、容易爆衝),此時受同儕影響大,喜歡追求刺激、也容易成癮。
青少年中期前額葉變得有組織,開始能執行高階思考能力,可以解釋為發展出更好的「煞車」系統。資訊在大腦的傳輸能力變得更快也更遠,因此大腦執行功能例如:做決定、解決問題和事先規劃的能力也會增強。
直到青少年後期,大腦各系統間的連結程度提高,自我管理的機制也成熟,雖然可能尚欠缺社會經驗,但已有了成人的理性思考能力,懂得考慮長遠的後果。
如果將青少年比喻為一台性能很好的跑車,何時踩油門、何時需要適時的踩剎車,以及油門與剎車之間的輕重緩急,也是青少年時期的重要學習項目。
瞭解了在生理上發展所受的影響之後,也就能更同理的進入青少年的心理世界。
青少年是發展自我認同的重要時期,在衝突與矛盾的價值觀中去思考「我是誰?」,包括來自家庭從小給予的觀念,與自己的價值觀產生了歧異、同儕的評價帶來很大的影響力、開始面對社會期待自己要成為什麼樣子。
此時容易有認知偏誤,可能過度樂觀,也可能容易焦慮不安、產生想像的觀眾不斷的審查批評自己,以努力符合外界期待。
想了解青少年,也必須往前回溯了解兒童時期的家庭教育,那往往也影響著青少年時期的發展。心理師分享了工作現場所遇過的案例,每個人的成長背景都不一樣,也許家庭存在著關係衝突,例如常處於冷戰或吵架的情況,而孩子也可能是受虐兒或目睹兒。又或者家庭有著各種原因,所以處於脆弱甚至失能的狀態,導致對孩子的支持度不足,可能是貧窮、犯罪、失業、未成年、有身心障礙兒需照顧等多重問題。
根據調查,青少年所面臨的的壓力來源,往往父母的期待甚至更勝學校課業本身所帶來的壓力,而這些壓力是因為父母無意間、不自覺的比較:手足之間的比較、同儕之間的比較、甚至與親朋好友之間的比較等,如:「我們家哥哥在念台大外文系,弟弟也在念大學。」(這樣的言詞,無形之間容易讓弟弟覺得……難道我念的大學這麼不堪、不能說嗎?) 等等言語行為都默默地在孩子內心種下了壓力的種子。
心理師提醒,當我們想「導正」青少年的行為時,不用求立即改變,需要慢慢來、跟著孩子的步調走,且記住不要用「教導」的態度,而是建議可以使用聊天的方式,以開放的心胸、耐住性子,先聽聽孩子是怎麼想的。
在現今社會變遷加快、與手機網路共存的時代下,青少年面對未來的徬徨、加上網路匿名去責任化的文化,讓孩子感受到的壓力是隨時隨地的,這些都是時下青少年身心發展所需面臨的困境。
我們也要理解,在生理上孩子的發展需要時間,如果加上童年時期的失落,以及對情緒的認識和覺察不足,都容易讓孩子有防衛心,而離我們越來越遠。
心理師說:「青春期就像兒童教育的期末考,父母在孩子童年時期疏忽、敷衍的情緒會以難以招架的方式一一浮現。」
此時我們可以學習站在孩子旁邊一起走,找出可以和孩子好好談話的時間和空間,並且保持開放的心態。因為所有行為背後都有意義,如此才能一步步靠近孩子的心、了解孩子下判斷與決定的歷程。聽聽孩子怎麼說!
▲推薦延伸閱讀: 《都是溫柔的孩子》 《童年情感忽視:為何我們總是渴望親密, 卻又難以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