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4/29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四月之聲

上週末早晨,在室外跑步沒戴口罩,偶然在等紅綠燈時,被距離有3公尺的老人,以不友善與恐懼的態度應對,並用「沒戴口罩會被罰一萬元」的言語威嚇。
當下未與老人對話,但內在感到人身自由被限制的不舒服。跑回家之後在朋友圈發文,希望能與大家討論,試圖消化與解套自己的情緒。
而在與朋友討論的過程當中,我也有了擁抱自己弱點的契機。
我一直是個怕被批判的人。所以當發言的人傾向與自己對立,或使用強勢的語言時,我總會第一個否定自己、懷疑自己。這樣對自己多疑到不友善的特質,不僅讓自己顯得沒有自信,也難以與他人真正深入地交流與共處。在某些場合下,即便溝通目的已經達到,自己心裡仍會留有些許疙瘩。
即便我心裡十分明白,並不需要有疙瘩。應該要去看見,他人的「攻擊性」,可能來自於自己或他人的脆弱。但在成長經驗中,已經習慣如此感受事物的心靈,至今仍在摸索如何去看待自己與他人,對自己會是最好的。
若對事情本身,自己並無特別有感觸或好惡倒無所謂。但若與自己切身相關,也與大眾相關的問題,怕被批判的我總傾向不正面談論,卻也往往失去更加深入討論這些議題,了解他人如何思考這些問題的機會。
而失去這樣的機會,對於一般人而言,只要能保有自己的舒適圈,或許無傷大雅。但對創作者而言,無法擁有真正有彈性的思維,便可能構成創作上的諸多盲點。
再退一步說,在視自己為創作者之前,我便期許自己可以是個柔軟的人,即便我深知自己的執著與頑固。但我仍堅信,只要有所自覺,任何改變都有可能。
回頭看看自我懷疑這特質的優點。只要不陷在懷疑當中,客觀檢視自己並非失去理性,在認真看待一件事情時,通常都能比較客觀且更深入。當持續不懈地保持自覺的習慣,他人的觀點與衍生出的其他思緒,也都可以成為練習的過程。
能思索到這一步,想來仍是感謝。
感謝人生中有足夠時間,理解到自己的無知,體驗到世界的廣大。放眼每個國家不說,島上每個國民的聲音也都如此不同,而正因這樣的不同,只要願意,我們都更有機會去思辨許多事情,不是單純地認定觀點只有一種,或者立場不同的人只能選擇對立。 在這學習的過程中,也就更加能夠體會,理性思考非常重要之外,誠實面對自己身心靈的感受,也同樣不可或缺。因為當各式各樣的事件,發生在自己身上時,我們必然都有失去理性的瞬間。
僅以這不斷與自己對話的過程,警惕自己不輕易陷入苦惱與過度質疑,持續在漫漫人生路上,筆直往自我精進的旅程前行。
四月達成情況:
1.閱讀4本書:達成(高手學習、活出意義來、人慈、搭便車不是一件隨機的事)
2.寫作8篇文:達成(在心流的車上、自由與抉擇、失控的心靈與它的產地、生活的間隙是改變的契機、跟上童年的時光列車、夢與迷霧、名為戲劇的漫長插曲、在音樂旅途中聽一場青春的夢、四月之聲)
3.彈唱影片2支:50%(最好的時光)
4.每月Podcast:達成(EP1流浪的起點)
5.每月寫歌:0%
6.每週跑步:達成
7.每月爬山:達成(台中大坑頭嵙山)
8.每月小旅行:達成(清明台南嘉義遊)
9.每週至少4餐吃素:80%
10.每天唸30分鐘英文:80%
四月總達成率:81%。
2019.2 成都 文殊院
2019.2 成都 文殊院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