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看人生|看清目標!身教重於言教,從習武到傳承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透過握緊的拳頭,找回靜定的心和發亮的眼睛。把自己的生命,握在掌心中,就有了自在、有了勇氣和擔當。—林懷民

十一歲那年,在少年武術班認識我的啟蒙老師—金老師。

經種種考量,主任特許我跳級上課,又因為是插班生,一些基本的內容無法跟著大家從頭學習,老師總是不厭其煩地回答與示範。頭幾堂課,我連腰帶都繫不好。

「陳穩,看目標!」

最常聽到金老師對我說的話就是「看目標」,由於學生眾多,她在提出修正時,都會指名道姓

套路長拳,指的是由一連串動作組合而成的訓練,因為沒有對手直接較勁,於我更是自我對話的途徑。過程中,經常會將自己的手當作假想目標,無論是用膝蓋還是腳背、足弓進行攻擊,都要盡可能的打在手掌上。又或者,根據動作的意義不同,格擋、行進和視線方向都不同。

唯有搞清楚每一個部位、動作的意義,才知道每時每刻該注意的地方,以及目標究竟在哪裡。於是,這句話不僅在武術的課堂,更在人生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修練成長

一日為師,終生為師

隨著課程日益進階,加上師資的調動,金老師不再帶領我所在的班級。

每個學期都有武術呈現日,眾多同學的家長都會到場觀摩。我的父母,由於工作繁忙,周末需要補眠,不曾來過。

一如往常的表演日,躲在聚光燈尚未開啟的舞台,如常地看著魚貫進入的同學家長。當旁人問起,我嘴上總是說著無所謂,心頭卻總在叔叔阿姨期待的拿著相機拍攝同學時沉下。

沒想到,在人海中,我看到老師的身影,她也對我微笑。我細想了班上的同學,甚至是任課老師與金老師的關係,老師則是以溫和、鼓勵的眼神投以回應:我是來看你的。雖然一瞬間眼眶泛淚,想到還有表演、有人會看著我的表演,便收起情緒,打起精神,好好表現。那天,在我獨秀期間,原本放下相機的家長,也舉起來拍攝了。

曾經,我鼓勵自己「雖然沒人在關注,也要好好表現。」但這句話本身就有個謬誤:沒人關注理應不需好好表現?

那天,我的餘光瞥見被重新舉起的相機,雖是被他人認可後才認可自己,卻忽然明白,表演並非為了家長而舉辦,武術也並非為了任何人而展現,而是階段性的、與自己的身體確認知識與技能

除了鼓勵與稱讚,老師在後台交給我一張卡片,其中有句話是:

陳穩,未來的路上希望你可以繼續綻放你的笑容與自信,相信自己你就可以。

當時我心想,老師究竟是什麼時候觀察到的,還是老師是預言家呢?

遺憾的是,在升學主義的壓榨之下,我並沒有持續修習武術,也認為自己不會再像少時那麼精進武藝了。

重逢

沒想到,十九歲那年,老師聯絡了我,說想請我當她的代課老師。

「老師,沒有考慮你的同學,或我的學長姐嗎?我不認為我可以勝任。」

「教學,不是只考慮武術而已。當老師,也不是只考慮能力。尤其是兒童的課程,身教大過一切。」電話那頭,老師肯定的闡述。

raw-image

身教重於言教

接手的準備

如同少時的武術班,更換老師的前幾堂課會讓新老師旁聽,並與學生熟悉。

上樓的途中,老師看到我的小腿後方沒有汗疹疤痕,便問道:「你的關節都不會起疹子或過敏了嗎?」已然過了這麼多年,我自己都忘了,老師卻連位置都記得,除了感動之外,深感為良師的困難與偉大。

課後,我擔心的跟老師說我沒學過兵器,但是兒童武術課卻包含棍術。老師笑著說:「你的話,留下來十分鐘就會了吧!」語畢便去倉庫拿了長棍出來拋給我,一瞬間我以為自己看到李翔將軍。

有時專注細節,有時寬心面對,即使長時間跟著老師學習,也未能完全權掌握要領。

由緩衝的機會,我看到老師從充實自我、備課到上課,發現她在課堂以外所做的一切比原以為的更加用心。

自己帶學生

許是看起來太過年輕,小朋友們面對我比較調皮一點,他們會想要偷懶。

我想起老師告訴我的重點:

  1. 身教
  2. 各個項目都有一點進度
  3. 讓孩子們動起來

我看到幾個孩子已經累得躺在地上,於是帶領他們「蠕動」到窗戶旁邊一起躺著,我指著天空,跟他們聊起雲朵的形狀,我說很像腳踏車輪,問起會不會騎腳踏車?

