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本|我們的身邊都有一位《82 年生的金智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如果下輩子到來前可以選擇,你想當男生還是女生?
一如往常的休假日,在書店讀完《82 年生的金智英》,成長在與書中主角相仿的年代,儼然發現亞洲國家對於「女性」身份的標籤大同小異,女性在家庭與社會中往往有著很多「理所當然」的限制,但這些限制的背後,卻毫無根據,甚至一但觸犯了禁忌,罪惡與無謂的責罰就會以無形的枷鎖,套牢在女性身上,在那個父權主義的時代裡,給予限制的不只是來自社會的價值觀,很多的批評都來自親近的家人和朋友。
讀完整本書的那一刻,回想這個年代的女性,不曉得是承受著多少的壓力,才能變成今天的模樣,有的突破限制不畏懼社會價值觀的譴責,走出自己的人生;有的依然走著上個時代的路,成就壓抑的自己,在與人談話之間,總透露出自己「不得不」的無奈,然後將這樣的心境無限循環到下一代的身上,著時令人捏一把冷汗。一樣擁有「菜市場名」的我,在成長的歷程中,也曾遇過因為想要持續升學,卻被男性長輩口頭告誡:「女生讀那麼多書幹什麼?」,又或是遇到性騷擾事件時,女性總帶著被害者的身份被檢討,好像因為服裝太露或甚至對人親和微笑表現的關係,才是「招惹」對方如此對待的主要原因,被傷害也是因為咎由自取?
面對工作時,已婚、未婚、有無孩子的身份,都變成是一種錄取、升遷的考量,諸如此類不勝枚舉的限制,一直到現在都還存在於這個社會之中,《82 年生的金智英》帶給女性很大的共鳴,也推薦給男性閱讀,讀完能深刻體會到女性面對社會輿論與那些「理所當然」的種種,下次在面對另一半或女性友人、同事時也能多一點的體貼。
先看完書再看了電影,演述的順序與書略有差異,但不影響刻畫的深度,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金智英的母親美淑(金美京 飾演),在知道孩子的無助與困境時,那種無力與不捨的吶喊演技精湛,令人動容!
無論是男性或女性,當我們對身旁的人多一些理解與體貼,同理的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設想,就會給對方在一點溫暖,這是一件經常容易遺忘的事情,但卻一直很重要。
avatar-img
21會員
77內容數
– 關於文字和閱讀、生活的觀察與人生的故事 – 讓閱讀成為你生活中溫柔的力量,活躍我們的思考與想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文字避風港 的其他內容
全國歷史第二悠久的圖書館,從二次大戰後便存有至今,在2021年至永康完成新總館的興建,此建築由臺、荷建築師團隊聯手打造,外觀上層格柵的圖騰,取材至臺南老屋的窗花紋樣,現場親眼所見真的很壯觀,又帶著典雅的氣息,倒立階梯式的立面設計,代表著大樹的意象,以現代的設計存放著傳統時代的記憶。
做夢是一件很迷人的事情,閉上了眼睛的那一刻,宛如一把轉開夢境國度的鑰匙,而自己總在那個世界裡經歷與現實生活截然不同的境遇。 換個角度看待我們身邊習以為常無論好壞的模式,或許就會會遇見另一個怦然心動的瞬間,讓我們開始體驗到全然不同的感受,而有嶄新的人生體驗。
周末一早似乎轉晴,濕冷的空氣也緩和了點,冬天的陽光灑落窗邊,家裡的喵星人早已就定位曬著久違的陽光,前些日子從郊區搬到山上來了,轉換的不痛不癢,只有身處的環境變得更安靜些。
下次經過蔦屋書店時,即使沒有特定想要找尋的書,不妨踏進去走一走感受不一樣的書店氛圍,看看書架上店員留下的排列訊息,再回來一起分享喔! 如果你可以擁有一家書店, 對你來說,書店裡最重要的是什麼? 我的答案是「溫度」, 而這個溫度來自每個用心的人, 以書當媒介作為傳遞訊息的橋樑。
