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7/28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台版江之電─深澳線的前世今生

    受到疫情影響,久未出國的你,是否夢想著能搭上像日本神奈川的江島電鐵列車,享受著電車從蔚藍海岸邊呼嘯而過的風景呢?其實,這樣子海邊的鐵道風景,在台灣也能看見。
    這條位在台灣東北角,故事非常悠久的鐵道,沿著北海岸的奇岩與湛藍大海,從礦業小鎮通往黃金山腳。
    這條鐵道叫做深澳線,聽來好像很深奧,但他的沿線風光淺顯的讓人很悠閒自在。
    踏上深澳線,你會發現美麗的海景,依著東北角的秀麗淺山,曲折在北台灣最迷人的景致間。
    同時,你也會走過一段東北角的發展歷程,以及充滿想像的黃金歲月。

    深澳線的前前前世─金瓜石線

    2014年,因為「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海科館)的啟用,台鐵重啟了那歷史久遠的深澳支線。
    這條支線在很久以前,是條由基隆八尺門(現正濱漁港附近)到金瓜石底下水湳洞的輕便礦業鐵路。當時的日本礦業株式會社,為了運送礦砂,將金瓜石一帶挖出的礦石,透過索道運至平地後,再由人力輕便車推動,直達港濱,送往彼岸的日出之國。同時,這條路線不只有送礦產,也會運送來回東北角與基隆的人們。
    直到戰後,這條鐵道並沒有因政權轉移而廢止。由臺灣金屬鑛業股份有限公司接手後,持續辦理客貨運的業務,直到1962年後因路線老舊,台金公司財務狀況不佳無力經營,而停止客運的業務。再後來,更因為公路的興建與礦業的衰落,曾經的黃金軌道,便消失於地平線之上。

    深澳線的誕生

    在那段金瓜石線仍有運行的日子,因為深澳火力發電廠在1960年的設立,而多了一條新支線與生命力。
    這條被稱為「深澳線」的鐵道,一改原先的762mm,拓寬為1067mm的台鐵軌距,改接連瑞芳車站,直達深澳電廠。
    深澳電廠曾經在台灣的發電史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剛完工時有著傲視全球的最先進發電設備,並一度為戰後東南亞最大的發電廠。1967年,深澳發電廠佔台灣電力公司37%的發電量。
    然而隨著科技不斷進步,加上環保意識提升,深澳電廠在2007年9月30日除役後,本來打算轉型升級,讓這座火力發電廠更有效率,但引起在地人的反彈。
    什麼「超超臨界燃煤機組」的效率,無法讓在地人與關心環境的團體認同,乾淨的水域與空氣,是怎樣也無法被替代的。
    因此,在歷經一連串的抗爭與討論後,2018年10月,政府宣布停止興建深澳發電廠。取而代之的,是如今仍然備受爭議的桃園觀塘的第三天然氣接收站興建計畫。
    2007年,深澳線因電廠的拆除而停止運行。而原先通往水湳洞的客運路線,早在1980年代因為北橫公路的興建而停止營運,曾經行駛於濱海,直通黃金山腳的獨特鐵路風情,早已不復存在。

    深澳線的今生

    2014年,海科館的啟用為深澳線帶來新生,更於2016年復站八斗子。雖然這個車站僅有個月台,卻因為瀕臨大海,而被媲美不輸東部的多良車站,而有「北台灣多良」之稱。
    至於八斗子之後的路線呢?2018年底,八斗子通往深澳的「鐵道自行車」,在舊山線鐵道自行車帶起潮流後也隨之建立,天氣好時,騎在這條路線上會讓人充滿驚喜。
    我因為工作的關係,剛開幕之前就來騎過一次,後來又陸續來兩三次,我很期待這條自行車鐵道路線能有更多的可能性,好比增加更多「建基煤礦」相關的介紹,在鐵道周邊增設解說設施等等。否則只會變成一次性地拍照景點,會很可惜。
    至於更後面的幾座車站呢?除了海濱車站有被當地社區保存下來,其他早已經不見蹤影,只留下滿滿的遺憾。