「會!」「當然會啊!」「我會我會!」此起彼落的聲音,孩子們爭相搶答。

「真的嗎?腳踏車怎麼騎呢?」我一邊舉起雙腳,一邊引導孩子們。

為了證明自己會騎腳踏車,他們奮力的踩踏著隱形的輪子。

「哇!你們可以騎這麼快嗎?會不會危險?」我提出質疑,擔心著滿足第三點要求(動起來)的時候直接觸犯第一點(身教)。

「才不會!我還可以更快!老師你看!」至少,我在這所剩不多的課堂時間,成功持續消耗孩子們的體力。

幾堂課下來,才知道因材施教的重要性,也逐漸發覺為人師所要考量的因素是如此繁雜。

老師的母親

夏天的最後一堂課是個雨夜,我撐著傘將最後一位學生送上車。老師的母親邀請我坐下喝杯茶、聊聊天。

伯母遙望著窗外,提起老師幼時為了檢定、競賽和表演總是不斷的、沒日沒夜的自我要求,在不同專長之間反覆練習之餘,還要兼顧學科的知識和測驗。

伯母恰到好處的關心,以及未雨綢繆的準備,陪伴並輔助老師完成了大大小小的比賽。

「伯母,所謂備用的長棍,是指練習用的棍子嗎?」

「比賽用的也要啊!她(老師)啊,在彩排的時候也可能把棍子打斷,至少都要備個一支啦!」

於是我的腦海中,對於老師求學時期勤奮的想像昇華至宛若神話的存在。

在伯母的侃侃而談之下,我也回想起武術這條路上的起伏,除了自己也有把地板打壞、電燈敲歪的共鳴,更多的是不曾達到過的自律,及未曾體驗的人生。

代代傳承

我想,金老師的心思細膩、體貼備至或許來自於伯母,而我,期待自己能像老師一樣德術兼備,並且傳遞給我的學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穩生活恆穩人生
156會員
216內容數
進入一間咖啡廳,落地窗外時晴時雨,在寧靜的空間歇息、思考人生。 看似簡單的理論可能具有延伸道理;看似平凡的關係也能藏著深切領悟,我們一起在生活探索、了解自我、尋找人生。
2024/12/07
你才是自己的專家!以手帳、牌卡為媒介,成為自我教練;以活動為契機,與女人迷講者相遇!營運總監郭芙志 Merci、共同創辦人張瑋軒 Shuan、陳怡蓁 Tanya 一同帶領的「島島啊來,沓沓仔愛——生命漫流半日工作坊」引導大家回顧2024、打造 2025,聊生命階段如何悠悠漫流?之陳穩文字紀錄思考
Thumbnail
2024/12/07
你才是自己的專家!以手帳、牌卡為媒介,成為自我教練;以活動為契機,與女人迷講者相遇!營運總監郭芙志 Merci、共同創辦人張瑋軒 Shuan、陳怡蓁 Tanya 一同帶領的「島島啊來,沓沓仔愛——生命漫流半日工作坊」引導大家回顧2024、打造 2025,聊生命階段如何悠悠漫流?之陳穩文字紀錄思考
Thumbnail
2024/11/26
為什麼有人習慣活在痛苦中?對幸福感到不安?心理學解釋涉及五大核心理論:原生家庭議題使人內化早期情感模式;人生腳本引導個體重複無意識劇本;舒適圈理論顯示人們傾向停留熟悉痛苦的環境中;自我破壞行為源於低自尊或避免失落;認知失調描述內在信念與現實衝突。打破循環需療癒童年創傷、重寫人生劇本並逐步適應幸福感。
Thumbnail
2024/11/26
為什麼有人習慣活在痛苦中?對幸福感到不安?心理學解釋涉及五大核心理論:原生家庭議題使人內化早期情感模式;人生腳本引導個體重複無意識劇本;舒適圈理論顯示人們傾向停留熟悉痛苦的環境中;自我破壞行為源於低自尊或避免失落;認知失調描述內在信念與現實衝突。打破循環需療癒童年創傷、重寫人生劇本並逐步適應幸福感。
Thumbnail
2024/06/14