前年因著 #紅氣球書屋 闆娘的推薦,因而有了千載難逢的機會,以書店核心店員的身分來到「友善書業合作社」參與實習工作。終於在四月的日常工作中,排出了兩天的時間獨自出發到新竹,迎接等待九個月後為期兩天的實習工作。
面對還沒升級的自己,跳級就會變成「硬闖」,當你選擇跳過一個難關,往後會有更大的挑戰等你去面對,因為所有生命的時間序都有它存在的道理。
全國歷史第二悠久的圖書館,從二次大戰後便存有至今,在2021年至永康完成新總館的興建,此建築由臺、荷建築師團隊聯手打造,外觀上層格柵的圖騰,取材至臺南老屋的窗花紋樣,現場親眼所見真的很壯觀,又帶著典雅的氣息,倒立階梯式的立面設計,代表著大樹的意象,以現代的設計存放著傳統時代的記憶。
做夢是一件很迷人的事情,閉上了眼睛的那一刻,宛如一把轉開夢境國度的鑰匙,而自己總在那個世界裡經歷與現實生活截然不同的境遇。 換個角度看待我們身邊習以為常無論好壞的模式,或許就會會遇見另一個怦然心動的瞬間,讓我們開始體驗到全然不同的感受,而有嶄新的人生體驗。
周末一早似乎轉晴,濕冷的空氣也緩和了點,冬天的陽光灑落窗邊,家裡的喵星人早已就定位曬著久違的陽光,前些日子從郊區搬到山上來了,轉換的不痛不癢,只有身處的環境變得更安靜些。
下次經過蔦屋書店時,即使沒有特定想要找尋的書,不妨踏進去走一走感受不一樣的書店氛圍,看看書架上店員留下的排列訊息,再回來一起分享喔! 如果你可以擁有一家書店, 對你來說,書店裡最重要的是什麼? 我的答案是「溫度」, 而這個溫度來自每個用心的人, 以書當媒介作為傳遞訊息的橋樑。
前年因著 #紅氣球書屋 闆娘的推薦,因而有了千載難逢的機會,以書店核心店員的身分來到「友善書業合作社」參與實習工作。終於在四月的日常工作中,排出了兩天的時間獨自出發到新竹,迎接等待九個月後為期兩天的實習工作。
面對還沒升級的自己,跳級就會變成「硬闖」,當你選擇跳過一個難關,往後會有更大的挑戰等你去面對,因為所有生命的時間序都有它存在的道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書店裡看到不少關於媽媽和女兒關係的書,其中一本書是一個韓國女作家兼大學教授鄭蓮喜寫的【我希望我女兒活得自私】。
Thumbnail
此文想法源於Women's Day|我有一個 “女子” 故事想說,一起來分享! 兩位不同年齡的女子想法語錄~曾經的她也是一名自由的女子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許多女性面對結婚以後的角色轉變,以及在家庭中忍耐與付出的境況。同時也提醒男性在家庭中應該更多照顧自己的妻子。
Thumbnail
閱讀的過程裡,時時讓人反思,在歷史的敘事裡,時常是以男性的視角來記載與論述,而回到每個時代之中,女性是如何思考與行動,往往是被忽視的一環。在這個故事裡,藉由嫁妝五斗櫃中的字條,開展出百年來女性在台灣社會中的轉變,而這些成長的記憶裡,實則隱藏著關於土地的傷痕,這樣的味道,有如黑糖焦香苦甜的複雜滋味。⁣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男權社會下的種種困境與壓抑,以及如何逐漸覺醒並勇敢做自己的故事。文章內容涉及情感壓抑、家庭暴力、自我覺察與未來規劃等議題。作者勇敢面對困境,並希望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
Thumbnail
隨著年歲增長,對於性別傳統思維,我的想法已經不再那樣單一、那樣絕對,不再遇到和自己思想有差異的人就有形無形的封鎖他。我不再認為結婚就是對女性的綑綁、生小孩就是女性生命的犧牲。現在的我覺得,有結婚很好、沒有結婚很好,有小孩很好、沒有小孩很好。
Thumbnail
