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媽媽的祕密生活》:脫離母親角色之外的女人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媽媽的祕密生活》 ◎文/畢雅翠絲‧瑪西尼 ◎圖/愛玲娜‧瑪萊斯
每天早上,媽媽送你上學。
在離開前,她會先親親你,跟你說bye bye。
然後要到下午放學,你才會再看到她。
如果你幸運的話!
或者她會派奶奶、爺爺,或是褓母來接你,直到晚餐時刻,她才出現。
這麼長的時間裡,她都到哪裡去了? 有人知道她做了哪些事嗎?
你絕對猜不到!
她說她有事要忙,她要工作。
但,你相信嗎?
不用說,當然不信。
媽媽,每個媽媽,都有自己的秘密生活

脫離母親角色之外的女人們

母親的微笑與職責似乎都很相似,但在「母親」的稱謂後的每個女人都大不相同。
繪本《媽媽的秘密生活》以逗趣的方式呈現,當母親送孩子上學後,至放學下課前的這段時間,都有著什麼樣的「秘 密 生 活」。
比如,有位媽媽的秘密是要前往公司與「火龍作戰」!
難搞的上司就如同噴火龍,正等待著媽媽去打敗他!
明喻著普遍雙薪家庭的女性,除了在家庭是精力旺盛孩子的母親,她同時也是職場上的勇士,將要克服一個個考驗與挑戰。
當然的,厲害與勇敢的母親一定會用她的智慧與毅力克服。但同時也會非常疲憊,所以孩子們的體諒與溫柔,就是母親最好的良藥。
而有的媽媽則是「魔法師」,她能在學校施展魔法將一大群調皮的蛇(學生)迷住。但這樣厲害的魔法卻在她的孩子身上「無效化」了。她依舊是那個要追在自己的小寶貝身後,提醒要記得穿好衣服與寫作業的媽媽。
這位媽媽能施展魔法迷住一大群蛇,有時候她也試著要迷住她的小寶貝,但效果卻不太好。
有的母親雖然善於教導別人家的孩子,能夠風趣又有智慧地引領孩子們找到學習的樂趣。但當她與自己的孩子相處時,依舊會遇上所有母親都會遇到的難解問題唷!
而某些日子,這位美麗的媽媽,會大老遠的跑到海邊,跟她的「人魚朋友」一起游泳。游完泳後,她們會聚在一起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所以當她來接放學後的孩子,才會心情那麼好,看起來那麼高興、優雅,全身香噴噴的。
某些日子,這位美麗的媽媽,會大老遠的跑到海邊,跟她的「人魚朋友」一起游泳。
許多女人在成為母親之前,都是優雅又美麗的,也有許多朋友,喜歡一起花許多時間保養、打扮,讓自己優雅又香噴噴的。但在成為母親之後,因為愛,將這些保養打扮、與朋友聚會的時間大多分給了孩子。 所以有時會疏忽了對自己的照料,成為有些人口中的「黃臉婆」。
這可是極失禮的說法吶~ 將原本珍視的時間分給孩子,原是崇高的作為。
但每個女人都是不同的,自然也會有如同婚前一般對外貌依舊十分重視的女子。比如圖片裡的媽媽會趁著孩子去上學,與朋友一塊兒享受生活與保養… 這其實就是「好好活著」的觀念的一種體現
當女人或男人有了小孩,除了有為家庭奉獻的義務之外,自己的身心灌溉,也是極重要的部份的。不一定得是高級的享受,每日下午的一杯星巴克,睡前的一點冥想時間,暫時脫離於家庭這個「團體」外的「個體」修補時光,會是我們能再拾起笑容面對生活的動力!

《媽媽的秘密生活》繪本,用著各種有趣的比喻與情境,呈現了在各個孩童接觸不到的場合裡,面貌豐富的媽媽們,可能會是挑戰噴火龍或外星人的勇士、尋寶探險家、守護天使、馬戲團特技演員、魔法師…等。
在孩子看不到的地方,每個母親都擁有自己的「祕密生活」
在孩子的面前,她們都是母親,但在孩子沒看見的地方,她們的生活都如此豐富多彩。而假若有一天孩子發現了母親「祕密的一面」,也請喜歡如此不同面貌的媽媽(女人)吧! 無論她們有疲憊、無奈、或更愛自己的時候,她們都是如此努力地生活,與擁有自我價值的追求欲望。
在家庭裡,媽媽的角色使人感到親切又如此和諧;但在家庭外,每個女人們背後的翅膀形狀不一又五彩斑斕。
但她們又都是我們最親近的女人,請一起守護翱翔時候的她們吧!
--暢談導讀編輯撰寫
延伸閱讀:

繪本《媽媽的祕密生活》

◎文/畢雅翠絲‧瑪西尼(Beatrice Masini)
出生於米蘭,現定居當地。在成為童書作者、譯者、編輯之前,也從事記者工作曾出版五十多本童書與青少年叢書,當中多數譯為多國語言。育有兩子,湯馬索與艾瑪。
◎圖/愛玲娜‧瑪萊斯(Alina Marais)
義大利插畫家。她曾協助製作多本童書,也常與作者畢雅翠絲‧瑪西尼合作。愛玲娜製作本書時,巧妙的將照片影像拼貼進自己的圖畫中,構圖有趣、幽默。
◎中譯/曾美禎
義大利羅馬美術學院繪畫碩士,輔仁大學義大利語文學系兼任教師。
◎英譯/丹妮拉‧若妮莉(Daniela Ranieri)
高中畢業於南非約翰尼斯堡的聖安德魯女子學校,並獲得全額的大學獎學金。之後前往義大利求學。2007年畢業於義大利羅馬美術學院,取得舞台設計學位。近來在羅馬從事舞臺設計工作,並擔任I1 Tempo Ritrovato藝廊總監,同時在梵蒂岡擔任巡迴演出製作人。
●《媽媽的祕密生活》屬於暢談文化「美麗新世代」繪本系列套書其中一本。
「美麗新世代」繪本系列套書目錄:
Facebook粉絲專頁 :暢談文化
「暢談國際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官網: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7會員
37內容數
藉由繪本裡生動的語句與圖畫,輔以細緻賞析,時事延伸,與大小讀者共遊於燦爛翩韆的故事殿堂--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暢談文化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當孩子犯了我們早已告誡過的錯,父母該以著什麼樣的心態與方法,接住一次又一次跌倒的孩子呢? 暢談文化「小種子,UP!」繪本書系之一 《白手套》 在幽默與寬容的語句間,埋藏著親子溝通的人生哲學。
《帶著書的女士》描繪了沉默的書本於戰後的復原力量,也引起省思,究竟有”什麼方法”才能根絕與避免下一場戰爭呢? 暢談文化為您獻上「世界閱讀日」的特別選書《帶著書的女士》導讀-- 美好的圖書不只寓教於樂,它更使我們在簡練童稚的文字裡,透過反覆推敲、提問、聯想,使我們成為內養更豐富深邃的人。
當孩子犯了我們早已告誡過的錯,父母該以著什麼樣的心態與方法,接住一次又一次跌倒的孩子呢? 暢談文化「小種子,UP!」繪本書系之一 《白手套》 在幽默與寬容的語句間,埋藏著親子溝通的人生哲學。
《帶著書的女士》描繪了沉默的書本於戰後的復原力量,也引起省思,究竟有”什麼方法”才能根絕與避免下一場戰爭呢? 暢談文化為您獻上「世界閱讀日」的特別選書《帶著書的女士》導讀-- 美好的圖書不只寓教於樂,它更使我們在簡練童稚的文字裡,透過反覆推敲、提問、聯想,使我們成為內養更豐富深邃的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最近看完這本「媽媽的自由:給那些隱沒在女兒、妻子、媳婦、母親角色後的自己」(羽茜),趁仍記憶猶新時來分享一下。 作者在前言提到,「女人身上有太多角色期待的包袱了…….比方說她會是爸爸的前世情人、媽媽的終身好友、比起兒子會更掛念著自己的家庭,更樂意、也更無私的為家人付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有
Thumbnail
和幾個閨密們笑著聊天 總有幾個話題,除了引發共鳴之外 也會勾引出每個人內心深處的小毛蟲 而且越聊會越可怕,越聊會越一發不可收拾 母女關係 就是其中一個經典   讀深度心理學的時候 某一階段的課程,我們會有母女關係的主題   成長經驗中的自己和被教育的環境裡 母親的偉大、犧牲、奉
母親節剛過,在此仍然用力的祝福天下的母親都happy❤️‼️ 昨天一定很多母親們收到孩子和家人各種謝意的表達,而所有的母親,最大的喜悅無非就是孩子和家人都能健康快樂的過好每一天。 世上每一個「母親」,除了這個身分之外,也都是一個獨立的女人,家庭帶來的往往牽絆很深,常常讓個人的角色愈來愈淡化、或是
Thumbnail
前言: 當了媽媽以後才知道媽媽真的不簡單! 會受原生家庭的影響, 也在教養自己的孩子同時會去重新面對一次自己的人生. 我的角色也很多重; 同時是女兒、妻子、孩子的媽媽、媳婦、姐姐與妹妹等, 同時扮演好這些角色的確不容易, 但我珍惜這些角色與身分. 因為如此, 我的人生與別人的人生當