雙琴俠2024世界巡迴音樂會:古典音樂界最受歡迎的組合雙琴俠,來台巡演!僅此一晚,加入Brett、Eddy 和Sophie,體驗一場充滿他們獨特音樂才華與機智幽默的難忘音樂會!音樂語言、天賦、努力與愛~音樂會看人生。
Thumbnail
2024/06/14
雙琴俠2024世界巡迴音樂會:古典音樂界最受歡迎的組合雙琴俠,來台巡演!僅此一晚,加入Brett、Eddy 和Sophie,體驗一場充滿他們獨特音樂才華與機智幽默的難忘音樂會!音樂語言、天賦、努力與愛~音樂會看人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身為採購專家,當然不能錯過11/11購物節的超殺折扣!本文將帶你深入瞭解蝦皮11/11購物節的完整攻略,從必領的各種優惠券、商城折扣,到限時的搶購技巧,讓你買到手軟荷包也不哭泣。更重要的是,揭密蝦皮分潤計畫,教你如何零成本創業,透過分享商品連結,每月輕鬆加薪,開啟數位遊牧人生!
Thumbnail
身為採購專家,當然不能錯過11/11購物節的超殺折扣!本文將帶你深入瞭解蝦皮11/11購物節的完整攻略,從必領的各種優惠券、商城折扣,到限時的搶購技巧,讓你買到手軟荷包也不哭泣。更重要的是,揭密蝦皮分潤計畫,教你如何零成本創業,透過分享商品連結,每月輕鬆加薪,開啟數位遊牧人生!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將近,這次分享一些蝦皮海外賣場購物的步驟與注意事項,並且介紹雙11蝦皮購物的相關優惠;另外蝦皮分潤計畫持續招募新血中,只要分享購物連結即可獲得分潤,是很適合創作者的額外收入管道喔!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將近,這次分享一些蝦皮海外賣場購物的步驟與注意事項,並且介紹雙11蝦皮購物的相關優惠;另外蝦皮分潤計畫持續招募新血中,只要分享購物連結即可獲得分潤,是很適合創作者的額外收入管道喔!
Thumbnail
跟「身體工作者」互動,真是與眾不同的體驗。 尤其,是自覺性很高的身體工作者。
Thumbnail
跟「身體工作者」互動,真是與眾不同的體驗。 尤其,是自覺性很高的身體工作者。
Thumbnail
九十幾歲了,都還有學生不離不棄的追隨著;從古董瓷器,到最新的法藍瓷;從古字畫,到梁奕焚的最新油畫創作;從姿體的藝術體現,到居家生活的藝術實踐。要說吾師是苦行陀頭,吾寧說是生活藝術達人!
Thumbnail
九十幾歲了,都還有學生不離不棄的追隨著;從古董瓷器,到最新的法藍瓷;從古字畫,到梁奕焚的最新油畫創作;從姿體的藝術體現,到居家生活的藝術實踐。要說吾師是苦行陀頭,吾寧說是生活藝術達人!
Thumbnail
在第一堂課,我和教練表達了想考高中校隊的目標,他點了點頭,告訴我:「想要考進不難,難的是堅持。」起初,我還不太了解這句話真正的涵義,但馬上,就感覺到了訓練的強度。先是慢跑三公里,各項有關上下肢的運動每個做一百下,休息一下,再接著籃球訓練。在不知投進幾球,上幾顆籃之後終於結束了,而我,已像一條潮濕的死
Thumbnail
在第一堂課,我和教練表達了想考高中校隊的目標,他點了點頭,告訴我:「想要考進不難,難的是堅持。」起初,我還不太了解這句話真正的涵義,但馬上,就感覺到了訓練的強度。先是慢跑三公里,各項有關上下肢的運動每個做一百下,休息一下,再接著籃球訓練。在不知投進幾球,上幾顆籃之後終於結束了,而我,已像一條潮濕的死