    深澳沿線車站的故事與特色景觀

    海科館站
    海科館車站是隱藏在山林間的驚喜,從瑞芳出發轉過180度的大彎,就能抵達這座隱密的車站。或許它的周邊看似沒什麼風景,但事實上卻隱藏著很多故事。
    這座車站雖然新穎,但他可是台鐵最北的車站,有著獨特的地位。而走出車站,在附近就有個「容軒步道」,除了能輕鬆站上置高點一覽八斗子乃至遠方基隆和平島,以及另一面深澳岬灣的濱海風光,還能走過舊時北部火力發電廠(如今的海科館)員工宿舍區,發現曾經的生活記憶。
    走出海科館站,往海科館所在的八斗子而去,更是有著美麗的海景之外,一整天也看不完的精彩。

    八斗子站
    通過瑞澳隧道,迎接在眼前的,便是遼闊的大海,一瞬間的心境轉換,猝不及防的很快樂。
    濱海的八斗子車站,有著不輸東部多良車站的風光,讓這裡又有「北台灣多良」之稱。
    然而,八斗子車站雖稱為「八斗子」,但想從這個車站到八斗子半島,可能不比海科館站近。
    這裡除了海,最具討論度的就是深澳鐵道自行車了。利用過往通往深澳車站的舊鐵道為基底,打造出河豚外觀的深澳鐵道自行車,在前陣子是非常熱門的旅遊目的地。
    然而周邊其實除了海,沒有太多的東西,鐵道自行車沿線會經過的建基煤礦遺址,是全臺灣第一大的海底煤礦坑,但至少在我自己前往過幾次的經驗中,沒有太多的介紹,也無法直接在現場下車走動。
    至於通往深澳電廠的那段鐵軌,已經被拆除,我們也無法一窺那座曾經照亮台灣,也帶來灰黑空氣的龐然大物,所乘載的時代記憶。

    瑞濱站
    過了深澳站後的三站,都已經不存在實質的用途,甚至站體本身也消失了。像是瑞濱車站,已經被拓寬的公路給取代。
    若是觀察瑞濱站原址周邊,會發現這裡沒有聚落。那為何要設站呢?原來,是因為過去這裡有個瑞濱海水浴場,可惜在周邊的港口設施擴建、公路拓寬,以及丟下大量醜陋卻充滿靈魂的消波塊已穩固濱海公路的路基後,這座海水浴場就不復存在了。

    海濱站
    海濱站可說是深澳站之後的深澳線小站中,保存最完整的。原名焿子寮的這座車站在1989年廢止,卻也在在地社群的維護下,保存了下來。目前仍能見到月台與站房,是很值得開心的。

    濂洞站
    濂洞站就位在通往金瓜石的水金公路入口,也藏身在魔幻的十三層遺址下方。依山傍水的風光,不免讓人想像當年還有火車行駛至此,會是怎樣不可思議的迷人風景。

    做一個金光閃閃的夢

    雖然過往那條從八尺門直達濂洞的鐵道,不太可能會有再重啟的機會,但每當來到這一帶,我都不免想像人們坐在台車或火車上,看出去的景象,會是怎樣一生難忘的風光。
    這篇文章的標題,雖然我是以「台版江之電」為名,但除了海,深澳線有著太多不同,而這些隱藏在鐵道背後的故事,可是有著遠遠車過江之電的豐富。
    我來到金瓜石一帶,站上制高點的觀景台,往深澳方向看過去時,都會做著一個畫面非常生動的白日夢,這場白日夢裡,有輛沿著海行駛的火車,拖著一節節長長的歡樂與好奇,把人們從基隆、瑞芳一帶,帶到那座黃金山頭。
    而在那個黃金與它們的產地,一個個金光閃閃的礦砂,經過冒著煙,充滿著生命力的工廠,藉由索道送至陰陽海邊的那輛列車。
    嗚的一聲,火車轉向了返程的路途,把一列列金光閃閃的夢,載向那個看不見盡頭的海之彼端,伴隨著柴油的氣味,與東北角海岸的浪濤聲,帶著人們,到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

    更多鐵道故事

    關於敘事圈
    看時事、聽故事,就看敘事圈FB→點這裡
    美景、美食、生活的每一刻,都在敘事圈IG→點這裡
    加入FB社團,一起聽故事!→ 一起聽故事
    用耳朵聽故事,敘事圈Podcast在這裡→SoundonApple podcast、KKOBOX、SpotifyFirstory、Mixerbox搜尋「敘事圈」
    如果你覺得這個網站很不錯,歡迎贊助,讓我能夠越做越好!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敘事圈 StoryCircle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