Thumbnail
母親節快到了,這星期跟大家一起介紹母親有關的好書! 媽媽這個名詞,好像附帶很多責任。要讓孩子健康快樂、要為孩子遮風擋雨、要為孩子棉乾絮濕......
原生是母親的天性。現在的母親和以前的母親不一樣,因為我們這一代的母親有夢想,所以教育孩子的方法不一樣了。所以你們不要說原生活法是永遠的教育,雖然原生是母親的天性。母親想什麼?就是要孩子贏,這是次生活法。因此有沒有想過,贏就要贏一個更好的人,這才是真正的價值。 末法時代,有母愛還是法。原生母親知道世
Thumbnail
最近,「姨媽內力」美語補習班分享一位虎媽為子女設計的每日行程,遭到炎上。當然,如果孩子是超人,承受得起這種高壓訓練,我也無話可說。但身為教育工作者,不應該推崇並公開讚揚這種極端「可望而不可及」的學習方式,應該為學生和家長樹立一個「可望而可及」的目標。
Thumbnail
有一位媽媽,在學校擔任老師,與先生育有一女,一家三口過得自由自在,直到婆婆搬來與他們一起住。 自從婆婆搬來同住,這位媽媽的心整個都武裝起來,比如,她的衣服不能跟婆婆的衣物晾在一起,婆婆的衣服要晾在後面,因為這個家她才是主人,婆婆只是寄人籬下。再來,她從不主動跟婆婆說話,如果主動說話就是數落和責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最近看完這本「媽媽的自由:給那些隱沒在女兒、妻子、媳婦、母親角色後的自己」(羽茜),趁仍記憶猶新時來分享一下。 作者在前言提到,「女人身上有太多角色期待的包袱了…….比方說她會是爸爸的前世情人、媽媽的終身好友、比起兒子會更掛念著自己的家庭,更樂意、也更無私的為家人付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有
Thumbnail
和幾個閨密們笑著聊天 總有幾個話題,除了引發共鳴之外 也會勾引出每個人內心深處的小毛蟲 而且越聊會越可怕,越聊會越一發不可收拾 母女關係 就是其中一個經典   讀深度心理學的時候 某一階段的課程,我們會有母女關係的主題   成長經驗中的自己和被教育的環境裡 母親的偉大、犧牲、奉
母親節剛過,在此仍然用力的祝福天下的母親都happy❤️‼️ 昨天一定很多母親們收到孩子和家人各種謝意的表達,而所有的母親,最大的喜悅無非就是孩子和家人都能健康快樂的過好每一天。 世上每一個「母親」,除了這個身分之外,也都是一個獨立的女人,家庭帶來的往往牽絆很深,常常讓個人的角色愈來愈淡化、或是
Thumbnail
前言: 當了媽媽以後才知道媽媽真的不簡單! 會受原生家庭的影響, 也在教養自己的孩子同時會去重新面對一次自己的人生. 我的角色也很多重; 同時是女兒、妻子、孩子的媽媽、媳婦、姐姐與妹妹等, 同時扮演好這些角色的確不容易, 但我珍惜這些角色與身分. 因為如此, 我的人生與別人的人生當
Thumbnail
母親節快到了,這星期跟大家一起介紹母親有關的好書! 媽媽這個名詞,好像附帶很多責任。要讓孩子健康快樂、要為孩子遮風擋雨、要為孩子棉乾絮濕......
原生是母親的天性。現在的母親和以前的母親不一樣,因為我們這一代的母親有夢想,所以教育孩子的方法不一樣了。所以你們不要說原生活法是永遠的教育,雖然原生是母親的天性。母親想什麼?就是要孩子贏,這是次生活法。因此有沒有想過,贏就要贏一個更好的人,這才是真正的價值。 末法時代,有母愛還是法。原生母親知道世
Thumbnail
最近,「姨媽內力」美語補習班分享一位虎媽為子女設計的每日行程,遭到炎上。當然,如果孩子是超人,承受得起這種高壓訓練,我也無話可說。但身為教育工作者,不應該推崇並公開讚揚這種極端「可望而不可及」的學習方式,應該為學生和家長樹立一個「可望而可及」的目標。
Thumbnail
有一位媽媽,在學校擔任老師,與先生育有一女,一家三口過得自由自在,直到婆婆搬來與他們一起住。 自從婆婆搬來同住,這位媽媽的心整個都武裝起來,比如,她的衣服不能跟婆婆的衣物晾在一起,婆婆的衣服要晾在後面,因為這個家她才是主人,婆婆只是寄人籬下。再來,她從不主動跟婆婆說話,如果主動說話就是數落和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