Thumbnail
我跟形意八卦門的緣分,要從大學時代說起 大學的時候加入國術社練習八極拳,參加了幾次集訓漸漸對中國武術累積了濃厚的興趣,但總覺得他的真實樣貌並不單純是我在學校社團學的那樣,比較偏向是套路,我心裡也懷疑這樣一直練下去就可以變成高手嗎? 那時候剛好有本新的雜誌”台灣武林”,某一期裡面刊登了李老師的專訪,
Thumbnail
我跟形意八卦門的緣分,要從大學時代說起 大學的時候加入國術社練習八極拳,參加了幾次集訓漸漸對中國武術累積了濃厚的興趣,但總覺得他的真實樣貌並不單純是我在學校社團學的那樣,比較偏向是套路,我心裡也懷疑這樣一直練下去就可以變成高手嗎? 那時候剛好有本新的雜誌”台灣武林”,某一期裡面刊登了李老師的專訪,
Thumbnail
十一歲習武,十九歲當武術老師。向啟蒙老師學習武術,更習得傳承與人生。
Thumbnail
十一歲習武,十九歲當武術老師。向啟蒙老師學習武術,更習得傳承與人生。
Thumbnail
人生的話,你走往何處? 我從小跟老師總保持一種安全距離,没什麽交集,或許起因小學二年級轉學,到新學校那朱老師給我的印象很兇,讓我剛轉學時,非常不適應,而且没多久升三年级,又換了一位導師,他是位林老師才剛來這所國小,所以同學都黏著林老師,有一天,班上同學太吵隔壁老師通知林老師,他處罰全班,每個人都被罰
Thumbnail
人生的話,你走往何處? 我從小跟老師總保持一種安全距離,没什麽交集,或許起因小學二年級轉學,到新學校那朱老師給我的印象很兇,讓我剛轉學時,非常不適應,而且没多久升三年级,又換了一位導師,他是位林老師才剛來這所國小,所以同學都黏著林老師,有一天,班上同學太吵隔壁老師通知林老師,他處罰全班,每個人都被罰
Thumbnail
在跟學長私訊打過招呼後 趁著回高雄的假期 前往學長的教練場拜訪 這位學長 也就是今天在高雄教八極拳代表人物之一 已帶領學生在傳統武術技擊比賽中屢獲佳績的林宜賢教練
Thumbnail
在跟學長私訊打過招呼後 趁著回高雄的假期 前往學長的教練場拜訪 這位學長 也就是今天在高雄教八極拳代表人物之一 已帶領學生在傳統武術技擊比賽中屢獲佳績的林宜賢教練
Thumbnail
第一篇 總是要交代一下前後來由 廢話會有點多 正式的參觀見聞可以直接看橫格線之後的部分 今年過年前 說了要將自己的訪武回憶整理出來 原本打算在第一篇 先出賣自己社團的學長 不過幾經考量 為了避免業配嫌疑太重(或太快被學長處理掉XD) 所以留在後面再跟大家介紹 有段經歷,有兩位人物 是我想先讓大家
Thumbnail
第一篇 總是要交代一下前後來由 廢話會有點多 正式的參觀見聞可以直接看橫格線之後的部分 今年過年前 說了要將自己的訪武回憶整理出來 原本打算在第一篇 先出賣自己社團的學長 不過幾經考量 為了避免業配嫌疑太重(或太快被學長處理掉XD) 所以留在後面再跟大家介紹 有段經歷,有兩位人物 是我想先讓大家
Thumbnail
我想,知識屬於人,了解了人,無論你學到什麼新的知識,都能結合在一起,不會有斷裂的感覺。因為任何知識都要回歸到人的本分。永遠以人為本,教育本身就是人的關心。                       
Thumbnail
我想,知識屬於人,了解了人,無論你學到什麼新的知識,都能結合在一起,不會有斷裂的感覺。因為任何知識都要回歸到人的本分。永遠以人為本,教育本身就是人的關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