「現在想想,那個年紀的男生們,或許是沒有勇氣與喜歡的女生搭話吧。」Robin雲淡風輕地說。對於那些高中男同學來說,偷看與私下討論心儀的女性如同《那些年,他們一起追的女孩》的劇情般青春熱血,但當時的她卻不知道怎麼成為沈佳宜。因為在學會兩性相處前,她擁有的只是性別焦慮與自卑。這是她的性別創傷起點。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社會對性別角色的期望對個人的認同的深遠影響,以及在華人文化中性別不平等的問題。作者分享了對於自我認同和性別平等的反思,並提倡所有生命應該被平等對待。
Thumbnail
我的文章一直以來都有一群忠實的女性讀者,或許這也和我自己是女性有關。在這互動中,我發現她們對於年齡感到焦慮,不論是來自內心的期待,亦可能是周遭社會的各種期許。 我們生活在一個對女性有著許多「應該」的社會。
林蔚昀的三首詩作描繪女性生育後的境遇,闡述女性如何在父權文化中遭致「母職」期待的綑綁。〈責任制〉道出母職工時不由自己決定、不受法律保障,成為「母親」連薪水都沒有,而是一生的職責。〈自己的房間〉描繪女性在心靈、物理上皆因穿戴了「母親」身分,而幾乎失去「自我」的存在。〈恐怖片〉則控訴女性在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書店裡看到不少關於媽媽和女兒關係的書,其中一本書是一個韓國女作家兼大學教授鄭蓮喜寫的【我希望我女兒活得自私】。
Thumbnail
此文想法源於Women's Day|我有一個 “女子” 故事想說,一起來分享! 兩位不同年齡的女子想法語錄~曾經的她也是一名自由的女子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許多女性面對結婚以後的角色轉變,以及在家庭中忍耐與付出的境況。同時也提醒男性在家庭中應該更多照顧自己的妻子。
Thumbnail
閱讀的過程裡,時時讓人反思,在歷史的敘事裡,時常是以男性的視角來記載與論述,而回到每個時代之中,女性是如何思考與行動,往往是被忽視的一環。在這個故事裡,藉由嫁妝五斗櫃中的字條,開展出百年來女性在台灣社會中的轉變,而這些成長的記憶裡,實則隱藏著關於土地的傷痕,這樣的味道,有如黑糖焦香苦甜的複雜滋味。⁣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男權社會下的種種困境與壓抑,以及如何逐漸覺醒並勇敢做自己的故事。文章內容涉及情感壓抑、家庭暴力、自我覺察與未來規劃等議題。作者勇敢面對困境,並希望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
Thumbnail
隨著年歲增長,對於性別傳統思維,我的想法已經不再那樣單一、那樣絕對,不再遇到和自己思想有差異的人就有形無形的封鎖他。我不再認為結婚就是對女性的綑綁、生小孩就是女性生命的犧牲。現在的我覺得,有結婚很好、沒有結婚很好,有小孩很好、沒有小孩很好。
Thumbnail
「現在想想,那個年紀的男生們,或許是沒有勇氣與喜歡的女生搭話吧。」Robin雲淡風輕地說。對於那些高中男同學來說,偷看與私下討論心儀的女性如同《那些年,他們一起追的女孩》的劇情般青春熱血,但當時的她卻不知道怎麼成為沈佳宜。因為在學會兩性相處前,她擁有的只是性別焦慮與自卑。這是她的性別創傷起點。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社會對性別角色的期望對個人的認同的深遠影響,以及在華人文化中性別不平等的問題。作者分享了對於自我認同和性別平等的反思,並提倡所有生命應該被平等對待。
Thumbnail
我的文章一直以來都有一群忠實的女性讀者,或許這也和我自己是女性有關。在這互動中,我發現她們對於年齡感到焦慮,不論是來自內心的期待,亦可能是周遭社會的各種期許。 我們生活在一個對女性有著許多「應該」的社會。
林蔚昀的三首詩作描繪女性生育後的境遇,闡述女性如何在父權文化中遭致「母職」期待的綑綁。〈責任制〉道出母職工時不由自己決定、不受法律保障,成為「母親」連薪水都沒有,而是一生的職責。〈自己的房間〉描繪女性在心靈、物理上皆因穿戴了「母親」身分,而幾乎失去「自我」的存在。〈恐怖片〉則控訴女性在